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日用品 专利正文
牙刷定时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牙刷定时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牙刷定时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牙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须品,家庭中常用的牙刷多为一次性牙刷,医生推荐,牙刷应最好一个月更换一次,最长使用应不超过三个月;部分使用者难以注意牙刷的定期更换,部分使用者能够注意到牙刷的定期更换,但难以难以确定牙刷的使用时间,也就难以准确记住牙刷的更换时间,部分使用者会将牙刷用至卷毛时再更换牙刷,;但牙刷需要更换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次性牙刷在使用后,尽管经过反复的清水的冲洗,也仍然会有少量的食物残渣会残留在牙刷的表面,容易被细菌污染,污染以后可能会把细菌带到口腔中;因此,现有家庭中牙刷更换的时间通常不太及时,影响牙齿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牙刷定时更换装置,以能够帮助使用者及时更换牙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牙刷定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于所述基体上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用于收纳日常使用的现用牙刷;于所述基体上开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用于收纳备用牙刷;

计时单元,设于所述基体上,所述计时单元用于记录所述现用牙刷的已用时间;

控制单元,设于所述基体上,并与所述计时单元信号连接,以接收所述计时单元记录的所述已用时间;

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基体上,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连接,并与所述备用牙刷驱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被设置为可将所述已用时间与预设的时间阈值比较,且在所述已用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使所述备用牙刷由所述第二腔体移动至所述第一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为设于所述基体上的多个,所述第二腔体为与所述第一腔体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计时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现用牙刷从所述第一腔体内取出时或者放入所述第一腔体内时可感应到压力变化。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基体上的动力输出单元,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出单元驱动连接的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固定所述备用牙刷,且所述固定单元可由所述动力输出单元驱使而移动,以带动所述备用牙刷由所述第二腔体移动至所述第一腔体。

进一步的,与所述基体可拆卸固连的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基体扣合围成有腔室;所述动力输出单元包括固设于所述腔室内的电机。

进一步的,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设置有主动同步轮,并于所述腔室内转动设有从动同步轮,于所述主动同步轮和所述从动同步轮之间设有同步带;所述固定单元固设于所述同步带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单元为沿所述同步带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

进一步的,于所述基体上构造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用于收纳牙膏。

进一步的,于所述基体的上侧面上开设有凹槽,用于收纳牙膏的盒盖。

进一步的,于所述基体上设有电加热单元,用于加热所述第一腔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牙刷定时更换装置,通过设置收纳现用牙刷的第一腔体、收纳备用牙刷的第二腔体,可记录牙刷使用时间的计时单元,以及可将备用牙刷由第二腔体移动至第一腔体内的驱动组件;由计时单元可自动记录现有牙刷的使用时间,并在使用时间达到预设的时间后将牙刷自动推动至第一腔体,完成牙刷的自动更换,从而可有利于保证使用者的牙齿健康。

(2)设置多个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可同时完成家庭多个成员的牙刷的自动更换,提高该牙刷定时更换装置的易用性。

(3)由压力传感器记录牙刷的使用次数,较为方便。

(4)通过设置与基体可拆卸固连的安装块,并将动力输出单元设置在安装块和基体之间围成的腔室内,便于该驱动组件的维修。

(5)由同步带驱动固定单元,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实现。

(6)通过在该牙刷定时更换装置上设置可收纳牙膏的第三腔体,可进一步提高该牙刷定时更换装置的易用性。

(7)通过在基体上设置加热单元,可加速干燥牙刷,减少细菌滋生。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牙刷定时更换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基体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驱动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体,101-第一腔体,102-第二腔体,103-连通槽,104-贯通槽,2-驱动组件,21-动力输出单元,22-固定单元,2201-导向段,2202-插装段,23-主动同步轮,24-从动同步轮,25-同步带,3-安装块,301-凹槽,4-弹簧片,41-触发杆,42-压力传感器,5-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牙刷定时更换装置,参考图1所示,该牙刷定时更换装置包括基体1,在基体1上开设有用于收纳日常使用的现用牙刷的第一腔体101;以及用于收纳备用牙刷的第二腔体102;该牙刷定时更换装置还包括计时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计时单元设置在基体1上,用于记录现用牙刷已经使用的时间;控制单元设置在基体1上,并与计时单元信号连接,以接收计时单元记录的现用牙刷的已用时间。

