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清淤搅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清淤搅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清淤搅动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
3.河道清淤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对于大型的河道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河道清淤装置已可满足需求,但是针对于农田灌溉用的小河道,河道宽度太小很多清淤装置和清淤船都无法使用,只能依靠简易的搅动装置,且无法调节,再配合人工进行清理,工作量十分繁重,需要多人同时工作,清理难度很大,且清理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清淤搅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清淤搅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针对于农田灌溉用的小河道,河道宽度太小很多清淤装置和清淤船都无法使用,只能依靠简易的搅动装置,且无法调节,再配合人工进行清理,工作量十分繁重,需要多人同时工作,清理难度很大,且清理效果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清淤搅动装置,包括本体、调节机构、伸缩机构、第二电机、传动机构、第一搅动机构和第二搅动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的顶部左侧,所述伸缩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机构的左端,所述传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所述第一搅动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的内腔左侧壁,所述第二搅动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的内腔右侧壁,所述本体的底部前后两侧通过底盘固定连接有履带轮,所述本体顶部中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液压泵,所述本体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所述本体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座椅,且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右侧。
6.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杆、支柱、框体、受力板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框体的内腔底部,所述受力板一体成型在所述框体的内腔上侧,所述支柱贯穿转动连接在所述框体的顶部中间,所述支杆贯穿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柱的内腔,所述支柱的底部与所述受力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受力板的底部贯穿转动,且与所述支柱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转动件、支撑柱和液压柱,所述支撑柱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液压柱的输出端外侧壁下侧,所述支撑柱的末端与所述本体的顶端左侧转动连接,且位于调节机构的左侧。
8.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框体、密封体、固定杆、联动杆和主齿轮,所述固定杆贯穿固定连接在所述框体的顶部中间,所述密封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框体的内腔,所述联动杆贯穿转动连接在所述框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固定杆的内腔,所述主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联动杆的外侧壁下侧,且位于所述密封体的内腔,所述联动杆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搅动机构包括第一滚筒、搅动齿、第一动力杆和第一副齿轮,所述第一滚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动力杆的外侧壁中间,所述搅动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滚筒的外侧壁,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副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动力杆的外侧壁右侧,且位于密封体的内腔,所述第一副齿轮与主齿轮相啮合。
10.优选的,所述第二搅动机构包括第二副齿轮、第二动力杆、第二滚筒和搅拌架,所述第二滚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动力杆的外侧壁中间,所述搅拌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滚筒的外侧壁,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副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动力杆的外侧壁左侧,且位于密封体的内腔,所述第二副齿轮与主齿轮相啮合。
11.优选的,所述液压泵与液压柱和支撑柱分别通过液压管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台与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清淤搅动装置,通过调节机构、伸缩机构和本体之间的配合使用,工作人员通过双手操控控制台,驱动履带轮转动,带动本体移动,便于河道的清理工作,通过操作控制台,控制第一电机提供动力,带动支柱转动,使支杆在支柱的内腔移动,从而便于控制本体的工作区域的高低度,通过液压泵提供动力,带动伸缩机构的液压柱移动,从而便于调节第二电机的前后位置,通过支撑柱,能够提高液压柱的稳定性,从而不需要多人共同参与,一人就能完成清淤工作,满足小河道的清淤工作,使清理难度降低,节约了人力成本,机械化代替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14.2、该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清淤搅动装置,通过第二电机、传动机构、第一搅动机构和第二搅动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第二电机提供动力,带动传动机构的联动杆旋转,使主齿轮转动,通过主齿轮同时带动第一副齿轮和第二副齿轮旋转,便于动力的合理分配,满足不同需求,通过第一副齿轮带动第一动力杆旋转,使第一滚筒转动,从而使搅动齿呈环形旋转,对河道淤泥翻动,打成块状或碎渣状,通过第二副齿轮带动第二动力杆旋转,使第二滚筒转动,从而使搅拌架呈环形旋转,再次对淤泥搅拌,搅成混浊的水状,使淤泥更容易流动,便于淤泥被河水轻松的快速冲走,提高了河道清淤的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00、本体;110、履带轮;120、液压泵;130、支撑架;131、控制台;140、座椅;200、调节机构;210、支杆;220、支柱;230、基体;240、受力板;250、第一电机;300、伸缩机构;310、转动件;320、支撑柱;330、液压柱;400、第二电机;500、传动机构;510、框体;520、密封
