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数据线收纳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数据线收纳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收纳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数据线收纳器。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市面上,数据线的收纳容器及收纳手段,层出不穷,花样新颖,但均无法对插头进行良好的保护收纳,在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将数据线设置在插头内部的结构,但该方式无法对插头进行良好的保护,容易导致插头的磕碰导致表面破损等情况,故如何做到对现有的插头及数据线进行收纳保护,避免插头的磕碰,故保证配件的安全成为了新的问题,同时插头与数据线的分别收纳容易导致两者其一遗失或者丢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数据线收纳器,能够方便并且安全的进行数据线的收纳。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数据线收纳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进线口;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有收纳环,所述收纳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线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收纳环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可对插头进行隐藏保护的插头收纳结构。
6.有益效果:将数据线的usb接头端或者手机接头端卡接在卡线块上,随后通过驱动结构的转动带动收纳环进行转动,将数据线进行收卷,从而对数据线进行收纳,避免数据线打结的情况发生,同时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插头收纳结构在对插头进行收纳的同时,对插头进行隐藏,从而将插头完全收纳进入壳体内,通过壳体进行插头和数据线的完整保护,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对现有的市面上购得的原装插头进行良好的收纳,同时通过隐藏插头的形式,将插头完全没入壳体内,避免放在包内或者收到冲击时能够避免插头的磨损,延长插头的使用寿命,同时将两者共同收纳,减少了丢失两者其一的可能,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7.进一步的,所述插头收纳结构包括开设在壳体顶部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设置有可在第一通槽内来回移动的收纳块,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复位收纳块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收纳块上开设有用于插头插入的插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收纳块移动的限位结构。
8.有益效果:将插头对准插孔插入,通过插孔的设置,将对插头进行了限位固定,减少插头收纳时的晃动,提高稳定性,随后对插头进行按压,对插头的按压将带动收纳块沿着第一通槽缩入壳体内,并最终通过限位结构进行固定,使插头能够稳定的收纳,保证了配件的安全,并且通过按压的方式将大大简化了收纳的步骤,收纳方式更加简单稳定,最终保证了插头完全没入壳体内,避免插头与外界的物体产生磕碰的可能。
9.进一步的,所述插孔内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开设在插孔内的第一槽和以挤压片,所述第一槽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卡槽,所述挤压片中间段为形变段,两端设置为卡片,所述挤压片的两端卡接在卡槽内。
10.有益效果:当插头插入插孔内,插头将对挤压片上的形变段进行挤压,从而是形变段进行一定程度的形变,并使得两端的卡片深入卡槽,挤压片将对插头产生一个作用力,使得插头固定更加牢固,避免了插头在晃动过程中从插孔脱离,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用于驱动收纳环转动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设置在壳体外侧,所述收纳块侧壁上铰接有至少一个旋块,所述收纳块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旋块翻转的第二弹性件,所述收纳环的壁上设置有螺旋轨道,所述螺旋轨道的起始端和尾端固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螺旋轨道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引导旋块进入螺旋轨道的缺口,所述收纳环与驱动块之间设置有具备蓄力功能的辅助结构。