此外,该牙刷定时更换装置还包括设于基体1上的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与控制单元控制连接,并与备用牙刷驱动连接;控制单元被设置为可将已用时间与预设的时间阈值比较,并在已用时间大于或等于时间阈值时,控制驱动组件2驱使备用牙刷由第二腔体102移动至第一腔体101。

具体结构上,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体1呈长方体状,上述的第一腔体101包括开设在基体1上端面上的、圆形的盲孔,为了便于描述,下述时称该盲孔为第一盲孔,现用牙刷无刷毛的一端可插装固定在该第一盲孔内;上述第二腔体102包括开设在基体1上端面上的、方形的第二盲孔,且第二盲孔与第一盲孔沿该基体1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

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基体1的上端面上还开设有连接在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之间的连通槽103,连通槽103的宽度大于牙刷的宽度,并小于第一盲孔的直径,同时小于第二盲孔的宽度;且该连通槽103具体由第一盲孔的侧壁延伸至第二盲孔的侧壁,使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连通,该连通槽103构成了备用牙刷由第二盲孔移动至第一盲孔的通道。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所示,向下贯穿第一盲孔的底面、第二盲孔的底面,以及连通槽103的底面开设有贯通槽104,该贯通槽104的、垂直于基体1高度方向的截面呈长方形状,该贯通槽104的截面的宽度优选与连通槽103的宽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与基体1的底面固设有呈长方体状的安装块3,在安装块3的上端面上构造有凹槽301,使得安装块3与基体1固连后,可与基体1围成腔室;上述的驱动组件2具体收容在该腔室内。

参考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2包括固设在腔室内的动力输出单元21,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出单元21驱动连接的固定单元22,该固定单元22用于固定备用牙刷,且固定单元22可由动力输出单元21驱使而移动,以带动备用牙刷由第二腔体102移动至第一腔体101内。

本实施例中,仍参考图1和图4所示,上述的动力输出单元21采用电机,在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套设有主动同步轮23,在腔室内可转动的设有从动同步轮24,并在主动同步轮23和从动同步轮24之间设置同步带25,上述的固定单元22采用与同步带25固连、并可由上述的贯通槽104伸入基体1内的底座,牙刷无刷毛的一端可插装固定在该底座内。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机轴上固定套设主动链轮,并在腔室内可转动的设有从动链轮,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链条,将固定单元22设置在链条上也是可行的。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底座优选为沿链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例如三个、四个或者其它数量;需要说明的是,将底座设置为一个仍是可行的。在将底座设置为多个时,每完成一次将备用牙刷由第二腔体102移动至第一腔体101的动作中,链条的行程可仅为两个底座之间的距离,即底座在将备用牙刷由第二腔体102拨动至第一腔体101后,可停留在第一腔体101内,并用于固定现用牙刷,并由相邻的底座用于固定备用牙刷。而将底座设置为一个时,每成一次将备用牙刷由第二腔体102拨动至第一腔体101的动作,链条需要带动底座完整转动一圈,且需要另外的结构固定现用牙刷。因此,相比于将底座设置为一个,将底座设置为多个可减少链条行程,也即能节省能源,且便于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便于牙刷插装固定的底座结构,参考图4所示,上述的底座具体固定在同步带25的表面上,该底座呈圆柱状,且在该底座的端面上开设有插装孔,且插装孔具体包括为呈倒锥形的导向段2201,以及与导向段2201串接的插装段2202;通过设置导向段2201和插装段2202,可方便使用者将牙刷插装固定在插装段内。优选的,该底座采用橡胶材质。

