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加热型螺旋挤压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加热型螺旋挤压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型螺旋挤压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属于污泥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石油开采、集输、炼化中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我国每年产生百万吨的含油污泥,按含油污泥约占原油的3%计算,2016年我国含油污泥产生量在600万吨左右,若加上石油化工产生的“三泥”(生化污泥、池底污泥及浮渣),油泥总量要大得多。油泥污染多位于生态脆弱地区,危害大、难监管,治理情况差,实际处置率仅为17.45%,据1965年以来石油产量数据,油泥存量即达1.59亿吨,按每方1500元/吨处理成本核算, 其存量规模达到2486亿人民币,每年新增市场空间约90亿人民币。
3.油泥含油率一般在10%-50%,含水率在40%-90%,存在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成分比较复杂,属于多相体系。由于在油田各处理工艺过程中大量使用不同种类的化学处理剂,使油泥砂中各类污染物与无机固体之间的桥联结构稳固,油、水乳化充分,其成分结构更加复杂化,客观上增加了工艺处理难度,增大处理成本。
4.自2010年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石油石化行业含油污泥等固体废物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陆续出台了与含油污泥相关的标准规范,用于指导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
5.可以预见未来有关油泥处置和综合利用的相关地方和国家标准会继续出台,要求也将越发严格,对相应油泥处置技术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并且,油泥具有含油率高的特点,通过废油再生方式实现油、泥分离,可充分利用其资源性,获取价值。因此,这一高壁垒高经济价值空间巨大的油田环保市场势必会吸引更多掌握核心技术的环保企业和拥有下游客户的油服公司前来掘金。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型螺旋挤压含油污泥处理设备。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型螺旋挤压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包括沿进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依次设有若干个叠螺机的螺旋输料系统,相邻叠螺机之间以及叠螺机与进料口之间的螺旋输料系统上均设有加热输料筒,若干个叠螺机的下方设有液体收集系统,出料口连接废渣收集系统。
8.优选的,叠螺机的动环组合体和静环组合体之间均具有间隙,用以污泥挤压剥离的水分和油分沿间隙排入液体收集系统,叠螺机的动环组合体和静环组合体的内部均形成用以输送污泥的内腔,螺旋输料系统包括沿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延伸并依次穿设内腔的输送绞龙。
9.优选的,加热输料筒均位于对应输送绞龙的外周,将输送绞龙包裹在内,加热输料筒采用蒸汽加热或导热油加热或电加热。
10.优选的,螺旋输料系统包括沿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延伸的输送绞龙,输送绞龙的
螺距沿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依次减小。
11.优选的,输送绞龙具有四根且相互平行,输送绞龙均经第一电机驱动旋转。
12.优选的,液体收集系统采用液体收集槽,废渣收集系统采用废渣收集槽。
13.优选的,叠螺机的动环组合体和静环组合体之间间隙的上方均设有收集罩,若干个收集罩均连接至收集管,收集管连接冷凝器,冷凝器连接油水分离器,整体组成废气收集系统。
14.优选的,叠螺机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多片交替安装的静止片和游动片,多片静止片和游动片的中部通口形成内腔,多片静止片组成静环组合体,多片游动片组成动环组合体,静环组合体固定在机架上,动环组合体顶部铰接在静环组合体顶部的固定轴上,动环组合体经电动机构驱动摆动。
15.优选的,动环组合体顶部的铰接通孔内径大于固定轴的外径,动环组合体的底部设有经第二电机驱动旋转的横向传动转轴,横向传动转轴经偏心轴承与动环组合体的底部下延部偏心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加热型螺旋挤压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结构简单,在热环境的作用下,污泥内的水分和油分被挤压剥离,从动环组合体和静环组合体之间的间隙内排入液体收集系统。能有效去除含油污泥中的水分和油分,并有效回收含油污泥中的石油资源,实现含油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19.图2为输送绞龙的构造示意图一。
20.图3为输送绞龙的构造示意图二。
21.图4为若干个叠螺机的构造示意图。
22.图5为动环组合体的构造示意图一。
23.图6为动环组合体的构造示意图二。
24.图7为静环组合体的构造示意图一。
