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鞋帽 专利正文
医用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医用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防护服。


背景技术:

2.医用防护服主要由医护人员使用,主要包括连体的帽子、上衣和裤子等几部分,具有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性溶液、盐溶液等的作用,而为了保持较好的隔离作用,目前的医用防护服使用的材料透气性均较差,而且在使用医用防护服的同时,面部、手部、脚部等位置均不能暴露在外,这就导致医务人员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较长时间穿戴时,医务人员极易感到闷热,从而产生大量汗水,而医用防护服的材料隔离溶液的同时,对液体的渗透性也较差,所以医务人员产生的汗液会沿着医务人员的皮肤表面向下流动。以面部为例,由于医用防护服的帽子部位保护在医务人员的头部,通常仅将眼、鼻部位暴露在外,且为了提高密封性,帽子边缘还通常设有松紧带,以使帽子的边缘紧贴医务人员的面部,医务人员额头位置的汗水会沿着帽子的边沿向下流动,最后从脖颈位置流动至医务人员穿戴的衣物上,而汗水在流动时一方面会使医务人员产生麻痒感,从而另医务人员将感到不适;另一方面,汗水通常汇聚成汗滴后才会继续向下流动,在汇聚成汗滴之前,汗水会分布在医务人员的面部、脖颈等位置,使医务人员产生湿热之感,进一步会另医务人员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能够吸汗的医用防护服,以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较长时间穿戴时提高穿戴的舒适度。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医用防护服,包括固定连接的帽子、上衣和裤子,帽子边缘设有松紧带,帽子的边缘设有吸水条,吸水条固定在帽子的内壁上;帽子与上衣之间形成连接部,连接部的内壁固定有吸水垫。
5.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6.1.由于帽子边缘设有松紧带,在医用防护服穿戴后,帽子戴在医务人员的头部,在松紧带的作用下,帽子的边缘按压在医务人员的面部,此时吸水条也与医务人员的面部接触,医务人员的额头、鬓角位置出现汗水时,汗水向下滑动即被吸水条吸收,从而避免汗水继续向下从脖颈位置向下滑落,从而避免医务人员产生麻痒感或湿热之感,提高医务人员较长时间穿戴的舒适度。
7.2.医务人员脖颈位置产生汗水时,将连接部向靠近脖颈位置按压即可使吸水垫与医务人员的脖颈位置接触,此时吸水垫能够吸收脖颈位置的汗水,从而避免脖颈位置的汗水继续向下滑动,进一步提高穿戴的舒适度。
8.进一步,吸水垫包括沿竖向依次间隙分布的多个吸水组,每个吸水组均包括多个吸水片,同一吸水组的吸水片间隙分布。
9.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吸水垫由若干间隙分布的吸水片组成而并非一个完整的整体,在医务人员的头部发生转动、低头或者仰头时,连接部的各部位会发生弯
曲,本方案中,由于相邻吸水片之间存在缝隙,缝隙位置不会对连接部的弯曲造成阻碍,从而在医务人员的头部发生转动、低头或者仰头时,连接部能够更好的随之弯曲,进一步提高穿戴的舒适度。
10.进一步,相邻吸水组中的吸水片错位分布。
11.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连接部上附着汗滴时,汗滴也会沿连接部向下流动,由于相邻吸水组错位,当汗滴从上一吸水组中的相邻两个吸水片之间的缝隙穿过后能够与下一吸水组的吸水片相对,从而被下一吸水组的吸水片吸收,避免汗滴继续向下流动或者滴落在医务人员的衣物或肩部上,进一步提高对汗水的吸收效果,降低防护服内的湿热感。
12.进一步,任意一个吸水片两端沿竖向的投影均位于相邻吸水组上的吸水片上。
1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可进一步保证下一吸水组中的吸水片与上一吸水组的相邻两个吸水片之间的缝隙相对,提高对汗水的吸收效果。
14.进一步,吸水片的宽度和长度均小于等于3cm。
15.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医务人员的头部发生转动、低头或者仰头时,本方案可避免吸水片的尺寸过大导致连接部的弯曲效果变差。
16.进一步,相邻吸水片之间的缝隙的宽度大于等于0.5cm。
17.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相邻吸水片之间的缝隙较宽,在医务人员的头部发生转动、低头或者仰头时,使得连接部的弯曲效果更好。
18.进一步,吸水垫还包括网状的定位层,吸水片位于连接部与定位层之间,定位层与连接部固定并将吸水片按压在连接部上。
19.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吸水片并非直接与连接部固定,可避免在吸水片上涂覆胶水等物质,避免胶水渗入吸水片内导致吸水片的吸水效果变差。另外,棉花为目前吸水效果较好、成本较低且医疗领域中较为常用的材质,但是棉花在未经过纺织工序时,棉花的纤维容易脱落,本方案中的定位层覆盖在吸水片上还可对棉花纤维进行定位,使得吸水片能够使用未经纺织成布的棉花直接制作,有效减少加工工序,降低加工成本。
20.进一步,定位层朝向吸水片的一侧设有交错成网格状的粘胶层,粘胶层上形成若干空格位置,吸水片与空格位置一一对应,且粘胶层与防护服内壁胶接。
