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1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船舶海水总管中配置有通海阀,且通过通海阀控制船舶海水总管与海水之间通断,所以通海阀对船舶安全运行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当船舶在水面上行驶,且通海阀因出现阀杆滑丝、扭曲变形等阀杆故障导致通海阀失效时,需要对通海阀门进行及时维修。
3.目前,对通海阀的维修方式为:将船舶整体进坞,待坞内排水后,对故障阀杆进行拆卸修理。然而,上述对通海阀的维修方式不仅维修成本高,且还需要消耗较长的维修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固定装置。
5.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安装于通海阀的阀腔以固定阀盘,包括:
6.支撑件,支撑件设有支撑部,支撑部用于与阀腔限位配合以限制支撑件沿远离阀盘的方向移动;
7.抵接件,抵接件设置于支撑件,抵接件包括位于支撑件第一侧的抵接部,抵接部用于与阀盘抵接配合以固定阀盘。
8.进一步地,抵接件高度可调节地设置。
9.进一步地,抵接件包括螺杆和第一螺母,支撑件设有通孔,螺杆穿过通孔,第一螺母螺接于螺杆,且第一螺母位于支撑件的第一侧。
10.进一步地,螺杆包括杆头部,杆头部位于支撑件的第二侧,且螺杆远离杆头部的一端为抵接部。
11.进一步地,抵接件还包括第二螺母,第二螺母螺接于螺杆且位于支撑件远离第一螺母的一侧,通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配合以夹固支撑件。
12.进一步地,支撑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部包括第一端的边缘和第二端的边缘,第一端的边缘和第二端的边缘均用于与阀腔的第一腔壁段抵接接触,第一腔壁段呈渐缩状。
13.进一步地,支撑件的第二侧设有两个第一加强件,两个第一加强件分别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加强件中远离另一第一加强件的侧面为圆弧面,且圆弧面与第一腔壁段相匹配。
14.进一步地,支撑件设有避让缺口,且避让缺口位于支撑件的中部,避让缺口用于避让通海阀的阀杆。
15.进一步地,支撑件设有第二加强件,且第二加强件位于避让缺口在沿开口方向的一侧。
16.进一步地,抵接件的数量为若干,且若干抵接件沿支撑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7.本技术提供的固定装置,通过支撑件的支撑部与阀腔限位配合以限制支撑件沿远离阀盘的方向移动,以及抵接件的抵接部与阀盘抵接配合,使得固定装置能够将阀盘固定于关闭位置,有助于在船舶的通海阀出现阀杆故障时进行现场及时维修,不仅降低了船舶的运行危险,而且还无需将船舶送至船坞维修,降低了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
附图说明
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9.图1为现有技术中通海阀在船舶海水总管中的位置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装配于阀腔且阀杆尚未被拆除时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固定阀盘时的示意图;
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与阀杆之间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26.请参考附图1,船舶中的通海阀500安装于船舶海水总管200,以控制船舶海水总管200与海水之间的通断。海水通过船舶的海底门400进入船舶海水总管200的管口。通海阀500包括阀体510,阀体510形成有阀腔511,阀杆520以及阀盘530位于阀腔511,且阀杆520与阀盘530连接以带动阀盘530上下移动,以控制通海阀500的通断。本技术提供的固定装置,能够将通海阀500的阀盘530进行固定,有助于对通海阀500的阀杆520故障等进行现场维修。
27.在通海阀500出现阀杆520故障等问题且需求进行维修时,利用固定装置进行维修的过程可以如下:
28.可利用位于通海阀500的阀杆手柄540上部的船体结构作支撑,采用驱动设备从阀杆手柄540处推动阀杆520整体下移直至阀盘530移动至关闭位置,以阻挡船外水通过通海阀500注入船舶海水总管200,其中驱动设备可以为液压千斤顶300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接着,将船舶海水总管200内的水进行抽除。然后,再将固定装置送至阀腔511内以将阀盘530固定于关闭位置,请参考附图2。然后撤去驱动设备并拆除阀杆520,待对阀杆520的故障维修结束后,再将维修后的阀杆520重新安装于通海阀500并拆下固定装置,完成阀杆520故障的现场及时维修。
29.请参考附图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包括:
30.支撑件110,支撑件110设有支撑部,支撑部用于与阀腔511限位配合以限制支撑件110沿远离阀盘530的方向移动;
31.抵接件,抵接件设置于支撑件110,抵接件包括位于支撑件110第一侧103的抵接部,抵接部用于与阀盘530抵接配合以固定阀盘530。
3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件110和抵接件,抵接件设置于支撑件110。抵接件包括位于支撑件110第一侧103的抵接部,抵接部用于与阀盘530抵接配合以固定阀盘530。支撑件110设有支撑部,支撑部用于与阀腔511限位配合,以限制支撑件110沿远离阀盘530的方向移动,确保抵接件与阀盘530之间的抵接配合。
33.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通过支撑件110的支撑部与阀腔511限位配合以限制支撑件110沿远离阀盘530的方向移动,以及抵接件的抵接部与阀盘530抵接配合,使得固定装置能够将阀盘530固定于关闭位置,有助于在船舶的通海阀500出现阀杆520故障时进行现场及时维修,不仅降低了船舶的运行危险,而且还无需将船舶送至船坞维修,降低了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
34.其中,支撑件110第一侧103为固定装置安装配于阀腔511内时支撑件110靠近阀盘530的一侧。支撑件110的第二侧104则与第一侧103相对设置。