12.有益效果:以插头收纳过程为例,当插头与收纳块相拼接时,此时旋块受到第二弹性件的作用向外展开且位于限位环上,当插头安装就绪,将插头带动收纳块向下挤压时,此时随着收纳块的下降,旋块将通过限位环,进入螺旋轨道,由于收纳块仅可进行直线方向上的来回移动,故设置有螺旋轨道的收纳环将在旋块的挤压下同时配合以辅助结构进行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将使收纳环对数据线进行收卷,从而实现了插头安装的同时进行数据线的收纳,大大减少了操作步骤,方便了数据线的收纳,当需要取出时,收纳块受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向上弹起,在该过程中旋块将与螺旋轨道底部进行接触,并受到螺旋轨道的挤压,相对于收纳块进行翻转,不断通过螺旋轨道,在该过程中收纳环将不受到收纳块上升的影响,无法转动,使数据线仍处于收卷状态,避免在取插头的过程中导致数据线随之送出从而导致的数据线掉落的可能保证了使用的方便性。
13.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底板和传动块,所述底板和容纳腔顶壁之间固接有连接柱,所述底板下方旋转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与收纳环同心设置,所述转环的外壁和收纳环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扭簧,转环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凸齿;所述传动块位于转环内,传动块外壁上固接有可与第一凸齿相啮合的若干第二凸齿,所述传动块底部设置有滑动贯穿于壳体底部的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在滑动过程中可带动第一凸齿与第二凸齿啮合或分离,所述第一连接块底部与驱动块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块外壁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传动块单向运动的棘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复位所述传动块的第三弹性件,所述螺纹轨道的起始端设置有可用于旋块单向通过的挡块。
14.有益效果:在数据线进行收纳前,通过旋动驱动块的方式,使与之相连的传动块进行转动,在该过程中由于第三弹性件的设置,传动块和转环上分别设置的第一凸齿和第二凸齿相卡接,传动块的转动将带动转环进行转动,从而对扭簧进行扭转,此时由于棘齿的设置,传动块将仅可进行单向上的运动,无法复位,扭簧的扭转将给予收纳环一个转动的趋势,此时旋块将位于挡块处使得旋块将阻挡收纳环的转动,故此时扭簧的复位旋转力将进行积累,当收纳块向下移动时,旋块将脱离挡块,此时收纳环将受到扭簧的复位旋转力,配合上旋块的向下移动,使收纳环的收纳以及将插头按入其中所需要的力大大减小,从而有效保证使用者的使用方便性,当需要将数据线抽出时,此时按下驱动块,从而使传动块进行移动,使得第一凸齿与第二凸齿相互脱离,使得扭簧进行复位放松,避免扭簧始终保持扭转状态所导致的扭簧寿命的减短,减少维护成本,同时传动块将失去对于旋块的限位,收纳环将从原本与驱动块同步运动转化为自由旋转状态,故此时使用者在抽离数据线时将不会受到任何阻力,从而避免了拉拽对数据线的影响,从而保证了数据线的使用寿命,且操作更加省力。
1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所述传动块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块,连接柱内开设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升降板上固连有可在第三腔体内来回移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可旋转设置有楔形块,所述收纳块侧壁上开设有与楔形块相对应的卡接口,当所述升降板远离底板时,楔形块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开口顶部的限制,向开口内旋转收回,当所述升降板靠近底板时,楔形块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开口底部的限制,从开口内旋转向外伸出。
16.有益效果:当处于无外力状态时,传动块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得升降板处于靠近底板处,此时楔形块向外伸出,当进行收纳时,收纳块向下移动的时候,楔形块将嵌设在卡接口内,对收纳块进行固定,防止收纳块向外弹出的可能,当需要取出插头是,此时按下驱动块,驱动块的运动将使连接着传动块的升降块一环里底板,此时升降块两侧的第一滑块将沿着第三腔体运动,并且使内部的楔形块进行旋转收纳,使得楔形块缩入开口内,解除对于收纳块的限位,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在需要解锁时仅需按下驱动块一个步骤即可完成对于插头与数据线的解锁,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20.图4为图2沿着a-a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1.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2.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3.图7为图3沿着b-b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4.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9为图3沿着c-c线剖开的平面剖面示意图;
