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日用品 专利正文
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护理头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护理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护理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护理头。



背景技术:

每天使用诸如牙刷的口腔护理器具来清洁用户嘴的内部表面,包括牙龈和牙齿,因为牙刷,特别是具有从牙刷延伸的牙齿清洁元件的牙刷头部,在使用期间被插入用户的口中,所以重要的是将它们保持在卫生条件下以避免将细菌引入用户的口中,将细菌引入用户的口中可能会导致疾病,现有的口腔护理器具不具有消毒设备,且长期处不通风的情况下,且刷头处于潮状态,容易导致刷头内部产生细菌,且现有的口腔护理器具需要在电使用完后再进行二次充电,断电后无法继续对口腔进行护理,且现有的护理器具的壳体无法固定,导致护理器具更加无法保持清洁,为此,我们提出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护理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护理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护理头,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设有空气腔体,所述底座下端面均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空气腔体相连通,所述通孔下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底座上端面两侧均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空气腔体相连通,所述排气孔内腔设有密封塞,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放置壳体,所述放置壳体内腔中心处设有手柄放置槽,所述手柄放置槽内腔底端面中心处设有充电头,所述手柄放置槽内腔设有护理器具本体,所述放置壳体上端面两侧均设有电性连接插头,所述放置壳体上端设有盖体,所述盖体内腔顶端均匀设有紫外线灯泡。

优选的,所述护理器具本体包括充电口、手柄、震动马达、刷柄和刷头,所述护理器具本体下端面内腔设有与充电头相匹配的充电口,所述手柄放置槽内腔设有手柄,所述手柄内腔上端设有震动马达,所述震动马达的旋转轴贯穿手柄至手柄上部,所述震动马达的旋转轴外部套接有刷柄,所述刷柄右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刷头。

优选的,所述刷柄上端横向均匀设有通口,且通口的右侧开口位于相邻尼龙丝之间。

优选的,所述盖体四周面板均匀设有通气孔,且通气孔由内到外呈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灯泡设有四组,且紫外线灯泡外部均设有半球状透明罩。

优选的,所述刷柄下端为喇叭状,且刷柄下端内腔中心处设有与震动马达的旋转轴相匹配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性连接插头、盖体、通气孔、紫外线灯泡和通口,通口保证刷头上的之间尼龙丝无法残留有水分,且通气孔保证尼龙丝之间的水分干燥,且紫外线光线能够抑制刷头上的细菌滋生,保证刷头清洁,保证身体不受伤害。

通过手柄放置槽、充电头和充电口,保证充电口内腔能够插入充电头,保证护理器具能够正常放置,且不使用的时候可以继续蓄电,当电充满后,自动断电,采用底座、空气腔体、通孔、吸盘、排气孔和密封塞,保证按压底座,保证吸盘内腔的空气排出,再利用密封塞塞柱排气孔,保证底座稳定连接在卫具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护理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口腔护理器具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空气腔体;3、密封塞;4、放置壳体;5、护理器具本体;51、手柄;6、震动马达;7、刷柄;8、刷头;9、盖体;10、紫外线灯泡;11、通气孔;12、电性连接插头;13、手柄放置槽;14、充电头;15、通孔;16、排气孔;17、吸盘;18、充电口。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护理头,包括底座1,底座1内腔设有空气腔体2,底座1下端面均匀设有通孔15,通孔15与空气腔体2相连通,通孔15下端固定连接有吸盘17,底座1上端面两侧均设有排气孔16,排气孔16与空气腔体2相连通,排气孔16内腔设有密封塞3,吸盘17为橡胶吸盘,且吸盘17的下端面光滑,保证吸盘能够稳定连接在卫具上,保证放置壳体4整体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底座1上端面设有放置壳体4,放置壳体4内腔中心处设有手柄放置槽13,手柄放置槽13内腔底端面中心处设有充电头14,手柄放置槽13内腔设有护理器具本体5,放置壳体4上端面两侧均设有电性连接插头12,放置壳体4上端设有盖体9,盖体9内腔顶端均匀设有紫外线灯泡10,且放置壳体4内腔设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与充电头14和电性连接插头12电性连接,保证紫外线灯泡10正常发光,护理器具本体5正常充电。

