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


背景技术:

2.施工场地排水沟的主要作用是将施工期间的雨水、生活用水以及生产用水排入集水井、沉淀池中,当水沉淀满足相关标准后,有组织地排到场外,以保证施工场地范围内没有任何积水。
3.但是,在施工现场实际排水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使得沉淀池沉淀功能往往满足不了排水沉淀要求,比如受到施工场地面积的限制,沉淀池的设置大小受到限制,有时不能设置沉淀池,有时设置的沉淀池的尺寸较小,从而导致了泥水、污水未经沉淀或者未能达到相关沉淀标准就排入到市政管道了,存在诸多环保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解决现有的沉淀池受到施工场地的限制而无法设置或者设置尺寸较小不能达到相关沉淀标准进而导致的存在诸多环保隐患的问题。
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包括:
7.设于施工场地的排水沟道,所述排水沟道内沿着其设置方向间隔的布设有多个插接槽;以及
8.插设于所述插接槽内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挡设于所述排水沟道内且所述分隔板的顶部低于所述排水沟道的顶部,通过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排水沟道的下部分隔形成多个沉淀空间。
9.本实用新型的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在排水沟道内利用多个分隔板分隔形成多个沉淀空间,实现了在排水的过程中对污水进行多级沉淀,提高污水的沉淀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能够适应于施工场地面积受限的工况,其排水沟道的排水端可以与沉淀池连接,以实现进一步的沉淀;还可以直接连接市政管道,将水排出,灵活性高,沉淀效果好,能够避免各种环保隐患的发生。
10.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水沟道的底部设有现浇底板,所述现浇底板的顶面向着排水端找坡。
11.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水沟道的侧部设有现浇侧墙板,所述现浇侧墙板立设于所述现浇底板的相对两侧。
12.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现浇底板的底部设有基础结构。
13.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础结构的相对两侧设有砌筑墙体,所述砌筑墙体贴设于所述现浇侧墙板的外侧。
14.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隔板的顶部设有把手。
15.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隔板为预制混凝土板。
16.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隔板的高度向着所述排水沟道的排水端逐渐变小。
17.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水沟道的截面形状为u形。
18.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隔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排水沟道的宽度。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的部分俯视图。
20.图2为图1中的a1-a1的剖视图。
21.图3为图1中的a2-a2的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中的排水沟道的剖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中分隔板的正视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中分隔板的俯视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中分隔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7.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用于提高施工现场排放污水的沉淀效果,解决现有技术中受限的施工场地无法设置满足要求的沉淀池而带来的诸多环保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分机沉淀排水沟结构在排水沟道内设置多个插接槽,通过插接槽插接连接分隔板,进而利用多个分隔板将排水沟槽的下部分隔开来,形成了多个沉淀空间,使得利用排水沟道进行排水的过程中,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多级沉淀,从而提高了污水的沉淀效果,避免了污水带来诸多环保隐患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进行说明。
28.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的部分俯视图。参阅图2,显示了图1中的a1-a1的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进行说明。
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包括排水沟道21和分隔板23,排水沟道21设于施工场地,该排水沟道21沿其设置方向间隔的布设有多个插接槽22;分隔板23插设于插接槽22内,分隔板23挡设于排水沟道21内且分隔板23的顶部低于排水沟道21的顶部,结合图3所示,通过分隔板23将排水沟道21的下部分隔形成多个沉淀空间。
30.排水沟道21在未设置分隔板23时,内部的空间连通能够实现排水功能,也即将水从排水沟道21的一端引导到另一端,或者说从排水沟道21的进水端引导到排水端。在设置分隔板23之后,分隔板23的遮挡使得排水沟道21的下部空间不连通,而上部空间连通,在进水端至排水端通过分隔板23分隔形成了多个沉淀空间,水在排放的过程中,通过多个分隔
板23的阻挡而留置在对应的沉淀空间内进行沉淀,当该沉淀空间内的水较多时会从对应的分隔板23的顶部溢出到另一个沉淀空间,如此就在进水端至排水端形成了多级沉淀结构,使得污水经过多级沉淀之后再从排水端排出。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排水沟道21的底部设有现浇底板211,该现浇底板211的顶面向着排水端找坡。
32.较佳地,排水沟道21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水端和排水端,排水沟道21底部设置现浇底板211的顶面从进水端向着排水端找坡,其坡度为3

