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救生衣面料。
背景技术:2.一般来讲,作为应对游泳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的救生装置,救生衣是为了安全而由游泳的人穿着或由营救人员穿着的安全物品,此外,在河流或大海中巡航的船舶上不可或缺地配备有救生衣,但是现有的救生衣在使用中通常不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导致落水人员体温下降过快,而且现有的救生衣不具有自发热效果,使用效果不佳。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救生衣面料,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救生衣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是由外表层、第一加强层、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第二加强层、气囊层、导热层和内表层构成,所述第一加强层位于所述外表层的底端,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位于所述第一加强层的底端,所述第二加强层位于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的底端,所述气囊层位于所述第二加强层的底端,所述导热层位于所述气囊层的底端,所述内表层位于所述导热层的底端。
7.进一步的,所述外表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无纺布条带,所述无纺布条带的内部设置有纳米光热粒子,所述外表层和所述无纺布条带均由化纤纤维和异形涤纶纤维经编而成,所述外表层的经编密度大于所述无纺布条带的经编密度。
8.进一步的,所述无纺布条带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穿插于所述第一加强层、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所述第二加强层、所述气囊层并与所述导热层连接的导热丝。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层和所述第二加强层均为尼龙材质,所述第一加强层和所述第二加强层均由尼龙纤维、氨纶纤维和真丝纤维经编而成。
10.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层是由若干编织连接头和密封气囊构成。
11.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为环氧树脂导热橡塑材质。
12.进一步的,所述内表层是由基底层、竹碳纤维丝和海藻纤维丝构成,所述竹碳纤维丝和所述海藻纤维丝位于所述基底层的内部,所述竹碳纤维丝和所述海藻纤维丝为编织结构,所述基底层是由棉纱纤维和涤纶纤维经编而成。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外表层、第一加强层、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第二加强层、气囊层、导热层和内表层构成的救生衣面料,从而使得该救生衣面料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同时能够利用太阳能产热,使得对人体进行较好的保护。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救生衣面料的层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救生衣面料的内表层结构示意图。
17.图中:
18.1、面料本体;2、外表层;3、第一加强层;4、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5、第二加强层;6、气囊层;7、导热层;8、内表层;9、无纺布条带;10、纳米光热粒子;11、导热丝;12、编织连接头;13、密封气囊;14、基底层;15、竹碳纤维丝;16、海藻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救生衣面料。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救生衣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所述面料本体1是由外表层2、第一加强层3、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4、第二加强层5、气囊层6、导热层7和内表层8构成,所述第一加强层3位于所述外表层2的底端,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4位于所述第一加强层3的底端,所述第二加强层5位于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4的底端,所述气囊层6位于所述第二加强层5的底端,所述导热层7位于所述气囊层6的底端,所述内表层8位于所述导热层7的底端。
23.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外表层2、第一加强层3、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4、第二加强层5、气囊层6、导热层7和内表层8构成的救生衣面料,从而使得该救生衣面料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同时能够利用太阳能产热,使得对人体进行较好的保护。
24.实施例二:
25.如图1-2所示,所述外表层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无纺布条带9,所述无纺布条带9的内部设置有纳米光热粒子10,所述外表层2和所述无纺布条带9均由化纤纤维和异形涤纶纤维经编而成,所述外表层2的经编密度大于所述无纺布条带9的经编密度,所述无纺布条带9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穿插于所述第一加强层3、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4、所述第二加强层5、所述气囊层6并与所述导热层7连接的导热丝11,所述第一加强层3和所述第二加强层5均为尼龙材质,所述第一加强层3和所述第二加强层5均由尼龙纤维、氨纶纤维和真丝纤维经编而成,所述气囊层6是由若干编织连接头12和密封气囊13构成,所述导热层7为环氧树脂导热橡塑材质,所述内表层8是由基底层14、竹碳纤维丝15和海藻纤维丝16构成,所述竹碳纤维丝15和所述海藻纤维丝16位于所述基底层14的内部,所述竹碳纤维丝15和所述海藻纤维丝16为编织结构,所述基底层14是由棉纱纤维和涤纶纤维经编而成。
26.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7.在实际应用时,通过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4能够起到较好的隔热保温效果,通过纳米光热粒子10能够利用太阳光照实现发热,并将热量通过导热丝11导入到导热层7内,从而能够对落水人员提供一定温度,避免受冻,通过竹碳纤维丝15和海藻纤维丝16能够使得该救生衣面料具有抗菌抑菌效果。
28.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外表层2、第一加强层3、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4、第二加强层5、气囊层6、导热层7和内表层8构成的救生衣面料,从而使得该救生衣面料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同时能够利用太阳能产热,使得对人体进行较好的保护。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救生衣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1),所述面料本体(1)是由外表层(2)、第一加强层(3)、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4)、第二加强层(5)、气囊层(6)、导热层(7)和内表层(8)构成,所述第一加强层(3)位于所述外表层(2)的底端,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4)位于所述第一加强层(3)的底端,所述第二加强层(5)位于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4)的底端,所述气囊层(6)位于所述第二加强层(5)的底端,所述导热层(7)位于所述气囊层(6)的底端,所述内表层(8)位于所述导热层(7)的底端,所述外表层(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无纺布条带(9),所述无纺布条带(9)的内部设置有纳米光热粒子(10),所述外表层(2)和所述无纺布条带(9)均由化纤纤维和异形涤纶纤维经编而成,所述外表层(2)的经编密度大于所述无纺布条带(9)的经编密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条带(9)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穿插于所述第一加强层(3)、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4)、所述第二加强层(5)、所述气囊层(6)并与所述导热层(7)连接的导热丝(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层(3)和所述第二加强层(5)均为尼龙材质,所述第一加强层(3)和所述第二加强层(5)均由尼龙纤维、氨纶纤维和真丝纤维经编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层(6)是由若干编织连接头(12)和密封气囊(13)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7)为环氧树脂导热橡塑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层(8)是由基底层(14)、竹碳纤维丝(15)和海藻纤维丝(16)构成,所述竹碳纤维丝(15)和所述海藻纤维丝(16)位于所述基底层(14)的内部,所述竹碳纤维丝(15)和所述海藻纤维丝(16)为编织结构,所述基底层(14)是由棉纱纤维和涤纶纤维经编而成。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救生衣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是由外表层、第一加强层、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第二加强层、气囊层、导热层和内表层构成,所述第一加强层位于所述外表层的底端,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位于所述第一加强层的底端,所述第二加强层位于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的底端,所述气囊层位于所述第二加强层的底端,所述导热层位于所述气囊层的底端,所述内表层位于所述导热层的底端。有益效果:使得该救生衣面料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同时能够利用太阳能产热,使得对人体进行较好的保护。人体进行较好的保护。人体进行较好的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韩庆华 许恩典 蔡奕文 邱明明 蔡奕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迦南(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