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分子纤维布料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的布料在加工完成后,其表面会产生较多的静电,而静电会使各种纤维屑、粉尘等杂物附着在布料上,使用布料若不将这些灰尘杂物去除,会影响到布料的品质。
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现大多仍采用人工式拍打,人工操控吸尘吸绒设备等清理方式,不仅处理效率不高难以将灰尘和绒毛彻底清理干净,也造成人员工作量的增多、经济成本提高。
5.我们为此,提出了高分子纤维布料清洁装置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高分子纤维布料清洁装置。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高分子纤维布料清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击打架,所述击打架安装在转轴的表面上,所述转轴的端部贯通装置本体安装有异型齿轮,所述异型齿轮与异型齿杆啮合连接,所述异型齿杆的端部通过联轴器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固定架固定在装置本体的侧壁表面上,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且位于击打架的上方设置有吸尘头,所述吸尘头通过管道贯通装置本体与吸尘电机相连接,所述吸尘电机通过管道与集尘箱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上下对称安装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端部通过联轴器贯通装置本体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旋转轴的表面设置有黏毛辊,两个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侧壁表面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卡接有定位销,两个所述定位销之间设置有除杂板,所述除杂板的内侧设置有除杂齿。
10.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处均设置有支撑辊,所述支撑辊通过转轴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端部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且位于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弹簧。
11.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支腿,且支腿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支腿等距离安装在装置本体的底端表面的四个拐角处。
12.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控制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击打架,异型齿轮、异型齿杆、驱动电机和固定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异型齿杆转动,异型齿杆与异型齿轮啮合连接,带动异型齿轮反复转动,从而使得击打架围绕转轴上下反复转动,对布料进行敲打作业,将布料表面的灰
尘和碎屑振出,对布料进行初次的清洁工作,同时通过吸尘头、吸尘电机和集尘箱的相互配合使用下,对敲打出来的灰尘和碎屑进行吸收,避免灰尘和碎屑再次堆积在布料上,影响布料的清洁效果,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黏毛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旋转轴和步进电机,通过启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由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从而使得上下对称的黏毛辊呈相对方向转动,对布料的两面同时进行黏毛作业,同时在黏毛辊的一侧设置有除杂板,除杂板的内壁设置有除杂齿,通过利用除杂齿,对旋转状态下的黏毛辊表面的碎屑除去,保证黏毛辊的黏毛性,延长黏毛辊的使用时间,从而提高装置的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分子纤维布料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分子纤维布料清洁装置的外部侧示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分子纤维布料清洁装置的击打架结构示意图。
20.图例说明:
21.1、装置本体;2、击打架;3、异型齿轮;4、异型齿杆;5、驱动电机;6、固定架;7、吸尘头;8、吸尘电机;9、集尘箱;10、黏毛辊;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步进电机;14、除杂板;15、除杂齿;16、定位销;17、安装板;18、定位孔;19、进料口;20、出料口;21、支撑辊;22、支撑架;23、控制器;24、限位块;25、限位槽;26、限位弹簧;27、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请参照图1-3,高分子纤维布料清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击打架2,击打架2安装在转轴的表面上,转轴的端部贯通装置本体1安装有异型齿轮3,异
型齿轮3与异型齿杆4啮合连接,异型齿杆4的端部通过联轴器安装在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上,驱动电机5通过固定架6固定在装置本体1的侧壁表面上,装置本体1的内部且位于击打架2的上方设置有吸尘头7,吸尘头7通过管道贯通装置本体1与吸尘电机8相连接,吸尘电机8通过管道与集尘箱9相连接。
25.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启动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带动异型齿杆4转动,异型齿杆4与异型齿轮3啮合连接,带动异型齿轮3反复转动,从而使得击打架2围绕转轴上下反复转动,对布料进行敲打作业,将布料表面的灰尘和碎屑振出,对布料进行初次的清洁工作,同时通过吸尘头7、吸尘电机8和集尘箱9的相互配合使用下,对敲打出来的灰尘和碎屑进行吸收,避免灰尘和碎屑再次堆积在布料上,影响布料的清洁效果,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6.具体的,装置本体1的内部上下对称安装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端部通过联轴器贯通装置本体1安装有步进电机13,旋转轴的表面设置有黏毛辊10,两个旋转轴的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且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啮合连接。
27.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启动步进电机13,步进电机13带动旋转轴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啮合连接,从而使得上下对称的黏毛辊10呈相对方向转动,对布料的两面同时进行黏毛作业。
28.具体的,装置本体1的侧壁表面固定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的侧表面开设有定位孔18,定位孔18的内部卡接有定位销16,两个定位销16之间设置有除杂板14,除杂板14的内侧设置有除杂齿15。
29.本实施方案中:利用除杂齿15,对旋转状态下的黏毛辊10表面的碎屑除去,保证黏毛辊10的黏毛性,延长黏毛辊10的使用时间,从而提高装置的清洁效率。
30.具体的,装置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进料口19和出料口20,进料口19和出料口20处均设置有支撑辊21,支撑辊21通过转轴与支撑架22转动连接,支撑架22的端部固定有限位块24,限位块24位于限位槽25内,限位槽25的内部且位于限位块24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弹簧26。
31.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支撑辊21、支撑架22、限位弹簧26、限位块24、限位槽25,一方面对布料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布料的张紧度,从而方便后续的清洁工作。
32.具体的,装置本体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支腿27,且支腿27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支腿27等距离安装在装置本体1的底端表面的四个拐角处。
33.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支腿27,提高装置本体1的高度,避免地面对装置本体1的侵蚀。
34.具体的,装置本体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控制器23。
35.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控制器23,便于对布料清洁装置进行控制,控制器23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的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不进行改造,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36.工作原理:工作时,工作人员将布料清洁装置固定在合适的地方,即可正常工作,通过启动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带动异型齿杆4转动,异型齿杆4与异型齿轮3啮合连接,带动异型齿轮3反复转动,从而使得击打架2围绕转轴上下反复转动,对布料进行敲打作业,将布料表面的灰尘和碎屑振出,对布料进行初次的清洁工作,同时通过吸尘头7、吸尘电机8和集尘箱9的相互配合使用下,对敲打出来的灰尘和碎屑进行吸收,避免灰尘和碎屑再次堆积在布料上,影响布料的清洁效果,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启动步进电机13,步进
电机13带动旋转轴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啮合连接,从而使得上下对称的黏毛辊10呈相对方向转动,对布料的两面同时进行黏毛作业,同时在黏毛辊10的一侧设置有除杂板14,除杂板14的内壁设置有除杂齿15,通过利用除杂齿15,对旋转状态下的黏毛辊10表面的碎屑除去,保证黏毛辊10的黏毛性,延长黏毛辊10的使用时间,从而提高装置的清洁效率。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