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器声学 专利正文
一种蜂鸣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蜂鸣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蜂鸣器,具体涉及一种蜂鸣器。


背景技术:

2.蜂鸣器是电子产品内部通用的警示发声器件。随着各类电子产品的薄型化趋势,对于电子产品内部应用的零部件也要求越来越薄。
3.目前市场上常见的pcb板和第二盖体会分别与塑胶第一盖体进行装配,因此蜂鸣器的工作腔室和体积较为庞大,使得产品内部空间很难降低。
4.经检索,中国专利cn201120009255.6,公开了一种压电有源蜂鸣器,其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蜂鸣片和pcb板。pcb板与壳体装配后,较大占用了壳体的内部空间,此蜂鸣器很难与要求轻薄化的设备构件进行完美整合。
5.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更为轻薄化且装配时产品良率及稳定性都能得到有效提高的新型蜂鸣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蜂鸣器,其能够使得蜂鸣器达到轻薄化的趋势,且组装后能够提高产品的良率以及稳定性,使得本蜂鸣器机构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蜂鸣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pcb板;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pcb板的仿形槽,所述pcb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仿形槽内;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第一防呆部,所述仿形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防呆部相互配合的第二防呆部。
8.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防呆部包括在pcb板上开设的限位槽,所述第二防呆部包括增设在所述仿形槽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块相互配合。
9.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防呆部还包括凸出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焊点,所述第二防呆部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侧壁上的出线口。
10.作为优选的,所述蜂鸣器还包括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焊接在所述焊点上,所述第一导线穿设于所述出线口处。
11.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内固定设置有一压电陶瓷片;所述压电陶瓷片与所述pcb板通过第二导线电连接。
12.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盖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压电陶瓷片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
13.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定位柱,所述压电陶瓷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柱的端部。
14.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第一盖体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盖体为塑胶盖体。
15.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一扣合部,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之间轴向接合;所述第一扣合部内开设有容置腔,所述第二扣合部与所述容置腔之间相互配合;所述第一扣合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引导孔;所述第二扣合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锁定块,所述锁定块上凸出设置有与所述引导孔相互配合的限位凸块。
16.作为优选的,所述pcb板与所述仿形槽之间胶粘固定。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壳体进行优化设计调整,在壳体的内壁上开设仿形槽,将pcb板胶粘固定在仿形槽内,有效的省出了传统设计中pcb板单独与第一盖体组合的空间,空间利用率高,且不会对空间成型以及蜂鸣器发声造成任何影响;使得蜂鸣器达到薄型化的趋势,蜂鸣器的应用能够更加广泛。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pcb板上设置第一防呆部,在仿形槽上设置与所述第一防呆部相配合的第二防呆部。pcb板与蜂鸣器的壳体进行装配时能够有效预防pcb板防反或者位置摆放不对;能够有效提高蜂鸣器产品装配后的良率以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pcb板与第二盖体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4.其中,1

壳体,2

压电陶瓷片,3

第二导线,4

胶水,5

pcb板,6

第一导线,7

焊点,8

第二盖体,9

出线口,10

定位柱,11

第二开口,21

仿形槽,22

限位槽,23

限位块,31

第一扣合部,32

第二扣合部,301

引导孔,302

容置腔,303

锁定块,304

限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
27.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鸣器,包括:
28.壳体1,在上述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压电陶瓷片2和pcb板5。
29.上述壳体1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8,上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8通过胶水4进行粘结封装。
30.具体的,在上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定位组件。上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盖体内的定位柱10,多个上述定位柱10间隔设置,压电陶瓷片2通过胶水固定设置在上述定位柱10
的端部。
31.上述定位组件与第一盖体一体注塑成型,第一盖体为塑胶盖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32.上述定位组件与第一盖体之间也能够扣合连接,优选的,上述第一盖体上增设有第一扣合部31,上述定位柱10上增设有第二扣合部32。在上述第一扣合部31内开设有容置腔302,第一扣合部31的侧壁上开设有引导孔301;在第二扣合部32的侧壁上凸出设置有具有弹性的锁定块303,锁定块303上凸出设置有限位凸块304。上述定位组件与第一盖体之间进行装配时,第二扣合部32能够与在第一扣合部31相互配合,只需要对上述锁定块303施加合适的外力,就能够将第一扣合部31插设至容置腔302内,使上述限位凸块304插设在引导孔301内,保证第一扣合部31与第二扣合部32之间紧密连接。
33.上述定位组件与第一盖体之间进行拆卸时,只需要对限位凸块304施加合适的外力,限位凸块304与引导孔301之间便能够进行轻松的分离,便于定位组件与第一盖体之间进行拆卸更换。
34.上述定位柱10能够将压电陶瓷片2定位在第一盖体内,防止压电陶瓷片2发生松动或者掉落,保证蜂鸣器机构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35.进一步的;
36.上述第二盖体8的端部开设有仿形槽21,上述pcb板5通过胶水4能够内镶嵌黏合在上述第二盖体8的仿形槽21内。上述pcb板5的形状和面积与第二盖体8内仿形槽21的形状和面积均相互匹配。
37.上述对第二盖体8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的省出了传统设计中pcb板5单独与第一盖体组合的空间,第二盖体8内的仿形槽21能够有效收容pcb板5,空间利用率高,且不会对空间成型以及蜂鸣器发声造成任何影响;使得蜂鸣器达到薄型化趋势,使得蜂鸣器的应用更加广泛。
38.优选的,在上述pcb板5上设置有第一防呆部,在仿形槽21上设置有与上述第一防呆部相配合的第二防呆部。
39.具体的,上述第一防呆部包括在pcb板5上开设的限位槽22,以及多个凸出设置在上述pcb板5上的焊点7。上述第二防呆部包括增设在上述仿形槽内的限位块23以及开设在上述第二盖体8边沿处的出线口9。
40.上述限位槽22与上述限位块23相配合,当装配人员将上述pcb板5装配至第二盖体8内的仿形槽21中时,由于pcb板5上设置的焊点7,能够有效避免pcb板被放反;通过限位槽22与上述限位块23相配合,pcb板5的位置不易被摆放错误,能够有效提高装配效率以及装配后蜂鸣器产品的良率以及稳定性。
41.通过上述焊点7,pcb板5上焊接有第二导线3以及第一导线6,上述压电陶瓷片2通过第二导线3与pcb板5电连接。上述第一导线6穿设于出线口9处,不仅能够辅助装配人员快速对pcb板进行快速装配,进一步避免pcb板的位置被放错放反,并且第一导线6穿设于出线口9处的设计不会增加蜂鸣器的高度,使得蜂鸣器的结构更加趋于薄型化。
42.无论是有源还是无源的pcb板5,无论pcb板5形状为圆形还是方形等其它形状,pcb板5和第二盖体8都可以设计出相对应的防呆特征。
43.上述第一盖体的顶部形成有第二开口11,其能够便于蜂鸣器的出音。
44.工作原理:参照图1~图3所示,首先将压电陶瓷片2通过胶水4与塑胶第一盖体进行组装粘合;其次,将pcb板5内镶嵌在第二盖体8中的仿形槽21内,并且通过胶水4黏合固定,pcb板5和第二盖体8上分别设计有第一防呆部和第二防呆部,能够避免pcb板5放反或者位置不对;第一导线6通过焊点7与pcb板5焊接并穿设于出线口9处,压电陶瓷片2与pcb板5之间通过第二导线3进行电连接;最后将第二盖体8与第一盖体之间通过胶水4进行粘合,从而达到完整的薄型化蜂鸣器机构。
4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