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肩膀腋下斜挎式自动防溺水救生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1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肩膀腋下斜挎式自动防溺水救生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器材领域,具体是肩膀腋下斜挎式自动防溺水救生带。


背景技术:

2.已经在市面上存在的防溺水救生器材有救生圈、气臂套、救生手环或臂环(需手动开启充气装置)、救生腰带(一沾水就会立即充气)和智能防溺水泳衣(可自动定时开启充气装置)等;
3.现有器材存在的技术问题:一是,不便携(例如:救生圈或气臂套);二是,不能自动开启(例如:救生手环或臂环,皆需要溺水时自己用手动方式打开充气);三是,在浅水区戏水时不能使用(例如:一沾水就会立即充气的救生腰带);三是,仅限在泳池或浴场特定场所穿戴(例如:与本技术功能相近的智能防溺水泳衣,其价格昂贵,且穿戴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肩膀腋下斜挎式自动防溺水救生带,解决现有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肩膀腋下斜挎式自动防溺水救生带,包括:环状带体,其内部嵌设有折叠气囊,且环状带体的连接封闭端处配备有用于调节带体长短的调节扣;
9.水位感应集成盒,其嵌设到环状带体表面位于人体肩膀的位置处,且水位感应集成盒内配备带有中央处理器的基板,所述基板上配备有纽扣电池和用于感应水位的水位感应模块;以及
10.充气装置盒,其嵌设到环状带体表面靠近调节扣的位置处,所述充气装置盒内装填有小钢瓶,且小钢瓶内的压缩气体用于对折叠气囊供气。
11.进一步的,所述环状带体的连接端处设置有延伸绑带,该延伸绑带的一端可穿设到调节扣的扣口。
12.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纽扣电池、电量检测按钮、延时启动模块、电量检测模块、手动紧急充气按钮以及水位感应模块。
13.进一步的,所述电量检测按钮用于对电量检测模块的开关进行控制,且电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纽扣电池内的电量,所述延时启动模块用于延时发送控制信号到自动充气装置,所述水位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水位深度。
14.进一步的,所述小钢瓶的出气口端上安装有自动充气装置,该自动充气装置用于封闭或开启小钢瓶的出气口,所述自动充气装置与延时启动模块之间通过电源导线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水位感应集成盒和充气装置盒均装配有密封式的盒盖。
16.(三)有益效果
17.一是,本技术中的救生带可在任何场所隐蔽穿戴,便携美观;
18.二是,该救生带可在浅水区戏水时使用,不会因一沾水就充气而造成浪费;
19.三是,该救生带可自动识别溺水状态,实现快速充气,整体救生带价格低廉,更换小钢瓶后可进行多次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水位感应集成盒与充气装置盒连接状态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局部结构a的放大图。
23.附图标记:1、环状带体;2、折叠气囊;3、水位感应集成盒;4、充气装置盒;5、自动充气装置;6、调节扣;7、基板;8、中央处理器;9、纽扣电池;10、电量检测按钮;11、延时启动模块;12、电量检测模块;13、手动紧急充气按钮;14、水位感应模块;15、小钢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2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肩膀腋下斜挎式自动防溺水救生带,可贴身斜挎穿戴于上身,外罩上衣,非常轻便,无碍行动和美观;当穿戴者不慎溺水一段时间(20秒-30秒,此时间可根据穿戴者年龄段调节)后,隐藏于环状带体内的可折叠气囊会自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变成一个斜挎在上身的救生圈,从而使溺水者嘴鼻部浮出水面而避免溺水,该救生带的具体结构包括:
