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净水滤芯的出水支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净水滤芯的出水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净水滤芯的出水支架。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净水滤芯,用于卷绕的ro过滤膜内心是圆柱形的中心管,中空的中心管开设有排水孔,为避免卷绕的ro过滤膜收缩或向内凹陷,排水孔的开孔面积较小,导致经过滤的净化水的排水速度低,从而降低了ro膜的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牢固且排水容量更大的出水支架,用于卷绕过滤膜,可提高过滤膜的净化效率。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净水滤芯的出水支架,包括出水管、后座和支架;
6.所述支架包括多个支撑片,多个所述支撑片的内侧边相互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之间设有间隙;
7.所述出水管的后端和所述后座的前端分别与多个所述支撑片的前端和后端相连接;所述后座用于安装所述用于净水滤芯的出水支架于净水滤芯,所述出水管用于输出净化水;
8.多个所述支撑片的外侧面、所述出水管的外侧面和所述后座的外侧面位于同一柱状的圆周面,用于支撑卷绕的净水过滤膜;
9.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之间的间隙形成水流通道,并与中空的所述出水管相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片还设有多个挡片;
11.所述挡片的两端沿垂直于所述支撑片的方向向两侧延伸;
12.沿所述支撑片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挡片间隔排列于所述支撑片的外侧,多个所述挡片的外侧面与多个所述支撑片的外侧面均位于同一柱状的圆周面。
13.具体的,所述挡片的内侧向内延伸靠近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的侧面,且所述挡片的内侧面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的侧面之间均的间隙形成排水槽;
14.所述排水槽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之间的间隙和所述出水管相连通。
15.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设有出水孔和多个进水孔;
16.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出水管的前端,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出水管的后端,且所述进水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之间;多个所述进水孔均与所述出水孔相连通;
17.所述出水孔通过多个所述进水孔分别与各个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之间的间隙相连通。
18.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还设有多个固定环;
19.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出水管的外侧面,用于容纳密封圈以密闭环绕所述出水管的
外侧面的间隙。
20.进一步的,所述后座设有固定槽,用于固定所述后座;
21.所述固定槽位于所述后座的后侧面,所述固定槽的开口朝后。
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四个所述支撑片;
23.包括四个所述支撑片的所述支架的横截面为十字形,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相互垂直;
24.多个所述挡片间隔排列于相隔的两个所述支撑片的外侧。
25.优选的,所述出水支架为一体成型的。
2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用于净水滤芯的出水支架,包括出水管、后座和支架;多个支撑片的外侧面、出水管的外侧面和后座的外侧面位于同一柱状的圆周面,不仅可以对外侧面卷绕的过滤膜形成良好的支撑,相比现有技术的中心管,还具有更大的流水通道,可提高净水过滤膜的净化效率。
27.进一步的,沿所述支撑片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片的外侧还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所述挡片,可增加支架与净水过滤膜接触的面积,提高对净水过滤膜的支撑强度和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的实施例的出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的后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图2的a-a部位的剖视图;
31.图4为图2的d-d部位的剖视图;
32.其中:出水管1;后座2;支架3;支撑片30;挡片31;排水槽32;出水孔11;进水孔13;固定环12和固定槽21。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1-4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4.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
廓的内外。
37.一种用于净水滤芯的出水支架,包括出水管1、后座2和支架3;
