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电动冲浪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冲浪板。
背景技术:2.电动冲浪板通常设置推进器来提供动力,以实现加速冲浪的目的,但要实现飞离水面,一般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设置水翼,然而利用水翼来使板体升高并保持一定的高度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入门门槛较高,对于一般的使用者而言,并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动冲浪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操作电动冲浪板以飞离水面的问题。
4.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冲浪板,其包括:
6.冲浪板本体;
7.安装基体,连接在冲浪板本体的底部;
8.推进器,用于提供推进力,所述推进器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基体,以便于调节推进力的方向;
9.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基体,用于驱动所述推进器摆动。
10.本技术提供的电动冲浪板的推进器能够在调节装置的作用下摆动,当推进器的方向向下时,推进力向下以使冲浪板获得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使冲浪板本体加速升高以飞离水面;当冲浪板升高到一定高度时,也可通过调节推进器的方向,使推进力的竖向分力与冲浪板整体的重力、冲浪板整体的浮力三者平衡,从而实现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因此,本技术提供的电动冲浪板通过调节装置调节推进器的方向就能够实现飞离水面及保持在水面上一定高度,操作简单方便。
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推进器包括马达、柔性联轴器和螺旋桨组件,所述马达设置于所述安装基体,所述马达的输出轴通过所述柔性联轴器连接所述螺旋桨组件。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马达的输出轴通过柔性联轴器驱动螺旋桨组件,从而保证马达装配稳定,运行时振动小,并通过调节螺旋桨组件的排水方向实现调节推进力方向,起到兼顾操作简单方便和运行稳定的作用。
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螺旋桨和螺旋桨安装座,所述螺旋桨安装座设有轴承,所述螺旋桨的转动轴穿设于所述轴承并连接所述柔性联轴器,所述调节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旋桨安装座。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螺旋桨的转动轴穿设于轴承以加强结构装配稳定性,减小转动时的振动,以免振动导致运行不稳和损坏,同时柔性联轴器保证调节方向所需的自由度,在此基础上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螺旋桨安装座以间接改变螺旋桨组件的排水方向,实现推进力方向改变,进一步起到兼顾操作方便和运行稳定的作用。
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桨安装座通过柔性杆连接于所述安装基体。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螺旋桨安装座通过柔性杆连接于安装基体,以满足调节方向所需自由度的需求。
1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直线驱动模组和连杆,所述直线驱动模组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螺旋桨安装座。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直线驱动模组和连杆带动螺旋桨安装座摆动,结构简单紧凑、传力途径明确。
1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形成有一对夹臂,所述一对夹臂位于所述螺旋桨安装座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螺旋桨安装座可转动地连接。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夹臂可转动地连接在螺旋桨安装座的两侧,以使螺旋桨安装座受力均衡,能够稳定地上下摆动,避免由于受力不均而向左右两侧偏转导致冲浪板侧翻。
2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基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连接所述冲浪板本体,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向后延伸;
22.所述推进器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部分从冲浪板本体的底部向水下延伸以使推进器能够深入水下,第二部分为调节装置提供安装空间以实现推进器调节,从而使冲浪板能够具有更大的飞升高度和更多的可调节高度,以免推进器过快脱离水面而导致可操作时间过短,从而起到延长可操作时间以解决不便于操作的问题。
2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驱动模组包括丝杠螺母组件,所述丝杠螺母组件的丝杠沿所述第二部分延伸。
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丝杠螺母组件具有调节精度高的效果,从而起到精准调节推进方向的作用,进一步解决不便于操作的问题。
2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冲浪板还包括:
27.检测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基体,用于检测所述安装基体与水面的相对位置,并发出调节信号;
28.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调节信号控制所述调节装置工作,以调节所述推进器的推进方向。
