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巷人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平巷人车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2.平巷人车用在矿山平巷中输送人员,它由牵引机车牵引成列运行,平巷人车主要用于坡度不超过百分之二十六的矿山井下平巷和平峒运送矿山工作人员,并可运送伤病员及其他救灾物资,由电机车牵引,组列运行。此人车运送人员能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作人员的劳累,保证运输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是矿山安全生产和现代化矿井不可缺少的运输设备之一。平巷人车在乘坐时要听从司机信号指挥,不要站立在车中,以防触电,不能坐在车沿和站在两车联接处,脱矿灯帽,以免被意外掉碴砸伤。
3.平巷人车车厢有前后端板和金属顶棚,车身大都呈流线型,为了在运行的时候平稳起见,增设了弹簧缓冲装置,当起初或停止的时候,均能保持稳定,在此车的牵引装置上装有缓冲弹簧。现有的平巷人车的的减震机构大都才有弹簧减震,颠簸时弹簧虽然起到缓冲作用,但弹簧自身的弹回弹时也会对车厢内的工作人员带来颠簸感,影响工作人员乘坐舒适度,车轮连接处的轴承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定期对轴承添加润滑油,防止轴承长时间使用发生磨损,若干轴承添加润滑油较为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平巷人车用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平巷人车用减震装置,包括车身、安装板、轴箱、弹簧、第一活塞杆、缸体、储油室和液压杆,所述车身下端设置有等距分布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方均设置有轴箱,所述轴箱内部分别开设有安装室和储油室,所述安装室内部设置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内部均转动插接有转轴,所述轴箱内部一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储油室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杆,所述轴承上端内部开设有进油嘴,所述安装板与轴箱相对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塞杆和缸体,所述缸体内部开设有储油缸,所述缸体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塞,所述缸体下端内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第一活塞杆下端设置有移动阀。
6.优选的,所述转轴外壁套接有对称分布的车轮。
7.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杆下端滑动插接于密封塞内部,所述移动阀和密封板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8.优选的,所述液压杆一端与第二活塞杆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车身开口处设置有防护栏。
10.优选的,所述储油室下端与进油嘴相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缸体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安装板和轴箱相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和轴箱的配合,在车身颠簸时轴箱上端的弹簧会通过自身的弹性使平巷人车的一部分冲击力得到缓冲,通过第一活塞杆与储油缸的配合,弹簧在受到冲击力时会向两侧发生位移,第一活塞杆在缸体内部纵向移动,为弹簧提供了很好的限位效果,同时第一活塞杆带动移动阀对缸体内部的油液进行反复纵向挤压,油液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形成阻力,对平巷人车的冲击力的到进一步缓冲,工作人员乘坐平巷人车时的舒适度得到提升。
13.同时配合液压杆与第二活塞杆的配合,液压杆带动第二活塞杆向下挤压,通过进油嘴将润滑油输送到轴承内部,解决了人工对轴承添加润滑油繁琐的问题,避免了轴承长时间使用发生磨损的问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轴箱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车身;2、防护栏;3、安装板;4、轴箱;5、车轮;6、轴承;7、转轴;8、弹簧;9、第一活塞杆;10、缸体;11、第一单向阀;12、密封板;13、第二单向阀;14、储油缸;15、移动阀;16、密封塞;17、第二活塞杆;18、储油室;19、进油嘴;20、安装室;21、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平巷人车用减震装置,包括车身1、安装板3、轴箱4、弹簧8、第一活塞杆9、缸体10、储油室18和液压杆21,车身1下端设置有等距分布的安装板3,安装板3用于连接弹簧8和第一活塞杆9。车身1开口处设置有防护栏2,防护栏2用于对进出口进行阻隔,对平巷人车上的工作人员起到保护作
用,避免平巷人车上的工作人员掉落出车外。安装板3下方均设置有轴箱4,轴箱4用于对轴承6的保护,避免轴承6长时间在外界环境中发生磨损,提高了轴承6的使用寿命,同时对弹簧8起到支撑作用。
24.轴箱4内部分别开设有安装室20和储油室18,安装室20用于安装轴承6,安装室20内部设置有轴承6,轴承6用于转轴7的转动插接,两个轴承6内部均转动插接有转轴7,转轴7用于安装车轮5。转轴7外壁套接有对称分布的车轮5,转轴7转动插接在轴承6内部,使转轴7带动车轮5转动,为平巷人车在铁轨上提供移动作用。
25.轴箱4内部一侧设置有液压杆21,液压杆21分为两个部分,液压杆21用于连接第二活塞杆17,带动第二活塞杆17纵向移动,储油室18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杆17,液压杆21一端与第二活塞杆17相连接,第二活塞杆17用于对储油室18内部的润滑油进行挤压,使润滑油输送到轴承6内部,避免了人工定期对轴承6添加润滑油较为繁琐的问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26.轴承6上端内部开设有进油嘴19,储油室18下端与进油嘴19相连接,使储油室18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进油嘴19输送到轴承6内部。安装板3与轴箱4相对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塞杆9和缸体10,缸体10外壁套接有弹簧8,弹簧8两端分别与安装板3和轴箱4相连接,第一活塞杆9插接在缸体10内部,弹簧8对车身1起到减震的作用,在弹簧8对车身1减震的过程中,第一活塞杆9插接在缸体10内部对弹簧8起到很好的限位效果,防止弹簧8向两侧偏移。
27.缸体10内部开设有储油缸14,储油缸14是避震油的行程机构,缸体10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塞16,密封塞16用于第一活塞杆9的纵向滑动,同时对缸体10上端进行密封,防止缸体10内部失压,导致油液流出,缸体10不能有效的对车身1进行减震。第一活塞杆9下端滑动插接于密封塞16内部,用于第一活塞杆9在缸体10内部纵向移动,对油液进行挤压,使油液经过第一单向阀11和第二单向阀13。
28.缸体10下端内部设置有密封板12,密封板12用于对油液进行阻当,第一活塞杆9下端设置有移动阀15,移动阀15用于对油液进行阻挡,移动阀15和密封板12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1和第二单向阀13,第一单向阀11和第二单向阀13用于第一活塞杆9纵向移动过程中油液的通过,油液通过第一单向阀11和第二单向阀13时的阻力,达到对车身1进一步缓冲的作用。
29.工作原理:弹簧8在受到冲击力时对车身1起到初步的缓冲,第一活塞杆9跟随弹簧8在缸体10内部纵向移动,对弹簧8起到限位作用,缸体10内部灌注有避震油,第一活塞杆9受挤压带动移动阀15纵向移动,移动阀15向下移动对移动阀15与密封板12之间的油液进行挤压,密封塞16与移动阀15之间的容积增大,第二单向阀13打开,移动阀15与密封板12之间油液通过第二单向阀13进入密封塞16上端,同时一部分油液进入储油缸14,弹簧8通过自身弹性带动第一活塞杆9向上移动,缸体10内第二单向阀13关闭,第一单向阀11打开,储油缸14和移动阀15上端的油液进入下端,压缩运动过程中油液通过第一单向阀11与第二单向阀13时的阻力作用,使车身1受到的冲击力得到进一步缓冲,提高了工作人员乘坐的舒适度,液压杆21带动第二活塞杆17纵向移动,使储油室18内的润滑油进入到轴承6内部,对轴承6起到润滑作用,解决了工作人员对轴承6添加润滑油较为繁琐的问题,避免了轴承6长时间使用中发生磨损的问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