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2.相关技术中,当烹饪器具通电时,通过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带动从动轮、摆臂运动,从而带动锁盖与锅牙配合实现锁定或者与锅牙解除配合实现解锁。当烹饪器具处于断电状态,烹饪器具需要进行开盖动作的情况下,一般通过旋拧手柄,使手柄带动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摆臂摆动,实现锁盖的锁定或者解锁。
3.但是,由于此时从动轮与主动轮仍然处于啮合状态,并且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电机的扭矩较大,在上述开盖的过程中,旋拧手柄实现开盖动作就需要克服电机的扭矩,从而会出现在断电时旋拧手柄费力,难以开盖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盖体组件在断电时易出现难以开盖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包括:第一盖体,具有安装腔;第二盖体,罩设于安装腔,第二盖体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的手柄,手柄相对于本体可转动地设置;驱动结构,位于安装腔内;传动结构,位于安装腔内,传动结构包括与驱动结构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的主动轮和能够与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从动轮与手柄连接;以及浮动结构,位于安装腔内,浮动结构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沿其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主动轮具有与从动轮啮合的第一位置和与从动轮解除啮合的第二位置。
6.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与主动轮连接的浮动结构,并且主动轮可以沿主动轮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这样,当在断电的情况下需要用户实现手动开盖动作时,用户可以通过按压主动轮,使主动轮沿其轴线方向朝远离从动轮的方向移动,从而使主动轮由与从动轮啮合的第一位置切换至与从动轮解除啮合的第二位置,此时,用户手动转动手柄,手柄会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使用户无需克服驱动结构的扭矩就可以实现手动开盖的动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盖体组件在断电时易出现的难以开盖的问题,即在断电时用户无需加大力度就可以使实现开盖。
7.进一步地,浮动结构包括位于驱动结构和主动轮之间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驱动结构抵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主动轮抵接,以使主动轮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这样,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会作用至主动轮上,使主动轮沿其轴线方向朝第一位置移动,从而使主动轮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并且保持在第一位置。
8.进一步地,主动轮包括第一轴段以及与第一轴段连接的第二轴段,第一轴段的直径大于第二轴段的直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之间具有第一台阶面,第一轴段与从动轮啮合,第一弹性件位于第二轴段的外周,且第一弹性件与第一台阶面抵接。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第一弹性件套设在第二轴段的外周,可以使第一台阶面受到均匀的沿主动轮的轴线方向
的推力,从而当主动轮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时,主动轮可以沿竖直方向平稳移动。
9.进一步地,盖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本体的按钮结构,按钮结构包括穿设于本体的按钮,在外力的作用下,按钮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主动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这样,方便用户按压主动轮,并且使主动轮与从动轮脱离啮合。
10.进一步地,按钮上设有凸缘,按钮结构还包括位于按钮的外周的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位于凸缘和主动轮之间。这样,当完成开盖动作后,用户将按压力撤消后,第二弹性件可以使按钮更好地恢复至按压前的位置。
11.进一步地,按钮结构还包括:连接件;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定位孔,连接件的一端与本体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定位孔连接,且固定板位于按钮的外周,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凸缘抵接,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固定板抵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第二弹性件限制在固定板和按钮的凸缘之间,这样,在第二盖体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弹性件和按钮均可随着第二盖体转动而转动,从而可以避免按钮和第二弹性件从第二盖体上脱落。
12.进一步地,盖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盖体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相连接的连接件和限位件,连接件与第一盖体连接,限位件与主动轮的端面抵接,以限制主动轮在其轴线方向的极限位移。通过上述设置,当完成开盖动作后,用户将按压力撤消后,限位件可以对主动轮在竖直方向朝上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制,从而避免主动轮从驱动结构的输出轴上脱离。
