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把手组件、内锅组件以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把手组件、内锅组件以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把手组件、内锅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和内锅,为了方便内锅的取放,会在内锅的侧壁上设置把手。但在现有技术中,把手大多是设置为一体结构,这样会导致把手难以加工,不便于安装,并且模具复杂,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把手组件、内锅组件以及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加工和安装难度高的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把手组件,把手组件包括:连接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贴合面和连接面,贴合面和连接面分别位于连接件的两侧,贴合面能够与内锅本体的侧壁贴合,且连接面位于连接件的远离内锅本体的一侧;握持件,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握持件靠近连接件的连接面设置;卡接结构,设置在连接面与握持件之间。将把手组件设置为独立的连接件和握持件,并通过卡接结构连接在一起,这样既减小了把手组件的加工难度,也降低了把手组件的安装难度。
5.进一步地,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扣,设置在连接面上;第二卡扣,设置在握持件上,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配合卡接。上述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将连接件与握持件安装在一起,提高了安装效率。
6.进一步地,把手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设置在连接件与握持件之间,第一限位结构能够限制连接件与握持件的相对位置。这样使得连接件与握持件配合连接后,通过第一限位结构,可以防止二者产生相对位移,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
7.进一步地,握持件的周缘具有限位台阶,限位台阶与连接件的边沿配合以形成第一限位结构。通过设置限位台阶,可以进一步地加强第一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握持件的结构强度。
8.进一步地,连接件与握持件之间形成空腔,把手组件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空腔连通,进风口位于握持件的侧壁和/或顶部,出风口位于把手组件的底部。进风口的设置可以增加空气流入空腔的流量,空气进入空腔后通过出风口排出,这样设置可以使空气带走空腔内的热量,从而降低了连接件和握持件的温度,避免烫伤使用者。
9.进一步地,握持件上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件上设置有通孔,连接柱与通孔对应设置。通过设置连接柱和连接孔,可以将握持件与连接件固定,增强了把手组件的连接强度。
10.进一步地,握持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能够与锅体的内壁
配合以限制内锅本体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上述第二限位结构与锅体边缘相限位配合,有效地防止内锅与锅体发生碰撞,保证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11.进一步地,连接件由ppt、pps、聚酰胺或热塑性聚酯材料制成。上述材料均为耐高温材料,将连接件设置为耐高温材料可以避免内锅温度过高而使连接件变形,同时也可以阻止热量从连接件传导至握持件,达到了隔热的效果,防止使用者被烫伤。
12.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沿锅体深度方向顺次连接的第一板段、过渡板段以及第二板段,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阶梯设置,贴合面包括锅沿贴合面和侧壁贴合面,锅沿贴合面与侧壁贴合面阶梯设置,锅沿贴合面用于与内锅本体的锅沿贴合,侧壁贴合面用于与内锅本体的侧壁相贴合,锅沿贴合面设置在第一板段的侧面,侧壁贴合面设置在第二板段的侧面。上述方案结构简单,并且能够使连接件与内锅本体紧密贴合,进而能够提高连接稳定性。
13.进一步地,握持件具有腔体和连接开口,连接开口与腔体连通,握持件罩设在连接件的连接面上,连接开口的端面与连接面相贴合。上述方案结构简单、其制造成本低,并且能够保证握持件的结构强度。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锅组件,内锅组件包括内锅本体和上述的把手组件,把手组件通过紧固件与内锅本体可拆卸连接。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把手组件。
16.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锅体和内锅本体,内锅本体位于锅体内,内锅本体与把手组件可拆卸连接,内锅本体与锅体之间具有通风间隙,把手组件的出风口与通风间隙相连通。锅体外部的空气从出风口进入通风间隙,流经锅体的内侧,起到了给锅体内壁降温的效果。
