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水泵闸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水泵闸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闸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水泵闸门连接器。


背景技术:

2.按制作材料划分。主要有木质闸门、木面板钢构架闸门、铸铁闸门、钢筋混凝土闸门以及钢闸门。按闸门门顶与水平面相对位置划分。主要有露顶式闸门和潜没式闸门。按工作性质划分。主要有工作闸门、事故闸门和检修闸门。按闸门启闭方法划分。主要有用机械操作启闭的闸门和利用水位涨落时闸门所受水压力的变化控制启闭的水力自动闸门。按门叶不同的支承形式划分。主要由定轮支承闸门、铰支承闸门、滑道支承的闸门、链轮闸门、串辊闸门、圆辊闸门等。
3.现有的水泵闸门连接器开关闸门时,大多都是使用螺纹旋转的进行连接控制的,可是这种方式在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螺纹发生破坏,从而使得闸门损坏的情况。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闸门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水泵闸门连接器,包括闸门连接外壳,所述闸门连接外壳上设有液压室,所述液压室一侧设有液体输入管,所述液体输入管与所述液压室相连通,所述液体输入管一侧设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所述液体输入管位于所述液压泵的输入端,所述液压泵一侧设有液体输出管,所述液体输出管位于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所述液体输出管内部设有第一电动阀,所述液体输出管一侧设有上进液管,所述上进液管内部设有第二电动阀,所述闸门连接外壳内部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侧设有下回流管,所述下回流管与所述液压室相连通,所述下回流管内部设有第一电动回流阀,所述下回流管一侧设有上回流管,所述上回流管与所述液压缸相连通,所述上回流管内部设有第二电动回流阀,所述液压缸内部设有液压活塞,所述液压活塞下设有闸门机构,所述液压活塞外围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回流阀以及第二电动回流阀通过外部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之间相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闸门机构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液压活塞相连接,所述升降杆下设有闸板,所述闸板与所述升降杆相连接,所述闸板外围设有闸门架。
10.进一步的,所述闸门连接外壳上设有进液口。
11.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上设有进液斗。
12.进一步的,所述闸门架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当需要液压活塞下降时,第二电动阀与第一电动回流阀打开,第一电动阀与第二电动回流阀关闭,从而使得液压室内的液压油通过液体输入管在液压泵作用下,通过上进液管进入液压缸内部给予液压活塞一个向下的压力,进而使得液压活塞下降,当需要液压活塞上升时,第二电动阀与第一电动回流阀关闭,第一电动阀与第二电动回流阀打开,从而使得液压油通过液体输出管进入液压缸内部给予液压活塞一个向上的压力,进而使得液压活塞上升,通过液压缸之间相连通,从而使得方便液压油进行传动,此装置在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很难破坏,从而大大减少了闸门损坏的情况。
15.(2)、通过设置升降杆,从而使得液压活塞升降时通过升降杆带动闸板在闸门架内进行升降,通过设置进液口,从而达到便于进液的目的,通过设置安装板,从而达到便于安装闸门架的目的,通过设置进液口与进液斗,从而使得初始安装时进行添加液压油用,通过设置安装板,从而达到便于安装闸门架的目的。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泵闸门连接器的主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泵闸门连接器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19.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泵闸门连接器结构中液压缸的剖视图;
20.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泵闸门连接器结构中闸板的立体图。
21.附图标记:
22.1、闸门连接外壳;2、液压室;3、液体输入管;4、液压泵;5、液体输出管;6、第一电动阀;7、上进液管;8、第二电动阀;9、液压缸;10、下回流管;11、第一电动回流阀;12、上回流管;13、第二电动回流阀;14、液压活塞;15、限位块;16、升降杆;17、闸板;18、闸门架;19、进液口; 20、进液斗;21、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24.实施例一:
25.请参阅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泵闸门连接器,包括闸门连接外壳1,所述闸门连接外壳1上设有液压室2,所述液压室2一侧设有液体输入管3,所述液体输入管3与所述液压室2相连通,所述液体输入管3一侧设有液压泵4,所述液压泵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所述液体输入管3位于所述液压泵4的输入端,所述液压泵4一侧设有液体输出管5,所述液体输出管5位于所述液压泵4的输出端,所述液体输出管5内部设有第一电动阀6,所述液体输出管5一侧设有上进液管7,所述上进液管7内部设有第二电动阀 8,所述闸门连接外壳1内部设有液压缸9,所述液压缸9所述上进液管7与所述液体输出管5均与液压缸9相连通,所述液压缸9一侧设有下回流管10,所述下回流管10与所述液压室2相连通,所述下回流管10内部设有第一电动回流阀11,所述下回流管10一侧设有上回流管12,所述上回流管
12与所述液压缸9相连通,所述上回流管12内部设有第二电动回流阀13,所述液压缸9内部设有液压活塞14,所述液压活塞14下设有闸门机构,所述液压活塞 14外围设有限位块15,所述第一电动阀6、第二电动阀8、所述第一电动回流阀11以及第二电动回流阀13通过外部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6.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当需要液压活塞14下降时,第二电动阀8 与第一电动回流阀11打开,第一电动阀6与第二电动回流阀13关闭,从而使得液压室内2的液压油通过液体输入管3在液压泵4作用下,通过上进液管7进入液压缸9内部给予液压活塞14一个向下的压力,进而使得液压活塞 14下降,当需要液压活塞14上升时,第二电动阀8与第一电动回流阀11关闭,第一电动阀6与第二电动回流阀13打开,从而使得液压油通过液体输出管5进入液压缸9内部给予液压活塞14一个向上的压力,进而使得液压活塞 14上升。
27.实施例二:
28.请参阅图1-4,所述液压缸9之间相连通,所述闸门机构包括升降杆16,所述升降杆16与所述液压活塞14相连接,所述升降杆16下设有闸板17,所述闸板17与所述升降杆16相连接,所述闸板17外围设有闸门架18,所述闸门连接外壳1上设有进液口19,所述进液口19上设有进液斗20,所述闸门架18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板21。
29.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通过液压缸9之间相连通,从而使得方便液压油进行传动,通过设置升降杆16,从而使得液压活塞14升降时通过升降杆16带动闸板17在闸门架18内进行升降,通过设置进液口19,从而达到便于进液的目的,通过设置安装板21,从而达到便于安装闸门架18的目的,通过设置进液口19与进液斗20,从而使得初始安装时进行添加液压油用,通过设置安装板21,从而达到便于安装闸门架18的目的。
30.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1.在实际应用时,当需要液压活塞14下降时,第二电动阀8与第一电动回流阀11打开,第一电动阀6与第二电动回流阀13关闭,从而使得液压室内2 的液压油通过液体输入管3在液压泵4作用下,通过上进液管7进入液压缸9 内部给予液压活塞14一个向下的压力,进而使得液压活塞14下降,当需要液压活塞14上升时,第二电动阀8与第一电动回流阀11关闭,第一电动阀6 与第二电动回流阀13打开,从而使得液压油通过液体输出管5进入液压缸9 内部给予液压活塞14一个向上的压力,进而使得液压活塞14上升,通过液压缸9之间相连通,从而使得方便液压油进行传动,通过设置升降杆16,从而使得液压活塞14升降时通过升降杆16带动闸板17在闸门架18内进行升降,通过设置进液口19,从而达到便于进液的目的,通过设置安装板21,从而达到便于安装闸门架18的目的,通过设置进液口19与进液斗20,从而使得初始安装时进行添加液压油用,通过设置安装板21,从而达到便于安装闸门架18的目的。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