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鞋帽 专利正文
一种充气帽及充气雨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充气帽及充气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帽及充气雨具。


背景技术:

2.人们在外出时,一般会准备好挡雨的物品如雨衣、雨伞和充气帽等,充气帽需要使用时可通过人工或者器械在吹气口进行吹气,充气帽吹满气后盖上气帽即可使用,使用完成后放出气体即可收回存放,不占用空间,携带方便,非常适合外出人们使用。现有技术中,充气帽为一体结构,其帽面的支撑性差,使用时雨水易流到脸上,不能起到很好的避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帽及充气雨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气帽的帽面支撑性差,使用时雨水易流到脸上,不能起到很好的避雨效果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帽,包括充气帽体,所述充气帽体设有通气嘴,所述通气嘴配设有密封帽,所述充气帽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充气帽顶、充气帽面和压合帽沿,所述充气帽顶设有帽顶充气腔,所述充气帽面设有帽面充气腔,所述帽面充气腔和帽顶充气腔连通,所述通气嘴与帽面充气腔或者帽顶充气腔连通,所述充气帽面上设有若干帽面压合部。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充气帽面上设有多个呈环状均匀分布的帽面压合部,且多个帽面压合部将所述帽面充气腔分割为多个相互连通的帽面充气室,所述帽面充气室与所述帽顶充气腔连通。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帽面压合部呈直线型,且相邻两帽面压合部的夹角为20-30度。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充气帽顶呈半球形结构,充气帽顶上设有若干帽顶压合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充气帽顶上设有多个呈环状均匀分布的帽顶压合部,且多个帽顶压合部将所述帽顶充气腔分割为多个相互连通的帽顶充气室,所述帽顶充气室与所述帽面充气腔连通。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帽顶压合部呈直线型,且相邻两帽顶压合部的夹角为30-45度。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通气嘴设置在所述压合帽沿上,所述压合帽沿设有气道,所述气道两端分别与所述通气嘴与帽面充气腔连通。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充气帽顶、充气帽面和压合帽沿均由隔音防水材料制成。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充气帽顶的内侧设有紧固带。
13.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雨具,包括上述的充气帽,还
包括与充气帽配合使用的雨披。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充气帽顶和充气帽面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雨披固定连接或通过拉链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帽及充气雨具,充气帽顶设有帽顶充气腔,充气帽面设有帽面充气腔,帽面充气腔和帽顶充气腔连通,充气帽面上设有若干帽面压合部,帽面压合部一方面能够作为充气帽面的支撑骨架,提高整个充气帽的强度,避免雨水流到用户脸上,另一方面可以压缩充气帽面的厚度,便于携带,此外,帽面压合部还能引导雨水向外流动,提高充气帽的排水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充气帽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充气帽的俯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充气雨具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通气嘴;2-充气帽顶;3-充气帽面;4-压合帽沿;5-帽面压合部;6-帽面充气室;7-帽顶压合部;8-帽顶充气室;9-雨披。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
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气帽,包括充气帽体,充气帽体为双层闭合式面料,其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充气帽体设有通气嘴1,所述通气嘴1配设有密封帽,通气嘴1用于向充气帽体内的空腔充气使其膨胀,充气完成后通过密封帽将通气嘴1密封。
23.如图2所示,具体地,所述充气帽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充气帽顶2、充气帽面3和压合帽沿4,充气帽顶2呈中空的半球形结构,其与人体头部相互匹配,充气帽面3套设在充气帽顶2的外侧,充气帽面3具有一定的大小,便于遮挡雨水,压合帽沿4套设在充气帽面3的外侧,并位于充气帽面3的边沿位置。压合帽沿4为压合的实心结构,可以起到增加充气帽强度以及防止充气帽破损的作用,也可以分割气流,让气流在流通时更顺畅。