35.其中,支撑件110可以为板状或杆状结构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36.其中,抵接件的数量为若干,且若干抵接件沿支撑件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如此设置,能够使得固定装置可对阀盘530的多个位置进行固定,提高了固定装置对阀盘530的固定稳定性。支撑件110的长度方向如附图1中的箭头a所示。
37.阀盘530上可设有垫块550,且阀盘530通过垫块550与抵接部抵接配合,以对阀盘530表面进行保护。垫块550的数量与抵接件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合。垫块550的材质可以弹性材质,如橡胶等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3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抵接件高度可调节地设置,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抵接部进行高度调整,不仅能够提高抵接件的使用灵活性,且还可以使得固定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的通海阀500,提高固定装置的通用性。
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抵接件包括螺杆120和第一螺母130,支撑件110设有通孔105,螺杆120穿过通孔105,第一螺母130螺接于螺杆120,且第一螺母130位于支撑件110的第一侧103。
40.在本实施例中,抵接件包括螺杆120和第一螺母130,螺杆120穿过通孔105,第一螺母130螺接于螺杆120且第一螺母130位于支撑件110的第一侧103。其中,在螺杆120与阀盘530抵接配合时,第一螺母130与支撑件110之间也处于抵接配合以确保螺杆120的位置稳固。
41.其中,可通过调节第一螺母130在螺杆120的位置,以实现抵接件的高度可调节。
42.其中,螺杆120包括杆头部,杆头部位于支撑件110的第二侧104,且螺杆120远离杆头部的一端为抵接部;或者,螺杆120包括杆头部,杆头部位于支撑件110的第一侧103,且杆头部为抵接部。
4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抵接件还包括第二螺母140,第二螺母140螺接于螺杆120且位于支撑件110远离第一螺母130的一侧,通过第一螺母130和第二螺母140的配合以夹固支撑件110,如此设置,螺杆120可通过第一螺母130和第二螺母140的配合稳固地固定于支撑件110上,进而确保抵接件与阀盘530之间的抵接稳固性。
4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1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支撑部包括第一端101的边缘和第二端102的边缘,第一端101的边缘和第二端102的边缘均用于与阀腔511的第一腔壁段512抵接接触,第一腔壁段512呈渐缩状。
45.在本实施例中,通海阀500的阀腔511包括第一腔壁段512,第一腔壁段512为环状结构。其中,第一腔壁段512呈渐缩状且沿远离阀盘530的方向渐缩设置。在支撑件110安装于阀腔511且向上移动至第一腔壁段512时,第一端101的边缘和第二端102的边缘均会与阀腔511的第一腔壁段512抵接接触以限制支撑件110继续上移。
46.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理利用通海阀500的阀腔511内部构造,通过支撑件110与阀腔511中的尺寸配合,以实现阀腔511对支撑件110在沿远离阀盘530方向的限位,有助于简化固定装置的结构,降低固定装置的成本。
47.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阀腔511上设有限位凸起与支撑件110限位配合。
4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10的第二侧104设有两个第一加强件150,两个第一加强件150分别位于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第一加强件150中远离另一第一加强件150的侧面为圆弧面151,且圆弧面151与第一腔壁段512相匹配,如此设置,第一加强件150不仅能够对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进行结构增强,且还可以增加支撑件110与阀腔511腔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不仅有助于提高支撑件110的稳定性,且还可以增加阀腔511对支撑件110的限位稳定性。
49.请参考附图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10设有避让缺口106,且避让缺口106位于支撑件110的中部,避让缺口106用于避让通海阀500的阀杆520,以避免支撑件110与阀杆520之间产生位置干涉。
5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110可相对阀杆520错开设置,如此便无需开设避让缺口106。
5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10设有第二加强件160,且第二加强件160位于避让缺口106在沿开口方向的一侧。如此设置,能够通过第二加强件160对支撑件110中避让缺口106所在的部分进行结构加强,确保支撑件110的整体结构强度。
52.其中,第一加强件150和第二加强件160均可以为板状或者块状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第一加强件150和第二加强件160均与支撑件110垂直设置。
53.此外,本技术提供的固定装置可以根据通海阀500的阀腔511尺寸进行预先加工制备,也可以在船舶上进行现场加工制备。固定装置在船舶上进行现场加工制备时,需要在抽出船舶海水总管200内的水后,测量通海阀500的阀腔511尺寸,然后根据测量的尺寸进行现场加工生产。固定装置为船现场加工制备时,能够使得固定装置与阀腔511中尺寸配合更加精准,但也会增加通海阀500的维修时间。
54.需要理解的是,上文如有涉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为两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三个以上。
55.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
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