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模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飞机前起落架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2.随着教学质量的发展,目前为民航类课程的教学需要一定的模型进行辅助,以便在学生无法接触到实物时,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具体地理解起落架的结构和功能,利于引导学生探究和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展现飞机前起落架真实的结构与功能,可作为民航类课程的教学用具的飞机前起落架教学模型。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飞机前起落架教学模型,其包括模型固定架、前起落架模型以及液压驱动系统;所述前起落架模型安装在所述模型固定架上;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由油缸与油泵构成的供油装置,还包括若干液压缸以及若干控制阀,所述液压缸用于驱动所述前起落架模型执行收放动作以及转向动作。
5.进一步地,所述前起落架模型包括支撑组件、收放组件、转向组件以及滚动轮;
6.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模型固定架转动安装,所述滚动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
7.所述支撑组件整体能被所述收放组件驱动在竖置状态与平置状态之间转动切换;
8.所述转向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滚动轮转向。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所述模型固定架的主支撑架以及连接所述滚动轮的缓冲内筒;两者之间不仅能够相对弹性滑动,还能相对转动;
10.所述转向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缓冲内筒相对于所述主支撑架转动。
11.进一步地,所述收放组件包括折叠机构与锁定机构;
12.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由相互铰接的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构成的第一杆组,所述第一杆组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支撑架以及所述模型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杆组能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以使得所述支撑组件分别在竖置状态与平置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第一杆组处于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共线;
13.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折叠机构锁定在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
14.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杆组进行切换状态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一换向阀连接所述供油装置。
15.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由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构成的第二杆组;所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机构以及所述模型固定架;
16.当所述第一杆组处于展开状态及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均共线;
17.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杆件转动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第一液压缸并联设置。
18.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驱动系统还包括传压缸;所述传压缸相对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并联;所述传压缸与所述第一液压缸之间的每条连接油路上均设有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传压缸组成并联体,所述并联体与所述第一换向阀之间的每条连接油路上均设有第二节流阀。
19.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弹性单元,所述弹性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模型固定架之间,其拉力能辅助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切换至共线状态。
20.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支撑架上的转向环,还包括由相互铰接的第一转向臂与第二转向臂构成的转向臂系统;所述转向臂系统连接所述转向环与所述缓冲内筒;
21.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架与所述转向环之间的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连接第二换向阀的工作油口;所述第二换向阀的压力油口与回油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油缸。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液压缸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液压缸分别连接所述转向环的两侧,且两者的伸缩内杆的伸缩方向始终相反。
23.进一步地,所述供油装置还包括溢流阀与第三节流阀。
2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飞机前起落架教学模型,采用模型设计以及液压控制技术最大程度的展现飞机前起落架真实的结构与功能,可作为民航类课程的教学用具,可在学生无法接触到起落架实物时,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具体地理解起落架的结构和功能,利于引导学生探究和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25.附图1为飞机前起落架教学模型的收起状态结构图;
26.附图2为飞机前起落架教学模型的放下状态结构图;
27.附图3为收放组件的结构图;
28.附图4为转向组件的结构图;
29.附图5为液压驱动系统的系统组成图。
30.图中:1-模型固定架;2-前起落架模型;21-支撑组件;211-主支撑架;212-缓冲内筒;22-收放组件;221-第一支撑臂;222-第二支撑臂;223-第一杆件;224-第二杆件;225-弹性单元;23-转向组件;231-转向环;232-第一转向臂;233-第二转向臂;24-滚动轮;3-液压驱动系统;31-油缸;32-油泵;33-第一液压缸;34-第一换向阀;35-第二液压缸;36-第三液压缸;37-第二换向阀;38-传压缸;39-第一节流阀;310-第二节流阀;311-溢流阀;312-第三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32.如附图1与附图2所示的飞机前起落架教学模型,其包括模型固定架1、前起落架模型2以及液压驱动系统3;所述前起落架模型2安装在所述模型固定架1上;如附图5所示,所述液压驱动系统3,其包括由油缸31与油泵32构成的供油装置,还包括若干液压缸以及若干控制阀,各液压缸中,有的液压缸安装在模型固定架1与前起落架模型2中的某部件之间,有
的液压缸安装在前起落架模型2中的某两个部件之间,所有液压缸均用于驱动所述前起落架模型2执行收放动作以及转向动作,控制阀用于控制液压缸执行动作。
