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防结冰的户外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防结冰的户外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结冰的户外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2.电动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环境、居民小区、充电站等处,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输出端装有与电动汽车输入插座匹配的充电头(可以是充电插座、充电枪、输出插座、输出插头等)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3.但是,目前的户外型充电桩,其充电头都是暴露在外的,不进行充电时卡接在充电桩上的卡接口内,此时的充电头不会产生热量,遇到寒冷的雨雪天气时,充电头及卡接口内容易进入雨雪,非常容易结冰,在充电时难以拔出,也影响正常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结冰的户外汽车充电桩。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防结冰的户外汽车充电桩,包括桩身、固定于桩身底部的桩架、以及充电头,所述充电头卡接于桩身上的卡接口内,且一端通过连接线连接桩身内的充电电路,所述桩身外部套设有上下设置的上桩身防护罩、下桩身防护罩,所述下桩身防护罩底部与桩架活动连接,所述上桩身防护罩、下桩身防护罩上分别设置有与充电头对应的上充电头防护罩、下充电头防护罩;
7.所述上桩身防护罩与下桩身防护罩之间通过安装在桩身上的驱动组件连接,以使得在上下拉动上桩身防护罩或下桩身防护罩时,上桩身防护罩与下桩身防护罩之间相互靠近或远离。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上桩身防护罩、下桩身防护罩合起后形成包围桩身的桩身总防护罩,所述上桩身防护罩或下桩身防护罩前侧壁上固定设有把手。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下桩身防护罩下表面开设有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所述连接线贯穿一号通孔与桩身内的充电电路连接,所述桩架贯穿二号通孔与桩身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上充电头防护罩、下充电头防护罩合起后形成包围充电头的充电头总防护罩,所述上充电头防护罩、下充电头防护罩一端分别与上桩身防护罩、下桩身防护罩相连通,另一端均设置有半圆开口,两个半圆开口合起后形成用于卡接充电头的圆口。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一号齿条和二号齿条,所述齿轮通过转轴和轴承安装于桩身后侧壁上,所述一号齿条和二号齿条分别设置于
齿轮两侧且与齿轮啮合,所述一号齿条和二号齿条分别与上桩身防护罩和下桩身防护罩内腔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齿条长度小于二号齿条长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下桩身防护罩底部对应的桩架上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一号齿条脱离齿轮时,二号齿条不完全脱离齿轮,下桩身防护罩下表面与限位板接触,且下桩身防护罩不完全脱离桩身。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将总防护罩一分为二,配合驱动组件使用,拉动把手即可实现桩身总防护罩和充电头总防护罩的打开、关闭,打开时方便充电操作,关闭时能够对桩身和充电头进行保护,防止结冰,且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巧妙,一键即可操作,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使用前的整体主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使用时的整体主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使用时的总防护罩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总防护罩后剖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总防护罩俯剖图。
20.图中:1、桩身;2、桩架;3、充电头;4、连接线;5、上桩身防护罩;6、下桩身防护罩;61、一号通孔;62、二号通孔;7、上充电头防护罩;8、下充电头防护罩;9、驱动组件;91、齿轮;92、一号齿条;93、二号齿条;10、把手;11、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3.实施例1
24.如图1-5所示,一种防结冰的户外汽车充电桩,包括桩身1、固定于桩身1底部的桩架2、以及充电头3,所述充电头3卡接于桩身1上的卡接口内,且一端通过连接线4连接桩身1内的充电电路,所述桩身1外部套设有上下设置的上桩身防护罩5、下桩身防护罩6,所述下桩身防护罩6底部与桩架2活动连接,所述上桩身防护罩5、下桩身防护罩6上分别设置有与充电头3对应的上充电头防护罩7、下充电头防护罩8。
25.所述上桩身防护罩5、下桩身防护罩6合起后形成包围桩身1的桩身总防护罩,所述上桩身防护罩5或下桩身防护罩6前侧壁上固定设有把手10。所述下桩身防护罩6下表面开设有一号通孔61和二号通孔62,所述连接线4贯穿一号通孔61与桩身1内的充电电路连接,
所述桩架2贯穿二号通孔62与桩身1连接。
26.所述上充电头防护罩7、下充电头防护罩8合起后形成包围充电头3的充电头总防护罩,所述上充电头防护罩7、下充电头防护罩8一端分别与上桩身防护罩5、下桩身防护罩6相连通,另一端均设置有半圆开口,两个半圆开口合起后形成用于卡接充电头3的圆口。
27.所述上桩身防护罩5与下桩身防护罩6之间通过安装在桩身1上的驱动组件9连接,以使得在上下拉动上桩身防护罩5或下桩身防护罩6时,上桩身防护罩5与下桩身防护罩6之间相互靠近或远离。
28.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齿轮91、一号齿条92和二号齿条93,所述齿轮91通过转轴和轴承安装于桩身1后侧壁上,所述一号齿条92和二号齿条93分别设置于齿轮91两侧且与齿轮91啮合,所述一号齿条92和二号齿条93分别与上桩身防护罩5和下桩身防护罩6内腔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齿条92长度小于二号齿条93长度。所述下桩身防护罩6底部对应的桩架2上固定设有限位板11,所述一号齿条92脱离齿轮91时,二号齿条93不完全脱离齿轮91,下桩身防护罩6下表面与限位板11接触,且下桩身防护罩6不完全脱离桩身1。
29.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充电桩的桩身1和充电头3进行保护时,上桩身防护罩5和下桩身防护罩6配合保护桩身1,上充电头防护罩7和下充电头防护罩8配合保护充电头3和卡接口,避免外界雨雪进入卡接口和充电头3的充电连接端;
30.在充电头3从卡接口取出进行充电时,可以拉动上桩身防护罩5或下桩身防护罩6前侧壁上的把手10,如果是上桩身防护罩5上的把手10,如图1-2所示,只需要向上拉动把手10,使其带动上桩身防护罩5和上充电头防护罩7上移,此时上桩身防护罩5同时带动一号齿条92上移,一号齿条92带动齿轮91转动,齿轮91带动二号齿条93下移,二号齿条93带动下桩身防护罩6和下充电头防护罩8下移,在一号齿条92脱离齿轮91时,二号齿条93不完全脱离齿轮91,下桩身防护罩6被限位板11支撑,且下桩身防护罩6不完全脱离桩身1,能够保证下桩身防护罩6不发生转动,此时桩身1前侧面暴露出来,其上的显示器、刷卡器等结构都能够暴露出来方便用户操作,而上充电头防护罩7和下充电头防护罩8相互远离,不影响人手拿取充电头3。
31.充电头3拔出后,下拉把手10,上桩身防护罩5带动上充电头防护罩7、一号齿条92下移,一号齿条92接触到齿轮91时齿轮91反向转动,带动二号齿条93、下桩身防护罩6和下充电头3防护上移,上桩身防护罩5和下桩身防护罩6配合保护桩身1,避免显示器等结构暴露受环境影响而受损或寿命减少,上充电头防护罩7和下充电头防护罩8配合保护卡接口,避免卡接口进水或灰尘等。
32.另外需要说明:下桩身防护罩6上设置把手10图中未示,适用于整体充电桩高度较高时使用,方便人手轻松握住把手10,使用时下拉把手10即可。
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