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设备 专利正文
记录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记录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另外,本发明涉及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2.下面,以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以往,记录装置有的除了能对作为片状介质的纸张还能对作为板状介质的光盘等进行记录。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记录装置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记录装置中,光盘媒体放置于光盘托盘。放置有光盘媒体的光盘托盘被光盘托盘底座支承,朝向进行记录的位置进行输送。
3.光盘托盘底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排出片状的被记录材料时设为垂直立起的收纳位置,当供给光盘托盘时设为水平放倒的供给位置。用户在预先掌握上述这样的装置的操作方法后,根据需要进行光盘托盘底座的位置切换操作。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6521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5.现有的记录装置存在如下缺点,即,有用户难以判断针对接下来想要执行的记录内容应操作装置的哪一部位。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记录装置中,为了使用光盘托盘对光盘媒体进行记录,首先需要操作光盘托盘底座,但对于操作不熟练的用户而言,有时并没有掌握到光盘托盘底座是应最先操作的部位。因此,希望设为与操作相关的部位易于被用户判断的构成。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记录部,对介质进行记录;支承托盘,支承朝向所述记录部输送的所述介质;以及发光部,照射在所述支承托盘中暴露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的部位。
附图说明
7.图1是将支承托盘设为第一状态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8.图2是将支承托盘设为第三状态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9.图3是将支承托盘设为第二状态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10.图4是示出打印机的介质输送路径的图。
11.图5是示出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12.图6是将前表面盖拆卸而暴露基板的状态下的打印机前表面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13.图7是从介质排出方向观察发光部的照射范围的图。
14.图8是从介质宽度方向观察发光部的照射范围的图。
15.图9是从介质宽度方向观察收纳有支承托盘的状态下的发光部的照射范围的图。
16.图10是从介质宽度方向观察支承托盘稍微突出的状态下的发光部的照射范围的图。
17.图11是从介质宽度方向观察支承托盘稍微突出的状态下的发光部的照射范围的图。
18.图12是示出发光部和支承托盘的控制的流程图。
19.图13是示出支承托盘的微小前进控制的流程图。
20.图14是示出操作面板的显示的变化的图。
21.图15是示出扫描仪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喷墨打印机,2

