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器声学 专利正文
古琴换弦工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古琴换弦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古琴换弦工具。


背景技术:

2.古琴是汉民族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拨弦乐器,其是汉文化的瑰宝,到明清时期达到盛况空前。然而清末至20世纪中期,演绎者急剧下降。由于古琴及其所象征传统文化思想的式微,2003年11月,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2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古琴列入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近年来,音乐爱好者对古琴艺术追求热度快速增长,各地古琴社门庭若市,玩家甚多。对弹琴者,尤其是斫琴师来说,弹琴是必修课,换琴弦同样是一门必不可少的技能。然而对广大爱好者来说,换弦却成了大多数人的苦恼。由于内外雁足分别上有了3、4根弦,且上弦需按照弦的粗细程度按顺序上弦,弹奏时如发生断弦情况,往往可能需要将该雁足上的所有弦全部拆下来再重新上弦。按照目前的换弦方式,均通过先将蝇头固定在绒扣上,对另一端绕在拉弦棍上,拉紧弦并完成拨弦试音后,以拉弦棍带着旋缠绕在雁足上。缠弦过程中需要的拉力较大,且要求琴弦缓紧不能有太大变化,否则音调变化太大。特别是丝弦,韧性大且容易弹开或断裂,拉弦时需要保持稳定的用力比较困难,往往一个人难以完成,换弦耗时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古琴换弦工具,仅需一人即可实现换弦操作,操作方便,可快速换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古琴换弦工具,包括可拆卸地套设固定在雁足1上部的雁足保护套2、可拆卸地设于雁足保护套2上且能绕雁足1旋转的摇臂3和摇臂3另一端转动设置的蓄弦轴4,所述蓄弦轴4平行于雁足1,所述蓄弦轴4上且位于摇臂3的上方设有手柄5,所述蓄弦轴4的下端向下穿过摇臂3且较雁足保护套2的底部低,琴弦12能同时缠绕在雁足1的下部和蓄弦轴4上。
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弦工具还包括套设在雁足1上的胶套6,所述雁足保护套2套设在胶套6上。
7.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雁足保护套2为与雁足1配合的环柱形结构且其下部同轴设有环槽7;所述摇臂3为与雁足保护套2垂直的板状结构且其一端沿其所在的方向设有与环槽7配合的u形开口8,所述u形开口8套设在雁足保护套2上并嵌入环槽7中以使摇臂3能绕雁足保护套2旋转。
8.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雁足保护套2的底端同轴设有圆形的护板9,所述护板9的直径较雁足保护套2的直径大,所述环槽7设于雁足保护套2的下端与护板9之间,所述蓄弦轴4位于护板9的外侧。
9.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雁足保护套2由相对设置的两片半圆柱套拼接而成,两片半圆柱套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
10.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蓄弦轴4为上小下大的阶梯圆柱,所述摇臂3的另一端设有仅能让阶梯圆柱的上部穿过的圆孔10,所述阶梯圆柱的上部向上穿过圆孔10且其上同轴设有手柄5,所述手柄5为圆柱状结构且位于两根雁足1之间,所述琴弦12能缠绕在阶梯圆柱的下部。
11.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蓄弦轴4的底端同轴设有环形的凸缘11,所述凸缘11较护板9低且其外缘上设有卡弦口,所述凸缘11位于琴体13的相邻上方。
12.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蓄弦轴4的直径与雁足1的直径相同。
13.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弦工具还包括贴于琴体13上的试音条和能夹设在琴弦12上的试音夹,所述试音条位于雁足1与琴体13对应端之间,试音完成后,所述试音夹夹设在琴弦12上并位于试音条的正上方。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古琴换弦工具,仅需一人即可实现换弦操作,操作方便,可快速换弦,用户体验好;同时,结合试音条和试音夹使用可保证音准。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古琴换弦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蓄弦轴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雁足、2雁足保护套、3摇臂、4蓄弦轴、5手柄、6胶套、7环槽、8u形开口、9护板、10圆孔、11凸缘、12琴弦、13琴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0.