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鞋帽 专利正文
鞋底及鞋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鞋底及鞋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及鞋。


背景技术:

2.作为公开了鞋底及鞋的文献,有日本专利特开2016-59555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06/120749号、国际公开第2007/122722号、国际公开第2010/038266号、日本专利第5875168号公报及国际公开第2010/049983号。
3.日本专利特开2016-59555号公报所公开的鞋底的中间底(middle sole)包括后端区域、内侧区域及外侧区域。后端区域支撑包括跟骨下端在内的脚的内侧后端及脚的外侧后端。后端区域在一部分或全部区域中,下层与上层相互层叠。相较于下层,上层的压缩刚性小。
4.国际公开第2006/120749号所公开的鞋底包括中间底、外底(outer sole)、变形元件及连结构件。变形元件配置在外底与中间底之间。变形元件包括从后脚部的中心朝向周缘开口的弯曲变形构件。在弯曲变形构件所具有的下板部与上板部之间,安装有在被压缩时一边变形一边蓄积排斥力的橡胶样或鞘样的压缩变形构件。连结构件介于中间底与弯曲变形构件之间插入。连结构件将中间底与弯曲变形构件相互连结。构成连结构件的原材料的杨氏模量比中间底的杨氏模量大,且比弯曲变形构件的杨氏模量小。
5.作为现有的鞋底,有在落地时缓和鞋对穿着者的后跟部的冲击的鞋底。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16-59555号公报中记载有,通过柔软的上层,缓和接地时向脚传递的冲击。国际公开第2006/120749号中记载有,落地的冲击被弯曲变形构件分散,进而被连结构件分散。国际公开第2007/122722号中记载有,通过各叶片的鼓出而形成鞋弓(arch),通过鞋弓的挠曲,后脚部的缓冲功能提高。此外,国际公开第2010/038266号中记载有,加强构件抑制脚的足弓的降低。
6.另一方面,作为现有的鞋的鞋底,还有提高了穿着者的脚的稳定性的鞋底。日本专利第5875168号公报中记载有,在设有裙部(skirt)的内侧和/或外侧,后脚的横向振动抑制功能显著提高。在国际公开第2010/049983号中记载有,通过埋设部来抑制旋前(pronation),通过中间底主体的第一区域的上部来支撑脚掌,因此不易在脚掌感觉到顶起。
7.然而,在现有的鞋底中,落地时,经由设置于鞋底的用于提高稳定性的构件,向后跟部传递局部顶起那样的冲击。特别是在用于抑制过度旋前的鞋底中,为了提高稳定性的提高效果,所述构件比较硬质,此种冲击的发生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是鉴于所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底及鞋,其可在落地时抑制过度旋前以提高脚的稳定性,并且可缓和经由用于提高稳定性的构件向鞋的穿着者的后跟部传递的局部冲击。
9.在基于本发明的鞋底中,支撑脚的脚趾部与踩踏部的前脚部、支撑脚的脚心部的中脚部、以及支撑脚的后跟部的后脚部在脚长方向上相连地设置。鞋底包括主体部及后跟保持部。主体部具有接地面。后跟保持部位于主体部的与接地面相反的一侧,至少从内脚侧保持脚的后跟部。主体部包括低硬度部及高硬度部。低硬度部由泡沫材形成。从低硬度部观察,高硬度部位于与后跟保持部相反的一侧。高硬度部由比形成低硬度部的泡沫材硬的泡沫材形成。后跟保持部由比形成低硬度部的泡沫材及形成高硬度部的泡沫材都硬的树脂形成。在后脚部的内脚侧,低硬度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后跟保持部与高硬度部之间。
10.基于本发明的鞋包括基于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的鞋底及位于鞋底的上方的鞋帮(upper)。
11.根据以下与附图相结合来加以理解的涉及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所述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及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的示意性立体图。
13.图2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的平面图。
14.图3是从内脚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的侧面图。
15.图4是从外脚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的侧面图。
16.图5是从后端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的背面图。
17.图6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的底面图。
18.图7是从vii-vii线箭头方向观察图6的鞋底的剖面图。
19.图8是从viii-viii线箭头方向观察图6的鞋底的剖面图。
20.图9是从ix-ix线箭头方向观察图6的鞋底的剖面图。
21.图10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
22.图11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