25.图8为静环组合体的构造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7.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9.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型螺旋挤压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包括沿进
料口1至出料口2的方向依次设有若干个叠螺机3的螺旋输料系统4,相邻叠螺机之间以及叠螺机与进料口之间的螺旋输料系统上均设有加热输料筒,若干个叠螺机的下方设有液体收集系统5,出料口连接废渣收集系统6。
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叠螺机的动环组合体7和静环组合体8之间均具有间隙,用以污泥挤压剥离的水分和油分沿间隙排入液体收集系统,叠螺机的动环组合体和静环组合体的内部均形成用以输送污泥的内腔9,螺旋输料系统包括沿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延伸并依次穿设内腔的输送绞龙10。
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输料筒均位于对应输送绞龙的外周,将输送绞龙包裹在内,加热输料筒采用蒸汽加热或导热油加热或电加热。
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旋输料系统包括沿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延伸的输送绞龙,输送绞龙的螺距沿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依次减小。
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送绞龙具有四根且相互平行,输送绞龙均经第一电机11驱动旋转。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体收集系统采用液体收集槽,废渣收集系统采用废渣收集槽。
3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叠螺机的动环组合体和静环组合体之间间隙的上方均设有收集罩12,若干个收集罩均连接至收集管13,收集管连接冷凝器14,冷凝器连接油水分离器15,整体组成废气收集系统。收集罩将本设备产生的水蒸气、油气等进行收集,通过收集管进入冷凝器进行冷凝回收,凝结的液体进入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分离水排放,分离油进行资源化利用。
3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叠螺机均包括机架16,机架上设置有多片交替安装的静止片17和游动片18,多片静止片和游动片的中部通口形成内腔,多片静止片组成静环组合体,多片游动片组成动环组合体,静环组合体固定在机架上,动环组合体顶部铰接在静环组合体顶部的固定轴上,动环组合体经电动机构驱动摆动,可与静止片相对运动。
3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环组合体顶部的铰接通孔内径大于固定轴的外径,动环组合体的底部设有经第二电机19驱动旋转的横向传动转轴20,横向传动转轴经偏心轴承21与动环组合体的底部下延部偏心连接。第二电机经横向传动转轴、偏心轴承带动动环组合体沿其顶部的固定轴摆动,以便清理静止片和游动片间隙内的泥,防止堵塞。
3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输料筒沿着污泥运动方向依次为一级加热输料筒22、二级加热输料筒23、三级加热输料筒24。加热采用多段加热方式,从进料口端向出料口端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当处理含油量较低的污泥,不考虑油品回收,本设备主要功能为高干脱水机,一级加热输料筒与二级加热输料筒、三级加热输料筒三组加热输料筒温度均控制在70-80℃,经脱水后的干泥含水率≤50%,含油率≤2%;当处理含油量较大的污泥时,需要回收油品,三组加热输料筒温度控制范围一级加热输料筒在50-150℃,二级加热输料筒在150-300℃,三级加热输料筒在300-450℃。经处理后的干泥含水率≤50%,含油率≤2%;回收的油品可资源化利用。
3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叠螺机为现有技术。
40.该加热型螺旋挤压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电气控制系统25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本设备开始工作,从进料口倒入含油污泥,污泥随着4根输送绞龙旋转
向出料口端运动,污泥运动到一级加热输料筒,二级加热输料筒,三级加热输料筒时依次对污泥进行加热,随着污泥的运动,螺距变小,污泥所受压力增加,并在热环境的作用下,污泥内的水分和油分被挤压剥离,从动环组合体和静环组合体之间的间隙内排入液体收集系统,因加热产生的废气被废气收集系统收集处理,最后污泥废渣从出料口排至废渣收集系统进行收集处理。通过电气控制系统调节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速,控制含油污泥在设备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控制最后排除废渣的含水含油指标,实现含油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