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电渗析离子分离的纯水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电渗析离子分离的纯水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纯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渗析离子分离的纯水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2.纯水又称去离子水,是指原水通过电渗析法和离子分离等方法进行加工获得的水,edi技术是一种新的纯水和超纯水制备技术,该技术将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相融合,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的选择性透过作用与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交换作用,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离子的定向迁移,从而完成纯水的制作。
3.但是,在使用时直接把原水接入edi装置,由于原水中含有颗粒物、异味和颜色等,容易造成edi装置发生阻塞,会影响纯水的出水量和出水标准。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渗析离子分离的纯水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渗析离子分离的纯水制备装置,通过设置过滤组件可以避免edi装置的内部发生堵塞,从而影响生产结果,通过设置拆装组件,可以便于更换和清洗滤网和活性炭过滤板。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电渗析离子分离的纯水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接有edi装置,edi装置的一侧固接有进水管,edi装置的另一侧固接有出水管,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箱,第一过滤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滤网,第一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第一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的进水端固接有第一输水管,第一输水管的出水端固接有第二输水管,水泵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过滤箱,第二过滤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性炭过滤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拆装组件,拆装组件包括安装块,安装块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通槽,安装块的上下内壁均固接有橡胶块,安装块的一侧固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栓。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输水管的一端与第一过滤箱的内部相连通,第二输水管的一端与第二过滤箱的内部相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口,且第一过滤箱、水泵和第二过滤箱的下表面均与底座的上表面相固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固定槽,且安装块的一端位于固定槽的内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圈,且安装块的一端位于滑动槽的内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第二过滤箱相连通。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箱的一侧与固定块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内部的螺纹与螺栓表面的螺纹相匹配。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设置过滤组件,可以在edi装置工作前,去除原水中颗粒物、异味和一些颜色等,从而避免edi装置的内部发生堵塞,便于提高纯水的出水量和出水标准;
16.2、通过设置拆装组件,可以便于在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更换或者清洗滤网和活性炭过滤板,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电渗析离子分离的纯水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电渗析离子分离的纯水制备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一种电渗析离子分离的纯水制备装置中拆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座;2、edi装置;3、进水管;4、出水管;5、过滤组件;51、第一过滤箱;52、滤网;53、水泵;54、第一输水管;55、第二输水管;56、第二过滤箱;57、活性炭过滤板;6、拆装组件;61、安装块;62、通槽;63、橡胶块;64、固定块;65、螺栓;7、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1
2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渗析离子分离的纯水制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接有edi装置2,edi装置2的一侧固接有进水管3,edi装置2的另一侧固接有出水管4,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组件5,过滤组件5包括第一过滤箱51,第一过滤箱5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滤网52,第一过滤箱51的一侧设置有水泵53,水泵53的进水端固接有第一输水管54,第一输水管54的出水端固接有第二输水管55,水泵5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过滤箱56,进水管3的一端与第二过滤箱56相连通,第一输水管54的一端与第一过滤箱51的内部相连通,第二输水管55的一端与第二过滤箱56的内部相连通,第一过滤箱51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口,且第一过滤箱51、水泵53和第二过滤箱56的下表面均与底座1的上表面相固接,第二过滤箱5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性炭过滤板57,使用时,把原水从第一过滤箱51上方的进水口放入第一过滤箱51的内部,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会自动下落,即可经过两层滤网52,这时水中的一些颗粒物等都会被隔绝在滤网52的上方,随后可以使水泵53开始工作,当水泵53开始工作时,则会把第一过滤箱51内部的水运输到第二过滤箱56的内部,当水从第二输水管55处流出时,同样也会因为重力的原因下落,这时活性炭过滤板57即可吸附水中的一些异味和颜色等,在经过活性炭过滤板57过滤后的水会经过进水管3流入edi装置2的内部,在edi装置2的作用最后制成的纯水会通过出水管4排出。
23.如图1和图3所示,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拆装组件6,拆装组件6包括安装块61,底座1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固定槽7,且安装块61的一端位于固定槽7的内部,底座1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圈,且安装块61的一端位于滑动槽的内部,安装块6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通槽62,安装块61的上下内壁均固接有橡胶块63,安装块61的一侧固接有固定块64,固定块6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栓65,第一过滤箱51的一侧与固定块64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内部的螺纹与螺栓65表面的螺纹相匹配,在装置使用一段时间
后,可以通过借助工具转动螺栓65,使螺栓65与固定块64相分离,这时即可轻松向右取出安装块61,当安装块61离开第一过滤箱51的内部时,可以向右侧拉动滤网52从安装块61的内部取出滤网52,这时即可清洗或者更换滤网52,当再次安装滤网52时,可以向安装块61的内部滑动插入滤网52,在上下四次橡胶块63的作用下即可固定滤网52的位置,当滤网52的位置固定后,可以再次向第一过滤箱51的内部插入安装块61,随后借助工具使螺栓65进入固定块64的内部,这时安装块61和滤网52的位置会再次固定,便于再次进行过滤工作。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把原水从第一过滤箱51上方的进水口放入第一过滤箱51的内部,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会自动下落,即可经过两层滤网52,这时水中的一些颗粒物等都会被隔绝在滤网52的上方,随后可以使水泵53开始工作,当水泵53开始工作时,则会把第一过滤箱51内部的水运输到第二过滤箱56的内部,当水从第二输水管55处流出时,同样也会因为重力的原因下落,这时活性炭过滤板57即可吸附水中的一些异味和颜色等,在经过活性炭过滤板57过滤后的水会经过进水管3流入edi装置2的内部,在edi装置2的作用最后制成的纯水会通过出水管4排出,在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借助工具转动螺栓65,使螺栓65与固定块64相分离,这时即可轻松向右取出安装块61,当安装块61离开第一过滤箱51的内部时,可以向右侧拉动滤网52从安装块61的内部取出滤网52,这时即可清洗或者更换滤网52,当再次安装滤网52时,可以向安装块61的内部滑动插入滤网52,在上下四次橡胶块63的作用下即可固定滤网52的位置,当滤网52的位置固定后,可以再次向第一过滤箱51的内部插入安装块61,随后借助工具使螺栓65进入固定块64的内部,这时安装块61和滤网52的位置会再次固定,便于再次进行过滤工作。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