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易拆卸的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易拆卸的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拆卸的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曝气,即为向污水中通入氧气,加强氧气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及微生物的反应,同时能够防止池内悬浮物下沉。
3.现有的曝气装置为一体化设备,设于曝气池池底,检修时不方便,需要排空曝气池内的污水才能从曝气池内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拆卸的曝气装置,其容易拆卸,无需排空曝气池内的污水才能取出,方便拆卸。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6.一种易拆卸的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曝气池池体一侧的顶部边沿上的输气主管,所述输气主管连通有水平输气支管,水平输气支管有多个分布在同一轴线上,同一轴线上相邻的水平输气支管之间串接,水平输气支管之间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水平输气支管或旋转接头侧壁连通有至少一个曝气管,使曝气管能够以水平输气支管为转轴进行旋转。其作用为,通过旋转接头的设置,无需排空曝气池内的污水即可将水平输气支管拆卸下来,方便检修或更换。
7.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上设有曝气孔。其作用为,用于将气体输送到曝气池里。
8.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底部连接有曝气横管,曝气横管上设有曝气孔。其作用为,用于将气体从曝气池底部通过曝气孔输送到曝气池内。
9.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底部连接有曝气横管,曝气横管上设有曝气器。其作用为,用于将气体从曝气池底部通过曝气器输送到曝气池内。
10.进一步的,所述输气主管侧壁至少连通有两个水平输气支管,连通在输气主管上的相邻的水平输气支管之间的间隔能使曝气管或曝气横管以所对应的水平输气支管为轴自由转动。其作用为,方便曝气管或曝气横管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11.进一步的,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输气主管的进气口相连通,输气主管与气泵通过法兰连接。其作用为,方便将输气主管与气泵连接或拆卸。
12.进一步的,所述输气主管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下方设有传送带机构,支撑板与传送带机构的传送带相啮合,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水平输气支管的轴线方向垂直。其作用为,能够将输气主管及水平输气支管移动到曝气池外,无需排空曝气池内的污水拆卸位于曝气池中部的水平输气支管。
13.进一步的,所述气泵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其作用为,使气泵能随支撑板一起移动。
14.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传送带机构的主动带轮相连接。其作用为,可以通过电机来驱动传送带机构的运行,较为省力。
15.进一步的,所述曝气池池体的顶部边沿内侧设有用于减少曝气管与池体之间摩擦的转轴。
16.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7.1、根据旋转接头可装卸的特性,能够拆卸下旋转接头及与旋转接头连接的水平输气支管,方便对连接在旋转接头或水平输气支管上的曝气管进行检修或替换,使对曝气装置的修理更加方便。
18.2、根据旋转接头可旋转的特性,能够将曝气管移动到水平位置,方便在未排空曝气池内的污水的情况下,将水平输气支管移动到曝气池外,便于拆卸下旋转接头或水平输气支管。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曝气横管;2、水平输气支管;3、旋转接头;4、支撑板;5、气泵;6、输气主管;7、电机;8、传送带机构;9、转轴;10、曝气管;11、曝气孔;12、曝气器。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实施例1
33.如图1所示,一种易拆卸的曝气装置,所述输气主管6连通有水平输气支管2,水平输气支管2有多个分布在同一轴线上,同一轴线上相邻的水平输气支管2之间串接,水平输
气支管2之间通过旋转接头3连接,水平输气支管2或旋转接头3侧壁连通有至少一个曝气管10,使曝气管10能够以水平输气支管2为转轴进行旋转。通过旋转接头3的设置,无需排空曝气池内的污水即可将水平输气支管2拆卸下来,方便检修或更换。
34.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曝气管10上设有曝气孔11。用于将气体输送到曝气池里。
35.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所述输气主管6侧壁至少连通有两个水平输气支管2,连通在输气主管6上的相邻的水平输气支管2之间的间隔能使曝气管10或曝气横管1以所对应的水平输气支管2为轴自由转动。方便曝气管10或曝气横管1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36.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还包括气泵5,所述气泵5的出气口与输气主管6的进气口相连通,输气主管6与气泵5通过法兰连接。方便将输气主管6与气泵5连接或拆卸。
37.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所述输气主管6连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下方设有传送带机构8,支撑板4与传送带机构8的传送带相啮合,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水平输气支管2的轴线方向垂直。能够将输气主管6及水平输气支管2移动到曝气池外,无需排空曝气池内的污水拆卸位于曝气池中部的水平输气支管2。
38.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还包括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与传送带机构8的主动带轮相连接。可以通过电机7来驱动传送带机构8的运行,较为省力。
39.具体的,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曝气池池体的顶部边沿内侧设有用于减少曝气管10与池体之间摩擦的转轴9。
40.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说明如下:当需要对连接在水平输气支管2或旋转接头3上的曝气管10进行检修时,将连接气泵5和输气主管6的法兰拆开,启动电机7,驱动传送带机构8进行旋转,通过带动连接在传送带上的支撑板进行移动,来使连接在支撑板上的输气主管6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水平输气支管2移动出曝气池,当曝气管10接触到转轴9时,曝气管10逐渐转动到水平位置,便于移动出曝气池,当水平输气支管2移动出曝气池后,对旋转接头3上的水平输气支管2进行拆卸来检修或替换。
41.实施例2
42.如图4、图5所示,所述曝气管10底部连接有曝气横管1,曝气横管1上设有曝气孔11。用于将气体从曝气池底部通过曝气孔11输送到曝气池内。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43.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说明如下:当需要对连接在水平输气支管2上的曝气管10及曝气横管1进行检修时,将连接气泵5和输气主管6的法兰拆开,启动电机7,驱动传送带机构8进行旋转,通过带动连接在传送带上的支撑板进行移动,来使连接在支撑板上的输气主管6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水平输气支管2移动出曝气池,当曝气管10接触到转轴9时,曝气管10逐渐转动到水平位置,便于移动出曝气池,当水平输气支管2移动出曝气池后,对旋转接头3上的水平输气支管2进行拆卸来检修或替换。
44.实施例3
45.如图6、图7所示,所述曝气管10底部连接有曝气横管1,曝气横管1上设有曝气器12。用于将气体从曝气池底部通过曝气器12输送到曝气池内。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46.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说明如下:当需要对连接在水平输气支管2上的曝气管10、曝气横管1及曝气器12进行检修时,将连接气泵5和输气主管6的法兰拆开,启动电机7,驱动传送带机构8进行旋转,通过带动连接在传送带上的支撑板进行移动,来使连接在支撑板上的输气主管6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水平输气支管2移动出曝气池,当曝气管10接触到转
轴9时,曝气管10逐渐转动到水平位置,便于移动出曝气池,当水平输气支管2移动出曝气池后,对旋转接头3上的水平输气支管2进行拆卸来检修或替换。
47.实施例4
48.如图8、图9所示,所述气泵5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使气泵5能随支撑板4一起移动。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49.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说明如下:当需要对连接在水平输气支管2或旋转接头3上的曝气管10进行检修时,启动电机7,驱动传送带机构8进行旋转,通过带动连接在传送带上的支撑板进行移动,来使连接在支撑板上的输气主管6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水平输气支管2移动出曝气池,当曝气管10接触到转轴9时,曝气管10逐渐转动到水平位置,便于移动出曝气池,当水平输气支管2移动出曝气池后,对旋转接头3上的水平输气支管2进行拆卸来检修或替换。
5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