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模板机的针杆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2.现有的一些模板机在缝纫复杂花样时,会产生朝任意方向缝纫的情况,朝不同方向的缝纫质量是不一样的,会产生顺缝线迹和倒缝线迹两种线迹外观。其中倒缝线迹不仅外观较差,且面线会产生松捻,缝线强度下降,断线率提高,降低了缝纫品质。且传统的旋转头模板机,结构复杂,成本高,转动惯量大较难控制。
3.上述的相关问题可通过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1377054.9的一种针杆旋转模板机解决,其不足之处在于驱动针杆上下的时候使针杆转动需要较复杂的结构,如其针杆外还需要额外增加蜗轮蜗杆,或者锥齿轮等实现上下移动时的转动,从而增加了针杆相关机构整体的重量与复杂度,从而增加了相应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板机的针杆旋转机构,通过上杆与下杆之间的配合,实现所述下杆在上杆上的上下移动,以及上杆转动带动下杆转动,解决在针杆升降时保持针杆旋转的相关结构较复杂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模板机的针杆旋转机构,包括
7.针杆组件,用于穿线以及缝制;
8.升降组件,其与所述针杆组件相连接;以及
9.旋转组件,其与所述针杆组件相连接;
10.所述针杆组件包括:
11.上杆,在旋转组件的驱动下进行转动;以及
12.下杆,其在升降组件驱动下进行上下移动;
13.其中,
14.所述上杆下端伸入上杆上端并在旋转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下杆进行转动;
15.或,所述上杆下端套设在上杆上端的外侧并在旋转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下杆进行转动。
16.优选地,所述上杆的下端成型有向下延伸的卡块,所述下杆的上端成型有向下凹陷的卡槽,所述卡块伸入所述卡槽内。
17.优选地,所述卡块的长度与卡槽的深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针杆组件的上下移动距离;
18.且所述卡块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卡槽的宽度。
19.优选地,所述卡块的侧面成型有竖向平面一,所述卡槽的内壁成型有相应的竖向平面二,当卡块设置在所述卡槽内时,所述竖向平面一贴合所述竖向平面二。
20.优选地,所述卡槽横向贯穿所述下杆,卡槽两侧的开口用于卡块的进入。
21.优选地,所述针杆组件还包括:
22.套杆,其套设在上杆与下杆的外侧;
23.其中,所述下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套杆内,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套杆相连接,升降组件带动所述套杆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所述下杆上下移动。
24.优选地,所述下杆的下端周面成型有环块,所述环块的上表面抵靠在所述套杆的下表面用于限制所述下杆的向上移动;所述套杆的下端部套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内壁成型有抵靠在所述环块的下表面的台阶以限制所述下杆的向下移动。
25.优选地,所述下杆的下端成型有横向穿线孔与竖向穿线孔,所述横向穿线孔与所述竖向穿线孔相连通;所述下杆的下端部还套设有穿线套,所述穿线套的侧面成型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横向穿线孔与竖向穿线孔用于线的穿行以及拉紧。
26.优选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
27.电机一,其固定设置在模板机上;以及
28.转接套,其一端连接所述电机,另一端连接所述上杆;
29.从而通过转接套实现所述电机一转动驱动所述上杆转动。
30.优选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
31.电机二,其固定设置在模板机上;
32.主动轮,其与所述电机相连接;
33.从动轮,其与所述上杆相连接;以及
34.传动带,其两端的内侧分别贴合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
35.通过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传动带,实现电机二转动驱动所述上杆转动。