17.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把手组件包括:连接件、握持件和卡接结构。其中,连接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贴合面和连接面,贴合面和连接面分别位于连接件的两侧,且连接面位于连接件的远离内锅本体的一侧;握持件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握持件靠近连接件的连接面设置;卡接结构设置在连接面与握持件之间。通过将把手组件设置为分体结构,在安装把手组件时,将连接件的贴合面与内锅的侧壁相配合,然后将握持件与连接件的连接面相匹配安装,二者通过卡接结构进行固定,这样设计不仅降低了把手组件的安装难度,同时也便于把手组件的加工。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9.在附图中:
20.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2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锅组件的主视图;
22.图3示出了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23.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锅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握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件的底部示意图;
28.图9示出了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9.图10示出了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1.10、连接件;11、贴合面;12、连接面;13、通孔;10a、第一板段;10b、过渡板段;10c、第二板段;
32.20、握持件;21、限位台阶;22、进风口;23、出风口;24、连接柱;25、第二限位结构;
33.31、第一卡扣;32、第二卡扣;
34.40、内锅本体;50、锅体;60、通风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包括:连接件10、握持件20和卡接结构。其中,连接件10具有贴合面11和连接面12,贴合面11和连接面12分别位于连接件10的两侧,贴合面11能够与内锅本体40的侧壁贴合,连接面12位于连接件10的远离内锅本体40的一侧;握持件20与连接件10可拆卸连接,握持件20靠近连接件10的连接面12设置;卡接结构设置在连接面12与握持件20之间。通过设置卡接结构,可以使连接件10和握持件20配合地更加紧密,增加了装置的强度。
37.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将把手组件设置为分体结构,在安装把手组件时,将连接件10的贴合面11与内锅本体40的侧壁相配合,然后将握持件20与连接件10的连接面12相匹配安装,二者通过卡接结构进行固定,这样设计不仅降低了把手组件的安装难度,同时能够简化模具结构,便于对把手组件加工,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38.如图6和图8所示,该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扣31和第二卡扣32。其中,第一卡扣31设置在连接面12上;第二卡扣32设置在握持件20上,第一卡扣31与第二卡扣32配合卡接。上述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将连接件10与握持件20安装在一起,提高了安装效率。
39.其中,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将第一卡扣31和第二卡扣32设置为相互匹配的斜面结构,使第一卡扣31和第二卡扣32更加容易配合,进一步地提高了安装效率。
40.具体地,把手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设置在连接件10与握持件20之间,第一限位结构能够限制连接件10与握持件20的相对位置。这样使得连接件10与握持件20配合连接后,通过第一限位结构,可以限制二者的相对位移,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结构,能够限制第一卡扣31和第二卡扣32的相对位移,二者的位移量能够恰好卡接住,如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件10与握持件20的连接效果。
41.如图6所示,握持件20的周缘具有限位台阶21,限位台阶21与连接件10的边沿配合以形成第一限位结构。通过设置限位台阶21,可以进一步地加强第一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
同时也提高了握持件20的结构强度。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台阶21可以沿握持件20的周缘环形设置,以增大限位台阶21与连接件10边沿的接触面积,提高限位效果。
42.如图1、图5、图6以及图9所示,连接件10与握持件20之间形成空腔,把手组件上设置有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分别与空腔连通,进风口22位于握持件20的侧壁和/或顶部,出风口23位于把手组件的底部。进风口22的设置可以增加空气流入空腔的流量,空气进入空腔后通过出风口23排出,这样设置可以使空气带走空腔内的热量,从而降低了连接件10和握持件20的温度,避免烫伤使用者。
43.其中,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设置有多个,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增大空气的流量,从而使把手的冷却效果更好。
44.进一步地,握持件20上设置有连接柱24,连接柱24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件10上设置有通孔13,连接柱24与通孔13对应设置。通过设置连接柱24和连接孔,可以将握持件20与连接件10固定,增强了把手组件的连接强度。