26.图10为所述收纳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驱动结构2、插头收纳结构3、限位结构4、固定结构5、辅助结构6、容纳腔11、进线口12、收纳环13、卡线块14、驱动块21、旋块22、第二弹性件23、螺旋轨道24、限位环25、缺口26、第一通槽31、收纳块32、第一弹性件33、插孔34、升降板41、第二连接块42、第三腔体43、开口44、第一滑块45、楔形块46、卡接口47、挤压片51、第一槽52、卡槽53、形变段54、卡片55、底板61、连接柱62、转环63、扭簧64、第一凸齿65、传动块66、第二凸齿67、第一连接块68、棘齿69、第三弹性件610、挡块611。
29.如图1-10所示,数据线收纳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容纳腔11,即整体为一个中空结构,外壳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进线口12;所述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收纳环13,收纳环13截面形状为工字型,所述收纳环1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手机数据线的usb接头端或者手机接头端的卡线块14,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收纳环13转动的驱动结构2,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可对插头进行隐藏保护的插头收纳结构
3。
30.所述壳体1顶部开设有第一通槽31,所述第一通槽31内设置有可沿着第一通槽31来回移动的收纳块32,收纳块32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容纳腔11内设置有用于复位收纳块32的第一弹性件33,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3为弹簧,所述收纳块32顶部开设有用于插头插入的插孔34,所述插孔34内设置有固定结构5,所述固定结构5包括挤压片51和开设在插孔34内侧壁上的第一槽52,所述第一槽52两侧沿插孔34轴向位置向外延伸形成用于挤压片51两端插入的卡槽53,所述挤压片51为片状,所述挤压片51中间段为形变段54,所述挤压片51形变段54的横截面为波浪形或折线形,所述容纳腔11内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收纳块32的限位结构4。
31.所述驱动结构2包括用于驱动收纳环13转动的驱动块21,所述驱动块21设置在壳体1外侧,所述收纳块32底部通过插销的方式铰接有至少一个旋块22,所述收纳块32底部连接有用于旋块22翻转复位的第二弹性件23,第二弹性件23为弹性片,弹性片位于旋块22的底部;所述收纳环13内壁上设置有螺旋轨道24,所述螺旋轨道24上、下两端固接有水平设置的限位环25,将收纳环13的内壁分隔为三层,分别为位于中间的螺纹轨道段,以及设置于两侧的自由段,螺旋轨道24与限位环25的连接处设置有缺口26,所述缺口26用于让旋块22进入通过螺旋轨道24内,当收纳块32向上运动时,旋块22进入螺旋轨道24内,并在螺旋轨道24的限制下,绕着铰接处进行翻转并挤压第二弹性件23,向内进行收拢;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驱动块21,所述收纳环13与驱动块21之间设置有具备蓄力功能的辅助结构6。
32.所述辅助结构6包括底板61和传动块66,所述底板61和壳体1内顶面之间固接有连接柱62,所述底板61下方转动连接有转环63,所述转环63与收纳环13同心设置,所述转环63的外壁和收纳环1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扭簧64,转环63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凸齿65;所述传动块66位于转环63内,传动块66外壁上固接有可与若干第一凸齿65相啮合的第二凸齿67,所述传动块66底部设置有滑动贯穿壳体1底部的第一连接块68,第一连接块68在滑动过程中可带动第一凸齿65与第二凸齿67啮合或分离,所述第一连接块68底部与驱动块21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68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限制传动块66单向运动的棘齿69,所述底板61上设置有用于复位所述传动块66的第三弹性件610,所述第三弹性件610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弹簧,所述螺纹轨道的起始端设置有可让旋块22单向通过的挡块611,挡块611为通过弹簧实现在对应的滑动腔内来回移动,进行伸缩的块体,所述滑动腔开设于收纳环13的内壁上,随着收纳环13对于数据线的收卷或者送出过程,旋块22将分别和挡块611的两边进行接触,一边设置为平面,在收卷数据线的时候,旋块22将与平面相接触,起到阻挡作用,使收纳环13止动,另一边设置为斜面,在送出数据线的时候,受到旋块22的挤压可以向内缩回,让旋块22通过,使收纳环13可自由转动,挡块611的平面上开设有与旋块22相对应的卡口,用于保证旋块22能稳定的止动收纳环13。