23.图12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
24.图13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
25.图14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
26.图15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
27.图16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
28.图17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
29.图18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九变形例的鞋底时
的剖面图。
30.图19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十变形例的鞋底的平面图。
31.图20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十一变形例的鞋底的平面图。
32.图21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十二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
33.图22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十二变形例的鞋底的平面图。
34.图23是从后端侧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十二变形例的鞋底中,鞋底落地的最初阶段的背面图。
35.符号的说明
36.1:鞋
37.10、10a、10b、10c、10d、10e、10f、10g、10h、10i、10j、10k、10m:鞋底
38.10f:前脚部
39.10m:中脚部
40.10r:后脚部
41.20:鞋帮
42.100:主体部
43.101:接地面
44.102、121、141:上表面
45.110:低硬度部
46.110a:上部
47.110b:下部
48.111、123:下表面
49.112:缓冲区域
50.113:凹部
51.114:凸部
52.120:高硬度部
53.122:后端面
54.124:角部
55.130:外底
56.140:缓冲构件
57.150:加强构件
58.200:后跟保持部
59.210:内脚侧保持部
60.210a、220a:内侧面
61.210b、211b、220b、221b:外侧面
62.210c、220c:前端部
63.211:内脚侧下侧壁部
64.212、222:外侧端部
65.215:内脚侧上侧壁部
66.220:外脚侧保持部
67.221:外脚侧下侧壁部
68.225:外脚侧上侧壁部
69.a:区域
70.ac:脚宽方向中央
71.hc:鞋跟中心
72.l:前后方向
73.m1、m2:最大尺寸
74.o:点
75.p1:第一边界位置
76.p2:第二边界位置
77.s1:内脚侧
78.s2:外脚侧
79.sc:中心线
80.x:脚宽方向
81.xc:假想线
82.y:脚长方向
83.z:上下方向
84.z1、z2: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8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及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图中的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且不重复其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前方、后方、上方、下方等用语。前方及后方是指从穿着了放置在地面等平面上的鞋的穿着者的视点观察的方向。例如,前方是指脚尖侧,后方是指后跟侧。下方是指对放置在地面等平面上的鞋而言的地面侧的方向,上方是指与地面侧相反一侧的方向。
86.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1包括鞋底10以及位于鞋底10的上方的鞋帮20。鞋帮20与鞋底10连接,与鞋底10一起形成收容脚的空间。鞋帮20可具有构成鞋帮20下部的中底,也可不具有所述中底。
87.图2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的平面图。在图2中,以两点划线表示穿着包括鞋底10的鞋1的标准穿着者的脚的骨头。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10中,支撑脚的脚趾部与踩踏部的前脚部10f、支撑脚的脚心部的中脚部10m、以及支撑脚的后跟部的后脚部10r在脚长方向y上相连地设置。
88.前脚部10f包括鞋底10的前端。后脚部10r包括鞋底10的后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脚部10f与中脚部10m的边界位置即第一边界位置p1是在脚长方向y上,从鞋底10的前端起相当于鞋底10的尺寸的40%的尺寸的位置。中脚部10m与后脚部10r的边界位置即第二边界位置p2是在脚长方向y上,从鞋底10的前端起相当于鞋底10的尺寸的80%的尺寸的位置。第一边界位置p1及第二边界位置p2沿着脚宽方向x定位。