装置主体,3

扫描仪部,4

前表面盖,5

供纸托盘,6

操作面板,7

背面托盘,8

翻转辊,9

上部盖,10

进给辊,11

进给辊,12

料斗,13

输送辊对,14

滑架,15

记录头,16

排出辊对,17

排出口,18

支承托盘,18a

第三托盘,18b

第二托盘,18c

第一托盘,18d

第一支承面,18e

第二支承面,19

前表面板,20

对置部,21

光学部件,21a

对置面,23

发光部,24

基板,27

反射片,28

遮光片,30

框架,31

废弃油墨容纳部,40

光盘托盘,41

反射板,50

控制部,51

滑架电机,52

进给电机,53

输送电机,54

cpu,55

闪存rom,56

ram,57

位置检测部,58

旋转检测部,59

介质检测部,60

托盘驱动电机,61

托盘检测部,62

接口,70

扫描仪,71

读取部,72

控制部,p

纸张,r

光盘,s

原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概要说明。
[0025]
第一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记录部,其对介质进行记录;支承托盘,其支承朝向所述记录部输送的所述介质;以及发光部,其照射在所述支承托盘中暴露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的部位。
[0026]
根据本方式,能设为如下构成:记录装置具备用于照射在所述支承托盘中暴露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的部位的发光部,因此,能通过照射在所述支承托盘中能从外部视觉识别的位置,来对用户通知该部位是与操作相关的部位,对于用户而言易于判断与操作相关的部位。
[0027]
第二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中,控制所述发光部的控制部根据向等待由用户进行的操作的等待接受状态的切换,使所述发光部发光。
[0028]
根据本方式,控制所述发光部的控制部根据向等待由用户进行的操作的等待接受状态的切换而使所述发光部发光,因此,能对用户通知现在需要哪些操作,使用户能顺利地进行必要操作。
[0029]
第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式中,所述控制部通过接受针对所述介质的记录执行指令而切换为所述等待接受状态,使所述发光部发光。
[0030]
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通过接受针对所述介质的记录执行指令而切换为所述等待接受状态,使所述发光部发光,因此,能通过向用户通知与用于对所述介质进行记录的操作相关的部位,从而顺利地开始对所述介质的记录。
[0031]
第四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式中,具备显示信息的显示部,所述控制部根据向所述等待接受状态的切换,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提醒向所述支承托盘放置所述介质的消息。
[0032]
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根据向所述等待接受状态的切换,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提
醒向所述支承托盘放置所述介质的消息,因此,通过所述发光部的发光和向所述显示部的消息显示,用户更进一步易于判断应进行的操作。
[0033]
第五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或第四方式中,所述支承托盘通过从动力源得到动力,能切换收纳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第一状态和从所述装置主体突出的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支承托盘中支承所述介质的支承面的顶端从所述发光部的照射范围偏离,所述控制部根据向所述等待接受状态的切换,使所述支承托盘位移至所述支承面的顶端进入所述照射范围的位置。
[0034]
所述支承托盘的收纳状态即第一状态是在所述支承托盘中支承所述介质的支承面的顶端从所述发光部的照射范围偏离的状态,但所述控制部根据向所述等待接受状态的切换而使所述支承托盘位移至所述支承面的顶端进入所述照射范围的位置,因此,所述支承托盘被恰当地照射,对于用户而言易于明确地判断操作所涉及的部位。
[0035]
第六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式中,所述控制部根据开始对所述介质的记录而将所述支承托盘切换为所述第一状态。
[0036]
所述支承托盘的所述第一状态是收纳状态,是所述支承托盘难以产生晃动的位置。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根据开始对所述介质的记录而将所述支承托盘切换为所述第一状态,因此,记录执行中的所述介质的晃动得到抑制,能得到良好的记录结果。
[0037]
第七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二至第六方式中的任意一者中,所述支承托盘经由保持所述介质的介质保持托盘来支承所述介质。
[0038]
