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的需求也快速升级,机械自动化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企业既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又要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许多产品在加工之前,都需要先将产品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再对产品进行相应的加工过程。而上料就是把工件送到指定的工作位置,并实现一些定位和夹紧等工作过程。在一些托盘材料的上料加工过程中,需要先由工作人员进行抬料、上料,然后再通过加工装置进行后续的加工作业。
3.但目前现有的人工上料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人工上料的方式稳定性较差,而且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人工上料操作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精力,所以通过自动上料装置代替人工上料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活动设置有传动链,所述传动链的一侧中部通过卡齿与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顶部活动设置有预备辊,所述基座的内壁于传动链的顶端内侧活动设置有支撑齿轮轴,所述基座的内壁于传动链的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轴,所述传动齿轮轴的顶部和传动链的底部中间相互啮合,所述传动链的底部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两端与基座的内壁活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支撑件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限位杆,所述支撑件的一侧中部活动连接有活动限位杆,能够支撑不同尺寸的预备辊。
7.优选的,所述固定限位杆呈弧形,所述固定限位杆靠近支撑件的一端活动设置有扭力弹簧杆,所述扭力弹簧杆与支撑件的内壁活动连接,扭力弹簧杆能够灵活带动活动限位杆旋转。
8.优选的,所述支撑件的内壁顶部活动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端与支撑件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缓冲块和缓冲弹簧提供缓冲效果。
9.优选的,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料箱,所述基座的顶部一侧活动设置有上料辊,所述上料箱的顶部一侧活动设置有提升辊,通过提升辊将材料提升至上料箱内。
10.优选的,所述基座的顶部于上料辊的底部固定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中部活动设置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的顶端呈弧形,所述减震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与基座的内壁固定连接,利用减震块和减震弹簧提供减震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自动上料装置,通过控制提升辊的转动将上料辊上的材料送至上料箱上,当上料辊的材料输送完毕后,将此上料辊取下,此时电机带动传动齿轮轴转动,使传动链带动支撑件上升至水平位置,预备辊会沿基座的顶部滑动至上料辊的初始位置,从而能够进行自动上料,大大降低了人员大量的疲劳度,具有推广价值。
13.2、该自动上料装置,通过限位槽稳定支撑上料辊和预备辊,在预备辊进入限位槽的过程中,通过减震块和预备辊的底部接触,然后减震块挤压减震弹簧,能够提供一定的减震效果,提高了上料稳定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料辊的主视剖面图。
19.图中:1、基座;2、上料箱;3、上料辊;4、提升辊;5、传动链;6、支撑件;7、预备辊;8、从动轴;9、电机;10、传动齿轮轴;11、支撑齿轮轴;12、固定限位杆;13、活动限位杆;14、扭力弹簧杆;15、卡齿;16、缓冲块;17、缓冲弹簧;18、减震块;19、减震弹簧;20、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3所示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一侧活动设置有传动链5,所述传动链5的一侧中部通过卡齿15与支撑件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6的顶部活动设置有预备辊7,所述支撑件6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限位杆12,所述支撑件6的一侧中部活动连接有活动限位杆13,根据预备辊7的不同尺寸灵活选择活动限位杆13或固定限位杆12进行支撑,所述固定限位杆12呈弧形,能够对预备辊7稳定支撑,所述固定限位杆12靠近支撑件6的一端活动设置有扭力弹簧杆14,所述扭力弹簧杆14与支撑件6的内壁活动连接,当利用固定限位杆12支撑预备辊7时,在扭力弹簧杆14的作用下,活动限位杆13将与支撑件6保持平行,所述支撑件6的内壁顶部活动设置有缓冲块16,所述缓冲块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7,所述缓冲弹簧17的底端与支撑件6的内壁固定连接,当扭力弹簧杆14带动活动限位杆13复位时,通过缓冲块16和缓冲弹簧17进行缓冲,所述基座1的内壁于传动链5的顶端内侧活动设置有支撑齿轮轴11,所述基座1的内壁于传动链5的底部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轴10,所述传动齿轮轴10的顶部和传动链5的底部中间相互啮合,所述传动链5的底部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从动轴8,所述从动轴8的两端与基座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基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料箱2,所述基座1的顶部一侧活动设
置有上料辊3,所述上料箱2的顶部一侧活动设置有提升辊4,通过提升辊4将上料辊3上的材料输送至上料箱2内。
22.实施方式具体为:工作时,将预备辊7固定放置在支撑件6上,上料辊3固定放置在基座1的顶部一侧,通过基座1稳定支撑上料箱2,通过控制上料箱2一侧的提升辊4转动,使提升辊4带动上料辊3上的材料进入上料箱2内,当上料辊3的材料输送完毕后,将此上料辊3取下,此时电机9带动传动齿轮轴10转动,传动齿轮轴10带动传动链5转动,从动轴8和支撑齿轮轴11同时对传动链5进行支撑,使传动链5通过卡齿15带动支撑件6逐渐上升,当支撑件6上升至水平位置时,支撑件6支撑的预备辊7会沿基座1的顶部滑动至上料辊3的初始位置,从而能够进行自动上料,根据预备辊7的不同尺寸灵活选择活动限位杆13或固定限位杆12进行支撑,当利用固定限位杆12支撑预备辊7时,在扭力弹簧杆14的作用下,活动限位杆13将与支撑件6保持平行,在扭力弹簧杆14带动活动限位杆13复位的同时,通过缓冲块16和缓冲弹簧17对活动限位杆13进行缓冲,大大降低了人员大量的疲劳度,具有推广价值。
23.如图1和图4所示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固定开设在基座1顶部的限位槽20,所述限位槽20固定设置在上料辊3的底部,所述限位槽20的中部活动设置有减震块18,所述减震块18的顶端呈弧形,所述减震块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9,所述减震弹簧19的底端与基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
24.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限位槽20稳定支撑上料辊3和预备辊7,在预备辊7进入限位槽20的过程中,通过减震块18和预备辊7的底部接触,然后减震块18挤压减震弹簧19,能够提供一定的减震效果,提高了上料稳定性,实用性强。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6.参照说明书附图1-3,通过控制提升辊4的转动将上料辊3上的材料送至上料箱2上,当上料辊3的材料输送完毕后,将此上料辊3取下,此时电机9带动传动齿轮轴10转动,使传动链5带动支撑件6上升至水平位置,预备辊7会沿基座1的顶部滑动至上料辊3的初始位置,从而能够进行自动上料,大大降低了人员大量的疲劳度,具有推广价值。
27.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图4,通过限位槽20稳定支撑上料辊3和预备辊7,在预备辊7进入限位槽20的过程中,通过减震块18和预备辊7的底部接触,然后减震块18挤压减震弹簧19,能够提供一定的减震效果,提高了上料稳定性,实用性强。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