89.在本实施方式中,脚宽方向x是从上下方向z观察鞋底10时的与脚长方向y正交的方向。脚长方向y是从上下方向z观察鞋底10时的沿着鞋跟中心(heel center)hc的方向。上下方向z是与后述的接地面101正交的方向。从上下方向z观察,鞋跟中心hc是将包括鞋底10的鞋1的标准穿着者的跟骨的中心与第三趾及第四趾间连结的直线。
90.图3是从内脚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的侧面图。图4是从外脚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的侧面图。图5是从后端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的背面图。在本说明书中,内脚侧是指脚中的解剖学正位的正中侧(即靠近正中的一侧),外脚侧是指脚中的与解剖学正位的正中侧相反的一侧(即远离正中的一侧)。
91.如图3至图5所示,鞋底10包括主体部100及后跟保持部200。主体部100具有接地面101。后跟保持部200位于主体部100的与接地面101相反的一侧,至少从内脚侧s1保持脚的后跟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跟保持部200还从外脚侧s2保持脚的后跟部。
92.图6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的底面图。图7是从vii-vii线箭头方向观察图6的鞋底的剖面图。图8是从viii-viii线箭头方向观察图6的鞋底的剖面图。
93.如图3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00包括低硬度部110、高硬度部120、外底130、缓冲构件140及加强构件150。此外,主体部100可不包括缓冲构件140,也可不包括加强构件150。
94.如图6及图7所示,低硬度部110在脚长方向y上与前脚部10f、中脚部10m及后脚部10r相连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低硬度部110的下表面111不构成主体部100的接地面101,但下表面111的一部分也可构成接地面101。低硬度部110的上表面构成主体部100的上表面102。
95.低硬度部110的上表面具有缓冲区域112。缓冲区域112从后脚部10r到中脚部10m地定位。缓冲区域112以从上下方向z观察,不与后跟保持部200重叠的方式定位。
96.在缓冲区域112形成有网状的凹部113。在缓冲区域112形成有被网状的凹部113包围的多个凸部114。通过多个凸部114,可缓和落地时传递到穿着者的后跟部的冲击。此外,低硬度部110的上表面也可不具有缓冲区域112。
97.在本实施方式中,低硬度部110具有上部110a及位于上部110a下侧的下部110b。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110a及下部110b分别由不同的构件形成,但上部110a及下部110b也可由一体的构件形成。
98.如图6及图7所示,上部110a在脚长方向y上与前脚部10f、中脚部10m及后脚部10r相连地设置。从上下方向z观察,下部110b在中脚部10m及后脚部10r,以沿着鞋底10的周侧边缘的方式具有大致u字状的外形。如图6及图8所示,下部110b在第二边界位置p2处,在内脚侧s1及外脚侧s2的各个,彼此隔开地定位。另外,如图3及图6所示,当从内脚侧s1观察鞋底10时,下部110b在中脚部10m未露出到外部。
99.低硬度部110、即上部110a及下部110b分别由泡沫材形成。就稳定性的观点而言,形成下部110b的泡沫材优选为比形成上部110a的泡沫材硬,但也可为与形成上部110a的泡沫材同等的硬度,也可比形成上部110a的泡沫材软。
100.形成低硬度部110的泡沫材例如为树脂制或橡胶制。树脂制的泡沫材可含有作为主成分的树脂材料、以及作为副成分的发泡剂及交联剂等。作为所述树脂材料,例如可适当地利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或热塑性聚酰胺系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amide,tpa)等热塑性树脂。橡胶制的泡沫材可含有作为主成分的橡胶材料,以及作为副成分的塑化剂、发泡剂、增强材及交联剂。作为橡胶材料,例如可适当使用丁二烯橡胶。
101.低硬度部110的硬度例如以阿斯克c型硬度(asker-c hardness)来计优选为20度以上,更优选为40度以上。另外,低硬度部110的硬度例如以阿斯克c型硬度来计优选为70度以下,更优选为60度以下。若低硬度部110的硬度以阿斯克c型硬度来计为70度以下,则包括鞋底10的鞋1对穿着者的脚部接触性进一步提高。
102.如图6及图8所示,从低硬度部110观察,高硬度部120位于与后跟保持部200相反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高硬度部120与低硬度部110直接接触。
103.如图3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高硬度部120以从上下方向z观察,从鞋底10的后脚部10r到中脚部10m,沿着脚长方向y延伸的方式定位。高硬度部120在内脚侧s1露出到鞋底10的外部地定位。从内脚侧s1观察,高硬度部120的后端面122与低硬度部110相接。后端面122随着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倾斜。
104.如图8所示,高硬度部120定位在位于内脚侧s1侧的低硬度部110的下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高硬度部120定位在从位于内脚侧s1侧的低硬度部110的下部110b观察,在脚宽方向x上与鞋底10的中央相反的一侧。
