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伴随着对建筑物的愈来愈多的功能的需求,需要对水管道、燃气管道、线路等设置,并且人们对于这种建筑上美的需求,将线缆等多是通过预埋线管进行走线,尤其是在结构顶板上的电控套管的预埋,由于住宅楼电工线管的施工较多、较密,后期施工过程中,尤其是设置通丝吊杆时,由于无法确定电工套管的走向,容易造成盲目施工情形,进而导致大量的套管被打断,造成二次返工,这样不仅会浪费材料,也会增大施工成本,并且二次返工会对工期有一定的影响;而现有的方式多是在顶板进行刷漆标记,但是做法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并且对于油漆等材料的需求量也会大大的增加。
3.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实用新型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墙、梁模板转角处的基准件,位于顶板上的夹持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准件与所述夹持件之间的连接件;所述夹持件包括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一板面设置在所述夹持件的端部,且所述l型板的两内板面均与所述线管管体贴合。
6.优选的,所述基准件包括与所述墙、梁模板的顶面相贴合的横板,以及与所述墙、梁模板的竖直的侧面相贴合的竖板,所述横板的一端部与所述竖板的中心处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
8.进一步的,所述基准件还包括两个对称且竖直设置、且设置在所述竖板的远离所述横板的一板面上的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竖板组成u型槽,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在所述u型槽内滑动,且其端面与所述竖板的板面相贴合;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所述l型板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管。
10.进一步的,所述基准件还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设置在所述竖板远离所述横板的一面上,与所述连接管的轴线共线,且所述连接套筒内筒壁与所述连接管外壁间隙配合。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包括一端部与所述连接套筒间隙配合的外管,一端与所述外管另一端部相互套接的内管,以及设置在所述之间的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限位销;所述内管另一端与所述l型板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l型板的一板面上设有与所述内管的轴线共线的连接筒,且所述连接筒的内管壁与所述内管间隙配合。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连接件的长度,从而确定电工套管与墙体间距,避免了后期返工造成的材料的浪费。
14.本实用新型中,该线管定位装置简便实用,安装、拆卸方法,而且各个零部件都是施工现场常用的材料,如角钢、圆管等,材料可方便寻找,无需订制加工,且加工方法简单实用,加工成本低,并且可以做到节约材料,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扩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扩大结构示意图;
19.其中,附图标记为:1、基准件;11、横板;12、竖板;13、连接板;13’、连接套筒;2、连接件;21、连接板;21’、连接管;21
’‑
1、外管;21
’‑
2、内管;21
’‑
3、限位销;3、夹持件;31、l型板;32、固定板;4、墙、梁模板;5、线管;6、连接筒;7、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一
21.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墙、梁模板4转角处的基准件1,位于顶板上的夹持件3,所述夹持件用以夹持线管5,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准件与所述夹持件之间的连接件2;所述夹持件3包括l型板31,所述l型板的一板面设置在所述夹持件的端部,且所述l型板的两内板面均与所述线管管体贴合。
22.优选的,所述基准件包括与所述墙、梁模板的顶面相贴合的横板11,以及与所述墙、梁模板的竖直的侧面相贴合的竖板12,所述横板的一端部与所述竖板的中心处相连接。
23.具体的,所述横板与所述竖板呈t型。
24.优选的,该t型结构板由两个角钢焊接而成,采用两∠30*3角钢对焊。
25.进一步的,所述基准件包括与一板面所述墙、梁的竖直面共面的基准板,所述基准板另一板面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以及固定该基准板的固定组件。
26.当结构顶板的墙、梁两模板之间没有钢筋组件时,或钢筋密度较低时,可以方便固定安放时,该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7,其一端与所述墙、梁的竖直面相贴合,另一端与固定板的另一竖直面相接触。
27.当结构顶板的墙、梁两模板之间钢筋较密较高时,该固定组件包括挂钩,设置在所述基准面与所述墙、梁的竖直面共面的一面上,用以固定该基准板。
2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21。
29.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设置为角钢,优选采用∠30*3规格的角钢。
30.进一步的,所述基准件还包括两个对称且竖直设置、且设置在所述竖板的远离所述横板的一板面上的固定板13,两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竖板组成u型槽,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在所述u型槽内滑动,且其端面与所述竖板的板面相贴合;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所述l型板固定连接。
31.实施例二
32.参见图3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其余结构与实施一相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在于连接件的结构不同。
33.优选的,该连接件包括连接管21’。
34.进一步的,所述基准件还包括连接套筒13’,所述连接套筒设置在所述竖板远离所述横板的一面上,与所述连接管的轴线共线,且所述连接套筒内筒壁与所述连接管外壁间隙配合。
3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包括一端部与所述连接套筒13’间隙配合的外管21
’‑
1,一端与所述外管另一端部相互套接的内管21
’‑
2,以及设置在所述之间的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限位销21
’‑
3;所述内管另一端与所述l型板连接。
36.进一步的,所述l型板的一板面上设有与所述内管的轴线共线的连接筒6,且所述连接筒的内管壁与所述内管间隙配合。
37.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筒、所述连接管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与之相对应的外管、内管的端部设有与之配合的螺纹。
38.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墙、梁模板(4)转角处的基准件(1),位于顶板上的夹持件(3),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准件与所述夹持件之间的连接件(2);所述夹持件(3)包括l型板(31),所述l型板的一板面设置在所述夹持件的端部,且所述l型板的两内板面均与线管(5)管体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件包括与所述墙、梁模板的顶面相贴合的横板(11),以及与所述墙、梁模板的竖直的侧面相贴合的竖板(12),所述横板的一端部与所述竖板的中心处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件还包括两个对称且竖直设置、且设置在所述竖板的远离所述横板的一板面上的固定板(13),两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竖板组成u型槽,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在所述u型槽内滑动,且其端面与所述竖板的板面相贴合;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所述l型板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管(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件还包括连接套筒(13’),所述连接套筒设置在所述竖板远离所述横板的一面上,与所述连接管的轴线共线,且所述连接套筒内筒壁与所述连接管外壁间隙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一端部与所述连接套筒(13’)间隙配合的外管(21
’‑
1),一端与所述外管另一端部相互套接的内管(21
’‑
2),以及设置在所述之间的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限位销(21
’‑
3);所述内管另一端与所述l型板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的一板面上设有与所述内管的轴线共线的连接筒(6),且所述连接筒的内管壁与所述内管间隙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墙、梁模板转角处的基准件,位于顶板上的夹持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准件与所述夹持件之间的连接件;所述夹持件包括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一板面设置在所述夹持件的端部,且所述L型板的两内板面均与所述线管管体贴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顶板线管定位装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连接件的长度,从而确定电工套管与墙体间距,避免了后期返工造成的材料的浪费,同时该定位装置的简便实用,安装、拆卸方法,而且各个零部件都是施工现场常用的材料,材料可方便寻找,无需订制加工。无需订制加工。无需订制加工。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伟 武延合 温宇亮 闻宝金 刘岳晓 邢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6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