4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将连接柱24设置成圆柱状,连接孔设置为圆孔状,通孔13设置为与可与连接孔相匹配的圆形,这样既增加了连接件10和握持件20装配时的容错率,也提升了装配后的结构强度。具体的,握持件20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柱24,连接件10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3,连接柱24与通孔13一一对应设置。
46.如图2、图5、图9和图10所示,握持件2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25,第二限位结构25能够与锅体的内壁配合以限制内锅本体40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上述第二限位结构25与锅体边缘相限位配合,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内锅本体40在锅体内晃动,并且能够避免内锅本体40与锅体内壁发生碰撞,保证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具体的,第二限位结构25可以为限位柱或限位凸起,只要能够与锅体的内壁配合限位即可。
47.进一步地,连接件10由ppt、聚酰胺、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聚酯材料制成。上述材料均为耐高温材料,将连接件10设置为耐高温材料可以避免内锅本体40温度过高而使连接件变形,同时也可以阻止热量从连接件10传导至握持件20,达到了隔热的效果,防止使用者被烫伤。并且,将把手组件设置为连接件10和握持件20,这样可以将连接件10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而握持件20可以采用低温材料制成,这样能够在保证整体耐温效果的同时降低装置的生产成本。
48.当然,在本技术提供的其它实施例中,耐高温材料还可以为pa66、pet等,这样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加工,增加了连接件10的多样性。
49.如图7所示,连接件10包括沿锅体深度方向顺次连接的第一板段10a、过渡板段10b以及第二板段10c。第一板段10a和第二板段10c阶梯设置,贴合面11包括锅沿贴合面和侧壁贴合面,锅沿贴合面与侧壁贴合面阶梯设置,锅沿贴合面用于与内锅本体40的锅沿贴合,侧壁贴合面用于与内锅本体40的侧壁相贴合,锅沿贴合面设置在第一板段10a的侧面,侧壁贴合面设置在第二板段10c的侧面。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贴合面11与内锅本体40更好地贴合,进而能够提高连接件10与内锅本体40连接稳定性。
50.在本实施例中,握持件20具有腔体和连接开口,连接开口与腔体连通,握持件20罩设在连接件10的连接面12上,连接开口的端面与连接面12相贴合。将握持件20设置为中空结构,其能够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减少结构重量,且该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本低。
51.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锅组件,该内锅组件包括内锅本体40和上述实施
例提供的把手组件,把手组件通过紧固件与内锅本体40可拆卸连接。
52.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把手组件。
53.具体地,烹饪器具还包括锅体50和内锅本体40,内锅本体40位于锅体50内,内锅本体40与把手组件可拆卸连接,内锅本体40与锅体50之间具有通风间隙,把手组件的出风口23与通风间隙相连通。锅体50外部的空气从出风口进入通风间隙,流经锅体50的内侧,起到了给锅体50降温的效果。
54.其中,该锅体50上还设置有吸风口、加热通道以及排风口,加热通道分别与吸风口和排风口连通,空气经加热后吹入内锅本体40内以对食物进行加热。通过在内锅本体40与锅体50之间设置通风间隙60,并在把手组件上设置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这样可以给把手降温的同时还能提高进风量,进而能够提高对内锅本体40的加热效率。
55.在本实施例中,该烹饪器具包括空气炸锅或电饭煲或电压力锅或具有烘烤、做饭、做菜功能的多功能加热锅。
56.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将把手组件设置为分体结构,二者通过卡接结构进行固定,这样设计不仅降低了把手组件的安装难度,同时也便于把手组件的加工。此外,内锅本体40与锅体50之间具有通风间隙60,把手组件的出风口23与通风间隙60相连通。锅体50外部的空气从出风口进入通风间隙60,流经锅体50的内侧,起到了给锅体50降温的效果,通过在内锅本体40与锅体50之间设置通风间隙60,并在把手组件上设置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这样可以给把手降温的同时还能提高进风量,进而能够提高对内锅本体40的加热效率。
5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58.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5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60.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
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61.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6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