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舞台倾斜转台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舞台倾斜转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舞台倾斜转台。


背景技术:

2.现代舞台运动表现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表演需要更精确、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效果呈现来实现,部分表演为空中表演,且需要多人协作,现有的高空转台设备无法多方位调节,站立平台不能始终保持水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舞台倾斜转台,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舞台转台的站立平台无法始终保持水平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舞台倾斜转台,包括转台组件以及固定在所述转台组件上的基座,所述基座上铰接有翻转臂,所述基座上还铰接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与所述翻转臂平行设置,所述翻转臂的端部设有站台,所述站台用于表演者在表演时站立,所述站台上的连接侧面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翻转臂与所述平衡杆上;具体的,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所述翻转臂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接部上,所述平衡杆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部上,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第二铰接部的间距与所述连接侧面两端铰接处的间距相同,且所述连接侧面与所述基座平行设置,因此,所述连接侧面、所述翻转臂、所述平衡杆以及所述基座之间形成四个角相互铰接的平行四边形,由于所述基座保持不动,在所述翻转臂与所述平衡杆翻转带动所述站台上升的过程中,所述翻转臂与所述平衡杆始终平行,所述连接侧面与所述基座始终平行,且所述基座与所述连接侧面都是竖直设置,所述站台的上表面又与所述连接侧面保持垂直,因此所述站台的上表面在升降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所述基座上还设有驱动组件,工作时,由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翻转臂与所述平衡杆同步倾斜运动。
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动缸和翻转驱动电机,所述电动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电动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翻转臂的一侧,所述电动缸的端部还套装有安装座,所述翻转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翻转驱动电机带动所述电动缸伸缩,从而带动所述翻转臂以及所述平衡杆翻转。
8.进一步的,所述平衡杆与所述翻转臂之间等间距设有多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翻转臂与所述平衡杆上,所述翻转臂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平衡杆运动。
9.进一步的,所述转台组件包括回转支承、底座以及旋转驱动电机,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回转支承上,所述回转支承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对称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上均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对称设置在所述回转支承的两侧,所述驱动齿轮运行后带动所述回转支承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基座旋转,通过
双电机跟随控制技术,可以确保最大限度消除齿侧间隙对于定位精确度的影响;所述底座的底部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支撑杆。
10.(三)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一种舞台倾斜转台,底座两侧对称安装双旋转驱动电机可带动回转支承以及基座旋转,可以最大限度消除齿侧间隙对于定位精确度的影响,通过双电机同步跟随控制提高了回转末端的定位精度,基座上铰接的翻转臂与平衡杆保持平行,且与基座以及站台组成四连杆结构,使翻转臂在翻转时,站台始终保持水平,保证了表演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舞台倾斜转台的展开状态侧视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舞台倾斜转台的收缩状态侧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舞台倾斜转台的图2中a处放大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舞台倾斜转台的俯视图。
16.其中:1为基座、2为翻转臂、3为平衡杆、4为站台、5为连接侧面、6为电动缸、7为翻转驱动电机、8为安装座、9为连杆、10为回转支承、11为底座、12为旋转驱动电机、13为驱动齿轮、14为第一铰接部、15为第二铰接部、16为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参阅图1~图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舞台倾斜转台,包括转台组件以及固定在转台组件上的基座1,基座1上铰接有翻转臂2和平衡杆3,且平衡杆3与翻转臂2平行设置,参阅图1~图3,翻转臂2的端部设有站台4,该站台4上的连接侧面5两端分别铰接在翻转臂2与平衡杆3上,且连接侧面5与基座1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基座1与连接侧面5竖直设置,因此站台4的上表面与连接侧面5垂直,站台4的上表面保持水平设置;基座1上设有第一铰接部14和第二铰接部15,翻转臂2铰接在第一铰接部14上,平衡杆3铰接在第二铰接部15上,该第一铰接部14与第二铰接部15的间距与连接侧面5两端铰接处的间距相同,因此基座1、翻转臂2、平衡板3以及连接侧面5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且各个脚均为铰接,当翻转臂2与平衡板3倾斜翻转时,带动站台4升降,站台4在升降过程中连接侧面5与基座1始终保持平行,由于基座1竖直设置且固定不动,因此站台4在升降时可以始终保持水平;本实施例中,基座1上还设有驱动组件,工作时,驱动组件带动翻转臂2与平衡杆3同步倾斜运动,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电动缸6和翻转驱动电机7,其中电动缸6的一端铰接在基座1上,电动缸6的另一端铰接在翻转臂2的一侧,电动缸6的端部还套装有安装座8,翻转驱动电机7固定在安装座8上,运行时由翻转驱动电机7带动电动缸6伸缩,实现由电动缸6带动翻转臂2翻转,在通过翻转臂2带动平衡杆3同步翻转,平衡杆3与翻转臂2之间等间距设有多个连杆9,连杆9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翻转臂2与平衡杆3上,翻转臂2通过连杆9带动平衡杆3同步翻转。
