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材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钻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


背景技术:

2.木屑板是以木屑作为主要填料,两边使用细密木纤维,中间夹长质木纤维,然后施加胶粘剂后在热力和压力作用下胶合形成的人造板。由于木屑板是以木屑作为主要填料,使得在对木屑板进行钻孔时,产生的木屑比较多,需要及时排屑,避免断刀。现有技术中的木工钻的排屑效率低,不适用于木屑板。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一种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其包括一个钻体,以及一个与所述钻体连接的钻柄。所述钻体包括一个本体,两条螺旋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线槽,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一端的切削部。所述本体一端与所述钻柄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切削部。所述线槽一端与所述切削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钻柄间隔设置。所述线槽靠近所述钻柄的一端到所述钻柄之间的距离是所述本体的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之间。所述线槽的螺旋角为15度,且所述线槽的槽宽大于等于所述线槽螺距的三分之一。
5.进一步地,所述钻体和所述钻柄一体成型。
6.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呈圆锥形。
7.进一步地,所述线槽的端面为圆弧面。
8.进一步地,所述切削部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刀刃,以及一个设置在两个所述刀刃连接处的钻尖。
9.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刀刃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10.进一步地,所述钻柄呈六棱柱,所述钻柄设有一个环绕设置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端面呈圆弧凹面。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的所述钻体包括一个本体,一个螺旋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线槽,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一端的切削部。所述线槽一端与所述切削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钻柄间隔设置,所述线槽靠近所述钻柄的一端与所述钻柄之间的距离是所述本体的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一之间,从而使所述线槽能接收所述切削部切削木板产生的木屑并且便于在钻孔完成后的退刀,不容易断刀。所述线槽的螺旋角为15度,且所述线槽的槽宽大于等于所述线槽螺距的三分之一,使得所述线槽可以更快的排出木屑且排屑量大,以防止所述线槽被木屑堵住,导致断刀。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的提供的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5.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包括一个钻体10,以及一个与所述钻体10连接的钻柄20。所述钻体10和所述钻柄20可以一体成型。可以想到的是,所述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钻柄夹持装置等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16.所述钻体10包括一个本体11,两条螺旋设置在所述本体11上的线槽12,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11一端的切削部13。
17.所述本体11呈圆锥形,所述本体11一端与所述钻柄20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切削部13。所述线槽12用于排出钻孔时形成的木屑,所述线槽12一端与所述切削部13连接,从而使所述线槽12能接收所述切削部13切削木板产生的木屑,所述线槽12另一端与所述钻柄20间隔设置,所述线槽12靠近所述钻柄20的一端与所述钻柄20之间的距离是所述本体1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一之间,从而预留出移动距离,以便于在钻孔完成后的退刀并且不容易断刀。所述线槽12的端面为圆弧面,所述线槽12的螺旋角为15度,且所述线槽12的槽宽大于等于所述线槽12螺距的三分之一,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线槽12的槽宽为所述线槽12螺距的三分之一,从而使所述线槽12可以更快的排出木屑且排屑量大,以防止所述线槽12被木屑堵住,导致断刀。
18.所述切削部13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刀刃131,以及一个设置在两个所述刀刃131连接处的钻尖132。两个所述刀刃131用于切削木板,两个所述刀刃131之间的夹角为120度,使得所述两个所述刀刃131在切削木板时的力会径向分散,从而使所述刀刃131负荷减轻,可以更快更稳定的进给且使木板开裂。而所述线槽12可以更快的排出所述刀刃131快速进给产生的木屑。所述钻尖132位于两个所述刀刃131的连接处,使所述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在开始工作时,由所述钻尖132先触碰到木板并进行钻孔定位,以防止在切削的过程中出现歪斜的现象。
19.所述钻柄20与所述钻体10一端连接,并用于与一个外部夹持装置连接。为了更好地将所述钻柄20夹持到夹持装置内,所述钻柄20呈六棱柱,且所述钻柄20设有一个环绕设置的夹持部21,所述夹持部21的端面呈圆弧凹面。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的所述钻体10包括一个本体11,一个螺旋设置在所述本体11上的线槽12,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11一端的切削部13。所述线槽12一端与所述切削部1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钻柄20间隔设置,所述线槽12靠近所述钻柄20的一端到所述钻柄20之间的距离是所述本体1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一之间,从而使所述线槽12能接收所述切削部13切削木板产生的木屑并且便于在钻孔完成后的退刀,不容易断刀。所述线槽12的螺旋角为15度,且所述线槽12的槽宽大于等于所述线槽12螺距的三分之一,使得所述线槽12可以更快的排出木屑且排屑量大,以防止所述线槽12被木屑堵住,导致断刀。
2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包括一个钻体,以及一个与所述钻体连接的钻柄,所述钻体包括一个本体,两条螺旋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线槽,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本体一端的切削部,所述本体一端与所述钻柄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切削部,所述线槽一端与所述切削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钻柄间隔设置,所述线槽靠近所述钻柄的一端到所述钻柄之间的距离是所述本体的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之间,所述线槽的螺旋角为15度,且所述线槽的槽宽大于等于所述线槽螺距的三分之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和所述钻柄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圆锥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的端面为圆弧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刀刃,以及一个设置在两个所述刀刃连接处的钻尖。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刀刃之间的夹角为120度。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柄呈六棱柱,所述钻柄设有一个环绕设置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端面呈圆弧凹面。

技术总结
一种适用于打木屑板的锥度钻,其包括钻体,以及钻柄。所述钻体包括本体,线槽,以及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包括两个刀刃,以及钻尖。所述线槽一端与所述切削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钻柄间隔设置,所述线槽靠近所述钻柄的一端与所述钻柄之间的距离是所述本体的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一之间,从而使所述线槽能接收所述切削部切削木板产生的木屑并且便于在钻孔完成后的退刀,不容易断刀。所述线槽的螺旋角为15度,且所述线槽的槽宽大于等于所述线槽螺距的三分之一,使得所述线槽可以更快的排出木屑且排屑量大,以防止所述线槽被木屑堵住,导致断刀。导致断刀。导致断刀。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 何建明 张智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野牛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4
技术公布日: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