13.进一步地,主动轮还包括与主动轮的第一轴段连接的第三轴段,第三轴段和主动轮的第二轴段分别位于第一轴段的相对两侧,限位件上设有安装通孔,第三轴段位于安装通孔内。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通孔可以对第三轴段起到导向的作用,即可以对主动轮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14.进一步地,第三轴段的直径小于第一轴段的直径,第一轴段和第三轴段之间具有第二台阶面,限位结构还包括位于限位件的朝向第二台阶面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第二台阶面抵接。这样,可以降低限位件与主动轮之间摩擦力,以使主动轮能够更加顺畅地转动。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设置于煲体的上方的上述盖体组件。上述烹饪器具具有上述盖体组件的全部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盖体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3示出了图1的盖体组件的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其中,主动轮处于第一位置);
20.图4示出了图3的盖体组件的a处放大图;
21.图5示出了图1的盖体组件的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其中,主动轮处于第二位置);
22.图6示出了图5的盖体组件的b处放大图;
23.图7示出了图1的盖体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其中,主动轮处于第一位置);
24.图8示出了图7的盖体组件的c处放大图;
25.图9示出了图1的盖体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其中,主动轮处于第二位置);以及
26.图10示出了图9的盖体组件的d处放大图。
2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8.10、第一盖体;11、安装腔;20、第二盖体;21、本体;22、手柄;30、驱动结构;31、驱动电机;40、传动结构;41、主动轮;411、第一轴段;412、第二轴段;413、第三轴段;42、从动轮;43、装配孔;44、摆臂;50、浮动结构;51、第一弹性件;60、按钮结构;61、按钮;62、固定板;63、第二弹性件;71、连接件;72、定位孔;80、限位结构;81、连接件;82、限位件;83、限位凸起;84、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0.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盖体组件包括第一盖体10、第二盖体20、驱动结构30、传动结构40以及浮动结构50。其中,第一盖体10具有安装腔11;第二盖体20罩设于安装腔11,第二盖体20包括本体21以及设置于本体21的手柄22,手柄22相对于本体21可转动地设置;驱动结构30位于安装腔11内;传动结构40位于安装腔11内,传动结构40包括与驱动结构30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的主动轮41和能够与主动轮41啮合的从动轮42,从动轮42与手柄22连接;以及浮动结构50位于安装腔11内,浮动结构50与主动轮41连接,主动轮41沿主动轮41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主动轮41具有与从动轮42啮合的第一位置和与从动轮42解除啮合的第二位置。
31.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主动轮41连接的浮动结构50,并且主动轮41可以沿主动轮41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这样,当在断电的情况下需要用户实现手动开盖动作时,用户可以通过按压主动轮41,使主动轮在图6中沿其轴线方向向下移动,从而使主动轮41由与从动轮42啮合的第一位置切换至与从动轮42解除啮合的第二位置,此时,用户在手动转动手柄22时,手柄22会带动从动轮42转动,因而无需克服驱动结构30的扭矩就可以实现手动开盖的动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盖体组件在断电时易出现难以开盖的问题,即在断电时用户无需加大力度就可以使实现开盖。
32.进一步地,当完成手动开盖后,用户不再对主动轮41实施按压力,浮动结构50可以使主动轮41由第二位置自动切换至第一位置,这样,在有电时,即驱动结构30可以正常工作时,可以利用驱动结构30驱动主动轮41转动,然后主动轮41带动从动轮42转动,以实现自动开盖。
33.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在应急情况下的开合盖的便捷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
34.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盖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盖体10的锁盖以及与锁盖连接的摆臂44,其中,摆臂44的一端与从动轮42连接,摆臂44的另一端与锁盖连接,锁盖相对于煲体或第一盖体10可转动地设置,以使锁盖具有与煲体配合的锁定位置以及与煲体解除配合的解锁位置,这样,在驱动结构30可以正常工作时,驱动结构
30可以驱动主动轮41转动,然后主动轮41带动从动轮42转动,从动轮42带动摆臂44摆动,以带动锁盖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从而可以实现主动开盖的动作。
3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开盖并不是指把第一盖体10打开,而是指使锁盖处于解锁位置,这样,可以使第一盖体10处于可以打开的状态。
36.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浮动结构50包括位于驱动结构30和主动轮41之间的第一弹性件51,第一弹性件51的一端与驱动结构30抵接,第一弹性件51的另一端与主动轮41抵接,以使主动轮41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
37.通过上述设置,在外力的作用下,主动轮41沿其轴线方向往图4中的下方移动,这样外力(即按压力)会克服第一弹性件51的弹性力对第一弹性件51进行压缩,并且使主动轮41由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当按压在主动轮41上的外力消失时,第一弹性件51的恢复力会作用至主动轮41上,并使主动轮41沿其轴线方向在图6中向上移动,从而使主动轮41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并且保持在第一位置。
3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主动轮的轴线方向平行于图3中示出的竖直方向。