105.另外,当从脚长方向y观察第二边界位置p2时,在低硬度部110、高硬度部120及后跟保持部200彼此沿上下方向z排列的区域a的脚宽方向中央ac,低硬度部110的上下方向z的尺寸z1优选为高硬度部120的上下方向z的尺寸z2的20%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另外,在脚宽方向中央ac,所述尺寸z1优选为高硬度部120的上下方向z的尺寸z2的50%以下,更优选为45%以下。另外,当从脚长方向y观察第二边界位置p2时,高硬度部120从鞋底10的脚宽方向x的中央(即,鞋跟中心hc)与低硬度部110的上表面102相互交叉的点o起,离开以所述点o为中心外接于鞋底10的假想圆的半径的60%以上地定位。
106.高硬度部120由比形成低硬度部110的泡沫材硬的泡沫材形成。作为形成高硬度部120的泡沫材,可使用与形成低硬度部110的泡沫材相同的材料。
107.高硬度部120的硬度例如以阿斯克c型硬度来计优选为55度以上且80度以下。通过使高硬度部120的硬度以阿斯克c型硬度来计为55度以上,包括鞋底10的鞋1的穿着者的脚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另外,高硬度部120的硬度优选为以阿斯克c型硬度来计比低硬度部110高8度以上,更优选为高10度以上。通过设置以阿斯克c型硬度来计比高硬度部120低8度以上的低硬度部110,包括鞋底10的鞋1的穿着者在落地时更不易感觉到来自高硬度部120的顶起。
108.如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底130的下表面构成主体部100的接地面101。此外,在图6中,省略外底130的露出面上所形成的胎面花纹(tread pattern)进行了图示。
109.外底130设置在低硬度部110的下表面111。更具体而言,在包含第二边界位置p2在内的后脚部10r,在低硬度部110的下部110b处的下表面111设置有外底130。在前脚部10f,在低硬度部110的上部110a处的下表面111设置有外底130。
110.外底130的杨氏模量比形成低硬度部110及高硬度部120的泡沫材高而且为硬质,且由比形成后跟保持部200的树脂软的构件形成。外底130例如为橡胶制,可含有作为主成
分的橡胶材料以及作为副成分的塑化剂、加强剂及交联剂等。
111.如图2及图4所示,缓冲构件140至少配置于后脚部10r的外脚侧s2。另外,缓冲构件140比低硬度部110及高硬度部120软。由此,在落地时,包括鞋底10的鞋1的穿着者的脚的后跟部不易向内脚侧s1倾倒,可进一步抑制过度旋前,同时可缓和落地时的冲击。
112.如图2所示,缓冲构件140以从上下方向z观察,沿着鞋底10的外周缘的方式定位。缓冲构件140从上下方向z观察,遍及外脚侧s2的中脚部10m及后脚部10r地定位,并延伸至鞋底10的后端。
113.如图4、图5、图7及图8所示,缓冲构件140露出到鞋底10的外部地定位。另外,缓冲构件140在上下方向z上位于低硬度部110的内部。更具体而言,缓冲构件140在上下方向z上被低硬度部110的上部110a及下部110b夹入地定位。
114.缓冲构件140含有软质弹性体作为主成分。软质弹性体为固体状且为果冻状的粘弹性体。软质弹性体例如包含聚氨基甲酸酯系聚合物、聚苯乙烯系聚合物、硅酮系树脂、或者其他热塑性树脂。
115.图9是从ix-ix线箭头方向观察图6的鞋底的剖面图。如图6及图9所示,加强构件150位于中脚部10m。加强构件150由比形成低硬度部110的泡沫材、形成高硬度部120的泡沫材、以及形成外底130的构件都硬的非发泡的树脂形成。通过加强构件150,可抑制包括鞋底10的鞋1的穿着者的脚经由鞋底10着落在地面时,穿着者的脚的足弓下沉。
116.加强构件150的一部分组装在低硬度部110的内部。具体而言,加强构件150以被低硬度部110的上部110a及下部110b夹入的方式定位。加强构件150的内脚侧s1在脚宽方向x上的端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低硬度部110(的上部110a)与高硬度部120之间。
117.作为形成加强构件150的树脂,可使用与形成后跟保持部200的树脂同样的树脂。
118.如图2至图5所示,后跟保持部200位于中脚部10m及后脚部10r。从上下方向z观察,后跟保持部200沿着鞋底10的周侧缘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跟保持部200包括内脚侧保持部210及外脚侧保持部220。内脚侧保持部210与脚的后跟部的周侧面中的内脚侧s1的部分相向。外脚侧保持部220与脚的后跟部的周侧面中的外脚侧s2的部分相向。内脚侧保持部210及外脚侧保持部220在鞋底10后端相互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在第二边界位置p2,内脚侧保持部210与外脚侧保持部220彼此隔开。进而,在中脚部10m中,内脚侧保持部210与外脚侧保持部220彼此隔开。
119.如图2所示,在第二边界位置p2,内脚侧保持部210的脚宽方向x的尺寸比外脚侧保持部220的脚宽方向x的尺寸大。内脚侧保持部210的前端部210c在前后方向l上比外脚侧保持部220的前端部220c靠前方地定位。前后方向l是从上下方向z观察鞋底10时的、沿着鞋底10的中心线sc的方向。中心线sc是从上下方向z观察鞋底10时的、将鞋底10的前端与后端连结的直线。中心线sc也可设为与将包括鞋底10鞋1的标准穿着者的跟骨的中心与第一趾及第二趾间连结的直线对应的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脚侧保持部210的前端部210c在脚长方向y上位于与外脚侧保持部220的前端部220c大致相同的位置。内脚侧保持部210的前端部210c及外脚侧保持部220的前端部220c在脚长方向y上位于中脚部10m的大致中央。
