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长螺旋劲性复合扩底桩及成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长螺旋劲性复合扩底桩及成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长螺旋劲性复合扩底桩及成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扩底桩是底部直径大于上部桩身直径的灌注桩,其单桩承载能力比桩身直径相同的直桩的承载力有较大的提高。现有的扩底桩多为钻孔扩底灌注桩,利用钻孔达到所要求的持力层后在桩端换用特殊钻头将桩端直径扩大,进而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3.在一些对与桩身强度要求较高的区域,钻孔扩底灌注扩底桩虽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但是整体桩身强度有限,难以满足要求,并且钻孔扩底灌注桩灌注过程中的施工速度较慢,而且灌注成桩过程中的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扩底桩的桩身强度,保证桩身质量同时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长螺旋劲性复合扩底桩及成桩定位装置。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长螺旋劲性复合扩底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长螺旋劲性复合扩底桩,包括于施工地基部位钻孔灌注成型的灌注桩、以及植入所述灌注桩中的预制的管桩,所述灌注桩底部直径大于上部桩身直径,所述管桩内部灌注有桩芯混凝土。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将混凝土灌注桩和预制管桩结合,通过灌注桩在底部形成扩大体来提高整体桩的承载能力,同时,结合预制的管桩,由于管桩是工业化生产预制成型,所以其桩身强度以及成桩质量可以保证,并且施工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将混凝土灌注桩与预制管桩相结合,一方面,通过灌注桩的扩大体提高桩身承载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灌注桩与管桩的结合,提高桩身强度和抗压能力,并且相较于单纯的灌注桩,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8.可选的,所述管桩与灌注桩同轴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管桩与灌注桩同轴设置时,整体桩身各部位的结构均匀,使得各部分的桩身强度整体均衡,有利于提高桩身强度和单桩承载力。
1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成桩定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1.一种成桩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上述长螺旋劲性复合扩底桩上方的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灌注桩附近施工地基上的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管桩抵接以限定所述管桩的轴线与灌注桩的轴线重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靠近灌注桩的施工地基上设置定位支架,定位支架通过底座固定安装在灌注桩附近的施工地基上,而后通过底座上的定位件起到对管桩的限定作用,使得管桩在植入灌注桩后两者的轴线重合,满足两者的同轴性以提高扩底桩的桩身强度。
13.可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滑动连接于底座上、包围所述管桩的至少三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在底座上沿管桩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定位块的固定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三组定位块围设成一个包围圈将管桩包围固定,通过固定件调整定位块的位置,使得所有定位块将管桩的位置限定在灌装中的中心区域。
15.可选的,所述定位块靠近管桩的一面设置为与管桩外壁契合的弧面,弧面的轴线位于靠近管桩的一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与管桩抵接以限制管桩的位置,所以将定位块靠近管桩的一侧设置成与管桩外壁契合的弧面后,当定位块与管桩抵接时,定位块与管桩紧密接触,接触面不存在空隙,增加两者的接触面积,提高定位块定位时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螺纹连接于底座上、与定位块一一对应的螺杆,所述螺杆与相对应的定位块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定位块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定位块均与一个螺杆转动连接,当转动螺杆调节其位置时,螺杆推动定位块向远离或靠近管桩的方向移动,通过同步调节所有的定位块可以将管桩卡紧使其位置固定。
19.可选的,所述定位块包括一端活动连接于底座上、沿管桩的径向对称的两个呈弧状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圆心位于管桩的轴线上,两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后将管桩的位置限定。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两个呈弧状的定位杆将管桩卡住定位,限制管桩的位置。
