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交接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2135026u提出了一种防雷防撞式光缆交接箱,包括主机箱,所述主机箱上方设有绝缘块,所述绝缘块上方设有避雷器,所述绝缘块两侧设有太阳能板,所述主机箱上方四周设有警示灯条,所述太阳能板与警示灯条连接处设有导线,所述主机箱前端设有机箱门,所述机箱门一侧设有铰链,所述机箱门另一侧设有锁扣,所述主机箱下方设有防潮底座,所述防潮底座两侧设有防护板,其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底部设有防潮底座,有效防水防潮等优点,但是其结构不具备主动除湿功能,能够被动隔离,在户外环境使用过程当中,往往无法做到有效的隔离效果,因此主动除湿功能十分必要,内部信号交换可能会因为湿度原因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半透膜的鼓风机的组合能够隔绝空气当中的水蒸气,从而使得壳体内部气压大于外界气压的同时,进入壳体内部的空气保持干燥,提高了壳体内部干燥密封程度。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包括底座、换气窗、壳体、底板、换气孔、支撑支架、绝缘连接件、安装支架、控制开关、鼓风机、干燥腔体、半透膜、集水箱;
5.底座与换气窗连接;底座内部与鼓风机连接;鼓风机出气端与干燥腔体连接;干燥腔体与底座连接;干燥腔体内部与半透膜连接;半透膜倾斜设置于干燥腔体内部;干燥腔体内壁底部与集水箱连接;干燥腔体顶部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与壳体底部换气孔连接;换气孔设置于底板上;底板与壳体内部底部连接;壳体内壁侧面与支撑支架连接;支撑支架与绝缘连接件连接;绝缘连接件与安装支架连接;安装支架上设有多组光纤接口;每组光纤接口上设有控制开关。
6.优选的,还包括盖体、转动合页和转动支撑件;壳体侧面与转动合页转动连接;转动合页与盖体转动连接;盖体上设有把手;盖体与转动支撑件转动连接;转动支撑件与壳体内壁底部滑动连接。
7.优选的,壳体顶部设有防水板,防水板宽度大于壳体宽度。
8.优选的,支撑支架底部设有接地线;壳体侧面设有通孔,接地线从通孔中穿过。
9.优选的,支撑支架上设有等间距安装孔,绝缘连接件上设有陶瓷螺丝,绝缘连接件与支撑支架通过螺丝连接。
10.优选的,转动支撑件上设有滑块,壳体内壁底部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11.优选的,多组光纤接口之间设有连接桥,连接桥与控制开关控制连接。
12.优选的,盖体与壳体接缝处设有橡胶密封圈。
1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半透膜的鼓风机的组合能够隔绝空气当中的水蒸气,从而使得壳体内部气压大于外界气压的同时,进入壳体内部的空气保持干燥,提高了壳体内部干燥密封程度,通过光纤接口与控制开关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使用效率,通过开关控制避免了线路相互切换,使用便捷,绝缘连接件将安装支架与支撑支架相互隔绝,从而避免了雷击时电流导入光纤接口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中鼓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底座;2、换气窗;3、壳体;4、防水板;5、盖体;6、把手;7、转动合页;8、转动支撑件;9、底板;10、换气孔;11、支撑支架;12、绝缘连接件;13、安装支架;14、光纤接口;15、控制开关;16、鼓风机;17、干燥腔体;18、半透膜;19、集水箱;20、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一
1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包括底座1、换气窗2、壳体3、底板9、换气孔10、支撑支架11、绝缘连接件12、安装支架13、控制开关15、鼓风机16、干燥腔体17、半透膜18、集水箱19;
20.底座1与换气窗2连接;底座1内部与鼓风机16连接;鼓风机16出气端与干燥腔体17连接;干燥腔体17与底座1连接;干燥腔体17内部与半透膜18 连接;半透膜18倾斜设置于干燥腔体17内部;干燥腔体17内壁底部与集水箱 19连接;干燥腔体17顶部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与壳体3底部换气孔10连接;换气孔10设置于底板9上;底板9与壳体3内部底部连接;壳体3内壁侧面与支撑支架11连接;支撑支架11与绝缘连接件12连接;绝缘连接件12与安装支架13连接;安装支架13上设有多组光纤接口14;每组光纤接口14上设有控制开关15;壳体3顶部设有防水板4,防水板4宽度大于壳体3宽度;支撑支架11底部设有接地线20;壳体3侧面设有通孔,接地线20从通孔中穿过;支撑支架11上设有等间距安装孔,绝缘连接件12上设有陶瓷螺丝,绝缘连接件12与支撑支架通过螺丝连接;转动支撑件8上设有滑块,壳体3内壁底部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多组光纤接口14之间设有连接桥,连接桥与控制开关15控制连接;盖体5与壳体3接缝处设有橡胶密封圈。
