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水密型舷外平台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水密型舷外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密型舷外平台。


背景技术:

2.在当前的的海洋工程船设计中,为了船舶功能要求和得到足够大的甲板使用面积,船舶的船型设计均为艏楼式,即生活区位于船舶的艏部,如半潜船、挖泥船、风电安装船、铺管船等,而艏楼设计使得船舶首部锚泊操作区域形成了封闭型,非常不利于船舶抛锚和收锚的观测和操作,且在危急时刻操作时,会大大增加事故的风险;另外,海洋工程船的功能特殊性,对空间的利用极其高,艏部生活区里布置极其紧凑,厨房和冷库均布置在中间楼层,封闭的空间不利于船舶伙食原料的进入,按照陈旧设计,伙食需要从甲板区域经历多次倒运才能到达冷库或者粮库,导致船员费时又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船舶操作的安全性和船员工作的高效性的水密型舷外平台。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密型舷外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延伸平台、连杆结构和动力集成单元,所述平台主体和延伸平台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动力集成单元一端与船体结构相连,另一端与连杆结构相连,所述连杆结构的另一端与平台主体连接。
5.所述平台主体主要由钢板外板、花钢板内板和防护栏杆组成,所述钢板外板与花钢板内板连接,所述防护栏杆安装在花钢板内板上。
6.所述延伸平台主要由钢制平台、铰链和护栏组成,所述护栏安装在钢制平台上,所述铰链与钢制平台连接。
7.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密型舷外平台,在海上日常航行时,保证该平台关闭;在需抛锚和收锚时,将平台打开,操作人员站在平台上进行观测和操作,这样提高了船舶的操作安全性;另外,在海上或者码头吊运伙食时,将平台打开,伙食物品将被直接吊运到平台上,然后转移到粮库,以提高船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密型舷外平台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密型舷外平台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10.图3是图2的a

a剖面图。
1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密型舷外平台的平台主体结构示意图。
1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密型舷外平台的延伸平台结构示意图。
1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密型舷外平台的连杆结构和动力集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4.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密型舷外平台的人员观测和操作示意图。
15.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密型舷外平台的伙食吊运上船示意图。
16.图中:1、平台主体;2、延伸平台;3、连杆结构;4、动力集成单元;5、船体外板结构;6、船体结构;101、钢板外板;102、花钢板内板;103、防护栏杆;201、钢制平台;202、铰链;203、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至图8所示,水密型舷外平台,包括平台主体1、延伸平台2、连杆结构3和动力集成单元4,平台主体1和延伸平台2通过铰链202连接,动力集成单元4一端与船体结构6相连,另一端与连杆结构3相连,连杆结构3的另一端与平台主体1连接,平台主体1主要由带线形的钢板外板101、花钢板内板102和防护栏杆103组成,钢板外板101与花钢板内板102连接,防护栏杆103安装在花钢板内板102上,其中,平台的钢板外板的线型与周边船体外板一致,不仅保证平台的强度,同时也使得平台在收拢后整个船体有着连续和流畅的线型,花钢板内板为防滑型的平直花钢板,利用船员的通行和操作,整个平台主体1通过铰链202方式与船体外板结构5相连接,实现平台的收放操作;延伸平台2主要由钢制平台201、铰链202和护栏203组成,护栏203安装在钢制平台201上,铰链202与钢制平台201连接,延伸平台2作为平台主体1的延伸部分,用来配合承载较大规格的吊物或者增加船员工作空间以扩大视野,它依附在平台主体1上,通过铰链202与平台主体1链接,以实现人工翻转操作;动力集成单元4提供平台主体1的运行动力,它将电力转化为液压缸的推力和拉力,通过连杆结构的联动作用,完成平台主体1的收放操作。
18.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船体结构特点选定合适的平台规格,包括平台主体1的规格和延伸平台2的规格,根据已选定的规格和平台的用途,即观测和收放锚操作或者伙食吊运上传或者二者兼顾,核算平台的承载能力,以用于动力集成单元及连杆结构组合3的选型,在该平台使用时,操控动力集成单元,利用液压缸的冲程和联杆机构联动将平台主体1和船体结构分离,直至水平,然后手动旋转延伸平台2,完成了整个平台的开启,此时,船员可以走到平台主体1上并位于船舷的外侧,目测船锚,利用遥控装置进行收放操作,或者进行伙食吊运操作,船员先将货物推车固定在该平台主体1的中央,利用船上伙食吊将伙食托盘吊到推车上,再由船员用推车和伙食托盘运到粮库,完成伙食的吊运上船操作,在平台主体1使用结束后,再操控动力集成单元及联杆结构组合3将平台主体1关闭到船体上,保证船体外板结构的水密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密型舷外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主体、延伸平台、连杆结构和动力集成单元,所述平台主体和延伸平台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动力集成单元一端与船体结构相连,另一端与连杆结构相连,所述连杆结构的另一端与平台主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密型舷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主体主要由钢板外板、花钢板内板和防护栏杆组成,所述钢板外板与花钢板内板连接,所述防护栏杆安装在花钢板内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密型舷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平台主要由钢制平台、铰链和护栏组成,所述护栏安装在钢制平台上,所述铰链与钢制平台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密型舷外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延伸平台、连杆结构和动力集成单元,所述平台主体和延伸平台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动力集成单元一端与船体结构相连,另一端与连杆结构相连,所述连杆结构的另一端与平台主体连接。本实用新型水密型舷外平台,在海上日常航行时,保证该平台关闭;在需抛锚和收锚时,将平台打开,操作人员站在平台上进行观测和操作,这样提高了船舶的操作安全性;另外,在海上或者码头吊运伙食时,将平台打开,伙食物品将被直接吊运到平台上,然后转移到粮库,以提高船员工作效率。船员工作效率。船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侯瑞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4
技术公布日: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