36.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37.1、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上杆下端伸入上杆上端并在旋转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下杆进行转动,或上杆下端套设在上杆上端的外侧并在旋转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下杆进行转动,即可在针杆在上下移动时实现针杆的转动。针杆上无需再添加额外的零部件,如蜗轮蜗杆、锥齿轮或者转动轴等来实现转动。进而减少整体针杆旋转机构的复杂度,使模板机更加轻盈,同时也减少了相应的生产成本。
38.2、本实用新型通过套杆保护卡槽与卡块,使上杆与下杆的连接不易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问题。同时通过套杆的下端限制下杆的向上移动。
39.3、本实用新型通过竖向平面一贴合所述竖向平面二,从而使卡槽与卡块贴合的更加紧密,进一步防止两者产生相对偏移。同时生产者对这种平面的卡接结构更加容易加工,只需简单的洗平即可或者直接模具成型。
40.4、本实用新型卡块的高度与卡槽的深度均大于或等于针杆组件的上下移动距离,从而能保证上杆与下杆始终相接触,防止上杆与下杆脱离。进而当下杆移动到其向下的最远行程时,上杆转动依然能带动下杆转动,使针杆旋转机构保持正常运作。卡块的长度大于等于卡槽的宽度则可以保证卡块转动时能抵靠在卡槽内壁上,防止卡块转动时未与卡槽相接触而造成上杆不能带动下杆转动。
41.5、本实用新型卡槽横向贯穿下杆的上端,从而在下杆相应的两侧形成开口,进而卡块能直接穿过开口进入卡槽,实现上下杆之间的连接,最终使上杆与下杆之间的安装连
接更加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42.图1为实施例1的模板机的结构示意图。
43.图2为实施例1的针杆旋转机构示意图。
44.图3为实施例1的针杆组件的爆炸图。
45.图4为实施例1的针杆组件的剖视图。
46.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
47.图6为上杆与下杆的连接示意图。
48.图7为实施例2的模板机的结构示意图。
49.附图标记:1-针杆组件;2-升降组件;3-旋转组件;4-上杆;5-下杆;6-卡块;7-卡槽;8-竖向平面一;9-竖向平面二;10-套杆;11-环块;12-限位件;13-横向穿线孔;14-竖向穿线孔;15-穿线套;16-导线孔;17-电机一;18-转接套;19-电机二;20-主动轮;21-从动轮;22-传动带;d1-长度;d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51.实施例1:
52.如图1-图6所示,一种模板机的针杆旋转机构,包括针杆组件1、升降组件2以及旋转组件3。升降组件2与旋转组件3均固定设置在模板机上,并且均与针杆组件1相连接。升降组件2用于驱动针杆组件1上下移动,升降组件2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详细描述,具体可以参照中国专利201911377054.9。旋转组件3则用于驱动针杆组件1转动。针杆组件1则用于缝制所用的线的穿行,以及实现对布料的缝制。从而通过旋转组件3使针杆组件1上缝制线的方向始终与缝制方向相同,来保持模板机良好的缝制效果。
53.其中,结合图2与图3,针杆组件1包括上杆4与下杆5。上杆4与所述旋转组件3相连接,旋转组件3驱动上杆4转动。下杆5与升降组件2相连接,升降组件2驱动下杆5转动,并且下杆5用于穿线与缝制。上杆4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下杆5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从而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之间的滑动与卡接,实现所述下杆5在上杆4上的上下移动,以及上杆4转动带动下杆5转动。即上杆4下端伸入上杆4上端并在旋转组件3的驱动下带动下杆5进行转动,或上杆4下端套设在上杆4上端的外侧并在旋转组件3的驱动下带动下杆5进行转动。
54.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优选为卡槽7与卡块6。具体的,上杆4的下端成型有向下延伸的卡块6,下杆5的上端成型有相应的向下凹陷的卡槽7,卡块6伸入卡槽7内。从而通过卡块6在卡槽7内的滑动,实现下杆5在上杆4上的上下移动。同时,通过卡槽7对卡块6的卡接,使上杆4转动时能带动下杆5一起转动。
55.从而通过简单的卡槽7与卡块6结构,即可在针杆在上下移动时实现针杆的转动。针杆上无需再添加额外的零部件,如蜗轮蜗杆、锥齿轮或者转动轴等来实现转动。进而减少整体针杆旋转机构的复杂度,使模板机更加轻盈,同时也减少了相应的生产成本。
56.卡槽7与卡块6的形状选用可以相互卡接住而不发生相对转动的形状即可,一般为
