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车辆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1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焙阳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2.预焙阳极是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制造而成,用作预焙铝电解槽作阳极材料。
3.但是一般的预焙阳极在进出炉运输时不便于运输,从而影响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预焙阳极在进出炉运输时不便于运输,从而影响加工的效率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箱体固定连接,且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安装有滚轮,所述底板的前端套设有防撞胶垫,所述底板的后端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与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杆为伸缩结构,所述推杆的顶部套设有防滑垫,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设置有铰链与箱体连接,所述盖板的一端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胆。
6.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箱体和内胆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内胆滑动连接,且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伸缩轴连接,且支撑板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撑杆与内胆连接,所述支撑杆为伸缩结构。
8.优选的,所述盖板上安装有冷却风机,所述冷却风机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安装有扇叶,且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口。
9.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伸缩结构,所述滚轮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套设有套杆,且连接杆的底部与套杆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箱体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从而防止箱体颠簸时内胆晃动造成预焙阳极损坏,底板的前端套设有防撞胶垫,对整个装置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防止速度过快底板撞上墙体,设置有冷却风机,通过冷却风机对内胆内部进行降温,从而能够对出炉的预焙阳极进行冷却降温,便于后续的操作,内胆内部设置有支撑板,通过伸缩电机可以带动支撑板的升降,从而便于对内胆内部的预焙阳极进行快速的取出或放置,提高运输效率,支撑座内部设置有滚轮,推动推杆使得通过滚轮带动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且滚轮通过伸缩结构的连接杆连接,当需要对装置进行固定时,伸缩调节连接杆,使得连接杆带动滚轮收缩至支撑座的内部,完成对装置
的固定,使用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箱体,2、底板,3、支撑座,4、减震垫,5、滚轮,6、防撞胶垫,7、推杆,8、防滑垫,9、盖板,10、铰链,11、冷却风机,12、电机, 13、扇叶,14、散热口,15、内胆,16、缓冲弹簧,17、支撑板,18、伸缩电机,19、伸缩轴,20、支撑杆,21、连接杆,22、连接轴,23、套杆。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底板2与箱体1固定连接,且底板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3,支撑座3的内部安装有滚轮5,底板 2的前端套设有防撞胶垫6,防撞胶垫6对整个装置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防止速度过快使底板2撞上墙体,底板2的后端安装有推杆7,推杆7与底板2固定连接,且推杆7为伸缩结构,推杆7的顶部套设有防滑垫8,箱体1的上方设置有盖板9,盖板9的一端设置有铰链10与箱体1连接,盖板9的一端与箱体1转动连接,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胆15,箱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缓冲弹簧16,缓冲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箱体1和内胆15固定连接,缓冲弹簧16 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从而防止箱体1颠簸时内胆15晃动造成预焙阳极损坏,内胆1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与内胆15滑动连接,且支撑板 17的底部安装有伸缩电机18,伸缩电机18与支撑板17之间设置有伸缩轴19 连接,且支撑板17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撑杆20与内胆15连接,支撑杆20 为伸缩结构,启动伸缩电机18,通过伸缩电机18可以带动支撑板17的升降,从而便于对内胆15内部的预焙阳极进行快速的取出或放置,提高运输效率,盖板9上安装有冷却风机11,冷却风机1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的底部安装有扇叶13,且盖板9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口14,启动冷却风机11,通过冷却风机11对内胆15内部进行降温,从而能够对出炉的预焙阳极进行冷却降温,便于后续的操作,支撑座3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为伸缩结构,滚轮5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轴22,连接轴22的外侧套设有套杆23,且连接杆21的底部与套杆23固定连接,推动推杆7使得通过滚轮5带动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且滚轮5通过伸缩结构的连接杆21连接,当需要对装置进行固定时,伸缩调节连接杆21,使得连接杆21带动滚轮5收缩至支撑座3的内部,完成对装置的固定,使用更加便利。
17.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时,箱体1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16,从而防止箱体1颠簸时内胆15晃动造成预焙阳极损坏,底板1的前端套设有防撞胶垫6,对整个装置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防止速度过快使底板2撞上墙体,启动冷却风机11,通过冷却风机11对内胆15内部进行降温,从而能够对出炉的预焙阳极进行冷却降温,便于后续
的操作,内胆15 内部设置有支撑板17,启动伸缩电机18,通过伸缩电机18可以带动支撑板 17的升降,从而便于对内胆15内部的预焙阳极进行快速的取出或放置,提高运输效率,支撑座3内部设置有滚轮5,推动推杆7使得通过滚轮5带动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且滚轮5通过伸缩结构的连接杆21连接,当需要对装置进行固定时,伸缩调节连接杆21,使得连接杆21带动滚轮5收缩至支撑座3的内部,完成对装置的固定,使用更加便利,这就是该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的工作原理。
1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与箱体(1)固定连接,且底板(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的内部安装有滚轮(5),所述底板(2)的前端套设有防撞胶垫(6),所述底板(2)的后端安装有推杆(7),所述推杆(7)与底板(2)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杆(7)为伸缩结构,所述推杆(7)的顶部套设有防滑垫(8),所述箱体(1)的上方设置有盖板(9),所述盖板(9)的一端设置有铰链(10)与箱体(1)连接,所述盖板(9)的一端与箱体(1)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胆(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缓冲弹簧(16),所述缓冲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箱体(1)和内胆(1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与内胆(15)滑动连接,且支撑板(17)的底部安装有伸缩电机(18),所述伸缩电机(18)与支撑板(17)之间设置有伸缩轴(19)连接,且支撑板(17)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撑杆(20)与内胆(15)连接,所述支撑杆(20)为伸缩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9)上安装有冷却风机(11),所述冷却风机(1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底部安装有扇叶(13),且所述盖板(9)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口(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为伸缩结构,所述滚轮(5)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轴(22),所述连接轴(22) 的外侧套设有套杆(23),且连接杆(21)的底部与套杆(2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且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安装有滚轮,所述底板的前端套设有防撞胶垫,底板的后端安装有推杆,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一端设置有铰链与箱体连接,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胆。该预焙阳极焙烧用进出炉运输装置,箱体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从而防止箱体颠簸时内胆晃动造成预焙阳极损坏,底板的前端套设的防撞胶垫对整个装置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防止速度过快底板撞上墙体,设置有冷却风机,通过冷却风机对内胆内部进行降温,通过伸缩电机可以带动支撑板的升降,从而便于对内胆内部的预焙阳极进行快速的取出或放置,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运输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房晓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欧莱恩永兴碳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4
技术公布日: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