请参阅图2,护理器具本体5包括充电口18、手柄51、震动马达6、刷柄7和刷头8,护理器具本体5下端面内腔设有与充电头14相匹配的充电口18,手柄放置槽13内腔设有手柄51,手柄51内腔上端设有震动马达6,震动马达6的旋转轴贯穿手柄51至手柄51上部,震动马达6的旋转轴外部套接有刷柄7,刷柄7右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刷头8,充电头14与充电口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刷柄7上端横向均匀设有通口,且通口的右侧开口位于相邻尼龙丝之间,通口直径为0.02-0.05mm,保证刷头8上的尼龙丝能够快速风干,不会有残留的水分,避免细菌的滋生。

请参阅图1,盖体9四周面板均匀设有通气孔11,且通气孔11由内到外呈倾斜状,通气孔11保证盖体9与放置壳体4内腔通风,保证刷头能够快速风干,且倾斜状的通气孔11保证灰尘不会进入盖体9内腔,保证刷头8清洁。

请参阅图1,紫外线灯泡10设有四组,且紫外线灯泡10外部均设有半球状透明罩,保证光线能够发散,使盖体9内腔的均受到光线照射,不会在潮湿状态下滋生细菌。

请参阅图1和图2,刷柄7下端为喇叭状,且刷柄7下端内腔中心处设有与震动马达6的旋转轴相匹配的通孔,且旋转轴为六边形柱体,保证震动马达6带动刷柄7震动的时候,刷柄7不会掉下,保证护理器具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护理头,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腔设有空气腔体(2),所述底座(1)下端面均匀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与空气腔体(2)相连通,所述通孔(15)下端固定连接有吸盘(17),所述底座(1)上端面两侧均设有排气孔(16),所述排气孔(16)与空气腔体(2)相连通,所述排气孔(16)内腔设有密封塞(3),所述底座(1)上端面设有放置壳体(4),所述放置壳体(4)内腔中心处设有手柄放置槽(13),所述手柄放置槽(13)内腔底端面中心处设有充电头(14),所述手柄放置槽(13)内腔设有护理器具本体(5),所述放置壳体(4)上端面两侧均设有电性连接插头(12),所述放置壳体(4)上端设有盖体(9),所述盖体(9)内腔顶端均匀设有紫外线灯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护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器具本体(5)包括充电口(18)、手柄(51)、震动马达(6)、刷柄(7)和刷头(8),所述护理器具本体(5)下端面内腔设有与充电头(14)相匹配的充电口(18),所述手柄放置槽(13)内腔设有手柄(51),所述手柄(51)内腔上端设有震动马达(6),所述震动马达(6)的旋转轴贯穿手柄(51)至手柄(51)上部,所述震动马达(6)的旋转轴外部套接有刷柄(7),所述刷柄(7)右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刷头(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护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柄(7)上端横向均匀设有通口,且通口的右侧开口位于相邻尼龙丝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护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9)四周面板均匀设有通气孔(11),且通气孔(11)由内到外呈倾斜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护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泡(10)设有四组,且紫外线灯泡(10)外部均设有半球状透明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护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柄(7)下端为喇叭状,且刷柄(7)下端内腔中心处设有与震动马达(6)的旋转轴相匹配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口腔护理器具技术领域的口腔护理器具及其护理头,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设有空气腔体,所述底座下端面均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空气腔体相连通,所述通孔下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底座上端面两侧均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空气腔体相连通,所述排气孔内腔设有密封塞,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放置壳体,所述放置壳体内腔中心处设有手柄放置槽,所述手柄放置槽内腔底端面中心处设有充电头,所述手柄放置槽内腔设有护理器具本体,所述放置壳体上端面两侧均设有电性连接插头,所述放置壳体上端设有盖体,所述盖体内内腔顶端均匀设有紫外线灯泡,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提高口腔护理器具的清洁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0.16
技术公布日: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