根据本方式,所述支承托盘经由保持所述介质的介质保持托盘来支承所述介质,因此,在所述介质的尺寸小的情况或外形不是方形的情况等下,也能恰当地输送。
[0039]
第八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二至第七方式中的任意一者中,所述控制部根据结束对所述介质的记录而将所述发光部熄灭。
[0040]
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根据结束对所述介质的记录而将所述发光部熄灭,因此,能对用户通知记录已结束。
[0041]
第九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读取部,其读取原稿;支承托盘,其支承朝向所述读取部输送的所述原稿;以及发光部,其照射在所述支承托盘中暴露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的部位。
[0042]
根据本方式,能设为如下构成:图像读取装置具备用于照射在所述支承托盘中暴露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的部位的发光部,因此,通过照射在所述支承托盘中能从外部视觉识别的位置,能对用户通知该部位是与操作相关的部位,对于用户而言易于判断与操作相关的部位。
[0043]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0044]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沿着x轴的方向是装置宽度方向,为与输送介质的介质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宽度方向。使用户与装置前表面面对面时,从用户侧观察-x方向为右方向,+x方向为其左方向。
[0045]
另外,沿着y轴的方向是装置进深方向,+y方向是从装置背面去往前表面的方向,-y方向是从装置前表面去往背面的方向。+y方向为将进行了记录的介质从排出口17排出的排出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装置周围的侧面中的设置有前表面盖4的侧面为装置前表面。
[0046]
另外,沿着z轴的方向是铅直方向,+z方向是铅直上方,-z方向为铅直下方。
[0047]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有时将介质被送往的方向称为“下游”,将与其相反的方向称为“上游”。在本实施方式中,介质包含片状的纸张、板状的光盘。
[0048]
在图1~图3中,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1是在装置主体2的上部具备扫描仪部3而成的所谓复合机。下面,将喷墨打印机1简称为打印机1。
[0049]
扫描仪部3相对于装置主体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通过转动,能取得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和未图示的打开状态。扫描仪部3具备将原稿台3b(参照图4)打开关闭的原稿盖3a。
[0050]
在装置主体2的上部,在相对于原稿盖3a的背面侧设置有上部盖9。当将上部盖9打开时,能向背面托盘7(参照图4)放置纸张。
[0051]
装置主体2在作为装置的侧面之一的前表面具备用于进行各种操作设定的操作面板6。操作面板6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触摸面板构成。另外,操作面板6能以未图示的旋转轴为中心倾斜地设置。
[0052]
在装置主体2的前表面的下方设置有前表面盖4。前表面盖4设置成能够相对于位于装置主体2的下部的供纸托盘5以旋转轴4a(参照图9)为中心旋转,通过旋转,能取得如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以及如图2和图3所示的打开状态。
[0053]
当将前表面盖4打开时,将进行了记录的纸张排出的排出口17暴露,另外,支承托盘18暴露。支承托盘18接受被进行记录并被排出的纸张。另外,当将保持光盘r(参照图5)的光盘托盘40(参照图5)送入装置内部时以及将光盘托盘40排出到装置外部时,支承托盘18对光盘托盘40进行支承。
[0054]
支承托盘18能在收纳于装置主体2的内部的第一状态(参照图1、图9)和如图3所示处于向+y方向最突出的状态的第二状态之间位移。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支承托盘18的状态示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第三状态。另外,还能取得支承托盘18从第一状态稍微突出的第四状态(参照图10、图11)。
[0055]
支承托盘18的状态切换是通过从托盘驱动电机60(参照图5)经由未图示的齿条齿轮机构向支承托盘18传递动力而进行的。将支承托盘18切换为哪一状态是控制部50(参照图5)基于记录信息来决定的。
[005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2所示的支承托盘18的第三状态下,能在例如将a4尺寸的纸张使长边沿着y轴方向排出时接受该纸张。另外,在图3所示的第二状态下,能在例如将a3尺寸的纸张使长边沿着y轴方向排出时接受该纸张。