,如此排入到排水沟道21内的水能够从进水端向着排水端流动。
33.进一步地,排水沟道21的侧部设有现浇侧墙板212,现浇侧墙板212立设于现浇底板211的相对两侧,两个现浇侧墙板212和现浇底板211的内部围合形成了排水空间。其中的现浇底板211和现浇侧墙板212为混凝土现浇结构。
34.在进一步地,现浇底板211的底部设有基础结构213,该基础结构213也为混凝土现浇结构。在基础结构213的相对两侧设有砌筑墙体214,砌筑墙体214贴设于现浇侧墙板212的外侧。
35.在施工排水沟道21时,于施工现场的设计位置处挖掘土体形成对应的沟槽,在沟槽的底部施工形成基础结构213,而后在基础结构213上施工形成砌筑墙体214,两个砌筑墙体214贴设于沟槽的侧壁,而后在基础结构213之上且两个砌筑墙体214的内侧施工形成现浇底板211和现浇侧墙板212,就形成了排水沟道21。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插接槽22设于现浇底板211和现浇侧墙板212内,现浇底板211的顶面有部分向下凹入,现浇侧墙板212的内侧面有部分向外凹入,该现浇侧墙板处的凹入部分和现浇底板处对应的凹入部分相连通进而构成了插接槽22。
37.较佳地,排水沟道21的截面形成为u形,插接槽22的截面形状也为u形,且插接槽22的截面尺寸大于排水沟道21的截面尺寸。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至图7所示,分隔板23的顶部设有把手232,通过把手232可方便移动分隔板23。在需要对排水沟道21内的泥沙进行清理时,可通过把手232将分隔板23提出来,在清理完成后,通过把手232将分隔板23插装至插接槽22内。
39.较佳地,分隔板23为预制混凝土板,分隔板23内设有横纵交错连接的钢筋231。把手232为倒置的u型钢筋,该倒置的u型钢筋部分埋固在预制混凝土板内。又佳地,分隔板23利用施工现场的剩余混凝土、废钢筋制作而成,能够避免资源浪费。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分隔板23的高度向着排水沟道21的排水端逐渐变小,从而分隔板23的顶面标高从排水沟道21的进水端向着排水端逐渐的变低,使得分隔形成的各个沉淀空间的标高逐渐变小,在排放的水量较小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沉淀效果。
41.较佳地,分隔板23的宽度大于排水沟道21的宽度。
42.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排水沟道21的宽度为两个现浇侧墙板212内侧面之间距离a,排水沟道21的深度为现浇底板211的顶面距现浇侧墙板212的顶面之间距离b。结合图5和图6所示,分隔板23的宽度为a+100,分隔板23的最高的高度为b/2,分隔板23的厚度为50mm。结合图1所示,插接槽的槽口宽度为60mm,插接槽的深度为55mm。
43.排水沟道21的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长度为300m,分隔板23的尺寸高*宽*厚
200mm*500mm*50mm,其中的高度200mm为最高的分隔板23的尺寸,其余分隔板23的高度逐渐变小,分隔板23的间距为70m。
44.本实用新型的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能够保证泥沙的沉淀,操作方便,构造稳固,安装使用时不会发生变形和损坏,保证最大程度减少泥沙排入市政管道。
45.本实用新型的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能够实现排水的过程中的多级沉淀功能,能够使施工现场内的排水更加规范,也更加环保。
46.本实用新型的分级沉淀排水沟结构尤其适用于较长连续排水沟的排水工程,还适用于施工场地无法设置大面积的沉淀池的工况。
47.在施工现场排水流量小且水内泥沙含量少时,可不安装分隔板而直接利用排水沟道进行排水,当泥沙含量较大需要进行沉淀处理时,根据沉淀要求来设置分隔板的数量,实现污水经过多级沉淀后再排入到市政管道。
48.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