体;530、固定杆;540、联动杆;550、主齿轮;600、第一搅动机构;610、第一滚筒;620、搅动齿;630、第一动力杆;640、第一副齿轮;700、第二搅动机构;710、第二副齿轮;720、第二动力杆;730、第二滚筒;740、搅拌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清淤搅动装置,能够满足小河道清淤,且提高清淤工作效率和清淤质量,便于请参阅图1-4,包括本体100、调节机构200、伸缩机构300、第二电机400、传动机构500、第一搅动机构600和第二搅动机构700;
22.请参阅图1-2,本体100的底部前后两侧通过底盘固定连接有履带轮110,本体100顶部中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液压泵120,本体100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30,支撑架130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台131,本体100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座椅140,且位于支撑架130的右侧,本体100用于调节机构200和伸缩机构300的安装,履带轮110用于本体100的移动,液压泵120用于提供动力,支撑架130用于控制台131的安装,控制台131用于控制本体100的操作使用,座椅140用于缓解工作人员的疲劳度;
23.请再次参阅图1-2和图4,调节机构200固定连接在本体100的顶部左侧,调节机构200用于控制伸缩机构300的高低度;
24.请再次参阅图1-2,伸缩机构300固定安装在调节机构200的顶部,具体的,伸缩机构300通过支杆210固定安装在调节机构200的顶部,伸缩机构300用于控制第二电机400的前后位置;
25.请再次参阅图1-2,第二电机4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伸缩机构300的左端,第二电机400用于提供动力;
26.请参阅图1-3,传动机构500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400的底部,传动机构500用于传输动力;
27.请参阅图3,第一搅动机构600转动连接在传动机构500的内腔左侧壁,第一搅动机构600用于淤泥搅动作用;
28.请再次参阅图3,第二搅动机构700转动连接在传动机构500的内腔右侧壁,第二搅动机构700用于淤泥二次搅动。
29.请再次参阅图1-2和图4,为了便于调节第一搅动机构600和第二搅动机构700的高低度,调节机构200包括支杆210、支柱220、基体230、受力板240和第一电机250,第一电机25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基体230的内腔底部,受力板240一体成型在基体230的内腔上侧,支柱220贯穿转动连接在基体230的顶部中间,支杆210贯穿螺纹连接在支柱220的内腔,支柱220的底部与受力板240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一电机250的输出端与受力板240的底部贯穿转动,且与支柱220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
30.请再次参阅图1-2,为了便于调节第一搅动机构600和第二搅动机构700的前后位置,伸缩机构300包括转动件310、支撑柱320和液压柱330,支撑柱320通过转动件310转动连
接在液压柱330的输出端外侧壁下侧,支撑柱320的末端与本体100的顶端左侧转动连接,且位于调节机构200的左侧。
31.请再次参阅图1-3,为了便于动力的书传输,传动机构500包括框体510、密封体520、固定杆530、联动杆540和主齿轮550,固定杆530贯穿固定连接在框体510的顶部中间,密封体520固定连接在固定杆530的底部,且位于框体510的内腔,联动杆540贯穿转动连接在框体510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杆530的内腔,主齿轮550固定连接在联动杆540的外侧壁下侧,且位于密封体520的内腔,联动杆540与第二电机40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2.请再次参阅图3,为了提高清淤效率,第一搅动机构600包括第一滚筒610、搅动齿620、第一动力杆630和第一副齿轮640,第一滚筒610固定连接在第一动力杆630的外侧壁中间,搅动齿620固定连接在第一滚筒610的外侧壁,且均匀分布,第一副齿轮640固定连接在第一动力杆630的外侧壁右侧,且位于密封体520的内腔,第一副齿轮640与主齿轮550相啮合。
33.请再次参阅图3,为了提高清淤质量,第二搅动机构700包括第二副齿轮710、第二动力杆720、第二滚筒730和搅拌架740,第二滚筒730固定连接在第二动力杆720的外侧壁中间,搅拌架740固定连接在第二滚筒730的外侧壁,且均匀分布,第二副齿轮710固定连接在第二动力杆720的外侧壁左侧,且位于密封体520的内腔,第二副齿轮710与主齿轮550相啮合。
34.请再次参阅图1-4,为了便于动力传输控制,液压泵120与液压柱330和支撑柱320分别通过液压管固定连接,控制台131与第一电机250、第二电机400电性连接。
35.在具体的使用时,本技术领域人员直接坐在座椅140上,通过双手操控控制台131,驱动履带轮110转动,带动本体100移动,便于河道的清理工作,通过操作控制台131,启动第一电机250运行,通过第一电机250带动支柱220转动,使支杆210在支柱220的内腔上下移动,便于调节控制第一搅动机构600和第二搅动机构700的高低度,通过操作控制台131,启动液压泵120运行,通过液压泵120带动伸缩机构300的液压柱330移动,使其活塞杆左右移动,带动第二电机400的前后位置,从而调节控制第一搅动机构600和第二搅动机构700的前后位置,通过支撑柱320,能够提高液压柱330的稳定性,通过双手操控控制台131,启动第二电机400运行,通过第二电机400带动传动机构500的联动杆540旋转,使主齿轮550转动,通过主齿轮550同时带动第一副齿轮640和第二副齿轮710旋转,通过第一副齿轮640带动第一动力杆630旋转,使第一滚筒610转动,从而使搅动齿620呈环形旋转,对河道淤泥翻动,打成块状或碎渣状,通过第二副齿轮710带动第二动力杆720旋转,使第二滚筒730转动,从而使搅拌架740呈环形旋转,再次对淤泥搅拌,搅成混浊的水状,使淤泥更容易流动,便于淤泥被河水轻松的快速冲走,使河道清淤效果提高。
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7.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