[0057]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托盘驱动电机60(参照图5)的动力,支承托盘18不仅能实现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状态切换,而且还能实现从第二状态到第一状态的状态切换。
[0058]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托盘18构成为具备第一托盘18c、第二托盘18b、第三托盘18a这些托盘。
[0059]
支承托盘18从图1和图9的收纳状态也就是第一状态切换为图2的第三状态时,第一托盘18c、第二托盘18b、第三托盘18a这些推盘成为一体而向+y方向位移。
[0060]
并且,当从图2的第三状态切换为图3的第二状态时,第二托盘18b和第三托盘18a相对于第一托盘18c向+y方向位移。在支承托盘18已切换为第二状态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第二托盘18b位于比第一托盘18c更靠+y方向的位置,另外,第三托盘18a位于比第二托盘
18b更靠+y方向的位置。
[0061]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托盘18c的上表面由第一支承面18d以及相对于第一支承面18d位于+y方向的第二支承面18e构成。第二支承面18e位于比第一支承面18d更靠+z方向的位置,即第二支承面18e位于比第一支承面18d高出一级的位置。
[0062]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托盘18以多级式构成,但支承托盘18也能由一个托盘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托盘中沿着y轴方向形成齿条,设置与该齿条啮合的小齿轮来构成齿条齿轮机构,能用电机的动力使其向y轴方向位移。在这种构成中,也能在收纳于装置主体2的内部的第一状态和成为比第一状态更突出的从装置主体2向+y方向最突出的状态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状态。
[0063]
接下来,参照图4对打印机1的介质输送路径进一步进行说明。被位于装置主体2的下部的供纸托盘5收纳的纸张通过被进给电机52(参照图5)驱动的进给辊10向-y方向送出。附图标记t1示出从供纸托盘5送出的纸张的进给路径。
[0064]
另外,放置于背面托盘7的纸张通过料斗12的上升而与进给辊11抵接,通过被进给电机52(参照图5)驱动的进给辊11的旋转,被进给到下游。附图标记t2示出从背面托盘7送出的纸张的进给路径。
[0065]
在进给辊10的上方,设置有被进给电机52(参照图5)驱动的翻转辊8,从供纸托盘5送出的纸张从翻转辊8接受传送力,向相对于翻转辊8位于+y方向的输送辊对13输送。另外,从背面托盘7送出的纸张是以不经由翻转辊8的方式向输送辊对13输送的。
[0066]
然后,纸张通过被输送电机53(参照图5)驱动的输送辊对13,被输送到与记录头15对置的区域即记录区域。
[0067]
作为记录部的一例的记录头15设置于滑架14,滑架14通过滑架电机51(参照图5)的动力在x轴方向上往返移动。记录头15随着滑架14的移动动作而对纸张喷出油墨。
[0068]
然后,进行了记录的纸张通过被输送电机53(参照图5)驱动的排出辊对16向支承托盘18被排出。
[006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部由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记录头15构成,当然油墨喷出喷嘴也可以由以覆盖纸张宽度方向整个区域的方式配置而成的行式头构成。
[0070]
在排出辊对16的下游,在支承托盘18的上方设置有废弃油墨容纳部31。当滑架14位于初始位置时,记录头15对未图示的盖体单元进行喷出油墨的冲洗动作,被喷出的油墨被未图示的泵机构输送到废弃油墨容纳部31并被容纳。
[0071]
接着,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构成为能将光盘托盘40从装置前表面朝向记录头15的记录位置送入,该光盘托盘40如图5所示作为介质保持托盘能放置作为介质的一例的光盘r。
[0072]
光盘托盘40可以在支承托盘18处于从第一状态稍微突出的第四状态(参照图10、图11)时载置于支承托盘18,并朝向记录头15的记录位置送入,详细情况将于下文描述。当被插入的光盘托盘40的-y方向的顶端被输送辊对13夹持时,设置于光盘托盘40的-y方向的端部的反射板41被介质检测部59检测。然后,光盘托盘40可以被输送辊对13向-y方向输送,接下来,向+y方向被输送,进行向光盘r的标签面的记录。
[0073]
需要说明的是,还能构成为以不使用光盘托盘40的方式将板状的介质直接载置于支承托盘18,朝向记录头15的记录位置送入并进行记录。
[0074]
接下来,参照图5对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
[0075]
控制部50包含介质的进给、输送、排出以及记录,此外还进行打印机1的各种控制。
[0076]
来自操作面板6的信号输入到控制部50,另外,操作面板6的显示、特别是用于显示用户接口(下面称为“ui”)的信号从控制部50发送到操作面板6。
[0077]
控制部50对滑架电机51、进给电机52、输送电机53以及托盘驱动电机60这些电机进行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电机是dc电机。
[0078]
