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吊顶组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吊顶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材料技术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顶组件。


背景技术:

2.天花板吊顶又称顶棚,天花板,是建筑装饰工程的一个重要子分部工程,天花板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弥补房屋本身的缺陷、增加空间的层次感、便于补充光源、便于清洁、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
3.现有天花吊顶通常由多个组件组成,相互连接适配性较差,连接不稳固,需要提高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顶组件,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吊顶组件,包括多个挂钩式方板龙骨、多个t型骨、多个挂钩式方板和多个主龙骨,所述主龙骨通过吊件安装在所述t型骨上方,所述t型骨包括插条;
7.所述挂钩式方板龙骨包括龙骨主体、上槽和下槽,所述上槽连接在所述龙骨主体的顶部,所述下槽连接在所述龙骨主体的底部,所述上槽的内壁对称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上槽内壁的下半部,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二凹槽构成第二插接部,所述插条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接部;
8.所述挂钩式方板的外壁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上槽扣接。
9.进一步的,所述上槽的内壁还对称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上槽内壁的上半部,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凹槽构成第一插接部。
10.进一步的,所述下槽的外壁对称设置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为c形凹槽,所述下槽的内壁为波浪形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上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壁顶部转角处均为圆弧过渡,所述挂钩式方板龙骨为一体型材件。
12.进一步的,所述上槽的底壁设置有向上突起的凸条。
13.进一步的,所述t型骨还包括上端部和连接体,所述上端部连接在所述连接体的顶部,所述插条连接在所述连接体的底部,所述插条与所述连接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抗震和抗弯曲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为人字形结构,还包括包边,所述包边将所述插条包裹。
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由两片紧密贴合的筋板组成,该筋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两筋板之间产生缝隙的咬合部。
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的端部设置有合金端头,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便于所述合金端头插置的插置孔。
16.进一步的,所述挂钩设于所述挂钩式方板的左右两侧外壁或前后两侧外壁或前后左右四侧外壁。
17.进一步的,所述吊件为倒u型结构,从上至下安装在所述主龙骨上,所述吊件的底部设有安装倒扣,所述安装倒扣与所述上端部卡接。
18.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吊装件,所述吊装件安装在所述主龙骨上。
19.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v型卡骨,所述v型卡骨上开设有卡口,所述卡口卡接在所述t型骨上。
2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吊顶组件,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挂钩式方板龙骨上槽的内壁设置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设于上槽内壁的下半部分,第二凹槽能够与t型骨的插条插接,不同于现有技术,由于插条是插接在上槽的下半部分,因此插条插接后,插条的顶部与上槽之间还存在足够的用于挂扣的空间,挂钩式方板在其外壁设置伸出的挂钩后,就能够挂扣在上槽上,提高挂钩式方板与吊顶龙骨的连接稳定性。
2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稳定性好,适用于大面积,长距离铺设的场合,不仅结构牢固,长期使用不变形,不起缝。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组件部分剖面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挂钩式方板龙骨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挂钩式方板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吊件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组件另一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图6中c部交接点平面图;
30.图8为图1中a部放大图;
31.图9为图1中b部放大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挂钩式方板龙骨、11-龙骨主体、12-上槽、121-第一凹槽、122-第二凹槽、13-下槽、14-第三凹槽、15-凸条;
34.2-t型骨、21-插条、22-上端部、23-连接体、231-合金端头、24-弯折部、25-包边;
35.3-挂钩式方板、31-挂钩;
36.4-主龙骨;
37.5-吊件、51-安装倒扣;
[0038]6‑‑
吊装件;
[0039]
7-v型卡骨,71-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0041]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吊顶组件,包括多个挂钩式方板龙骨1、多个t型骨2、多个挂钩式方板3和多个主龙骨4,主龙骨4通过吊件5安装在t型骨2上方,t型骨2包括插条21。
[0042]
挂钩式方板龙骨1包括龙骨主体11、上槽12和下槽13,上槽12连接在龙骨主体11的