120.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中脚部10m,内脚侧保持部210的上下方向z的最大尺寸m1比外脚侧保持部220的上下方向z的最大尺寸m2大。另外,在中脚部10m,内脚侧保持部210的上下方向z的平均尺寸优选为大于外脚侧保持部220的上下方向z的平均尺寸。当从脚宽方向x观
察时,在中脚部10m,内脚侧保持部210及外脚侧保持部220各自的上端缘朝向上方弯曲成凸状。当从脚宽方向x观察时,在后脚部10r,内脚侧保持部210及外脚侧保持部220各自的上端面朝向下方弯曲成凸状。
121.如图8所示,内脚侧保持部210的内侧面210a及外脚侧保持部220的内侧面220a与鞋帮20接合。内脚侧保持部210的从内侧面210a到外侧面210b的平均厚度比外脚侧保持部220的从内侧面220a到外侧面220b的平均厚度厚。从脚长方向y观察,内脚侧下侧壁部211与主体部100的接合长度比外脚侧下侧壁部221与主体部100的接合长度长。
122.内脚侧保持部210具有内脚侧下侧壁部211及内脚侧上侧壁部215。
123.内脚侧下侧壁部211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脚宽方向x延伸,与主体部100的上表面102中的内脚侧s1接合。内脚侧下侧壁部211的外侧面211b随着从内脚侧下侧壁部211的脚宽方向x上的外侧端部212朝向脚宽方向x上的鞋底10的中央而向下方倾斜。
124.内脚侧上侧壁部215从内脚侧下侧壁部211的脚宽方向x上的外侧端部212,以离开主体部100的方式延伸。
125.外脚侧保持部220具有外脚侧下侧壁部221及外脚侧上侧壁部225。
126.外脚侧下侧壁部221与主体部100的上表面102中的外脚侧s2接合。外脚侧下侧壁部221的外侧面221b随着从外脚侧下侧壁部221的脚宽方向x上的外侧端部222朝向脚宽方向x上的鞋底10的中央而向下方倾斜。
127.外脚侧上侧壁部225从外脚侧下侧壁部221的脚宽方向x上的外侧端部222,以离开主体部100的方式延伸。
128.接下来,对后跟保持部200与构成主体部100的各构件的位置关系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129.如图8所示,在后脚部10r的内脚侧s1,低硬度部110在上下方向z上位于后跟保持部200(内脚侧保持部210)与高硬度部12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低硬度部110在上下方向z上位于内脚侧保持部210与高硬度部120之间。进而,低硬度部110的上部110a在上下方向z上位于后跟保持部200(外脚侧保持部220)与缓冲构件140之间。
13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脚部10r的内脚侧s1中的、内脚侧保持部210与高硬度部120沿上下方向z排列的区域中,高硬度部120的上表面121随着朝向脚宽方向x中央而向下方倾斜。在所述区域中,高硬度部120的上表面121沿着内脚侧下侧壁部211的外侧面210b定位。此外,在所述区域中的、与鞋底10的脚宽方向x的中央侧相反一侧的端部,高硬度部120的上表面121也可与脚宽方向x平行。
131.在后脚部10r的外脚侧s2中的、外脚侧保持部220与缓冲构件140沿上下方向z排列的区域中,缓冲构件140的上表面141随着朝向脚宽方向x中央而向下方倾斜。在所述区域中,缓冲构件140的上表面141沿着外脚侧下侧壁部221的外侧面221b定位。
13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脚长方向y观察第二边界位置p2时,后跟保持部200从鞋底10的脚宽方向x的中央与低硬度部110的上表面102相互交叉的点o起,离开以所述点o为中心外接于鞋底10的假想圆的半径的50%以上地定位。
133.而且,后跟保持部200由比形成低硬度部110的泡沫材及形成高硬度部120的泡沫材都硬的非发泡的树脂形成。形成后跟保持部200的树脂也可含有作为主成分的树脂材料及作为副成分的交联材等。作为所述树脂材料,可列举热塑性树脂及热硬化性树脂。作为热
塑性树脂,例如可优选地使用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tpu)。
134.后跟保持部200的硬度例如以阿斯克d型硬度来计优选为55度以上且70度以下。另外,后跟保持部200的硬度以阿斯克d型硬度来计更优选为60度以上。若后跟保持部200的硬度以阿斯克d型硬度来计为60度以上,则包括鞋底10的鞋1的穿着者的脚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135.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鞋底10的功能作用进行说明。在步行时或跑步时,会发生脚的后跟部向内侧倾倒的被称为旋前的现象。旋前是通过在落地时后跟部适度地向内脚侧s1倾倒,来缓和落地时对脚施加的冲击。然而,有时会发生后跟部超过必要地向内脚侧s1倾倒的过度旋前。过度旋前是诱发跑步障碍或步行障碍的原因。
136.因此,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10中,低硬度部110由泡沫材形成。从低硬度部110观察,高硬度部120位于与后跟保持部200相反的一侧。高硬度部120由比形成低硬度部110的泡沫材硬的泡沫材形成。后跟保持部200由比形成低硬度部110的泡沫材及形成高硬度部120的泡沫材都硬的树脂形成。在后脚部10r的内脚侧s1中,低硬度部110在上下方向z上位于后跟保持部200与高硬度部120之间。