还对控制部50输入来自位置检测部57、旋转检测部58、介质检测部59以及托盘检测部61这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
[0079]
位置检测部57是线性编码器,是用于检测滑架14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的检测部。旋转检测部58是旋转编码器,是用于检测被输送电机53驱动的辊的旋转量和旋转速度的检测部。
[0080]
介质检测部59设置于输送辊对13的上游附近,检测介质的顶端和后端的通过。介质检测部59由非接触式光学传感器构成。控制部50能基于介质检测部59的检测信息来掌握介质的位置。
[0081]
托盘检测部61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用于检测支承托盘18从第一状态即收纳状态已切换为图2所示的第三状态的检测单元,例如可以由接触式传感器构成。托盘检测部61的检测信号当支承托盘18位于第一状态时是导通,当从第一状态向第三状态移动时,在切换为第三状态之前维持导通状态,然后,当切换成了第三状态时为截止。另外,托盘检测部61的检测信号当支承托盘18位于第三状态与图3所示的第二状态之间时维持截止状态。另外,托盘检测部61的检测信号当支承托盘18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移动时,切换成了第三状态时,从截止切换为导通,之后,维持导通状态。
[0082]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50通过探测托盘驱动电机60的驱动方向和驱动电流值的增加,能检测出当使支承托盘18向第一状态移动时已切换为第一状态,另外,能检测出当使支承托盘18向第二状态移动时已切换为第二状态。
[0083]
但是,当然也可以另外设置用于检测支承托盘18的第一状态的传感器、用于检测支承托盘18的第二状态的传感器。
[0084]
需要说明的是,未图示的旋转编码器一并设置于托盘驱动电机60,控制部50可以基于被从该旋转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来掌握托盘驱动电机60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
[0085]
控制部50具备cpu54、闪存rom55以及ram56。cpu54根据在闪存rom55中保存的程序来进行各种运算处理,控制打印机1整体的动作。用于对支承托盘18、后述的发光部23进行控制的程序也保存于闪存rom55中。闪存rom55是能读出以及写入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另外,用户经由操作面板6输入的各种设定信息也存储到闪存rom55中。作为存储单元的一例的ram56暂时保存各种信息。
[0086]
另外,控制部50具备接口62,能经由该接口62与外部计算机90进行通信。
[0087]
接下来,对排出口17进一步进行说明。排出口17在y轴方向上成为将通过记录头15进行了记录的介质排出的排出位置。
[0088]
如图2和图3中已示出的那样,该排出口17的上边缘由与支承托盘18、进行了记录的介质的记录面对置的对置部20形成。
[0089]
如图6~图8所示,对置部20构成为具备光学部件21。光学部件21以在x轴方向也就
是介质宽度方向上位于介质所通过的区域的中央的方式装配于框架30。换言之,被排出的介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与光学部件21的x轴方向的中心位置大致一致。
[0090]
光学部件21由具有光透射性的材料形成,作为透镜发挥作用。光学部件21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无色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并且与介质的记录面对置的对置面21a形成为毛玻璃状。
[0091]
发光部23相对于光学部件21设置在+z方向上。发光部2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白色led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部23在基板24中在x轴方向也就是介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有2个。2个发光部23在x轴方向也就是介质宽度方向上配置成相对于光学部件21的中心位置对称地设置。
[0092]
发光部23对光学部件21向用图7~图11的箭头q所示的方向发光。换言之,光学部件21位于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所入射的地方。光学部件21将入射后的光向支承托盘18的方向辐射。从光学部件21朝向支承托盘18的方向辐射的可见光如图7所示在介质宽度方向上扩展,另外,如图8所示在介质输送方向上扩展。
[0093]
如图6、图8所示,相对于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的光路在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和下游设置有反射片27。换言之,以夹着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的光路的方式设置有一对反射片27。反射片27在z轴方向上从发光部23的位置到达光学部件21的上表面位置。另外,反射片27在x轴方向上覆盖光学部件21的大致整个区域。反射片27例如可以由白色片材构成。