21.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由于若干吸水片并未直接与连接部固定,故在撕下定位层后,可直接将吸水片从连接部上取下,当医务人员不习惯使用吸水垫时,可自行拆下吸水片。
22.进一步,连接部外侧沿周向固定有多个细带。
2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连接部向靠近脖颈位置按压后,吸水片能够吸收脖颈位置的汗水,但是吸水片和连接部长时间与皮肤相贴会使得相贴位置的热量难以散发,故在吸水后需要使连接部远离医务人员的脖颈位置,但是医务人员在需要穿戴防护服的环境下工作时,通常还需要同时佩戴手套,而手套和防护服的外壁均较为光滑,难以快速将连接部向远离脖颈位置拉动。在本方案中,医务人员可通过细带方便、快捷的拉动连接部,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视图;
25.图2为图1中连接部的正视竖向剖视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连接部的正视竖向剖视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连接部的正视竖向剖视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帽子和连接部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帽子1、吸水条11、上衣2、裤子3、连接部4、细带41、吸水片5、定位层6、粘胶层61。
31.实施例1
32.医用防护服,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连接的帽子1、上衣2和裤子3,其中帽子1、上衣2和裤子3的结构和材质与现有的医用防护服相同,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帽子1的边缘部位设有吸水条11,吸水条11位于帽子1的内侧。
33.帽子1与上衣2之间为连接部4,在医用防护服穿戴后,连接部4与医务人员的脖颈部位相对,连接部4的内壁设有吸水垫,本实施例中的吸水垫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间隙分布的三个吸水组,且相邻吸水组之间的缝隙大于等于0.5cm,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相邻吸水组之间的缝隙的宽度为1cm。每个吸水组均包括呈环状依次间隙分布的若干吸水片5,吸水片5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等于3cm,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吸水片5为正方形,吸水片5的长度和宽度均为3cm。
34.本实施例中的吸水片5和吸水条11均为经过消毒的棉花材质,且吸水片5和吸水条11朝向连接部4的侧面均喷涂有粘胶,吸水片5和吸水条11通过粘胶固定在连接部4的内壁上。
35.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6.本实施例中的医用防护服的穿戴方式与现有的医用防护服相同,穿戴后,帽子1的边缘部位在松紧带的作用下与医务人员的面部相贴,此时吸水条11与医务人员的面部相贴,当医务人员的额头、鬓角位置产生汗水后,产生的汗水被吸水条11吸收,从而避免汗水向下流动。
37.为了方便医务人员的头部转动或者低头、抬头,现有的医用防护服的连接部4均非常宽松,当医务人员的脖颈部位产生汗水后,将连接部4向朝向皮肤一侧按压即可使吸水片5与医务人员的皮肤相贴,吸水片5能够吸收脖颈部位的汗水,使医务人员的脖颈部位保持干爽。
38.实施例2
3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相邻吸水组中的吸水片5错位分布,以最上方的两个吸水组为例,最上方的吸水片5的两端沿竖向的投影落在中间的吸水组的吸水片5上,从而当汗水粘附在连接部4的内壁并沿内壁向下流动时,若汗水从最上方的相邻两个吸水片5之间的缝隙向下流动,汗水也会流动至中间吸水组的吸水片5上而无法继续向下流动,提高对汗水的吸收效果。
40.实施例3
41.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吸水垫还包括网状的定位层6,具体的,定位层6
为棉质,本实施例中的吸水片5上未设置粘胶,吸水片5仅与连接部4的内壁相贴,定位层6覆盖在所有的吸水片5上,并将吸水片5按压在连接部4的内壁上。定位层6朝向连接部4内壁的侧面设有网格状的粘胶层61,具体的,粘胶层61为网格状,粘胶层61上形成若干空格位置,且空格位置与吸水片5一一对应:具体的,空格位置的内径稍大于吸水片5的宽度和长度,粘胶层61与连接部4的内壁胶接,故本方案中通过定位层6和粘胶层61的配合对吸水片5进行定位,当医务人员不需要吸汗或者不习惯使用吸水片5时,撕下定位层6即可将所有的吸水片5从连接部4上拆下,操作简单。
42.实施例4
43.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连接部4外侧沿周向胶接有多个细带41。在医务人员佩戴有手套后,医务人员将连接部4向靠近脖颈部位按压,以使吸水片5吸收脖颈部位的汗水后,避免连接部4的该位置长时间与脖颈部位相贴,导致脖颈该处的热量难以逸散时,医务人员可通过拉动对应位置的细带41将连接部4向远离皮肤一侧拉动,从而使连接部4恢复原形,避免医务人员佩戴的手套光滑,导致手指无法拉动连接部4。
4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