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浇混凝土就是在施工现场支模浇注的混凝土。定义信息现浇混凝土就是在施工现场支模浇注的混凝土。比如现在的大多数建筑物都是采用现浇方式。
3.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11341788u中公开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虽然通过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使修补已有墙体时,在表面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直接省去了传统方案中需要斜支撑板的步骤,大大缩小了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自身的体积,从而大幅减少了施工占地面积,同时降低了因为交通不便要急于拆掉斜支撑造成模板振动位移的风险,减少了交通隐患,便于拆装运输;支撑组件和拉紧组件的组合使用能够在给予浇筑模板组件足够的支撑的同时提供了更多的调整余量,以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施工情况。
4.但是,由于夜间施工时间较短,浇筑的修补混凝土仍难达到初凝时间,急于拆掉斜支撑仍会有模板振动位移的风险,一旦发生位移,将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的一侧螺纹连接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一侧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u形架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架,所述u形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u形架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夹持板。
9.可选的,所述模具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表面安装有挡板。
10.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形状呈h形,所述圆孔的数量为两个。
11.可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盖,所述螺纹盖的形状呈圆形。
12.可选的,所述夹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
13.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的数量为两个。
14.(三)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通过模具、u形架、支撑架、电机、螺纹杆和夹持板
的配合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混泥土灌进模具中,工作人员将u形架和支撑架安装在模具周围,进而打开电机开关,继而螺纹杆开始转动,夹持板开始在螺纹杆上向电机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夹持模具,避免模具位移,导致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17.2、该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通过模具、滑槽、挡板的配合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混泥土放置在模具中,进而当模具使用完毕后,继而将挡板从模具中的滑槽中取出,从而给混泥土墙体做支撑的作用,便于拆卸,方便工作人员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拆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夹持机构立体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挡板和模具立体图。
22.图中:1、模具;2、u形架;3、螺纹孔;4、支撑架;5、支撑板;6、电机;7、螺纹杆;8、圆孔;9、夹持板;10、滑槽;11、挡板;12、螺纹盖;13、矩形块;14、滚轮;15、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包括模具1,模具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u形架2,u形架2的一侧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3,u形架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架4,u形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表面设置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u形架2的内部开设有圆孔8,螺纹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夹持板9;
25.为了可以夹持模具1,避免模具1位移,导致混凝土表面不平整,该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通过模具1、u形架2、支撑架4、电机6、螺纹杆7和夹持板9的配合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混泥土灌进模具1中,工作人员将u形架2和支撑架4安装在模具1周围,进而打开电机6开关,继而螺纹杆7开始转动,夹持板9开始在螺纹杆7上向电机6的方向移动;
26.模具1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的表面安装有挡板11;
27.为了给混泥土墙体做支撑的作用,便于拆卸,方便工作人员反复使用,该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通过模具1、滑槽10、挡板11的配合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混泥土放置在模具1中,进而当模具1使用完毕后,继而将挡板11从模具1中的滑槽10中取出;
28.支撑架4的形状呈h形,圆孔8的数量为两个,螺纹杆7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盖12,螺纹盖12的形状呈圆形,夹持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13,矩形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14,支撑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脚螺栓15,地脚螺栓15的数量为两个,通过设置地脚螺栓15,可以稳固支撑架,避免支撑架倾倒。
29.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30.1.模具1、u形架2、支撑架4、电机6、螺纹杆7和夹持板9的搭配使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混泥土灌进模具1中,工作人员将u形架2和支撑架4安装在模具1周围,进而打开电机6
开关,继而螺纹杆7开始转动,夹持板9开始在螺纹杆7上向电机6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夹持模具1,避免模具1位移,导致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31.2.模具1、滑槽10、挡板11的搭配使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混泥土放置在模具1中,进而当模具1使用完毕后,继而将挡板11从模具1中的滑槽10中取出,从而给混泥土墙体做支撑的作用,便于拆卸,方便工作人员反复使用。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包括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u形架(2),所述u形架(2)的一侧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3),所述u形架(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u形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表面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u形架(2)的内部开设有圆孔(8),所述螺纹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夹持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1)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表面安装有挡板(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的形状呈h形,所述圆孔(8)的数量为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盖(12),所述螺纹盖(12)的形状呈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13),所述矩形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脚螺栓(15),所述地脚螺栓(15)的数量为两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的一侧螺纹连接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一侧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U形架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架,所述U形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有传动杆。该现浇混凝土墙体支撑装置,通过模具、U形架、支撑架、电机、螺纹杆和夹持板的配合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混泥土灌进模具中,工作人员将U形架和支撑架安装在模具周围,进而打开电机开关,继而螺纹杆开始转动,夹持板开始在螺纹杆上向电机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夹持模具,避免模具位移,导致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 李传明 冯海洋 崔光哲 乔培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龙奕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7
技术公布日: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