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池塘养殖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方式,目前,海水池塘养殖是多以开放式水系统为主,在养殖过程中投入饵料或肥水来保证养殖生物的快速生长,通过部分或大量换水的方式来保证养殖池塘中的水质稳定和养殖适宜性。
3.海水池塘在养殖过程产生的养殖尾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盐及有机质,如直接排入自然海域,会导致海洋污染和富营养化,容易引起赤潮的发生,一旦有毒赤潮爆发,将给水产养殖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并危及人类生命安全。
4.目前,养殖尾水直排已经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然而,市面上的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大都价格昂贵,且结构复杂,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且效果好的尾水处理设备。
6.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水回流槽、生物柱、布水花洒和水泵。
7.所述净化水回流槽设有顶部开口和连通养殖池塘的排水口。
8.所述生物柱包括网袋和净化生物球,所述净化生物球填充在所述网袋内。所述生物柱悬挂在所述净化水回流槽的顶部开口。
9.所述布水花洒安装在所述生物柱的上方或周部。
10.所述水泵的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尾水池,排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布水花洒,尾水池与养殖池塘相连。
11.使用时,水泵通电并从尾水池中抽出养殖尾水,输送到布水花洒处,由布水花洒间断或者持续喷洒而出,喷洒到生物柱上,透过生物柱,养殖尾水中的有机质和营养盐被生物柱上的净化生物球的微生物降解,营养盐被网袋上生长的藻类吸收,经过处理的养殖尾水从生物柱滴落到净化水回流槽,最后通过排水口回到养殖池塘。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海水池塘养殖尾水中的营养盐及有机质含量,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养殖,符合当今的生态环保要求。
13.优选的,还包括生物柱固定杆。所述生物柱固定杆竖直安装在所述净化水回流槽内。所述生物柱悬挂在所述生物柱固定杆的上。
14.优选的,所述布水花洒安装在所述生物柱固定杆上。
15.优选的,所述生物柱固定杆高1.3m-1.7m。
16.优选的,为了延长水流经过生物柱的时间,所述生物柱呈长条状,竖直悬挂,直径为17cm-23cm,长90cm-100cm。
23cm,长90cm-100cm。所述净化生物球32的表面分布有凹槽,可以通过自然滋生或人工接种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为微生物团块,该微生物团块可以分解尾水中溶解性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外部网袋31可以接种一些浒苔或丝状藻类。
39.所述布水花洒4的直径为20cm-22cm,安装在所述生物柱3的上方或周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布水花洒4安装在所述生物柱固定杆2上,位于生物柱3的正上方。
40.尾水池7与养殖池塘6相连。所述水泵5的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至尾水池7,排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布水花洒4。
41.使用时,水泵5通电并从尾水池中抽出养殖尾水,输送到布水花洒4处,由布水花洒4间断或者持续喷洒而出,喷洒到生物柱3上,透过生物柱3,养殖尾水中的有机质和营养盐被生物柱3上的净化生物球32和网袋31表面的藻类所利用,完成生物降解和吸收过程,经过处理的养殖尾水从生物柱3滴落到净化水回流槽1,最后通过排水口回到养殖池塘。
42.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同的养殖池塘,应该匹配不同数量的生物柱3,可以是两个,甚至更多的,其数量根据是池塘面积、尾水排放等实际使用需求而定,对应的,根据池塘面积、尾水排放等情况,合理配置水泵5的功率及数量、净化水回流槽1的面积等。
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海水池塘养殖尾水中的营养盐及有机质含量,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养殖,符合当今的生态环保要求。
4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水回流槽、生物柱、布水花洒和水泵;所述净化水回流槽设有顶部开口和连通养殖池塘的排水口;所述生物柱包括网袋和净化生物球,所述净化生物球填充在所述网袋内;所述生物柱悬挂在所述净化水回流槽的顶部开口;所述布水花洒安装在所述生物柱的上方或周部;所述水泵的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尾水池,排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布水花洒;尾水池与养殖池塘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物柱固定杆;所述生物柱固定杆竖直安装在所述净化水回流槽内;所述生物柱悬挂在所述生物柱固定杆的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花洒安装在所述生物柱固定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柱固定杆高1.3m-1.7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柱呈长条状,竖直悬挂,直径为17cm-23cm,长90cm-100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柱的表面的网袋接种浒苔或丝状藻类。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生物球的表面覆盖有生物膜,所述生物膜为可分解尾水中溶解性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团块。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花洒的直径为20cm-22c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柱至少两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组的所述生物柱连接同一水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水回流槽、生物柱、布水花洒和水泵。所述净化水回流槽设有顶部开口和连通养殖池塘的排水口。所述生物柱包括网袋和净化生物球,所述净化生物球填充在所述网袋内。所述生物柱悬挂在所述净化水回流槽的顶部开口。所述布水花洒安装在所述生物柱的上方或周部。所述水泵的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尾水池,排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布水花洒,尾水池与养殖池塘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海水池塘养殖尾水中的营养盐及有机质含量,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养殖,符合当今的生态环保要求。符合当今的生态环保要求。符合当今的生态环保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方民杰 李雷斌 朱志煌 钟建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8.18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