非圆形即可,如多边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均可。结合图3与图4,本实施例优选为卡块6向下延伸,并且其侧面成型有竖向平面一8,卡槽7的内壁成型有相应的竖向平面二9,竖向平面一8可以成型在卡块6的一侧,也可以成型在卡块6侧面相对的两侧,本实施例优选为竖向平面一8成型在卡块6相对的两侧,卡槽7上的竖向平面二9也成型在卡槽7内壁相应的两侧。当卡块6设置在所述卡槽7内时,所述竖向平面一8贴合所述竖向平面二9,从而使卡槽7与卡块6贴合的更加紧密,进一步防止两者产生相对偏移。同时生产者对这种平面的卡接结构更加容易加工,只需简单的洗平即可或者直接模具成型。
57.所述卡块6的高度(即卡块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与卡槽7的深度均大于或等于针杆组件1的上下移动距离,从而能保证上杆4与下杆5始终相接触,防止上杆4与下杆5脱离。进而当下杆5移动到其向下的最远行程时,上杆4转动依然能带动下杆5转动,使针杆旋转机构保持正常运作。同时,如图6所示,卡块6的长度d1(即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应大于等于卡槽7的宽度d2,这样则可以保证卡块6转动时能抵靠在卡槽7内壁上,防止卡块6转动时未与卡槽7相接触而造成上杆4不能带动5下杆转动。
58.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卡槽7横向贯穿下杆5的上端,从而在下杆5相应的两侧形成开口,进而卡块6能直接穿过开口进入卡槽7,实现上下杆5之间的连接,最终使上杆4与下杆5之间的安装连接更加简单快捷。
59.结合图2与图3,针杆组件1还包括套杆10,其套设在上杆4与下杆5的外侧,上杆4与下杆5的连接处,即卡槽7与卡块6始终位于套杆10内,从而能通过套杆10保护卡槽7与卡块6,使上杆4与下杆5的连接不易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问题。其中,下杆5固定设置所述套杆10内,升降组件2与套杆10相连接,升降组件2带动套杆10上下移动,进而套杆10再带动下杆5上下移动。
60.具体的,结合图4与图5,所述下杆5的下端周面成型有环块11,环块11的上表面抵靠在套杆10的下表面,从而通过套杆10的下端限制下杆5的向上移动。同时,套杆10的下端部还套设有限位件12,限位件12内壁的下表面抵靠在环块11的下表面,从而限制下杆5的向下移动。进而通过限位件12将下杆5固定在套杆10上。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2优先为限位螺母,使用者可直接将限位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套设在套杆10上,从而在保证了足够连接强度的同时,也保证了限位件12安装的简便性。
61.结合图4与图5,下杆5的下端成型有横向穿线孔13与竖向穿线孔14,横向穿线孔13与竖向穿线孔14相连通,下杆5的下端部还套设有穿线套15,穿线套15的侧面成型有导线孔16,从而缝制用的线可以从导线孔16穿过,然后从横向穿线孔13进入竖向穿线孔14,最后线从竖向穿线孔14穿出。通常竖向穿线孔14连接有针头,针头用于对布料的穿线与穿透,线从竖向穿线孔14穿出后设置在针头上,从而实现缝制。同时,通过导线孔16、横向穿线孔13与竖向穿线孔14也能拉紧线条,使线缝制时更加顺畅与平整。
62.如图2所示,旋转组件3则包括电机一17与转接套18。电机一17固定设置在模板机上,转接套18的一端与连接相连接,另一端与上杆4相连接,从而通过转接套18连接电机一17与上杆4,电机一17转动则可直接驱动上杆4转动。其中,电机一17可以选用步进电机、减速电机等,本实施例优选为步进电机,从而通过步进电机实现对针杆组件1的精准控制。
63.本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64.升降组件2带动套杆10上下移动,套杆10再带动其上的下杆5上下移动。当下杆5移
动到所需高度后,旋转组件3转动带动上杆4转动,上杆4再通过卡块6与卡槽7之间的卡接带动下杆5转动,最终将下杆5转动到与缝制方向一致的朝向,再进行模板机的缝制。
65.实施例2:
66.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旋转组件3包括电机二19、主动轮20以及从动轮21。电机二19固定设置在模板机上,本实施例中电机二19优选为减速电机。主动轮20与电机二19相连接,从动轮21与上杆4相连接,传动带22的两端的内侧分别贴合主动轮20与从动轮21,从而电机二19转动带动主动轮20转动,主动轮20再通过传动带22带动从动轮21转动,最终从动轮21转动带动上杆4转动。本实施例中通过减速电机以及带传动,增加了传动关系的层数,从而使整个传动更加稳定平缓。
6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