38.所述支架3包括多个支撑片30,多个所述支撑片30的内侧边相互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30之间设有间隙;
39.所述出水管1的后端和所述后座2的前端分别与多个所述支撑片30的前端和后端相连接;所述后座2用于安装所述用于净水滤芯的出水支架于净水滤芯,所述出水管1用于输出净化水;
40.多个所述支撑片30的外侧面、所述出水管1的外侧面和所述后座2的外侧面位于同一柱状的圆周面,用于支撑卷绕的净水过滤膜;
41.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30之间的间隙形成水流通道,并与中空的所述出水管1相连通。
4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用于净水滤芯的出水支架,多个支撑片30的外侧面、出水管1的外侧面和后座2的外侧面位于同一柱状的圆周面,将净水过滤膜(如ro膜和/或碳纤维膜)卷绕在该圆周面上,并覆盖相邻的两个支撑片30之间的间隙,可通过净水过滤膜净化水,获得的净化水从相邻的两个支撑片30之间的间隙流过,并由出水管1输出,所述用于净水滤芯的出水支架不仅可以对外侧面卷绕的过滤膜形成良好的支撑,相比现有技术的中心管,还具有更大的流水通道,可提高净水过滤膜的净化效率。
4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片30还设有多个挡片31;
44.所述挡片31的两端沿垂直于所述支撑片30的方向向两侧延伸;
45.沿所述支撑片30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挡片31间隔排列于所述支撑片30的外侧,多个所述挡片31的外侧面与多个所述支撑片30的外侧面均位于同一柱状的圆周面。
46.支撑片30的外侧设有多个挡片31,且挡片31的外侧面与支撑片30的外侧面位于同一柱状的圆周面,可增加支架3与净水过滤膜接触的面积,提高对净水过滤膜的支撑强度和安装稳定性。
47.具体的,所述挡片31的内侧向内延伸靠近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30的侧面,且所述挡片31的内侧面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30的侧面之间均的间隙形成排水槽32;
48.所述排水槽32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30之间的间隙和所述出水管1相连通。
49.可避免挡片31阻挡净化水流入相邻的两个支撑片30之间,排水槽32、相邻的两个支撑片30之间的间隙和出水管1连通形成向外输出净化水的水流通道。
50.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1设有出水孔11和多个进水孔13;
51.所述出水孔11位于所述出水管1的前端,所述进水孔13位于所述出水管1的后端,且所述进水孔13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30之间;多个所述进水孔13均与所述出水孔11相连通;
52.所述出水孔11通过多个所述进水孔13分别与各个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30之间的间隙相连通。
53.被净化的水流入相邻的两个支撑片30之间的间隙,经过进水孔13后再从出水孔11向外输出。
54.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1还设有多个固定环12;
55.所述固定环12位于所述出水管1的外侧面,用于容纳密封圈以密闭环绕所述出水
管1的外侧面的间隙。
56.使用时,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固定出水管1,而且还可密封环绕出水管1的外侧面的间隙。
57.进一步的,所述后座2设有固定槽21,用于固定所述后座2;
58.所述固定槽21位于所述后座2的后侧面,所述固定槽21的开口朝后。
59.将所述用于净水滤芯的出水支架插装在滤芯中,出水管1插入在滤芯的出水口处,并通过固定槽21将后座2固定在滤芯的后盖内,可以更有效地保障所述用于净水滤芯的出水支架的安装稳定性。
6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3包括四个所述支撑片30;
61.包括四个所述支撑片30的所述支架3的横截面为十字形,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片30相互垂直;
62.多个所述挡片31间隔排列于相隔的两个所述支撑片30的外侧。
63.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用于净水滤芯的出水支架的实施例中,支架3包括四个支撑片30,支架3不仅具有牢固的支撑结构,挡片31的两侧还可在相邻的两个支撑片30之间沿180
°
朝两侧伸展,可具有最大的延伸宽度,从而使得挡片31可为净水过滤膜提供相对更大的支撑面积。
64.优选的,所述出水支架为一体成型的。
65.一体成型的出水支架具有更好的受力强度,以保障卷绕的净水过滤膜不收缩、不向内凹陷。
66.综上所述,如图1-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用于净水滤芯的出水支架,包括出水管1、后座2和支架3;多个支撑片30的外侧面、出水管1的外侧面和后座2的外侧面位于同一柱状的圆周面,不仅可以对外侧面卷绕的过滤膜形成良好的支撑,相比现有技术的中心管,还具有更大的流水通道,可提高净水过滤膜的净化效率。
67.进一步的,沿所述支撑片30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片30的外侧还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所述挡片31,可增加支架3与净水过滤膜接触的面积,提高对净水过滤膜的支撑强度和安装稳定性。
68.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