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检测组件,以便于使用者明确冲浪板所处的状态,从而进一步方便操作;并且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检测组件和调节装置、推进器配合实现自动化调节的目的,起到进一步方便操作。
3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基体,且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依次远离所述冲浪板本体;
31.当所述第一传感器靠近水面时,所述第一传感器发出第一调节信号,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调节装置驱动所述推进器向上摆动;
32.当所述第二传感器靠近水面时,所述第二传感器发出第二调节信号,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调节装置驱动所述推进器保持水平;
33.当所述第三传感器靠近水面时,所述第三传感器发出第三调节信号,所述控制电
路控制所述调节装置驱动所述推进器向下摆动。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3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冲浪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冲浪板的上升状态图;
3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冲浪板的下降状态图;
38.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3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推进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1.图标:100-冲浪板本体;200-安装基体;210-第一部分;220-第二部分;300-推进器;310-马达;320-柔性联轴器;330-螺旋桨组件;331-螺旋桨;332-螺旋桨安装座;340-柔性杆;400-调节装置;410-直线驱动模组;411-丝杠;412-螺母;420-连杆;421-夹臂;510-第一传感器;520-第二传感器;530-第三传感器;600-尾翼;700-分水部。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4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4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6.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4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8.实施例
49.电动冲浪板通常设置推进器来提供动力,以实现加速冲浪的目的,但要实现飞离水面,一般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设置水翼。
50.然而利用水翼来使板体升高,并要在升高后保持一定的高度持续飞行 (这里的飞行是指用于站人的板体离开水面并保持一段时间),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例如通过调整身体姿态来调整板体姿态,以及调整连接于板体的水翼的姿态,对于一般的使用者而言该操作较难,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实现,入门门槛较高。
5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冲浪板,用于解决不便于操作电动冲浪板以飞离水面的问题。
52.如图1所示,电动冲浪板包括冲浪板本体100、安装基体200、推进器 300和调节装置400。
53.冲浪板本体100的下表面用于接触水面,冲浪板本体100的上表面用于站人。
54.安装基体200连接在冲浪板本体100的底部,并从冲浪板本体100的下表面向下延伸。
55.推进器300设置于安装基体200以用于提供推进力,并且推进器300 能够相对于安装基体200摆动,推进器300相对于安装基体200摆动至不同角度时推进力的方向不同。
56.调节装置400设置于安装基体200,以用于驱动推进器300摆动,从而调节推进力的方向。
57.一般情况下,冲浪板本体100漂浮于水面,安装基体200、推进器300 和调节装置400位于水下,推进器300水平向后的排水,水体向冲浪板整体提供向前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即为推进力,使冲浪板本体100向前运动。
58.当需要升高时,如图2所示,调节装置400驱动推进器300向下摆动,推进器300向下摆动时并不是指摆动至完全竖直向下,而是相对于水平面向下摆动一定角度,此时推进器300朝向斜下方排水,从而水体向冲浪板整体提供朝向斜上方的推进力,该推进力具有向前的分力和向上的分力,冲浪板本体100在该推进力的作用下加速升高至离开水面,同时向前运动。
59.当冲浪板升高至一定高度时,调节装置400驱动推进器300向上回摆一定角度,此时推进器300仍然朝向斜下方排水,推进力的方向仍然朝向斜上方,但推进力的竖向分力减小,当推进力的竖向分力减小至与冲浪板整体的重力、冲浪板整体的浮力三者平衡时,实现冲浪板本体100保持在一定的高度。
60.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冲浪板通过调节装置400调节推进器300 的推进力方向,使冲浪板本体100飞离水面,并能够在水面上保持一定高度,操作简单方便,解决不便于操作电动冲浪板以飞离水面的问题。
61.在冲浪板本体100需要回到水面时,调节装置400驱动推进器300向上回摆。
62.例如推进器300回摆至水平,以仅提供向后的推进力,从而打破力平衡状态,使冲浪板本体100下落。
63.又如推进器300回摆到水平后,继续向上摆动,如图3所示,推进器 300向上摆动时并不是指摆动至完全竖直向上,而是相对于水平面向上摆动一定角度,此时推进器300朝向斜上方排水,从而水体向冲浪板整体提供朝向斜下方的推进力,该推进力具有向前的分力和向下的分力,冲浪板本体100在该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一边向前运动一边加速回到水面。
64.当冲浪板已经回到或即将回到水面时,调节装置400驱动推进器300 保持水平,仅提供向后的推进力,冲浪板整体的重力和冲浪板整体的浮力二者平衡,冲浪板本体100在水面漂浮。
65.前述的安装基体200包括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20。