24.所述充气帽顶2、充气帽面3和压合帽沿4均由隔音防水材料制成,如防水塑料等,充气帽易压缩,不易破。所述充气帽顶2内部设有帽顶充气腔,所述充气帽面3内部设有帽面充气腔,所述帽面充气腔和帽顶充气腔连通。所述通气嘴1可以设置于充气帽顶2、充气帽面3或压合帽沿4上,通气嘴1与帽面充气腔或者帽顶充气腔连通,充气帽需要使用时可通过人工向通气嘴1进行吹气,充气帽吹满气后盖上密封帽即可使用,使用完成后取下密封帽放出气体即可收回存放,不占用空间,携带方便,非常适合外出人们使用。
25.所述充气帽面3上设有若干帽面压合部5,帽面压合部5即将充气帽面3的双层闭合式面料的部分加压粘合处理,形成联合面,联合面周围可以充气膨胀,充气帽面3充气后帽面压合部5的周围高于帽面压合部5,帽面压合部5通常呈直线型,一方面其能够作为充气帽面3的支撑骨架,提高整个充气帽的强度,避免雨水流到用户脸上,另一方面可以压缩充气帽面3的厚度,便于携带,此外,帽面压合部5还能引导雨水向外流动,提高充气帽的排水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帽不仅适合在雨天使用,还可以用作遮阳帽遮挡阳光
使用。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帽面3呈圆形,当然充气帽面3也可以设置为矩形或椭圆形,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所述充气帽面3上设有多个呈环状均匀分布的帽面压合部5,多个帽面压合部5将所述帽面充气腔分割为多个相互连通的帽面充气室6,所述帽面充气室6与所述帽顶充气腔连通,通气嘴1与帽面充气室6或者帽顶充气腔连通,帽面充气室6的端部可以设置一个通道,用于连通两个帽面充气室6。优选地,相邻两帽面压合部5的夹角为20-30度如25度,帽面压合部5呈直线型,其具有一定的数量,可保证充气帽面3的硬度,提高充气帽的使用稳定性。
27.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帽顶2上设有若干帽顶压合部7。帽面压合部5即将充气帽顶2的双层闭合式面料的部分加压粘合处理,形成联合面,联合面周围可以充气膨胀,充气帽面3充气后帽面压合部5的周围高于帽面压合部5,帽面压合部5通常呈直线型,一方面其能够作为充气帽顶2的支撑骨架,提高整个充气帽的强度,避免雨水流到用户脸上,另一方面可以引导雨水向充气帽面3流动,提高排水效果。
28.具体地,所述充气帽顶2上设有多个呈环状均匀分布的帽顶压合部7,且多个帽顶压合部7将所述帽顶充气腔分割为多个相互连通的帽顶充气室8,各个帽顶充气室8分别与邻近的帽面充气室6连通,帽顶压合部7的端部可以设置一个通道,用于连通两个帽顶充气室8。优选地,相邻两帽顶压合部7的夹角为30-45度如40度。两帽顶压合部7呈直线型,其具有一定的数量,可保证充气帽顶2的硬度,提高充气帽的使用稳定性。
29.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嘴1设置在压合帽沿4上,所述压合帽沿4设有气道,所述气道两端分别与所述通气嘴1与帽面充气腔连通,可提高充气的便利性,同时不影响充气帽的美观。
3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充气帽的佩戴稳定性,所述充气帽顶2的内侧设有紧固带。紧固带可采用弹性带,便于将充气帽固定在用户头部。
3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气雨具,包括上述的充气帽,还包括与充气帽配合使用的雨披9,雨披9可采用市场上成熟的产品,充气帽遮挡用户头部,雨披9遮挡用户身体,二者配合使用具有较好的避雨效果。优选地,所述充气帽顶2和充气帽面3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雨披9直接固定连接或通过拉链可拆卸连接,提高用户使用便利性。
32.目前市面上的雨具如雨衣,一部分是对于头部的遮雨效果不佳,易打湿衣服,干扰视线,不能起到很好的避雨效果;一部分是遮挡太过严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影响视线、听力以及行动力如扭头转向等,此外,市面上的部分雨衣前部稍重,使用时习惯性前倾,骑行时使用尚可,步行时不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雨具,其具有充气帽和雨披9,需要使用时可通过人工向通气嘴1进行吹气,充气帽吹满气后盖上密封帽即可使用,使用完成后取下密封帽放出气体即可收回存放,不占用空间,携带方便。对于充气帽面3的圆面部分,需要每隔20-30度设置帽面压合部5,通过双面加压粘合处理,形成联合面,一方面可以压缩充气帽面3的厚度,一方面可以方便雨水向外流动,还能适当增加充气帽面3的硬度,起到挡风挡雨和排水的作用,对于头顶部的充气帽顶2,也要每隔30-45度设置帽顶压合部7,或通过更多双面加压联合处理,可成米字型的支撑骨架,提高整个充气帽的强度,也能适当增加充气帽的美观。
33.本实用新型的充气雨具较现有雨具具有以下优点:1、能有效遮蔽雨水,避雨效果
佳,且充气帽质量较轻,减轻了用户头部负担。2、能够有效接受前后左右方向上的外界信息,不干扰视线及听力。3、在遇到轻微意外情况下,充气帽也具有一定的保护缓冲作用,对用户头部具有保护功能。4、充气帽戴在用户头顶,方便用户颈部活动,不影响用户观察前后左右情况。
34.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等包含于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不同实施方式的特征进行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构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