顶部,下槽13连接在龙骨主体11的底部,上槽12的内壁对称设有第二凹槽122,第二凹槽122设于上槽12内壁的下半部,两个相对的第二凹槽122构成第二插接部,插条21插接在第二插接部。
[0043]
挂钩式方板3的外壁设有挂钩31,挂钩31与上槽12扣接。
[0044]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槽12的内壁设置第二凹槽122,第二凹槽122设于上槽12内壁的下半部分,第二凹槽122与t型骨2的插条21插接,不同于现有技术,由于插条21是插接在上槽12的下半部分,因此插条21插接后,插条21的顶部与上槽12之间还存在足够的用于挂扣挂钩31的空间,挂钩式方板3的挂钩31能够挂扣在上槽12上,提高挂钩式方板3与挂钩式方板龙骨1的连接稳定性。
[0045]
在本实施例中,上槽12的内壁还对称设有第一凹槽121,第一凹槽121设于上槽12内壁的上半部,两个相对的第一凹槽121构成第一插接部。这样,外设的插条21还可以插接在第一插接部中,这样,该种的装配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挂钩式方板龙骨与现有技术的挂钩式方板龙骨的用途一致,用于安装常规的承托式挂钩式方板。
[0046]
在本实施例中,下槽13的外壁对称设置第三凹槽14,第三凹槽14为c形凹槽,下槽13的内壁为波浪形结构。第三凹槽14的设置能够将缓冲条或装饰物置入第三凹槽14中,将第三凹槽14设为c型,能够增强美观性。将下槽13的内壁设为波浪形结构,能够增强挂钩式方板龙骨1的强度,也能提升挂钩式方板龙骨1的美观性,同时下槽13的内壁也能置入装饰物,波浪形结构能够更好的承托住装饰物,将装饰物固定住,进一步提升美观性。
[0047]
在本实施例中,上槽12、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的槽壁顶部转角处均为圆弧过渡,挂钩式方板龙骨1为一体型材件。由于挂钩式方板3挂扣在上槽12上,插条21也要插入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中,挂钩式方板3的挂钩31与第一凹槽121的槽壁顶面相抵,圆弧过渡的设置使转角处与插条21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也使挂钩31与第一凹槽121的槽壁顶面连接处较平缓,防止相互刮伤。一体成型的设置,使得挂钩式方板龙骨1的强度高,整体性好。
[0048]
在本实施例中,上槽12的底壁设置有向上突起的凸条15。当外设的插条21插接在第二插接部时,如不设置上述的凸条15,那插条21的底部将于上槽12的底壁大面积地面接触,这样在插条21插接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不利于插条21的安装;当设置了凸条15后,插条21的底部仅与凸条15的顶部接触,可以大大减少接触面,降低摩擦力。
[0049]
在本实施例中,t型骨2还包括上端部22和连接体23,上端部22连接在连接体23的顶部,插条21连接在连接体23的底部,插条21与连接体23之间设置有用于抗震和抗弯曲的弯折部24,弯折部24为人字形结构,还包括包边25,包边25将插条21包裹。
[0050]
当有外力施加于插条21上时,弯折部24将会产生瞬间变形,由于弯折部24的人字形结构提高了整体t型骨2的弹性性能,当外力消失或者减小时,弯折部24的弹力又将会使得插条21向其原始状态回复。因此,弯折部24的人字形结构增加了t型骨2的抗弯曲性能和强度,耐久性强,并且可抗震、抗弯曲,承载量增大。包边25的设置,提高了插条21的承重力,进一步提高t型骨2的强度。
[0051]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体23由两片紧密贴合的筋板组成,该筋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两筋板之间产生缝隙的咬合部。咬合部上设有多个咬合点,通过设置咬合部,能够增强连接体23的咬合强度、抗压强度和抗扭转强度,使两筋板贴合紧密,并且使筋板平面度得以保
证从而不影响吊顶的安装施工,防止两筋板间缝隙产生。
[0052]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体23的端部设置有合金端头231,连接体23上设置有便于合金端头231插置的插置孔。连接体23的两个端部的合金端头231为对向设置,当不同的t型骨2直角相交,相互插接成骨架时,如图7所示,将其一的t型骨2的合金端头231插入到其二的t型骨2的插置孔中,以实现横纵联接的目的。
[0053]
在本实施例中,挂钩31设于挂钩式方板3的左右两侧外壁或前后两侧外壁或前后左右四侧外壁。在实际使用中,挂钩式方板3可能横装也可能竖装,当采用横装的时候,挂钩31为安装在前后两侧外壁,当采用竖装的时候,挂钩31为安装在左右两侧的外壁,四侧外壁均设置挂钩31时,用于如图6所示的多个t型骨2和挂钩式方板龙骨1横纵相交联接时的情况,这样连接最稳固。
[0054]
在本实施例中,吊件5为倒u型结构,从上至下安装在主龙骨4上,吊件5的底部设有安装倒扣51,安装倒扣51与上端部22卡接。通过安装倒扣51的设置,使得吊件5能够稳固卡接在t型骨2上,提高主龙骨4与t型骨2的连接稳定性。
[0055]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吊装件6,吊装件6安装在主龙骨上4。吊装件用于将吊顶组件安装在天花板上。
[0056]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v型卡骨7,v型卡骨7上开设有卡口71,卡口71卡接在t型骨2上,将v型卡骨7与t型骨2连接起来。v型卡骨能够增强吊顶组件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0057]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图,可根据需求将多个t型骨2和挂钩式方板龙骨1横纵相交联接时,联接示意图如图7所示,能够进一步提高吊顶组件的稳定性。
[0058]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出现方位词时,对于方位词,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0059]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当出现术语如“设置在”、“相连”、“连接”时,这些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当出现如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上”、“下”时,可以包括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上”时,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的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下”时、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的高度低于第二特征的高度。
[0061]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62]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