21.可选的,所述定位支架还包括设置于定位杆上远离底座一侧的多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定位杆上,所述导向杆远离定位杆的一端呈发散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定位杆两端固定后,为了便于管桩插入两定位杆之间,在定位杆上设置发散状的导向杆用于引导管桩通过两定位杆之间。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中在扩底灌注桩中植入管桩,并在管桩内腔浇筑桩芯混凝土,相较于单一的灌注桩,提高了桩身强度和抗压力,同时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25.2.在管桩植入时保证管桩与灌注桩同轴设置,使得扩底桩成型后桩身各部分分布均匀,保证桩体内部结构的均衡性,有利于提高桩身强度;
26.3.在进行管桩植入的过程中通过定位装置限定管桩的位置,使得管桩位于灌注桩的中心,提高管桩与灌注桩的同轴性,进而提高桩身强度。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长螺旋劲性复合扩底桩沿轴向的截面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成桩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成桩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灌注桩;11、扩大体;2、管桩;3、桩芯混凝土;4、底座;41、耳板;42、滑槽;5、定位块;51、滑竿;6、螺杆;7、定位杆;8、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长螺旋劲性复合扩底桩。
34.参照图1,长螺旋劲性复合扩底桩包括在施工地基处钻孔灌注成型的灌注桩1和植入灌注桩1中的预制的管桩2,在管桩2内部灌注有桩芯混凝土3。灌注桩1底部的直径大于上部桩身直径,即,灌注桩1底部外扩形成扩大体11。
3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长螺旋劲性复合扩底桩的实施原理为:在施工时,先在地面上进行扩底桩孔开设,孔开设完成后将混凝土浇筑至桩孔内,浇筑高度为桩孔高度的一半左右后,将预制的管桩2插入桩孔中,管桩2在插入桩孔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挤压,使混凝土受到径向挤压力,使得管桩2与桩孔之间的混凝土更加紧密。同时,在管桩2的挤压下,桩孔内的混凝土向上填充,使混凝土填满整个管桩2与桩孔之间的空隙;后续再在管桩2内部浇筑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桩芯混凝土3,使整个结构形成稳定的桩基础,提高扩底桩的抗压力以及整体桩身强度。
36.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成桩定位装置。
37.实施例1
38.参照图2、图3,成桩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上述长螺旋劲性复合扩底桩上方的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包括固定安装在桩孔附近的圆形底座4,底座4卡接在桩孔的顶部开口处,并且底座4的轴线与灌注桩1轴线重合。在底座4上水平滑动连接有三个定位块5,三个定位块5沿着底座4的周向间隔排列。由于定位块5起到对管桩2的限位作用,所以将定位块5设置为与管桩2外壁契合的弧状,定位块5抵接在管桩2上时,弧面与管桩2紧密贴合,接触面积更大,可以防止定位块5与管桩2之间出现水平滑动。为了使定位块5不脱离底座4,在每个定位块5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根滑竿51,底座4上对应的位置沿径向开设有滑槽42,滑竿51一直位于滑槽42内滑动,确保定位块5不与底座4脱离。
39.每个定位块5均对应连接有一根沿底座4径向的螺杆6,底座4上与螺杆6对应的位置焊接有耳板41,螺杆6螺纹连接于耳板41上,螺杆6靠近定位块5的一端与定位块5转动连接。转动螺杆6时,螺杆6带动定位块5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
40.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管桩2插入之前,先安装定位支架,将定位支架的底座4卡接在桩孔上方的开口处,然后转动螺杆6带动定位块5沿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使定位块5完全张开,然后吊装管桩2,将管桩2下端插入所有定位块5之间后,同步调节各个定位块5向靠近管桩2的方向滑动,使定位块5尽可能靠近管桩2,但是不影响管桩2向下滑动,然后将管桩2完全插入桩孔中。通过定位块5的限位作用,使得管桩2在插入桩孔后与位于灌注桩1的中心位置。
41.实施例2
42.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底座4上的定位块5由弧形的定位杆7代替,定位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底座4上,定位杆7的转动轴与底座4垂直,两个定位杆7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为了方便管桩2插入两个定位杆7之间,在定位杆7的顶部焊接有导向杆8,导向杆8远离定位杆7的一端呈发散状设置。
43.实施例2的实施远离为:将底座4插接在桩孔上部开口处以后,将两个定位杆7固定,然后吊装管桩2从两个定位杆7之间插入桩孔中,在插入过程中,导向杆8起到导向定位
作用,方便管桩2对准两导向杆8之间的空隙。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