137.由此,在鞋底10落地时,在穿着包括鞋底10的鞋1的穿着者的脚的内脚侧s1,可通过高硬度部120及后跟保持部200来抑制穿着者的过度旋前以提高稳定性。进而,在鞋底10落地时,低硬度部110在上下方向z上通过高硬度部120及后跟保持部200而适度地压缩变形,因此可通过低硬度部110来缓和经由高硬度部120顶起穿着者的后跟部那样的局部冲击。
13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高硬度部120与低硬度部110直接接触。当从脚长方向y观察中脚部10m与后脚部10r的边界位置(第二边界位置p2)时,在低硬度部110、高硬度部120及后跟保持部200彼此沿上下方向z排列的区域a的脚宽方向中央ac,低硬度部110的上下方向z的尺寸z1为高硬度部120的上下方向z的尺寸z2的20%以上且50%以下。这样,通过使所述尺寸z1为高硬度部120的上下方向z的尺寸z2的20%以上,可适度地缓和鞋底10落地时的冲击,且通过为50%以下,可抑制过度旋前的抑制效果因低硬度部110而降低。
13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跟保持部200包括与脚的后跟部的周侧面中的内脚侧s1的部分相向的内脚侧保持部210。内脚侧保持部210包括:与主体部100的上表面102中的内脚侧s1接合的内脚侧下侧壁部211;以及从内脚侧下侧壁部211的脚宽方向x上的外侧端部212,以远离主体部100的方式延伸的内脚侧上侧壁部215。由此,可抑制鞋底10落地时的脚的后跟部在脚宽方向x上的倾倒,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14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跟保持部200还包括与脚的后跟部的周侧面中的外脚侧s2的部分相向的外脚侧保持部220。外脚侧保持部220包括:与主体部100的上表面102中的外脚侧s2接合的外脚侧下侧壁部221;以及从外脚侧下侧壁部221的脚宽方向x上的外侧端部222,以远离主体部100的方式延伸的外脚侧上侧壁部225。由此,可提高穿着包括鞋底10的鞋1时的穿着者的脚的静态合脚性。
14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脚部10m与后脚部10r的边界位置(第二边界位置p2),内脚侧保持部210的脚宽方向x的尺寸比外脚侧保持部220的脚宽方向x的尺寸大。由此,可适度地提高穿着包括鞋底10的鞋1时的穿着者的脚的静态合脚性,并且可抑制鞋底10落地时的脚的后跟部在脚宽方向x上向内脚侧s1的倾倒,从而提高稳定性。
14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脚侧保持部210的从内侧面210a到外侧面210b的平均厚度比外脚侧保持部220的从内侧面220a到外侧面220b的平均厚度厚。由此,可适度地提高穿着包括鞋底10的鞋1时的穿着者的脚的静态合脚性,并且可抑制鞋底10落地时的脚的后跟部向内脚侧s1的倾倒,从而提高稳定性。
14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脚部10m,内脚侧保持部210的上下方向z的最大尺寸m1比外脚侧保持部220的上下方向z的最大尺寸m2大。由此,可适度地提高穿着包括鞋底10的鞋1时的穿着者的脚的静态合脚性,并且可抑制鞋底10落地时的脚的后跟部的倾倒,从而提高稳定性。
14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脚侧保持部210的前端部210c在前后方向l上比外脚侧保持部220的前端部220c靠前方地定位。由此,可适度地提高穿着包括鞋底10的鞋1时的穿着者的脚的静态合脚性,并且可抑制鞋底10落地时的脚的后跟部向内脚侧s1的倾倒,从而提高稳定性。
14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脚长方向y观察,内脚侧下侧壁部211与主体部100的接合长度比外脚侧下侧壁部221与主体部100的接合长度长。由此,可适当地提高穿着包括鞋底10的鞋1时的穿着者的脚的静态合脚性,并且可抑制鞋底10落地时的脚的后跟部向内脚侧s1的倾倒,从而提高稳定性。
14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脚侧下侧壁部211的外侧面211b随着从内脚侧下侧壁部211的脚宽方向x上的外侧端部212朝向脚宽方向x上的鞋底10的中央而向下方倾斜。在后脚部10r的内脚侧s1中的、内脚侧保持部210与高硬度部120沿上下方向z排列的区域中,高硬度部120的上表面121随着朝向脚宽方向x中央而向下方倾斜。由此,当鞋底10落地时,容易通过低硬度部110来缓和经由高硬度部120及后跟保持部200从鞋底10的内脚侧s1的接地面101向鞋底10的脚宽方向x的中央上方传递的冲击。
14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脚长方向y观察中脚部10m与后脚部10r的边界位置(第二边界位置p2)时,后跟保持部200从鞋底10的脚宽方向x的中央与低硬度部110的上表面102相互交叉的点o起,离开以所述点o为中心外接于鞋底10的假想圆的半径的50%以上地定位。由此,可减小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后跟保持部200与穿着者的脚相互重叠的区域,因此可改善穿着者的脚与后跟部的底部的接触感。