33.其中,所述前起落架模型2包括支撑组件21、收放组件22、转向组件23以及滚动轮24;所述支撑组件21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模型固定架1转动安装,所述滚动轮24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21的另一端;所述支撑组件21整体能被所述收放组件22驱动在竖置状态与平置状态之间转动切换。
34.具体地,所述支撑组件21包括连接所述模型固定架1的主支撑架211以及连接所述滚动轮24的缓冲内筒212;主支撑架211的另一端具有筒状部,筒状部套合在缓冲内筒212的一个端部,两者之间不仅能够相对滑动,还能相对转动;缓冲内筒212与主支撑架211之间设有弹簧,使得缓冲内筒212与主支撑架211之间具有弹性缓冲,如此滚动轮24受到冲击力时,支撑组件21可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
35.所述转向组件23用于驱动所述缓冲内筒212相对于所述主支撑架211转动,以使得滚动轮24转向。对应于现实中飞机的起落架,滚动轮24转向使飞机在地面滑行时可以转向。
36.上述收放组件22包括折叠机构与锁定机构,如附图3所示,其具体结构如下:
37.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由相互铰接的第一支撑臂221与第二支撑臂222构成的第一杆组,所述第一杆组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支撑架211以及所述模型固定架1上;所述第一杆组能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以使得所述支撑组件21分别在竖置状态与平置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第一杆组处于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支撑臂221与所述第二支撑臂222共线;
38.所述液压驱动系统3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杆组进行切换状态的第一液压缸33,所述第一液压缸33通过第一换向阀34连接所述供油装置。
39.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折叠机构锁定在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具体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由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件223与第二杆件224构成的第二杆组;所述第一杆件223与第二杆件224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机构以及所述模型固定架1;当所述第一杆组处于展开状态及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杆件223与第二杆件224均共线;所述液压驱动系统3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杆件224转动的第二液压缸35,所述第二液压缸35与所述第一液压缸33并联设置。
40.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弹性单元225,所述弹性单元225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件223与所述模型固定架1之间,且弹性单元225产生的拉力方向偏离所述第一杆件223的延伸方向,在锁定机构运转过程中,弹性单元225对第一杆件223施加拉力,该拉力可使第一杆件223与所述第二杆件224共线。
41.当折叠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时,由于第一支撑臂221与第二支撑臂222共线,第一杆件223与第二杆件224也共线,因此,整个收放组件22处于结构死点,处于可靠的稳定状态,不需要液压缸的推力保持收放组件22的结构稳定,滚动轮24受到的外部冲击不会造成收放组件22的状态变化。
42.所述液压驱动系统3还包括传压缸38;所述传压缸38相对于所述第一液压缸33并联;所述传压缸38与所述第一液压缸33之间的每条连接油路上均设有第一节流阀39;所述第一液压缸33和所述传压缸38组成并联体,所述并联体与所述第一换向阀34之间的每条连接油路上均设有第二节流阀310。
43.如附图4所示,上述转向组件23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支撑架211上的转向环231,还包括由相互铰接的第一转向臂232与第二转向臂233构成的转向臂系统;所述转向臂系统连接所述转向环231与所述缓冲内筒212;
44.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转向臂系统,不管主支撑架211与缓冲内筒212如何滑动,转向环231始终可以驱动滚动轮24同步转动。
45.所述液压驱动系统3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架211与所述转向环231之间的第三液压缸36,所述第三液压缸36连接第二换向阀37的工作油口;所述第二换向阀37的压力油口与回油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34与所述油缸31。
46.优选地,所述第三液压缸36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液压缸36分别连接所述转向环231的两侧,且两者的伸缩内杆的伸缩方向始终相反,如此,两个第三液压缸36可驱动滚动轮24灵活转向。
47.在现实中,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前起落架处于收起状态并收缩在机身内,对应于本实用新型之教学模型,前起落架收起时的状态如附图1所示,此时,支撑组件21处于平置状态,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第一杆件223与第二杆件224处于共线状态,弹性单元225使第一杆件223与第二杆件224维持在该状态以实现前起落架收起状态的锁定。
48.当飞机需要降落时,需要放下前起落架,前起落架的放下流程如下:油泵32启动,控制第一换向阀34切换状态,使得液压油同时作用于第一液压缸33与第二液压缸35,此时,调节传压缸38无杆腔一侧的节流阀310的流量,如此传压缸38的回油路上产生压力,传压缸38的回油路上的压力作用于第一液压缸33的无杆腔,阻碍第一液压缸33的运动;与此同时,液压油推动第二液压缸35的伸缩内杆运动,第二液压缸35的伸缩内杆使锁定机构运动,使第一杆件223与第二杆件224相对转动使两者不再共线,如此解除了对前起落架的锁定,解锁完成后,传压缸38的活塞运动至最里端,其回油路上的压力消失,即作用于,第一液压缸33的无杆腔的压力消失,液压油可推动第一液压缸33运动以使起落架放下,起落架放下的状态如附图2所示,该状态下,第一支撑臂221与所述第二支撑臂222共线,且第一杆件223与第二杆件224共线,如此,收放组件22处于结构死点,且弹性单元225使收放单元保持在该状态实现整个前起落架的锁定。上述过程中,利用传压缸38的回油路压力对第一液压缸33的阻碍作用,实现了第一液压缸33的延时运动,使得第二液压缸35先将机构解锁,第一液压缸33再使起落架整体放下。
49.前起落架的收起过程与放下过程类似,也是利用传压缸38的缓冲作用,使得第二液压缸35先运动将锁定机构解锁,然后第一液压缸33再运动,使前起落架收起,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50.所述供油装置还包括溢流阀311与第三节流阀312。
51.上述溢流阀311用于保证系统的安全,第一节流阀39与第三节流阀312用于调节液压缸的运动速度,第二节流阀310用于调节传压缸38回油时的液压力。
52.本实用新型的飞机前起落架教学模型,采用模型设计以及液压控制技术最大程度的展现飞机前起落架真实的结构与功能,可作为民航类课程的教学用具,可在学生无法接触到起落架实物时,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具体地理解起落架的结构和功能,利于引导学生探究和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5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