[0094]
另外,在离前表面板19近的一侧的反射片27与前表面板19之间设置有遮光片28。遮光片28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的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反射片27相同。遮光片28例如可以由黑色片材构成。
[0095]
在图7~图11中,附图标记s示出从光学部件21朝向纸张p的记录面辐射的光的照射范围。从发光部23发出并入射到光学部件21的光由于对置面21a形成为毛玻璃状,所以在光学部件21的内部在介质宽度方向上扩散,然后朝向介质的记录面辐射。其辐射范围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将处于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的支承托盘18的整个区域覆盖的宽度。但是,来自光学部件21的光的辐射范围也可以在介质宽度方向上不覆盖支承托盘18的整个区域。
[0096]
需要说明的是,图7示出支承托盘18处于图2的第三状态或图3的第二状态时的照射范围s,附图标记h1示出与z轴方向也就是纸张p的记录面正交的方向上的、支承托盘18与光学部件21之间的间隔。当支承托盘18处于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时,光学部件21与构成第一托盘18c的第一支承面18d对置,在该状态下,光学部件21与支承托盘18之间的间隔变得最大。在该状态下,如图7所示,照射范围s具有在介质宽度方向上覆盖支承托盘18的整个区域的宽度。
[0097]
而当支承托盘18处于图9的第一状态或图10、图11所示的第四状态时,光学部件21与构成第一托盘18c的第二支承面18e对置,光学部件21与支承托盘18之间的间隔变得最小,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间隔h2为10m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状态下照射范围s的介质宽度方向上的宽度比支承托盘18的宽度小,但也可以等同或大于支承托盘18的宽度。
[0098]
如以上说明的,在将被记录头15进行了记录的介质排出的排出位置处与介质的记录面对置的对置部20是具备光学部件21而成的,该光学部件21位于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所入射的地方,并且与介质的记录面对置配置,将入射后的光向至少朝向介质的记录面的方
向辐射,因此,能尽快地也就是在记录完毕之前、清晰地视觉识别记录结果,能恰当地应对用户需求。
[0099]
另外,光学部件21的照射范围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将支承托盘18的整个区域覆盖的宽度,因此,能更恰当地视觉识别记录结果。
[01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21是与介质的记录面对置的对置面21a形成为毛玻璃状的、具有光透射性的部件,因此,能使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更大范围地扩散。
[0101]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使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更大范围地扩散的手段,也可以代替将对置面21a设为毛玻璃状,或者在设为毛玻璃状同时,用包含光扩散剂的具有光透射性的部件来形成光学部件21。
[0102]
作为光扩散剂,可以使用硫酸钡、碳酸钙、氧化硅、碳酸镁、氢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合成二氧化硅、玻璃珠等。
[0103]
另外,使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更大范围地扩散的手段当然不限于将对置面21a设为毛玻璃状或者使用扩散剂。
[010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介质的记录面正交的方向上的、支承托盘18与光学部件21之间的间隔设定为30mm以下,因此,能在介质的排出位置处清晰地视觉识别记录结果。
[0105]
需要说明的是,若到达记录面的光量充足,则介质的记录面与光学部件21之间的间隔也可以大于30mm。
[010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一对夹着从发光部23向光学部件21发出的光的光路的一对反射片27,因此,能确保从光学部件21对介质的记录面照射的光量。需要说明的是,在即使不使用反射片27也能确保足够的光量时,也可以省略反射片27。
[010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离形成装置的前表面的壁部亦即前表面板19近的反射片27与前表面板19之间设置有遮光片28,因此,能抑制光从前表面板19向装置前方泄漏。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表面板19的遮光率高且难以视觉识别光经由前表面板19向装置外侧泄漏时,也可以省略遮光片28。
[0108]
接下来,对控制部50(图5)对发光部23的控制进行说明。
[0109]