18.参阅图2~图4,转台组件包括回转支承10、底座11以及旋转驱动电机12,其中基座1固定在回转支承10上,回转支承10转动安装在底座11上,旋转驱动电机12对称安装在底座11的两侧,旋转驱动电机12上均安装有驱动齿轮13,驱动齿轮13对称设置在回转支承10的两侧,旋转时,由两侧的旋转驱动电机12带动驱动齿轮13同时旋转,实现双向驱动回转支承
10,使其旋转,底座11的底部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支撑杆16,以保持整体的平衡性。
19.本实用新型一种舞台倾斜转台,底座两侧安装的旋转驱动电机可带动回转支承以及基座旋转,双电机两侧对称驱动,可以最大限度消除齿侧间隙对于定位精确度的影响,提高了回转支承的定位精度,基座上铰接的翻转臂与平衡杆保持平行,且与基座以及站台组成四连杆结构,使翻转臂在翻转时,平衡杆保持同步,由于基座固定不动,因此站台在升降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保证了表演人员的安全。
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舞台倾斜转台,包括转台组件以及固定在所述转台组件上的基座(1),所述基座(1)上铰接有翻转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还铰接有平衡杆(3),所述平衡杆(3)与所述翻转臂(2)平行设置,所述翻转臂(2)的端部设有站台(4),所述站台(4)上的连接侧面(5)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翻转臂(2)与所述平衡杆(3)上,所述连接侧面(5)与所述基座(1)平行设置;工作时,所述翻转臂(2)与所述平衡杆(3)同步倾斜运动,使所述站台(4)升降,且所述连接侧面(5)始终与所述基座(1)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倾斜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与所述连接侧面(5)竖直设置,所述站台(4)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接侧面(5)垂直,所述站台(4)的上表面保持水平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倾斜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有第一铰接部(14)和第二铰接部(15),所述翻转臂(2)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接部(14)上,所述平衡杆(3)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部(15)上,所述第一铰接部(14)与所述第二铰接部(15)的间距与所述连接侧面(5)两端铰接处的间距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倾斜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还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动缸(6)和翻转驱动电机(7),所述电动缸(6)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电动缸(6)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翻转臂(2)的一侧,所述电动缸(6)的端部还套装有安装座(8),所述翻转驱动电机(7)固定在所述安装座(8)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倾斜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3)与所述翻转臂(2)之间等间距设有多个连杆(9),所述连杆(9)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翻转臂(2)与所述平衡杆(3)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倾斜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组件包括回转支承(10)、底座(11)以及旋转驱动电机(12),所述基座(1)固定在所述回转支承(10)上,所述回转支承(10)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旋转驱动电机(12)对称安装在所述底座(11)的两侧,所述旋转驱动电机(12)上均安装有驱动齿轮(13),所述驱动齿轮(13)对称设置在所述回转支承(10)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舞台倾斜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底部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支撑杆(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舞台倾斜转台,包括转台组件和基座,基座上铰接有平行设置的翻转臂和平衡杆,翻转臂的端部设有站台,站台上的连接侧面两端分别铰接在翻转臂与平衡杆上,连接侧面与基座平行设置;基座上还设有驱动组件,工作时,驱动组件带动翻转臂与平衡杆同步倾斜运动,使站台升降,且连接侧面始终与基座平行。本实用新型一种舞台倾斜转台,底座两侧对称安装双旋转驱动电机可带动回转支承以及基座旋转,可以最大限度消除齿侧间隙对于定位精确度的影响,通过双电机控制提高了回转末端的定位精度,基座上铰接的翻转臂与平衡杆保持平行,且与基座以及站台组成四连杆结构,使翻转臂在翻转时,站台始终保持水平,保证了表演人员的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 尹文敬 唐利君 王岸杨 刘建军 杨秀双 潘世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9
技术公布日:202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