21.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支架11与接地线20能够将外部雷击有效的引入地下,避免了高强度电流被本装置内部造成损坏,当本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鼓风机16通过半透膜18的组合能够有效的去除空气当中的水分,从而使得壳体3 内部空气环境保持干燥,从而避免了水蒸气短路的情况发生,通过绝缘连接件 12能够打断安装支架13与支撑支架11之间的金属连接,从而使得绝大部分电流导入接地线20当中,并列的光纤接口14与控制开关15能够有效地提高光信号交换效率,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22.实施例二
23.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盖体5、转动合页7和转动支撑件8;壳体3侧面与转动合页7转动连接;转动合页
7与盖体5转动连接;盖体5上设有把手6;盖体5与转动支撑件8转动连接;转动支撑件8与壳体3内壁底部滑动连接。
2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5保证壳体3内部密封性,有效的起到了隔绝作用,同时防止非专业人员触碰,提高了本装置稳定性,转动支撑件8 能够对盖体5转动角度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2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换气窗(2)、壳体(3)、底板(9)、换气孔(10)、支撑支架(11)、绝缘连接件(12)、安装支架(13)、控制开关(15)、鼓风机(16)、干燥腔体(17)、半透膜(18)、集水箱(19);底座(1)与换气窗(2)连接;底座(1)内部与鼓风机(16)连接;鼓风机(16)出气端与干燥腔体(17)连接;干燥腔体(17)与底座(1)连接;干燥腔体(17)内部与半透膜(18)连接;半透膜(18)倾斜设置于干燥腔体(17)内部;干燥腔体(17)内壁底部与集水箱(19)连接;干燥腔体(17)顶部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与壳体(3)底部换气孔(10)连接;换气孔(10)设置于底板(9)上;底板(9)与壳体(3)内部底部连接;壳体(3)内壁侧面与支撑支架(11)连接;支撑支架(11)与绝缘连接件(12)连接;绝缘连接件(12)与安装支架(13)连接;安装支架(13)上设有多组光纤接口(14);每组光纤接口(14)上设有控制开关(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5)、转动合页(7)和转动支撑件(8);壳体(3)侧面与转动合页(7)转动连接;转动合页(7)与盖体(5)转动连接;盖体(5)上设有把手(6);盖体(5)与转动支撑件(8)转动连接;转动支撑件(8)与壳体(3)内壁底部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其特征在于,壳体(3)顶部设有防水板(4),防水板(4)宽度大于壳体(3)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其特征在于,支撑支架(11)底部设有接地线(20);壳体(3)侧面设有通孔,接地线(20)从通孔中穿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其特征在于,支撑支架(11)上设有等间距安装孔,绝缘连接件(12)上设有陶瓷螺丝,绝缘连接件(12)与支撑支架通过螺丝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其特征在于,转动支撑件(8)上设有滑块,壳体(3)内壁底部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其特征在于,多组光纤接口(14)之间设有连接桥,连接桥与控制开关(15)控制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其特征在于,盖体(5)与壳体(3)接缝处设有橡胶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交接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缆防雷交接箱,其包括底座、换气窗、壳体、底板、换气孔、支撑支架、绝缘连接件、安装支架、控制开关、鼓风机、干燥腔体、半透膜、集水箱;底座与换气窗连接;底座内部与鼓风机连接;鼓风机出气端与干燥腔体连接;干燥腔体与底座连接;干燥腔体内部与半透膜连接;半透膜倾斜设置于干燥腔体内部;干燥腔体内壁底部与集水箱连接;干燥腔体顶部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与壳体底部换气孔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半透膜的鼓风机的组合能够隔绝空气当中的水蒸气,从而使得壳体内部气压大于外界气压的同时,进入壳体内部的空气保持干燥,提高了壳体内部干燥密封程度。了壳体内部干燥密封程度。了壳体内部干燥密封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龙 赵勇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俊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