在图1中,构成装置主体2的侧面之一亦即前表面的前表面板19与关闭状态的前表面板19的面是齐平的。因而,如图9所示,处于收纳状态即第一状态的支承托盘18的+y方向顶端比前表面板19更向-y方向即装置进深方向退避,以使关闭状态的前表面板19与支承托盘18的+y方向顶端不发生干扰。在该状态下,支承托盘18的第二支承面18e从照射范围s偏离。
[0110]
在这种构成中,参照图12、图13对向光盘r进行记录时的控制部50的控制进行说明。
[0111]
控制部50当接收了记录数据、即接受了记录执行指示时(步骤s101中的是),进行支承托盘18的微小前进动作(步骤s102)。通过支承托盘18的微小前进动作,支承托盘18的第二支承面18e的+y方向顶端如从图9向图10的变化所示进入照射范围s。然后,控制部50使发光部23发光(步骤s103)。
[0112]
图13是详细示出步骤s102的处理内容的图,控制部50判断托盘检测部61的检测信号是否为导通(步骤s201),在是导通的情况下,即在判断为支承托盘18处于第一状态或者比第三状态更靠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01中的是),使托盘驱动电机60反转而使支承托
盘18向收纳方向位移(步骤s202)。
[0113]
此时若支承托盘18处于第一状态,则支承托盘18处于不能再向收纳方向进行更多位移的状态,因此,托盘驱动电机60的驱动电流值会立即上升。也就是说,若托盘驱动电机60的驱动电流值增加到托盘驱动电机60的旋转量ra为止,则可以说支承托盘18处于第一状态。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步骤s203中的是),使托盘驱动电机60正转旋转量rb(步骤s204)。由此,支承托盘18从图9所示的第一状态移动到图10所示的位置即第四状态。当支承托盘18成为第四状态时,如图10所示,第二支承面18e的+y方向顶端进入照射范围s,第一支承面18d被照射。
[0114]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1中托盘检测部61的检测信号不是导通的情况下(步骤s201中的否),可以说支承托盘18处于第三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或者第三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在该状态下,片状的纸张有可能被积载于支承托盘18,因此,使操作面板6显示“可以收纳托盘吗?”等确认消息(步骤s205)。
[0115]
其结果是,当用户按下ok按钮时(步骤s206中的是),进行将支承托盘18切换为第一状态即收纳状态的动作(步骤s207)。然后接下来,使托盘驱动电机60正转旋转量rb(步骤s204),使支承托盘18从图9所示的第一状态移动到图10所示的位置即第四状态。这便是支承托盘18的微小前进动作,作为一例,该微小前进量成为6~7mm。
[0116]
另外,在步骤s203的否的情况下,支承托盘18处于比第一状态更向+y方向突出了某种程度的状态,有可能与上述同样地纸张被积载于支承托盘18,因此,与上述同样地执行步骤s205~s207,接下来执行步骤s204。
[0117]
回到图12,控制部50当进行支承托盘18的微小前进动作时(步骤s102),使发光部23发光(步骤s103),然后,使操作面板6显示提醒放置光盘托盘40的消息(步骤s104)。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同时进行步骤s103和s104。
[0118]
作为步骤s104的消息一例,如用图14的上方起第2个图所示的ui那样,可以设为“请将光盘托盘放置于打印机。”。需要说明的是,当正在进行支承托盘18的微小前进动作(步骤s102)时,操作面板6的ui如用图14的最上方的图所示设为“准备中”的文字显示。
[0119]
在操作面板6显示了提醒放置光盘托盘40的消息后,打印机1成为等待接受由用户进行的操作的等待接受状态。
[0120]
在用从图14的上方起第2个图所示的ui中,用户可以选择“查看操作方法”、“放置完毕”、“中止”这3个按钮并按下。在选择了“查看操作方法”的情况下,显示有关于光盘托盘40的放置方法的说明。在选择了“中止”的情况下,记录执行指示被取消,操作面板6的ui返回初始画面。在用户放置光盘托盘40后选择了“放置完毕”的情况下(步骤s105中的是),控制部50判断设置于光盘托盘40的反射板41是否被介质检测部59检测出(步骤s106),在检测出的情况下(步骤s106中的是),输送光盘托盘40并进行向光盘r的记录(步骤s108)。
[0121]
当正在执行向光盘r的记录时,操作面板6的ui如用从图14的上方起第3个图所示设为“印刷中”的文字显示。然后,将光盘托盘40排出(步骤s109),使发光部23熄灭(步骤s110)。
[0122]
当向光盘r的记录完毕时,操作面板6的ui如用图14的最下方的图所示显示“印刷完毕”的文字显示和表示对其进行了确认的确认按钮。当用户按下确认按钮时,操作面板6的ui返回至初始画面。
[0123]
如上所示,打印机1具备:记录头15,其是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部;支承托盘18,其支承被朝向记录头15输送的介质;以及发光部23,其用于照射在支承托盘18中暴露于装置主体2的外部的部位。因而,通过照射在支承托盘18中能从外部视觉识别的位置,从而能对用户通知该部位是与操作相关的部位,即能设为与操作相关的部位易于被用户判断的构成。
[0124]