上述的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可以为单独布置在基体1上的一个,优选的,上述的第一腔体101为沿所述基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同时,上述第二腔体102的数量与第一腔体101的数量相同;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腔体101具体为三个,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腔体101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四个或者其它数量;各第一腔体101可分别用于收纳家庭不同成员的现用牙刷,而与第一腔体101对应布置的第二腔体102用于收纳对应的备用牙刷。通过在牙刷定时更换装置上同时设置多个第一腔体101,可同时满足家庭多个人员的需要,可提高该牙刷定时更换装置的易用性,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腔体101为多个时,同步带25也为对应的多组,各同步带25对应的电机可以为多个,也可以由一个电机同时驱动多个主动主动同步轮23。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计时单元采用固设在第一腔体101内的压力传感器42,且该压力传感器42被配置为在现用牙刷向第一腔体101内插入时,或者牙刷从第一腔体101内拔出时可感应到压力变化;也即可通过压力传感器42感应到的压力变化的次数记录现用牙刷的使用次数,并由此计算出现用牙刷的使用时间。例如,压力传感器42在每次牙刷取出和放入时均有压力变化,也即压力传感器42感应到两次压力变化表明牙刷使用一次,以每天使用两次牙刷为例,当压力传感器42感应到压力变化次数达到120次,则表明牙刷使用时间达到1个月,应该更换牙刷。

压力传感器42的一种设置结构如图5所示,压力传感器42设置在第一腔体101的侧壁上,并在第一腔体101的侧壁上设置有弹簧片4,该弹簧片4呈v形,且该弹簧片4的尖端和与该弹簧片4相对的侧壁间的距离小于牙刷杆部的直径;与该弹簧片4的背部连接设有触发杆41,触发杆41与压力传感器42正对设置,且在弹簧片4处于自然状态时,触发杆41远离弹簧片4;当牙刷插入第一腔体101或者从第一腔体101拔出的过程中,会挤压弹簧片4,使得触发杆41抵压压力传感器42,由压力传感器42感应压力变化,并可将数据传输至控制单元。

基于如上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牙刷定时更换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

在使用前,将现用牙刷插装固定在第一腔体101内,并在第二腔体102内插装固定一个备用牙刷;

正常使用现用牙刷,当计时单元记录现用牙刷使用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后,在压力传感器42感应到现用牙刷被取出后,控制单元自动控制电机转动,将备用牙刷由第二腔体102带动至第一腔体101内;并提示使用者在第二腔体102内放入备用牙刷。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持各牙刷的卫生,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与基体1固连设置有可罩设各牙刷的盖体5,盖体5可设置为与基体1可分离,也可铰接设置在基体1上,盖体5的基体1设置结构可参考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进一步保持备用牙刷的卫生,可与该牙刷定时更换装置配套设置多个防护罩,各防护罩包括具有开口的盒体,以及与盒体铰接的盖体5,盖体5可与盒体扣合并构成对牙刷刷毛端的封闭。

本实施例中,在基体1上设置有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可用于加热第一腔体101,由于牙刷在使用后通常较湿润,而湿润的环境更容易滋生细菌,本实施例的牙刷定时更换装置,通过在基体1上设置可加热第一腔体101的加热单元,可快速干燥现用牙刷,从而可减少细菌滋生。

加热单元可以为设置在基体1内的电加热丝,也可以为嵌套内第一腔体101内壁上的电加热片,电加热丝和电加热片的具体设置可参考现有电加热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提高该牙刷定时更换装置的易用性,在该基体1上还设置有第三腔,该第三腔体用于收纳牙膏;通过在基体1上设置可收纳牙膏的第三腔体,方便的存放牙膏,并在刷牙时方便牙膏的取用。第三腔体可设置在基体1的左右两侧之一上,也可设置在基体1的前端面上,本实施例中,在基体1的前端面上固设有两间隔布置的侧板,以及连接在两侧板底面的底板,并与底板铰接有罩盖,两侧板以及底板围成了第三腔体,罩盖可因转动而封盖第三腔体,或者打开第三腔体。为了避免牙膏盒盖的丢失,本实施例中,可在基体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容纳槽,在挤牙膏时,可将牙膏的盒盖放置在容纳槽内,由于不影响理解,第三腔体和容纳槽未在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示出。

上述的控制单元例如采用单片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牙刷定时更换装置可采用电池供电,也可采用家用电源供电,具体供电方式可采用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牙刷定时更换装置,通过设置收纳现用牙刷的第一腔体101、收纳备用牙刷的第二腔体102,可记录牙刷使用时间的计时单元,以及可将备用牙刷由第二腔体102移动至第一腔体101内的驱动组件2;由计时单元可自动记录现有牙刷的使用时间,并在使用时间达到预设的时间后将牙刷自动推动至第一腔体101,完成牙刷的自动更换,从而可有利于保证使用者的牙齿健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