66.第一部分210的上端连接冲浪板本体100,第一部分210的下端连接第二部分220。
67.第二部分220由第一部分210的下端向后延伸,形成安装位。
68.推进器300安装于第一部分210,调节装置400安装于第二部分220的安装位。
6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10从冲浪板本体100的底部向下延伸一段距离,以使冲浪板本体100漂浮于水面时,推进器300能够深入水下,从而使冲浪板本体100能够达到更高的飞升高度。
70.而且第一部分210从冲浪板本体100的底部向下延伸一段距离这一设置,还使得冲浪板本体100具备更多的可调节高度,以免推进器300过快脱离水面,推进器300过快脱离水面会导致可操作时间过短,延长可操作时间使得操作者具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从而进一步解决不便于操作的问题。
71.前述的推进器300包括马达310、柔性联轴器320和螺旋桨组件330。
72.马达310设置于安装基体200,马达310的输出轴通过柔性联轴器320 连接螺旋桨组件330。
73.在调节推进力时,马达310固定不动,柔性联轴器320变形,螺旋桨组件330整体摆动,以使其排水方向改变,从而改变推进力的方向。
74.螺旋桨组件330包括螺旋桨331和螺旋桨安装座332。
75.螺旋桨安装座332设有轴承,螺旋桨331的转动轴穿设于轴承并连接柔性联轴器320。
76.为提高稳定性,螺旋桨安装座332通过柔性杆340连接于安装基体200。如图4所示,柔性杆340的一端连接安装基体200,或连接在马达310的表面,即柔性杆340的一端相对于安装基体200固定;柔性杆34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螺旋桨安装座332。
77.柔性杆340包括多个,多个柔性杆340沿螺旋桨安装座332的周向设置。
78.进一步地,多个柔性杆340沿螺旋桨安装座332的周向均布设置。
79.调节装置400的输出端连接螺旋桨安装座332。
80.调节装置400包括直线驱动模组410和连杆420。
81.请结合图4和图5,直线驱动模组410设置在第二部分220内。
82.第二部分220设有条形槽,条形槽的延伸方向与直线驱动模组410的驱动方向相同。
83.连杆420的一端连接于直线驱动模组410的输出端,连杆420的另一端铰接于螺旋
桨安装座332。
84.为提高螺旋桨安装座332受力平衡度,连杆420的另一端形成有一对夹臂421,该对夹臂421分列螺旋桨安装座332的两侧,并且该对夹臂421 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螺旋桨安装座332。
85.这里所说的铰接可以是转轴连接,也可以是其他具有一定自由度的铰接方式。这里说的可转动连接可以是转轴连接,也可以是其他可转动连接的方式。
86.在该对夹臂421的共同作用下,螺旋桨安装座332受力均衡,能够稳定地上下摆动,避免由于受力不均而向左右两侧偏转,以免受到紊乱的推进力导致冲浪板侧翻。
87.在一些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模组410包括丝杠螺母组件。
88.如图6所示,丝杠411设置在第二部分220的空腔内,并沿第二部分 220延伸,螺母412螺纹配合于丝杠411以便沿丝杆前后移动,连杆420连接于螺母412。
89.直线驱动模组410还包括一步进电机(图中未示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丝杠411,以用于驱动丝杠411转动从而带动螺母412及连杆420的一端移动。
90.当螺母412处于螺旋桨组件330的正下方时,连杆420竖直,螺旋桨组件330水平向后排水,推进力水平向前。
91.当螺母412移动由螺旋桨组件330的正下方向前移动时,连杆420带动螺旋桨组件330向下摆动,螺旋桨组件330向斜下方排水,推进力朝向斜上方。
92.当螺母412移动由螺旋桨组件330的正下方向后移动时,连杆420带动螺旋桨组件330向上摆动,螺旋桨组件330向斜上方排水,推进力朝向斜下方。
9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模组410还可以是气缸、电缸等。气缸或电缸的活塞杆与连杆420的一端连接。
94.为了进一步方便操作,解决不便于操作电动冲浪板以飞离水面的问题,电动冲浪板还包括检测组件和控制电路。
95.检测组件安装于安装基体200,用于检测安装基体200与水面的相对位置,并发出调节信号。
96.控制电路与检测组件、调节装置400电连接。
97.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检测组件的调节信号,控制电路根据调节信号判断冲浪板本体100相对于水面的高度,从而判断应当控制冲浪板本体100升高还是降低,并控制调节装置400调节推进器300的推进方向。
98.检测组件包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520和第三传感器530,第一传感器510、第二传感器520和第三传感器530均安装于安装基体200,且第一传感器510、第二传感器520和第三传感器530依次远离冲浪板本体100。
99.如图1,第一传感器510安装在第一部分210的下端,第二传感器520 安装在第一部分210的中部,第二传感器520安装在第一部分210的上端。
100.第一传感器510靠近或露出水面时,冲浪板本体100的高度较高,推进器300容易脱离水面,此时冲浪板本体100适宜下降一定高度。
101.第二传感器520靠近或露出水面时,冲浪板本体100的高度适中,若需要持续飞离水面,可保持在该高度。
102.第三传感器530靠近或露出水面时,冲浪板本体100的高度较低,冲浪板本体100处
于漂浮在水面的状态。
103.若电动冲浪板的工作模式为飞离水面的模式:
104.当第一传感器510靠近水面时,第一传感器510发出第一调节信号,控制电路控制调节装置400驱动推进器300向上摆动;
105.当第二传感器520靠近水面时,第二传感器520发出第二调节信号,控制电路控制调节装置400驱动推进器300保持水平;
106.当第三传感器530靠近水面时,第三传感器530发出第三调节信号,控制电路控制调节装置400驱动推进器300向下摆动。
107.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便于在推进器300断电时使用,第二部分220的尾端设有尾翼600,从而推进器300断电情况下,该电动冲浪板也能够通过一定的操作方法实现飞离水面。
108.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减少水阻,第二部分220的前端形成有分水部700。分水部700呈三角形或流线型。
10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