3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51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可以承受轴向压力,这样,压缩弹簧向主动轮41提供沿图6向上的轴向推力,从而使主动轮41可以保持在第一位置。
40.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浮动结构50还可以包括图6中的竖直方向可伸缩设置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驱动结构30连接,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主动轮41连接,这样,电动推杆可以带动主动轮41在其轴线方向上移动。
41.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主动轮41包括第一轴段411以及与第一轴段411连接的第二轴段412,第一轴段411的直径大于第二轴段412的直径,第一轴段411和第二轴段412之间具有第一台阶面,第一轴段411与从动轮42啮合,第一弹性件51位于第二轴段412的外周,且第一弹性件51与第一台阶面抵接。
42.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第一弹性件51套设在第二轴段412的外周,可以使第一台阶面受到均匀的沿主动轮41的轴线方向的推力,从而当主动轮41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时,主动轮41可以沿图4中的竖直方向平稳移动。
43.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浮动结构5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弹性件51,且多个第一弹性件51绕主动轮41的轴线均匀间隔设置。这样,也可以为主动轮41提供使其保持在第一位置的作用力。
44.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盖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本体21的按钮结构60,按钮结构60包括穿设于本体21的按钮61,在外力的作用下,按钮61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主动轮4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45.通过上述设置,当驱动结构30断电时,用户可以根据情况向下按压按钮61,从而使按钮61带动主动轮41沿竖直方向朝下移动,这样,主动轮41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此时,用户直接旋拧手柄22,即可带动从动轮42转动,进而通过摆臂44带动锁盖由锁定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以使第一盖体10能够处于可以打开的状态,这样,方便用户打开第一盖体10。
46.进一步地,当完成开盖动作后,用户不再按压按钮61,在浮动结构50的带动下,主
动轮41沿图6中的竖直方向朝上移动,从而使主动轮41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这样,通过设置按钮61更方便用户按压主动轮41,从而更为方便地使主动轮4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47.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按钮61,在本体21上设置与主动轮41对应的避让孔,同时设置能够盖住避让孔的防护盖。当需要向下按压主动轮41时,打开防护盖,利用类似顶针的辅助工具穿过避让孔并推动主动轮41向下移动。
48.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按钮61上设有凸缘,按钮结构60还包括位于按钮61的外周的第二弹性件63,第二弹性件63位于凸缘和主动轮41之间。
49.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凸缘和主动轮41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63,这样,当完成开盖动作后,用户不再按压按钮61后,第二弹性件63可以使按钮61更好地恢复至按压前的位置。
50.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63,可以提高按压按钮61的按压手感,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好地体验。
51.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按钮结构60还包括与本体21连接的固定板62,固定板62位于按钮61的外周,第二弹性件63的一端与凸缘抵接,第二弹性件63的另一端与固定板62抵接。
52.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第二弹性件63限制在固定板62和按钮61的凸缘之间,这样,在第二盖体20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弹性件63和按钮61均可随着第二盖体20转动而转动,从而可以避免按钮61和第二弹性件63从第二盖体20上脱落。
53.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按钮61的远离主动轮41的一端还设有凸沿,凸沿和凸缘分别位于第二盖体20的相对两侧,这样,可以避免按钮61脱离第二盖体20,并且第二弹性件63的一端与凸缘连接,第二弹性件63的另一端和主动轮41连接,这样,在第二盖体20转动的过程中,按钮61和第二弹性件63均可以随着第二盖体20一同转动。
54.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盖体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本体21和固定板62的连接件71,固定板62上设有定位孔72,连接件71的一端与本体21连接,连接件71的另一端通过定位孔72与固定板62连接。
55.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固定板62安装在本体21上,并且将连接件71与定位孔72连接,可以对固定板62上的用于穿过按钮61的通孔进行定位,从而使上述通孔与本体21上的用于穿过按钮61的通孔同轴设置,进而使按钮61可以更顺畅地在图8中沿主动轮41的轴线方向移动。
56.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连接件71可以使固定板62与本体21之间具有预定间隔,从而提供了第二弹性件63的安装空间。