14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脚长方向y观察中脚部10m与后脚部10r的边界位置(第二边界位置p2)时,高硬度部120从鞋底10的脚宽方向x的中央与低硬度部110的上表面102相互交叉的点o起,离开以所述点o为中心外接于鞋底10的假想圆的半径的60%以上地定位。由此,可减小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高硬度部120与穿着者的脚相互重叠的区域,因此鞋底10落地时冲击经由高硬度部120沿上下方向z传递的区域变小,可改善对穿着者的脚接触感。
14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脚部10r的内脚侧s1中的、内脚侧保持部210与高硬度部120沿上下方向z排列的区域中,高硬度部120的上表面121沿着内脚侧下侧壁部211的外侧面210b定位。由此,在鞋底10落地时,可在低硬度部110大致均等地缓和经由高硬度部120及后跟保持部200从鞋底10的内脚侧s1的接地面101向鞋底10的脚宽方向x的中央上方传递的冲击。
150.(变形例)
151.以下,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各变形例的鞋底进行说明。在各变形例的鞋底的说明中,对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10同样的结构省略说明。
152.图10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在图10以及后述的图11至图18中,以与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10相同的剖面观察进行了图示。如图10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鞋底10a中,高硬度部120遍及内脚侧s1的整个脚宽方向x地位于低硬度部110的上部110a的下方,而不位于下部110b的下方。另外,高硬度部120比内脚侧保持部210更靠近脚宽方向x上的鞋底10a的中心地定位。
153.图11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鞋底10b不包括外底。即,在鞋底10b中,低硬度部110的下表面111及高硬度部120的下表面123构成主体部100的接地面101。
154.图12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鞋底10c中,内脚侧保持部210的内脚侧下侧壁部211仅位于内脚侧上侧壁部215的下方,不沿脚宽方向x延伸。
155.图13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如图1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鞋底10d中,在第二边界位置p2,内脚侧保持部210与外脚侧保持部220相互连续。即,在本变形例的鞋底10d中,在第二边界位置p2,后跟保持部200覆盖主体部100的整个上表面102。
156.图14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如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鞋底10e中,外脚侧保持部220仅具有外脚侧下侧壁部221,而不具有外脚侧上侧壁部。
157.图15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如图1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鞋底10f中,后跟保持部200仅具有内脚侧保持部210,而不具有外脚侧保持部。
158.图16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如图1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鞋底10g中,配置有高硬度部120来代替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鞋底10中的低硬度部110的下部110b。即,在本变形例中,在外脚侧s2,也是高硬度部120从低硬度部110观察而位于与后跟保持部200相反的一侧。
159.图17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如图1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的鞋底10h中,从脚长方向y观察,高硬度部120的上表面121在角部124处弯曲。从脚长方向y观察,角部124在第二边界位置p2,在脚宽方向x上比内脚侧保持部210的内脚侧上侧壁部215更靠鞋底10的中央侧地定位。上表面121中的、从角部124观察时与鞋底10的中央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沿着脚宽方向x延伸。
160.图18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九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如图1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九变形例的鞋底10i中,在第二边界位置p2,外脚侧保持部220的上下方向z的尺寸与内脚侧保持部210的上下方向z的尺寸大致相
