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整体受力的可主动控制位移的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整体受力的可主动控制位移的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受力的可主动控制位移的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2.基坑开挖会引起周边地层的沉降和位移,从而影响邻近地铁隧道、建筑物等安全。
3.《一种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cn201810101897.5)中提出了采用混凝土支撑+加力装置,兼顾支撑系统稳定性和围护结构位移主动控制。利用加力装置对围护结构施加向基坑外的横向推力,减小围护结构位移;混凝土支撑体系不易失稳,保证了整个体系的稳定性。
4.但是该体系存在如下缺点:(1)围护结构仅限于地下连续墙,应用范围有限;(2)围护结构与加力装置/支撑系统之间直接连接,不适用于某些工程;(3)加力装置仅加在基坑的一边,主动控制位移的能力有限。
5.一种带变形补偿装置的双围檩混凝土内支撑系统(cn211395689 u)提出了带变形补充装置的双围檩混凝土内支撑系统,旨在解决基坑外围护桩在基坑外部土压力和内支撑梁轴向收缩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基坑变形过大的问题。
6.但是该体系存在如下缺点:(1)内围檩梁在内支撑梁与外围檩梁之间,受限于内支撑梁的平面范围,加力装置仅可以局部施加,因此仅可对围护结构小范围加力,控制变形能力有限。此外,内围檩梁两端与支撑梁和外围檩梁相连,一旦加力过大,也容易导致内围檩梁与支撑梁或者外围檩梁脱离,影响基坑安全。(2)围护结构仅限于地下连续墙,应用范围有限;(3)加力装置仅加在基坑的一边,主动控制位移的能力有限。
7.基于以上问题,目前尚缺乏一种整体受力的可主动控制位移的支撑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8.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控制变形能力好、应用范围广、安全性好的整体受力的可主动控制位移的支撑系统。
9.一种整体受力的可主动控制位移的支撑系统,包括:
10.受力结构,所述受力结构包括围护结构、既有结构或大刚度结构;
11.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所述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经加力装置与所述受力结构相连接;所述加力装置能够施加轴向力以控制受力结构位移;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护结构与所述加力装置之间设有围檩。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护结构为排桩或地连墙。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力装置设置在基坑的一边或多边。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力装置的两端设有预埋件垫板,所述预埋件垫板上伸出锚固钢筋,所述锚固钢筋预埋在所述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与所述围檩或既有结构的内部。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力装置为千斤顶。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与所述围檩或既有结构之间设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加力装置交错分布。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混凝土墩,所述混凝土墩的一端与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相连接,所述混凝土墩的另一端通过自锁装置顶住所述围檩或既有结构。
19.上述整体受力的可主动控制位移的支撑系统,通过设置围护结构或既有结构,并在围护结构与加力装置之间设有围檩,当加力装置施加向基坑外的横向推力时,通过围檩和围护结构可以将推力作用到整个基坑上,或直接通过既有结构将推力作用到整个基坑上,从而能提高对基坑的变形控制能力,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应用范围广、安全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受力的可主动控制位移的支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受力的可主动控制位移的支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整体受力的可主动控制位移的支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整体受力的可主动控制位移的支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整体受力的可主动控制位移的支撑系统,其包括受
力结构1、围檩2、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和加力装置4。
29.受力结构1包括围护结构、既有结构或大刚度结构;所述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经加力装置4与所述受力结构1相连接;所述加力装置4能够施加轴向力以控制受力结构1位移。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护结构与所述加力装置4之间设有围檩2。所述围护结构与所述加力装置4之间也可以不设置围檩2。
3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力装置4可以为千斤顶等。所述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为整体杆系结构或板式结构中的一种或组合;立柱体系用于对所述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进行竖向支撑。
32.上述整体受力的可主动控制位移的支撑系统,通过设置围护结构或既有结构,并在围护结构与加力装置4之间设有围檩2,当加力装置4施加向基坑外的横向推力时,通过围檩2和围护结构可以将推力作用到整个基坑上,或直接通过既有结构将推力作用到整个基坑上,从而能提高对基坑的变形控制能力,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应用范围广、安全性好等优点。
3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围护结构为地连墙,如图2所示,所述围护结构也可以为排桩。如图3所示,所述围护结构还可以为既有结构等。
34.如图1-3所示,加力装置4可设置在基坑的一边。或如图4所示,加力装置4也可设置在基坑的两边,加力装置4可同时加力也可分阶段加力。
3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由钢筋混凝土构成,所述立柱体系为型钢格构柱、钢管、混凝土、钢管混凝土中的一种或组合。具体地,立柱体系由多根立柱构成,立柱下端插入立柱桩或土体中。
3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力装置4的两端设有预埋件垫板6,所述预埋件垫板6上伸出锚固钢筋7,所述锚固钢筋7预埋在所述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与所述围檩或既有结构的内部。如此,可以增加所述加力装置4的连接强度。
3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与所述围檩或既有结构之间设有锁定装置5,所述锁定装置5与所述加力装置4交错分布。
38.具体地,所述锁定装置5包括混凝土墩,所述混凝土墩的一端与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相连接,所述混凝土墩的另一端通过自锁装置顶住所述围檩或既有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装置5可以是钢板、灌浆料等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的材料。所述自锁装置可以是楔块等。当围檩或既有结构与混凝土墩之间有空隙时,可在空隙内插入自锁装置进行自锁,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3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