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用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用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路基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2.为实现电网安全运营,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定期或特殊巡检工作,以便及时发现输电设备的紧急或重大缺陷,排除线路通道的外部安全隐患,防止发生设备事故或外力破坏事故。
3.为了适应现代电网发展和安全运行的需要,无人机是一种无人驾驶的飞行器,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除了军事应用以外,无人机还广泛用于民事应用,例如:航拍、农业、植保、电力巡检,以及测绘等。
4.无人机应用在导地线巡视飞行中,由于无人机的微型激光雷达的测距信息有限,其对于扫描平面外的障碍物,比如低于激光雷达扫描的平面障碍物则无法探测。这导致在无人机在导地线巡视飞行过程中,无人机难以避障,容易出现碰撞等问题。
5.因此,急需一种用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来解决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无人机难以避障,容易出现碰撞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及无人机,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7.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包括微型激光雷达、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和减震吸能器;
9.所述微型激光雷达安装在所述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上;
10.所述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安装在无人机的底部;
11.所述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上安装有所述减震吸能器;
12.所述减震吸能器包括连接板、吸能板和减震导向机构;
13.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连接;
14.所述吸能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下方,所述减震导向机构的固定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导向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吸能板固定连接;所述吸能板的外表面铺设有缓冲层。
15.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导向杆、第一弹性减震件和第二弹性减震件;
16.所述导向套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轴线与所述导向套的轴线共线设置,所述导向杆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套内,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套内的所述导向杆的侧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限位环,所述导向杆另一端与
所述吸能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减震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第一弹性减震件一端抵靠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弹性减震件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吸能板上,所述第二弹性减震件设置在所述导向套内并与所述导向杆抵靠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吸能板包括吸能板板体和吸能层;
18.所述吸能板板体内设有空腔,所述吸能层填充在所述空腔内;
19.所述吸能板板体的外表面铺设有所述缓冲层。
20.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
21.所述第一缓冲层铺设在所述吸能板板体的外表面上;
22.所述第二缓冲层铺设在所述第一缓冲层上。
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采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制成。
24.进一步地,所述吸能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填充在所述空腔内的蜂窝吸能层和多孔材料吸能层。
25.进一步地,所述蜂窝吸能层采用蜂窝铝、蜂窝钢或泡沫铝制成。
26.进一步地,所述蜂窝铝、蜂窝钢或泡沫铝的蜂窝孔隙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减震导向机构的伸缩方向垂直设置。
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减震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减震件均采用弹簧。
2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所述的用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
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本技术的用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通过设置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和减震吸能器,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上安装有减震吸能器;减震吸能器包括连接板、吸能板和减震导向机构;连接板与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连接;吸能板设置在连接板下方,减震导向机构的固定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减震导向机构的活动端与吸能板固定连接;吸能板的外表面铺设有缓冲层。
31.无人机与障碍物在发生碰撞时,通过本技术的用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能够避免无人机与障碍物在发生碰撞时产生的碰撞冲击力损坏无人机的微型激光雷达,降低了无人机的损坏风险和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弹性减震件设置在导向套内并与导向杆抵靠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1