参见图1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古琴换弦工具,包括可拆卸地套设固定在雁足1上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定义雁足1竖向设置且远离琴体13的一端为上端,单不作为本专利的限定,后同)的雁足保护套2(换弦时,安装在雁足1上;换弦完成后,拆除)、可拆卸地设于雁足保护套2上且能绕雁足1旋转的摇臂3(与雁足保护套2为分体结构,便于缠绕琴弦12)和摇臂3另一端(其一端转动设于雁足保护套2上)转动设置的蓄弦轴4(竖向设置)等,蓄弦轴4平行于雁足1,蓄弦轴4上且位于摇臂3的上方设有手柄5(固定在蓄弦轴4的上部),蓄弦轴4的下端向下穿过摇臂3且较雁足保护套2的底部低以便于蓄弦轴4上的琴弦12能缠绕在雁足1,琴弦12能同时缠绕在雁足1的下部和蓄弦轴4(下部)上。摇臂3要保证能在两个雁足1(琴体13背部并排设有两个雁足1)之间旋转。
21.进一步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弦工具还包括套设在雁足1上的胶套6(具体为环状的硅胶套)以避免固定雁足保护套2时损坏雁足1,雁足保护套2套设在胶套6上。
22.其中,参见图1和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雁足保护套2为与雁足1配合的环柱形
结构(圆环柱)且其下部同轴设有环槽7(宽度较摇臂3的后端稍大)。摇臂3为与雁足保护套2垂直的板状结构(沿雁足1的径向设置)且其一端沿其所在的方向设有与环槽7配合的u形开口8(向外开口,其圆弧部(可与雁足保护套2同轴设置)的直径较雁足保护套2的直径稍小),u形开口8套设在雁足保护套2上并嵌入环槽7中以使摇臂3能绕雁足保护套2旋转。优选地,u形开口8的两条臂的端部内侧倒圆角以便于卡入环槽7中。
23.优选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雁足保护套2的底端同轴设有圆形的护板9减少摇臂3的转动对琴弦12的影响和减少摇臂3转动过程中的晃动,护板9的直径较雁足保护套2的直径大,环槽7设于雁足保护套2的下端与护板9(形成环槽7的下侧壁)之间,蓄弦轴4位于护板9的外侧。
24.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雁足保护套2由相对设置的两片半圆柱套(包括护板9)拼接而成构成抱箍结构,两片半圆柱套通过螺栓(具体为四个)紧固在一起。
25.其中,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蓄弦轴4为上小下大的阶梯圆柱,蓄弦轴4的上部与下部同轴设置且其上部的直径较其下部的直径小。摇臂3的另一端设有仅能让阶梯圆柱的上部穿过的圆孔10(较蓄弦轴4的上部的直径稍大,与蓄弦轴4同轴设置),阶梯圆柱的上部向上穿过圆孔10且其上同轴设有手柄5,手柄5的底部顶靠在摇臂3的上侧或位于摇臂3的上侧的相邻上方,阶梯圆柱的阶梯面顶靠在摇臂3的下侧或位于摇臂3的下侧的相邻下方。手柄5为圆柱状结构且位于两根雁足1之间,琴弦12能缠绕在阶梯圆柱的下部。
26.优选地,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蓄弦轴4的底端同轴设有环形的凸缘11用于防止琴弦12滑落,凸缘11较护板9低且其外缘上设有卡弦口用于固定琴弦12,凸缘11位于琴体13的相邻上方以保证将琴弦12缠绕在雁足1的下部。
27.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蓄弦轴4的直径与雁足1的直径相同,使琴弦12绕雁足1一圈(进绕)时,同步在蓄弦轴4(退绕,由人在驱动摇臂3转动时驱动蓄弦轴4自转)上松开一圈。
28.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弦工具还包括贴于琴体13上的试音条(琴体13本身具有或另外粘贴在琴体13背部)和能夹设在琴弦12上的试音夹(常规夹子),试音条位于雁足1与琴体13对应端之间(具体可以垂直于琴体13),试音完成后,试音夹夹设在琴弦12上并位于试音条的正上方。
29.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琴弦12的缠绕效果和摇臂3转动的稳定性,护板9和摇臂3均较薄,如护板9的厚度为1mm,摇臂3(具体为不锈钢材质以保证强度)的厚度为1.5mm,环槽7宽度为2mm;为了便于蓄弦轴4旋转,蓄弦轴4直径较大,具体可以为40mm。
30.下面结合图1

3对本工具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31.上弦前,将雁足保护套2夹紧在雁足1上(为保护雁足油漆,夹紧孔需垫厚约1mm胶套6)。上弦时,琴弦12蝇头固定后,琴弦12绕过琴体13端头,缠绕在蓄弦轴4上,将摇臂3的u形开口8卡入环槽7内,摇动摇臂3使手柄5位于琴弦12进入端的另一侧,再次用右手转动手柄5带动蓄弦轴4,以逐步拉紧琴弦12。当感受到琴弦12的缓紧程度合适时,左手拨弦试音,试音过程中右手调整手柄5,直至音调基本准确。试音完成后,将试音夹夹在琴弦12上,使试音夹12与事先贴好的试音条保持同一位置。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缓慢转动摇臂3使琴弦12缠绕在雁足1上(制作时,蓄弦轴4周长等于雁足1周长以确保摇臂3绕转动一周时,蓄弦轴4上的琴弦12自动释放一圈,基本同步实现琴弦12绕雁足1一圈;缠绕第1圈时,观察试音夹与
试音条的相对位移,同步微调手柄5,然后持续转动摇臂3,直到琴弦12全部缠绕在雁足1上并绑紧。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