需要说明的是,“在支承托盘18中暴露于装置主体2的外部的部位”不仅是指在支承托盘18中从装置主体2的侧面向外侧突出的部位,还表示还包含如下部位: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即使是比装置主体2的侧面靠内侧,用户也能从装置主体2的外侧视觉识别的部位。因而,即使如图10所示支承托盘18不从装置主体2的侧面突出,在第一支承面18d中包含于照射范围s的部位也成为在支承托盘18中暴露于装置主体2的外部的部位。
[0125]
另外,在支承托盘18中被发光部23照射的部位即与操作相关的部位是如下含义:不限于用户直接接触并操作的部位,还包含如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托盘40这样载置一些部件的部位等、用户不直接接触地进行操作的部位。
[0126]
另外,控制发光部23的控制部50根据向等待由用户进行的操作的等待接受状态的切换(图12的步骤s104)而使发光部23发光。由此,能对用户通知现在哪些操作是必要操作,使用户能顺利地进行必要操作。
[0127]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向由用户进行的操作的等待接受状态的切换而使发光部23发光”表示下面中的任意一种:在向所述等待接受状态切换前使发光部23发光;与向所述等待接受状态切换的同时使发光部23发光;以及在向所述等待接受状态切换后使发光部23发光。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执行图12的步骤s104而切换为所述等待接受状态,因此,与向所述等待接受状态的切换大致同时、或者在向所述等待接受状态的切换前使发光部23发光。
[012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通过接受向介质的记录执行指令而切换为所述等待接受状态,从而发光部23发光。由此将与用于对介质进行记录的操作相关的部位通知给用户,从而能顺利地开始向介质进行记录。
[0129]
另外,控制部50根据向所述等待接受状态的切换,而使操作面板6显示提醒向支承托盘18放置介质的消息(图12的步骤s104)。由此,能进行发光部23的发光和向操作面板6的消息显示,更易于判断用户应进行的操作。
[013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托盘18从作为动力源的托盘驱动电机60(图5)得到动力,从而能在收纳于装置主体2的第一状态和从装置主体2最突出的第二状态之间位移。在第一状态下,在支承托盘18中支承介质的第二支承面18e的+y方向顶端从发光部23的照射范围s偏离(参照图9)。然后,控制部50根据向所述等待接受状态的切换,使支承托盘18位移至第二支承面18e的顶端进入照射范围s的位置(图12的步骤s102、图10)。由此,支承托盘18被恰当地照射,涉及操作的部位易于被用户明确地判断。
[0131]
另外,控制部50根据开始对介质的记录,将支承托盘18切换为第一状态(图12的步骤s107)。即,支承托盘18的第一状态是收纳状态,是支承托盘18难以产生晃动的位置。并且,控制部50根据开始对介质的记录而将支承托盘18切换为第一状态,因此,记录执行中的介质的晃动得到抑制,能得到良好的记录结果。
[0132]
另外,支承托盘18是如下构成:经由光盘托盘40来支承光盘r,光盘托盘40是保持作为介质的一例的光盘r的介质保持托盘。由此,在介质的尺寸小的情况或外形不是方形这
样的情况下。也能恰当地输送。
[0133]
另外,控制部50根据结束对介质的记录而将发光部23熄灭(图12的步骤s110)。由此,能对用户通知记录已结束。
[0134]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被发光部23照射的部位设为在支承托盘18中暴露于装置主体2的外部的部位,但也可以通过发光部23来照射在供纸托盘5中暴露于装置主体2的外部的部位。具体地说,如图9所示,当支承托盘18处于第一状态时,构成供纸托盘5的前表面盖4进入照射范围s。由此,例如,通过当缺纸时将支承托盘18切换为第一状态后照射前表面盖4,能对用户通知缺纸,即能将与操作相关的部位通知给用户。
[013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通过发光部23照射支承托盘18的构成还能应用于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在图15中,附图标记70示出作为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例的扫描仪。需要说明的是,对与在图15中已经说明的构成相同的构成标注同一附图标记,下面省略其说明。扫描仪70具备与上述的控制部50对应的控制部72。
[0136]
附图标记s是原稿,原稿s与上述的光盘托盘40同样地被送入装置内,一边向+y方向被输送,一边被读取部71读取,并被排出到支承托盘18。读取部71例如能由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模块构成。原稿s的进给、读取、排出时的控制与上述的光盘托盘40的情况下的进给、记录、排出相同。在扫描仪70中也与打印机1同样地可以通过照射在支承托盘18中能从外部视觉识别的位置,从而对用户通知该部位是与操作相关的部位,即能设为与操作相关的部位易于被用户判断的构成。
[0137]
本发明不限于在上述中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当然这些变形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