救援绳索护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救援绳索护具。
背景技术:
2.生活中,当发生山岳救援、高楼层救援时,救援绳索容易与高楼墙边角、山岳悬崖峭壁突起部之间磨损,而缩短救援绳索的使用寿命;甚至在救援时间较长,出现绳索断裂的危险,给救援人以及救援人员带来生命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救援绳索护具,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山岳救援、高楼层救援时,救援绳索与高楼墙边角、悬崖峭壁突起部之间磨损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救援绳索护具,包括l形基板,所述l形基板包括横向部和竖向部,所述横向部的后端和竖向部的上端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穿绳管,所述横向部和竖向部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扁穿孔,所述横向部和竖向部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横向部和竖向部连接处安装有至少一组定滑轮组件,所述定滑轮组件包括滑轮、轴件和两个安装轮板,两个安装轮板间隔并垂直固定在横向部与竖向部的连接处,所述滑轮通过轴件安装在两个安装轮板之间,所述滑轮外设有绳槽,在横向部上端面和竖向部后端面上装有防滑垫。
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6.上述横向部的纵向长度小于竖向部的纵向长度。
7.上述穿绳管通过与合页的铰接连接在横向部的后端和竖向部的上端。
8.上述安装孔为沿纵向延伸的长孔。
9.上述横向部和竖向部的连接处为圆弧面。
10.上述滑轮上方还设有防脱盖,所述防脱盖通过轴件固定于安装轮板上。
11.上述滑轮两侧还设有垫片,所述垫片通过轴件装于安装轮板与滑轮之间。
12.上述横向部和竖向部为一体成型。
13.上述横向部和竖向部之间的夹角为90
°
。
14.上述轴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依次连接安装轮板与滑轮并与螺母通过螺纹连接。
15.上述滑轮采用碳素玻璃纤维滑轮。
16.上述l形基板的材质为7075铝。
17.上述穿绳管为四个,两两一组并呈左右对称固定在横向部和竖向部的外端;或/和,扁穿孔为四个,两两一组并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横向部和竖向部上;或/和,安装孔为四个,两两一组并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横向部和竖向部上;或/和,所述穿绳管为四个,并两两一组分别呈左右对称固定在横向部和竖向部的外端,扁穿孔为四个,并两两一组分别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横向部和竖向部上,安装孔为四个,并两两一组分别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横向部
和竖向部上,所述扁穿孔与穿绳管的纵向位置相对应,所述安装孔置于穿绳管及扁穿孔外侧的横向部和竖向部上。
18.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体积轻便于携带;在进行高空救援时,绳索一端固定,绳索另一端绕过滑轮悬挂救援人员;此时,绳索通过l形基板能够将绳索与墙体、悬崖峭壁之间隔开,减小因墙边角、及悬崖峭壁上突起部对绳索的磨损,预防了绳索在抢救人员的过程中发生磨损断裂的意外风险,大大提高了救援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1.附图3为l型基板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22.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山岳悬崖峭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高楼墙体墙边角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横向部,2为竖向部,3为合页,4为穿绳管,5为螺栓,6为安装轮板,7为滑轮,8为垫片,9为绳索,10为墙体,11为圆弧面,12为悬崖峭壁,13为栓钉,14为扁带,15为绳,16为螺母,1
‑
1为扁穿孔,1
‑
2为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26.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27.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8.如附图1、2、3、4、5所示,该救援绳索护具包括l形基板,所述l形基板包括横向部1和竖向部2,所述横向部1的后端和竖向部2的上端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穿绳管4,所述横向部1和竖向部2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扁穿孔1
‑