57.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件71和定位孔72通过螺纹连接。当然,在替代实施例中,连接件71和定位孔72也可以通过胶接等其它方式连接。
58.当然,在替代实施中,可以在本体21上设置定位孔72,将连接件71设置在固定板62上。
59.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盖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盖体10的限位结构80,限位结构80包括相连接的连接件81和限位件82,连接件81与第一盖体10连接,限位件82与主动轮41的端面抵接,以限制主动轮41在轴线方向的极限位移。
60.通过上述设置,当完成开盖动作后,用户撤销施加在按钮61上的按压力后,限位件
82可以对主动轮41在图10中的朝上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制,从而避免主动轮41从驱动结构30的输出轴上脱离;进一步地,通过设置限位件82可以使第一弹性件51一直处于压缩状态,使主动轮41在图10中的竖直方向的移动更加平稳。
6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限制主动轮41在轴线方向的极限位移是指限制主动轮41沿图10中的竖直方向朝上移动的位移,比如,主动轮41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为第一位置。
6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限位件82可以直接与主动轮41的端面抵接,从而将主动轮41限制在第一位置。
63.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限位结构80还包括与连接件81连接的固定件84,限位件82和固定件84分别位于连接件81的相对两侧,这样,便于将限位结构80安装在第一盖体10上;进一步地,连接件81沿图10中的竖直方向延伸,且限位件82和固定件84分别位于连接件81的相对两端,这样可以使限位件82位于主动轮41的上方。
64.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主动轮41还包括与主动轮41的第一轴段411连接的第三轴段413,第三轴段413和主动轮41的第二轴段412分别位于第一轴段411的相对两侧,限位件82上设有安装通孔,第三轴段413位于安装通孔内。
65.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通孔可以对第三轴段413起到导向的作用,即可以对主动轮41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66.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三轴段413的直径小于第一轴段411的直径,第一轴段411和第三轴段413之间具有第二台阶面,限位结构80还包括位于限位件82的朝向第二台阶面的限位凸起83,限位凸起83与第二台阶面抵接。
67.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减小限位件82与主动轮41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样,当主动轮41处于第一位置并发生转动时,可以降低限位件82与主动轮41之间的摩擦面积,从而降低限位件82与主动轮41之间摩擦力,进而使主动轮41能够更加顺畅地转动。
68.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限位凸起83可以为环形凸起,这样,可以实现对第二台阶面的均匀抵接。当然,在替代实施例中,限位凸起83也可以为绕主动轮41的轴线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起。
69.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驱动结构30包括设置于第一盖体10的驱动电机31,主动轮41上设有装配孔43,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装配孔43滑动配合。
70.通过上述设置,在驱动电机31不限制主动轮的轴向移动的情况下,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可以带动主动轮41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42和摆臂44转动,进而实现自动开盖。
71.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输出轴和装配孔43之间的配合结构采用的是防转结构,即在输出轴的周向侧壁设置轴向凸筋,在装配孔43的内壁设置与轴向凸筋滑动配合的凹槽,这样,就可以避免主动轮41与输出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但可以使主动轮41相对于输出轴发生相对移动。
72.当然,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在装配孔43的内壁设置轴向凸筋,在输出轴的周向侧壁设置与轴向凸筋滑动配合的凹槽。
7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设置于煲体的上述的盖体组件。
74.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75.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盖体组件的第一盖体10与煲体枢转连接。当然,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0也可以与煲体可拆卸地连接,比如,第一盖体10旋转扣合在煲体上。
76.上述烹饪器具具有上述盖体组件的全部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77.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与主动轮连接的浮动结构,并且主动轮可以沿主动轮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这样,当在断电的情况下需要用户实现手动开盖动作时,用户可以通过按压主动轮,使主动轮沿其轴线方向朝远离从动轮的方向移动,从而使主动轮由与从动轮啮合的第一位置切换至与从动轮解除啮合的第二位置,此时,用户手动转动手柄,手柄会带动从动轮转动,因而无需克服驱动结构的扭矩就可以实现手动开盖的动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盖体组件在断电时易出现难以开盖的问题,即在断电时用户无需加大力度就可以使实现开盖。
7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