33.所述限位结构4包括升降板41,所述升降板41与传动块66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块42,连接柱62内开设有第三腔体43,所述连接柱62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三腔体43连通的开口44,所述升降板41上固定连接有可在第三腔体43内来回移动的第一滑块45,所述第一滑块45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转动连接有楔形块46,所述收纳块32侧壁上开设有与楔形块46位置相对应的卡接口47,当所述升降板41远离底板61时,楔形块46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开口44顶部的限制,向开口44内旋转收回,当所述升降板41靠近底板61时,楔形块46在移动过程
中受到开口44底部的限制,从开口44内旋转向外伸出,所述升降板41可在向上移动中可带动楔形块46转入凹槽内。
34.工作原理:旋拧驱动块21从而使与驱动块21相连的传动块66进行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凸齿65与第二凸齿67之间的啮合,驱动块21的转动将带动转环63进行旋转,由于受到了旋块22的阻挡收纳环13无法进行转动,扭簧64扭转蓄力;等蓄力完成后松手,在棘齿69的作用下,传动块66无法回转复位,扭转的扭簧64储蓄着弹簧力。
35.将数据线插头插入插孔34内,插孔34内片挤压片51的变形段受到挤压而变形,并形成一个反向力施加到插头上,从而将插头固定在插孔34内;此时,将收纳块32沿着壳体1向下按压的同时旋块22也向下移动,旋块22顺着挡块611向下滑动,并最终穿过带有缺口26的限位环25进入螺旋轨道24内,通过在限位环25开设缺口26,能有效保证旋块22向下移动中更为准确的进入到螺旋轨道24内,保证了收卷稳定性。当收纳环13在扭簧64的弹簧力作用下扭转回复中,通过按压收纳块32的移动距离来控制收纳环13的回转速度,从而控制收卷的速度,具体为,通过控制旋块22的下降,以此控制收纳块32受到扭簧64旋转的复位速度,并在旋块22与螺旋轨道24之间的接触下控制回转的速度,使得使用者通过控制插头向下的移动速度来控制数据线的收卷速度,从而减少了对于数据线的磨损。同时,通过扭簧64的设置,大大减小了使用者按压插头所需要的力气,方便了操作者的使用。当插头向下按压至极限位置时,此时楔形块46与卡接口47位置相对应,楔形块46卡接进入卡接口47内,此时松开对于插头的挤压,收纳块32将受到楔形块46的固定,从而将插头固定在壳体1内部,进而对其进行保护。
36.当需要将数据线以及插头取出时,以图中的传动块66向内按入的解锁方式为例,将驱动块21向内推入,此时驱动块21带动传动块66向上移动,与此同时,传动块66的移动将带动升降板41向上抬升,升降块两侧的第一滑块45沿着第三腔体43向上运动,在与开口44的接触过程中,楔形块46被挤压,从而旋入凹槽内,解除对于收纳块32的限位,同时收纳块32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外弹出,在送出的过程中旋块22将与螺旋轨道24相接触,旋块22在螺旋轨道24的挤压下进行翻转,并最终穿过螺旋轨道24,不对螺旋轨道24产生作用,收纳块32将不会旋转,第一弹性件3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收纳块32和升降板41上,使得升降板41在向上抬升的时候,同时对第一弹性件33进行抬升,从而增加了弹簧的挤压量,使弹簧具备更强的回复能力,从而使得收纳块32能够复位的更加彻底,使第一弹性件33仅需要较小的弹力即可对收纳块32完成复位,避免由于第一弹性件33弹力由于弹性的损失导致的伸缩量减少,导致收纳块32无法完全复位的可能,同时在减小了第一弹性件33弹力需求的同时,减小了插头按入的阻力大小。若仅需要插头,则松开驱动块21,此时第一凸齿65与第二凸齿67再次啮合,通过扭簧64的弹力限制收纳环13与驱动块21的相对转动,使得收纳块32无法朝放出数据线的方向进行转动,从而避免晃动导致的数据线向外松脱,导致损坏,若在取出插头的同时需要提供数据线,此时保持按压驱动块21,第一凸齿65与第二凸齿67之间相互错开,在该过程中收纳块32处于空转状态,减少抽出数据线产生阻力,使得数据线的抽出更轻松,减少对数据线的拉扯伤害。
37.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实施案例涉及的领域,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
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