1,所述横向部1和竖向部2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
‑
2;所述横向部1和竖向部2连接处安装有至少一组定滑轮组件,所述定滑轮组件包括滑轮7、轴件和两个安装轮板6,两个安装轮板6间隔并垂直固定在横向部1与竖向部2的连接处,所述滑轮7通过轴件安装在两个安装轮板6之间,所述滑轮7外设有绳槽,在横向部1上端面和竖向部2后端面上装有防滑垫。
29.本实用新型体积轻便于携带;在进行高空救援时,绳索9一端固定,绳索9另一端绕过滑轮7悬挂救援人员;此时,绳索9通过l形基板能够将绳索9与墙体10、悬崖峭壁12之间隔开,减小因墙边角、及悬崖峭壁12上突起部对绳索9的磨损,预防了绳索9在抢救人员的过程中发生磨损断裂的意外风险,大大提高了救援的安全性;
30.其中,滑轮7与绳索9之间为滚动摩擦,磨损低,能够有效保护绳索9;
31.其中,防滑垫能够增加l形基板与接触高楼墙体墙边的摩擦力,提高抓墙效果;
32.其中,绳槽用于对绳索9进行限位,使救援过程中绳索9始终不脱离滑轮7,稳定可靠;
33.其中,l形基板上的纵向安装孔1
‑
2,可使用栓钉13(如膨胀螺丝)将l形基板固定;l形基板上的扁穿孔1
‑
1,可使用扁带14将l形基板固定;l形基板上的穿绳管4,可使用绳15将l形基板固定;以上多种固定方式,便于救援人员在救援现场根据现有情况快速对本保护装置做出固定操作,保证在不损失救援效率与救援速度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实现安全救援。
34.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救援绳索护具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35.如附图2、3所示,所述横向部1的纵向长度小于竖向部2的纵向长度。在坡面上使用时,由于绳索9一侧悬挂,一侧负载受力,因此对l形基板会形成一个偏向负载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会使l形基板侧翻,从而失去对绳索9的保护作用;而横向部1的纵向长度短于竖向部2的纵向长度形成的一侧宽一侧窄的结构,刚好中和这种偏向负载的作用力,窄边作为负载的一侧,长边作为悬挂的一侧,这样可以大大减小侧翻的情况发生,使l形基板更加稳定可靠。
36.如附图1、2、3所示,所述穿绳管4通过与合页3的铰接连接在横向部的后端和竖向部的上端。所述合页3通过焊接安装在横向部1和纵向部2上,合页3能够增加穿绳管4的自由度,可在山丘、峭壁等不同坡度的情况下,使l形基板的横向部1和竖向部2的边缘着地,实现有效支撑;同时穿绳管4的自由度增大,也可方便人工向穿绳管内穿绳的操作,便于使用,实现快速救援。
37.如附图2所示,所述安装孔1
‑
2为沿纵向延伸的长孔;相较于圆孔,长孔的纵向的长度更长,当l形基板置于斜坡时,横向部1和竖向部2分别与斜坡之间有一定的倾角,长孔能够方便救援人员用栓钉13固定l形基板,已达到快速救援的目的。
38.如附图3、4、5所示,所述横向部1和竖向部2的连接处为圆弧面11;所述圆弧面11可以防止在发生因负载过大而使轴件断裂,进而导致滑轮脱位的情况下,圆弧面11与两侧的安装轮板6之间形成的凹字形卡槽,避免绳索9脱离l形基板的同时,圆弧面11的横向部1和竖向部2的连接处可以减小对绳索9的磨损,起到辅助保护的作用,使救援更有保障。
39.根据需要,所述滑轮7上方还设有防脱盖,所述防脱盖通过轴件固定于安装轮板6上;所述防脱盖用于防止绳索9偏离滑轮7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绳索9在滑轮7的可靠度。
40.根据需要,所述滑轮7两侧还设有垫片8,所述垫片8通过轴件装于安装轮板6与滑轮7之间;该垫片8用来对滑轮7限位,同时起到防磨的作用,提高定滑轮组件的使用寿命。
41.根据需要,为保证l形基板的使用强度,横向部1和竖向部2为一体成型。
42.如附图3所示,所述横向部1和竖向部2之间的夹角为90
°
。所述夹角可以根据墙体10的实际情况,进行角度调整。
43.如附图1所示,轴件包括螺栓5和螺母16,螺栓5依次连接安装轮板6与滑轮7并与螺母16通过螺纹连接。这种可拆装的方式,首先便于轴件及滑轮7的更换;其次,当救援现场发现滑轮7坏掉并十分急迫的情况下,可以用救援常用的平行滑轮来代替来保证使用。
44.根据需要,所述滑轮7采用碳素玻璃纤维滑轮。当绳索9为不锈钢材质时,滑轮7的材质可更换为不锈钢材质。
45.为降低携带与使用重量,同时保证使用强度,根据需要,所述l形基板的材质为7075铝。
46.如附图2所示,为了提高l形基板安装稳定性,所述穿绳管4为四个,两两一组并呈左右对称固定在横向部1和竖向部2的外端;或/和,扁穿孔1
‑
1为四个,两两一组并呈左右对
称设置在横向部1和竖向部2上;或/和,安装孔1
‑
2为四个,并两两一组分别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横向部1和竖向部2上;或/和,所述穿绳管4为四个,并两两一组分别呈左右对称固定在横向部1和竖向部2的外端;扁穿孔1
‑
1为四个,并两两一组分别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横向部1和竖向部2上;安装孔1
‑
2为四个,并两两一组分别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横向部1和竖向部2上;所述扁穿孔1
‑
1与穿绳管4的纵向位置相对应;安装孔置于穿绳管及扁穿孔外侧的横向部和竖向部上。
47.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