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器声学 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古琴琴膛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古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古琴琴膛结构。


背景技术:

2.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传统的古琴结构之间为拼接制作,在演示时,古琴发出的声音振动、音色、韵长、音量不均匀,从而影响古琴演奏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古琴琴膛结构,具备保持演奏时前中后三段的声音振动均匀,提高古琴音质的细腻效果,解决了传统古琴在演奏时前中后三段在声音振动、音色、韵长、 音量不平衡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古琴琴膛结构,包括古琴主体,所述古琴主体的弹奏面挖设有大槽腹,并通过大槽腹的外壁与古琴主体之间形成有边墙;
5.所述大槽腹内部设有大纳音,并对应大纳音的两端设有天柱和地柱,所述大槽腹对应地柱的下方通过边墙凸出设有雁足,并通过雁足的下方设有小槽腹,所述小槽腹内部设有小纳音。
6.进一步的,所述大纳音、天柱、地柱、雁足以及小纳音与古琴主体之间均采用挖设形成。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1、本实用新型通过挖设的方式在古琴主体内部形成大槽腹、大纳音、天柱、地柱、雁足、小槽腹、小纳音,使古琴主体在演奏时,声音振动通过古琴主体传到至大槽腹,厚薄均匀,参与震动的质量大致相同,提高古琴演奏时音色的细腻感。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0.图中:1、古琴主体;2、大槽腹;3、边墙;4、大纳音;5、天柱;6、地柱;7、雁足;8、小槽腹;9、小纳音。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2.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古琴琴膛结构,包括古琴主体1,所述古琴主体1的弹奏面挖
设有大槽腹2,并通过大槽腹2的外壁与古琴主体1之间形成有边墙3;
13.所述大槽腹2内部设有大纳音4,并对应大纳音4的两端设有天柱5和地柱6,所述大槽腹2对应地柱6的下方通过边墙3凸出设有雁足7,并通过雁足7的下方设有小槽腹8,所述小槽腹8内部设有小纳音9。
14.具体的,所述大纳音4、天柱5、地柱6、雁足7以及小纳音9与古琴主体1之间均采用挖设形成。
15.综上所述:通过挖设的方式在古琴主体1内部形成大槽腹2、大纳音4、天柱5、地柱6、雁足7、小槽腹8、小纳音9,使古琴主体1在演奏时,声音振动通过古琴主体1传到至大槽腹2,厚薄均匀,参与震动的质量大致相同,提高古琴演奏时音色的细腻感。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古琴琴膛结构,包括古琴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古琴主体(1)的弹奏面挖设有大槽腹(2),并通过大槽腹(2)的外壁与古琴主体(1)之间形成有边墙(3);所述大槽腹(2)内部设有大纳音(4),并对应大纳音(4)的两端设有天柱(5)和地柱(6),所述大槽腹(2)对应地柱(6)的下方通过边墙(3)凸出设有雁足(7),并通过雁足(7)的下方设有小槽腹(8),所述小槽腹(8)内部设有小纳音(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古琴琴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纳音(4)、天柱(5)、地柱(6)、雁足(7)以及小纳音(9)与古琴主体(1)之间均采用挖设形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古琴琴膛结构,包括古琴主体,所述古琴主体的弹奏面挖设有大槽腹,并通过大槽腹的外壁与古琴主体之间形成有边墙;所述大槽腹内部设有大纳音,并对应大纳音的两端设有天柱和地柱,所述大槽腹对应地柱的下方通过边墙凸出设有雁足,并通过雁足的下方设有小槽腹,所述小槽腹内部设有小纳音。该新型古琴琴膛结构,具备保持演奏时前中后三段的声音振动均匀,提高古琴音质的细腻效果。提高古琴音质的细腻效果。提高古琴音质的细腻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莫尚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莫尚刚
技术研发日:2021.04.19
技术公布日: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