同。
161.图19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十变形例的鞋底的平面图。如图1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十变形例的鞋底10j中,在脚长方向y上,也是内脚侧保持部210的前端部210c比外脚侧保持部220的前端部220c更靠前方地定位。另外,在脚长方向y上,外脚侧保持部220的前端部220c比中脚部10m的中央更靠前方地定位。
162.图20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十一变形例的鞋底的平面图。如图20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十一变形例的鞋底10k中,也是在脚长方向y上,内脚侧保持部210的前端部210c比外脚侧保持部220的前端部220c更靠前方地定位。另外,在脚长方向y上,内脚侧保持部210的前端部210c比中脚部10m的中央更靠后方地定位。
163.图21是在第二边界位置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十二变形例的鞋底时的剖面图。图22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十二变形例的鞋底的平面图。如图21及图2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十二变形例的鞋底10m中,在第二边界位置p2,外脚侧下侧壁部221仅位于外脚侧上侧壁部225的下方,不从外侧端部222向脚宽方向x延伸。更具体而言,在整个中脚部10m,外脚侧下侧壁部221仅位于外脚侧上侧壁部225的下方,不从外侧端部222向脚宽方向x延伸。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外脚侧上侧壁部225,张力容易作用于鞋帮20,与穿着者的脚的合脚性提高。进而,通过在中脚部10m使外脚侧下侧壁部221如上所述地定位,可进一步抑制穿着者的过度旋前。
164.进而对在本变形例中可进一步抑制过度旋前的机制进行说明。图23是从后端侧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十二变形例的鞋底中,鞋底落地的最初阶段的背面图。如图23所示,在通过穿着包括鞋底10m的鞋1的穿着者而鞋底10m落地的最初阶段,鞋底10m与穿着者的脚一起以向外脚侧s2倾倒的状态接地。在所述接地后不久,穿着者的脚(未图示)如图23中白色箭头所示那样向内脚侧s1倾倒。此时,假设是在中脚部10m,外脚侧下侧壁部221从外侧端部222向脚宽方向x延伸的情况下,则外脚侧下侧壁部221被要向内脚侧s1倾倒的穿着者的脚向下方按压。通过按压外脚侧下侧壁部221,外脚侧保持部220整体上要向内脚侧s1倾倒的力矩(moment)发挥作用。通过所述力矩,外脚侧上侧壁部225朝向内脚侧s1按压穿着者的脚。通过由外脚侧上侧壁部225按压穿着者的脚,穿着者的脚向内脚侧s1倾倒的速度加快。若在向穿着者的脚的内脚侧s1倾倒的速度加快的状态下鞋底在内脚侧s1落地,则有时会因脚倾倒的大的惯性力而发生过度旋前。然而,在本变形例中,在整个中脚部10m,外脚侧下侧壁部221仅位于外脚侧上侧壁部225的下方,因此抑制外脚侧下侧壁部221被要向内脚侧s1倾倒的穿着者的脚向下方按压。因此,在外脚侧保持部220中不易产生所述力矩,穿着者的脚向内脚侧s1倾倒的速度加快也得到抑制。进而,穿着者的脚向内脚侧s1倾倒时的惯性力也变小,可进一步抑制过度旋前。
165.此外,如图22及图23所示,在鞋底10m的后端在与内脚侧保持部210连接的外脚侧保持部220的一部分中,外脚侧下侧壁部221也可从外侧端部222向脚宽方向x延伸。在此情况下,外脚侧下侧壁部221在鞋底10m的后端与内脚侧下侧壁部211连续地进行定位。另外,外脚侧下侧壁部221只要从上下方向z观察,稍微比后跟保持部200与中心线sc或鞋跟中心hc交叉的位置更靠外脚侧s2的区域地进行定位即可。更具体而言,从上下方向z观察,在鞋底10m的后端处与内脚侧下侧壁部211连续的外脚侧下侧壁部221的一部分位于由鞋跟中心hc与假想线xc划分的两个区域中的后方侧的区域,不位于前方侧的区域。此外,假想线xc是
指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从第二边界位置p2与鞋跟中心hc的交叉点起,朝向外脚侧s2后方延伸的假想直线。鞋跟中心hc与假想线xc所成的角度未满鞋跟中心hc与第二边界位置p2所成的角度的1/2。
166.在所述各变形例中,低硬度部110也由泡沫材形成。从低硬度部110观察,高硬度部120位于与后跟保持部200相反的一侧。高硬度部120由比形成低硬度部110的泡沫材硬的泡沫材形成。后跟保持部200由比形成低硬度部110的泡沫材及形成高硬度部120的泡沫材都硬的树脂形成。在后脚部10r的内脚侧s1中,低硬度部110在上下方向z上位于后跟保持部200与高硬度部120之间。由此,在落地时,可通过高硬度部120与后跟保持部200来抑制过度旋前以提高脚的稳定性,并且可通过低硬度部110来缓和经由高硬度部120向鞋的穿着者的后跟部传递的局部冲击。
167.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皆为例示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来指示,且旨在包括在与权利要求同等的意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