26.环状带体1,其内部嵌设有折叠气囊2,且环状带体1的连接封闭端处配备有用于调节带体长短的调节扣6;
27.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环状带体1上的调节扣6可根据佩戴者身材大小胖瘦微调环状带体1长短,适用绝大部分的人群。
28.水位感应集成盒3,其嵌设到环状带体1表面位于人体肩膀的位置处,且水位感应集成盒3内配备带有中央处理器8的基板7,基板7上配备有纽扣电池9和用于感应水位的水位感应模块14;以及
29.充气装置盒4,其嵌设到环状带体1表面靠近调节扣6的位置处,充气装置盒4内装填有小钢瓶15,且小钢瓶15内的压缩气体用于对折叠气囊2供气。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31.一是,该救生带可不分场合时刻贴身穿戴,不影响日常活动和美观(隐蔽便携);
32.二是,如果在没有救援人员的水域不慎溺水,救生带内的折叠气囊2能在延时启动模块11的控制下,3秒内自动充气打开,快速让溺水者嘴鼻部露出水面(自动模式);若是穿戴者能够意识到即将溺水,还可以手动按下肩膀处水位感应集成盒3上的与手动紧急充气
按钮13,也能让救生带内的折叠气囊2在3秒内充气打开,让溺水者嘴鼻部浮出水面(手动模式)。
33.如图3所示,环状带体1的连接端处设置有延伸绑带,该延伸绑带的一端可穿设到调节扣6的扣口,环状带体1采用双层式弹性布带,折叠气囊2设置到环状带体1的夹层内,环状带体1内分布有对应的导气管(导气管用于连接自动充气装置5和折叠气囊2)和电源导线。
34.在具体应用场景下,非使用状态下,折叠气囊2平时折叠存放于弹性环状带体1的夹层内,在使用状态下会充气后会变成一个直径15cm左右斜挎在肩膀和腋下的救生圈。
35.如图2所示,基板7上还设置有纽扣电池9、电量检测按钮10、延时启动模块11、电量检测模块12、手动紧急充气按钮13以及水位感应模块14。
36.如图2所示,电量检测按钮10用于对电量检测模块12的开关进行控制,且电量检测模块12用于检测纽扣电池9内的电量,延时启动模块11用于延时发送控制信号到自动充气装置5,水位感应模块14用于检测水位深度;小钢瓶15的出气口端上安装有自动充气装置5,该自动充气装置5用于封闭或开启小钢瓶15的出气口,自动充气装置5与延时启动模块11之间通过电源导线连接。
37.如图1和2所示,为了防止盒体内进水,需要在水位感应集成盒3和充气装置盒4均装配有密封式的盒盖,在达到完全密封效果的同时可进行翻盖处理。
38.本技术的实际实施场景包括:
39.一、天热时喜欢到河、海、水库、湖泊等浅水玩耍的青少年随身穿戴,以防不慎滑落深水而导致溺水;二、钓鱼爱好者钓鱼时随身穿戴以防不慎溺水;三、汛期抗洪防汛人员随身穿戴以防不慎溺水。
40.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
41.在穿救生带之前,首先要进行设备剩余电量检测,检测方法:将救生带拿在手中,长按救生带肩部处的水位感应集成盒3上红色的电量检测按钮10,当电量不足时,会发出警报声(盒体内配备扬声器)提示更换水位感应集成盒3内的纽扣电池9;
42.在剩余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将救生带斜挎穿在身上(穿好后绿色的充气装置盒4位于腋下后侧部位),同时根据自身胖瘦情况调节好调节扣6,使救生带舒适的斜挎在上身;
43.当穿戴者不慎溺水后,水位持续淹没穿戴者肩膀部的红色的水位感应集成盒3一段时间(20秒
‑‑
30秒之间,根据穿戴者年龄大小可调节),绿色的充气装置盒4内的压缩二氧化碳气体会在3秒内自动充满救生带的黄色的折叠气囊2,折叠气囊2膨胀后形成一个斜挎于上身的救生圈,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把溺水者的嘴鼻部托出水面。
44.另外,也可以选择手动状态,当佩带者能够意识到即将或已经溺水时,可手动按下肩部处的水位感应集成盒3上的紧急充气按钮,绿色的充气装置盒4内的压缩二氧化碳气体会也会在3秒内充满救生带的黄色的折叠气囊2,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把穿戴者的嘴鼻部托出水面。
45.上述各个结构可通过不同颜色进行区别,具体的颜色只需不同即可。
4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