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负离子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发明属于陶瓷制品制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负离子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击之声浊。瓷是以粘土、长石和石英制成,半透明,不吸水、抗腐蚀,胎质坚硬紧密,叩之声脆。我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质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界。
3.日用陶瓷是指饮食用陶瓷,也就是盘、碗、杯、碟等陶瓷制品,以其精美的外观获得使用者的喜爱,且也是我国主要日用品之一,而随着社会的演变,人们对食品安全、饮食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对日用陶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4.负离子,是指带负电荷的空气离子,如若空气中的负离子量足够时,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如雷雨过后,空气的负离子增多,人们感到心情舒畅。而同时,负离子多的环境下,对食材的保鲜作用也是相当大,因此,对于日用陶瓷,如果能够在使用环境下,能够产生足够量的负离子,则将更有利于对食品的保鲜,且附加日用陶瓷新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产生足够的负离子,使使用环境周边具备负离子环绕的负离子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负离子陶瓷制品,由坯料混合熟料制成坯体,由釉料制成釉覆盖在所述坯体外表面后经烧成而成,所述坯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二氧化硅70%,氧化铝20%,氧化钾3%,氧化镁1%,氧化铁0.5%,氧化钠1%,高岭土3%,稀土洗泥1.5%;
8.所述釉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白钾长石20%,长石粉20%,锆英砂5%,高岭石12%,氧化锌3%,石英10%,蛇纹石10%,青山石5%,绢云母黏土6%,稀土包9%;
9.所述熟料由按5:5重量比的坯料与釉料混合后高温煅烧获得。
10.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11.一种制备如上述负离子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备料,按照配方分别配置坯料各组分与釉料各组分备用;
13.混合球磨,分别将坯料各组分、釉料各组分放置到球磨机中进行球磨,获得混合粉碎后的坯料与釉料;
14.熟料制备,按5:5的重量比分别取坯料与釉料,均匀混合后过筛除铁,放入窑炉中高温煅烧,获得熟料;
15.制坯,按照8:2的重量比取80%坯料与20%熟料,均匀混合后,经化浆、除铁,成型
后进行干燥,获得坯体备用;
16.制釉,将进行过筛除铁,再放入制釉池中进行制釉,调整成58~62波美度,获得釉液;
17.施釉,将干燥后的坯体放到施釉机上,并将釉液与施釉枪连接,进行施釉,获得半成品;
18.风干,将半成品放置到阴凉干燥处进行风干;
19.烧成,将风干好的半成品放入窑炉中,进行烧成,获得负离子陶瓷制品。
20.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运用陶瓷硅酸盐物质的分离与重组,通过硼、磷、硅、铝按比例构建,形成人为可控的多孔陶瓷结构,在烧成后,釉液熔化并包裹在坯体外表面,结合密度机理,使坯体和釉层中的元素锗、镓构成一定的排列形成晶格,令原子排列形成点阵,使相邻两个原子核最外端电子产生共用电子,形成共价链,通过坯体与釉层升温速率的差别,促使硼、磷、铝与锗、镓相互结合形成共价链,从而产生温差电反应,进而使与釉层接触的空气发生尾端放电效应,令空气中的分子失去一部分环绕在最外层的电子,产生电离效果,从而使制品周围形成带负电荷的空气负离子。负离子陶瓷对食品保鲜,抗氧化等具有极大作用,经过与负离子接触后的水、水果等直接食用的食材能够有效调节人体生物节律,促使体内毒素排除。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22.实施例:
23.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制备负离子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4.备料,按照配方分别配置坯料各组分与釉料各组分备用;所述坯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二氧化硅70%,氧化铝20%,氧化钾3%,氧化镁1%,氧化铁0.5%,氧化钠1%,高岭土3%,稀土洗泥1.5%;所述釉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白钾长石20%,长石粉20%,锆英砂5%,高岭石12%,氧化锌3%,石英10%,蛇纹石10%,青山石5%,绢云母黏土6%,稀土包9%。具体的,所述稀土洗泥中含有金属钛,所述稀土包中含有元素锗、元素镓、元素铱。
25.混合球磨,分别将坯料各组分、釉料各组分放置到球磨机中进行球磨,获得混合粉碎后的坯料与釉料。具体的,坯料球磨时间为48小时,釉料的球磨时间为24小时。
26.熟料制备,按5:5的重量比分别取坯料与釉料,均匀混合后过筛除铁,放入窑炉中高温煅烧,获得熟料,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熟料混合,按5:5的重量比分别取坯料与釉料,并放入到球磨机中,进行混合球磨,球磨时间12h,获得混合物a;熟料除铁,将混合物a过1000目筛,然后放入除铁机中进行除铁,除铁时间30分钟;煅烧,将除铁完成后的混合物a放入窑炉中,进行煅烧,煅烧温度1280℃,煅烧时间为12小时,获得熟料。熟料是本发明最主要的发明点,在制作坯体是,必须加入熟料,才能保证坯体烧成后形成多孔陶瓷结构,其主要利用的是坯料与熟料在烧成环境下,不同的收缩尺度,以保证原子点阵的产生,进而使温差电的效果得以实现。
27.制坯,按照8:2的重量比取80%坯料与20%熟料,均匀混合后,经化浆、除铁,成型后进行干燥,获得坯体备用;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坯料混合,按照8:2的重量比取80%坯料
与20%熟料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混合,球磨时间为12小时,获得混合物b;化浆,将混合物b放入化浆池中,加入清水,混合成泥浆;坯料除铁,将泥浆过200目筛,在放入除铁机中进行除铁,除铁时间为30分钟,除铁次数为两次;压滤,将过筛除铁后的泥浆放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获得泥块;练泥,将泥块放入练泥机中进行练泥,练泥时间为3小时,获得含水率为20~25%的原泥;成型,将原泥放到成型机中进行成型,获得坯体;干燥,将坯体放置到阴凉干燥处进行阴干,阴干时间48小时。在坯体中添加入熟料这种做法在一般陶瓷生产中也存在,但其一般都是将烧成后的次品、费品再利用而采用的,并无其他作用,如本发明一样的,将用于生产的原料中的一部分先行煅烧成熟料再加入原料中的做法,是前所未见的,且本操作使的最终的成品陶瓷制品具备制作负离子的能力,这更是现有技术中所无法实现的。
28.制釉,将进行过筛除铁,再放入制釉池中进行制釉,调整成58~62波美度,获得釉液;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釉料除铁,将釉料放入除铁机中进行除铁,除铁时间30分钟,除铁次数3次;化釉,将釉料放入制釉池中,往制釉池中加入清水后沉淀3小时,取上清液,调整为58~62波美度的釉液。
29.施釉,将干燥后的坯体放到施釉机上,并将釉液与施釉枪连接,进行施釉,获得半成品;施釉过程中,需要对坯体的内外均进行施釉,需要将坯体完全用釉液进行包裹,避免坯体出现裸露,导致最终坯体无法和釉层存在温差,导致温差电的无法实现。
30.风干,将半成品放置到阴凉干燥处进行风干,风干时间为24小时。
31.烧成,将风干好的半成品放入窑炉中,进行烧成,烧成温度为1280℃,烧成环境为氧化环境,获得负离子陶瓷制品。
32.烧成的负离子陶瓷制品,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陶瓷制品的负离子发生量为892个/cm3,检测环境为常温、常压且湿度为55%
±
5%rh,检测所采用的方法为jc/t 1016-2006。
3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