微型激光雷达;2

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3

减震吸能器;4

无人机;31

连接板;32

吸能板;33

减震导向机构;5

缓冲层;331

导向套;332

导向杆;333

第一弹性减震件;334

第二弹性减震件;335

凸台;336

限位环;321

吸能板板体;322

吸能层;51

第一缓冲层;52

第二缓冲层;3221

蜂窝吸能层;3222

多孔材料吸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的用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包括微型激光雷达1、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2和减震吸能器3;
40.所述微型激光雷达1安装在所述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2上;
41.所述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2安装在无人机4的底部;
42.所述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2上安装有所述减震吸能器3;
43.所述减震吸能器3包括连接板31、吸能板32和减震导向机构33;
44.所述连接板31与所述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2连接;
45.所述吸能板32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1下方,所述减震导向机构33的固定端与所述连接板31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导向机构33的活动端与所述吸能板32固定连接;所述吸能板32的外表面铺设有缓冲层5。
46.当无人机4与障碍物发生撞击时,缓冲层5与障碍物首先发生碰撞,缓冲层5可以对无人机4与障碍物发生撞击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然后通过减震吸能器3对冲击力进行减震缓冲吸收,将冲击力进行进一步的缓解,从而对微型激光雷达1进行有效保护。
4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8.本技术的用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通过设置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2和减震吸能器3,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2上安装有减震吸能器3;减震吸能器3包括连接板31、吸能板32和减震导向机构33;连接板31与微型激光雷达连接座2连接;吸能板32设置在连接板31下方,减震导向机构33的固定端与连接板31固定连接,减震导向机构33的活动端与吸能板32固定连接;吸能板32的外表面铺设有缓冲层5。
49.在无人机4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通过本技术的用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能够避免无人机4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损坏无人机4的微型激光雷达1,降低了无人机4的损坏风险和维修成本。
50.具体地,减震导向机构33包括导向套331、导向杆332、第一弹性减震件333和第二弹性减震件334;
51.导向套331与连接板31固定连接,导向杆332的轴线与导向套331的轴线共线设置,导向杆332滑动安装在导向套331内,滑动安装在导向套331内的导向杆332的侧壁上设有凸台335,导向套33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凸台335配合的限位环336,导向杆332另一端与吸能板32固定连接;第一弹性减震件333套设在导向杆332上,第一弹性减震件333一端抵靠在连接板31上,第一弹性减震件333另一端抵靠在吸能板32上,所述第二弹性减震件334设置在导向套331内并与所述导向杆332抵靠连接。
52.为了保证减震导向机构33与连接板31和吸能板32连接的稳定性,导向套331、导向杆332、第一弹性减震件333和第二弹性减震件334均设置为四个。
53.当无人机4与障碍物发生撞击时,缓冲层5与障碍物首先发生碰撞,缓冲层5可以对无人机4与障碍物撞击时产生的碰撞冲击力进行缓冲,然后通过吸能板32带动导向杆332与导向套331发生相对移动,进而压缩第一弹性减震件333和第二弹性减震件334,使第一弹性减震件333和第二弹性减震件334产生反向的的弹力,通过设置第一弹性减震件333和第二弹性减震件334,将碰撞冲击力进行进一步的缓解,从而对微型激光雷达1实现更进一步的保护。
54.具体地,吸能板32包括吸能板板体321和吸能层322;
55.吸能板板体321内设有空腔,吸能层322填充在空腔内;
56.吸能板板体321的外表面铺设有所述缓冲层5。
57.通过在吸能板板体321内开设空腔,以及对吸能板板体321的空腔内填充吸能层322,通过吸能层322对碰撞冲击力进行吸收消化,能够更进一步的对碰撞冲击力进行吸收缓解,使得本技术对碰撞冲击力的缓解吸收效果更佳。
58.具体地,缓冲层5包括第一缓冲层51和第二缓冲层52;
59.第一缓冲层51铺设在所述吸能板板体321的外表面上;
60.第二缓冲层52铺设在所述第一缓冲层51上。
6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缓冲层51和第二缓冲层52主要的作用是为了当缓冲层5与障碍物首先发生碰撞的时候,第一缓冲层51和第二缓冲层52,可以更好的对无人机4发生撞击时产生的碰撞冲击力进行缓冲。
62.具体地,第一缓冲层51和第二缓冲层52采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制成。
63.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特点是:
64.1.耐高、低温性,可在

50

250℃下长期工作。
65.2.防潮、电绝缘性,耐电弧,电晕性。
66.3.耐老化、耐臭氧性。
67.4.表面不粘性和憎水性。
68.5.压缩变形小,耐饱和蒸汽性。
6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第一缓冲层51和第二缓冲层52采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制成,只是为了用于对第一缓冲层51和第二缓冲层52采用的具体材料进行举例说明,而非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只要是能实现缓冲作用的材料,均可以作为本技术的第一缓冲层51和第二缓冲层52的材料使用。
70.具体地,所述吸能层32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填充在所述空腔内的蜂窝吸能层3221和多孔材料吸能层3222。
71.本技术的吸能层322包括蜂窝吸能层3221和多孔材料吸能层3222,提高了吸能层322的比吸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能够有效应对无人机4与障碍物的低速或高速等不同碰撞情况。
72.具体地,所述蜂窝吸能层3221采用蜂窝铝、蜂窝钢或泡沫铝制成。
73.具体地,所述蜂窝铝、蜂窝钢或泡沫铝的蜂窝孔隙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向机构的伸缩方向垂直设置,从而保证蜂窝铝、蜂窝钢或泡沫铝可以对人机发生撞击时产生的碰撞冲击力进行有效缓解。
74.此处的所述蜂窝铝、蜂窝钢或泡沫铝的蜂窝孔隙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向机构的伸缩方向垂直设置,具体指的是,蜂窝铝、蜂窝钢或泡沫铝的蜂窝孔隙的延伸方向与导向杆332沿导向套331的伸缩方向垂直设置,从而能通过蜂窝铝、蜂窝钢或泡沫铝能够有效吸收碰撞冲击力。
75.具体地,所述第一弹性减震件333和第二弹性减震件334均采用弹簧。
7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第一弹性减震件333和第二弹性减震件334均采用弹簧,只是用于对第一弹性减震件333和第二弹性减震件334进行举例说明,而非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只要是能实现弹性减震作用的部件均可以作为本技术的第一弹性减震件333和第二弹性减震件334。
77.实施例二:
7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的用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
79.采用本技术的于无人机微型激光雷达的防震缓冲装置的无人机,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对无人机发生碰撞时产生的碰撞冲击力进行缓冲吸收,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
8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