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分离的CNC精密加工用模具配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便于分离的CNC精密加工用模具配件的制作方法
一种便于分离的cnc精密加工用模具配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分离的cnc精密加工用模具配件。


背景技术:

2.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模具配件是指模具行业中专用于冲压模具等设备上的金属配件,在cnc精密加工过程通常需要用到模具配件,但是,目前的cnc精密加工用模具配件仍存在一些不足。
3.在cnc精密加工时,其所用的模具配件在分离时都比较麻烦,并不能做到自动分离,且在分离过后连接时也较为繁琐,影响了工作人员的使用,同时模具配件的自身强度也较低,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便于分离的cnc精密加工用模具配件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分离的cnc精密加工用模具配件,包括模具配件座,所述模具配件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板,所述模具板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座,所述推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座,所述第一连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置有卡板,所述模具板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挤压座,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弹性限位板,所述模具板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具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所述模具板的表面且远离第一加强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呈纵横排列在模具板的外表面,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作用,能够提高此模具板的自身强度,方便此模具的使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头,所述模具板的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凹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板的直径和限位槽的直径相适配,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在模具板的外表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具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与限位柱相适配的限位槽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挤压座的形状和第二挤压座的形状均为弧形,且第一挤压座的直径大于第二挤压座的直径,推座表面的第一挤压座会逐渐的与第二挤压座相互接触,使第二挤压座带动限位柱和弹性限位板向靠近卡板的上方移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便于分离的cnc精密加工用模具配件,通过控制螺纹杆转动,螺纹杆会同时带动其表面滑动套移动,滑动套会同时带动其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杆移动,第一连杆会带动第二连杆和卡板向远离模具板的一侧移动,之后卡板会脱离限位槽的限位,将模具板进行分离。
14.2、该便于分离的cnc精密加工用模具配件,当再结合时,只需反转螺纹杆,将卡板卡于限位槽的内部,而第一连杆在移动过程中,会同时带动其一侧的推座移动,且处于推座表面的第一挤压座会逐渐的与第二挤压座相互接触,使第二挤压座带动限位柱和弹性限位板向靠近卡板的上方移动,对卡板起到限位作用,进而方便此模具板的使用,不仅能够对其进行快速分离,也能进行快速连接,且自身强度也较高。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分离的cnc精密加工用模具配件的模具配件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分离的cnc精密加工用模具配件的第一连杆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放大图。
20.图中:1、模具配件座;2、模具板;201、第一加强板;202、第二加强板;3、螺纹杆;301、滑动套;302、第一连杆;303、推座;304、第一挤压座;305、第二连杆;306、卡板;4、限位柱;401、第二挤压座;402、弹性限位板;403、限位槽;5、调节头。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分离的cnc精密加工用模具配件,包括模具配件座1,模具配件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板2,模具板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螺纹杆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动套301,滑动套30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302,第一连杆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座303,推座3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座304,第一连杆3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305,第二连杆305的一端设置有卡板306,模具板2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柱4,限位柱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挤压座401,限位柱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弹性限位板402,模具板2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403,第一连杆302会带动第二连杆305和卡板306向远离模具板2的一侧移动,之后卡板306会脱离限位槽403的限位,将模具板2进行分离,当再结合时,只需反转螺纹杆3,将卡板306卡于限位槽403的内部,而第一连杆302在移动过程中,会同时带动其一侧的推座303移动,且处于推座303表面的第一挤压座304会逐渐的与第二挤压座401相互接触,使第二挤压座401带动限位柱4和弹性限位板402向靠近卡板306的上方移动,对卡板306起到限位作用。
23.在图1和图2中所示:其中,模具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201,模具板2的表面且远离第一加强板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202,第一加强板201和第二加强板202呈纵横排列在模具板2的外表面,第一加强板201和第二加强板202的作用,能够提高此模具板2的自身强度,方便此模具的使用。
24.在图1-图3中所示:其中,螺纹杆3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头5,模具板2的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杆3相适配的凹槽,卡板306的直径和限位槽403的直径相适配,限位槽403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在模具板2的外表面,模具板2的外表面设置有与限位柱4相适配的限位槽板,第一挤压座304的形状和第二挤压座401的形状均为弧形,且第一挤压座304的直径大于第二挤压座401的直径,推座303表面的第一挤压座304会逐渐的与第二挤压座401相互接触,使第二挤压座401带动限位柱4和弹性限位板402向靠近卡板306的上方移动。
25.工作原理:在对此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控制螺纹杆3转动,螺纹杆3会同时带动其表面滑动套301移动,滑动套301会同时带动其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杆302移动,第一连杆302会带动第二连杆305和卡板306向远离模具板2的一侧移动,之后卡板306会脱离限位槽403的限位,将模具板2进行分离,当再结合时,只需反转螺纹杆3,将卡板306卡于限位槽403的内部,而第一连杆302在移动过程中,会同时带动其一侧的推座303移动,且处于推座303表面的第一挤压座304会逐渐的与第二挤压座401相互接触,使第二挤压座401带动限位柱4和弹性限位板402向靠近卡板306的上方移动,对卡板306起到限位作用,进而方便此模具板的使用,不仅能够对其进行快速分离,也能进行快速连接,且自身强度也较高。
26.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