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揭示内容是关于一种成像镜头与取像装置,且特别是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与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2.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电子装置、平板计算机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取像装置与其成像镜头也随之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愈来愈进步,使用者对于成像镜头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
3.具体而言,成像镜头中经常透过配合不同折射率的透镜以减少色散进而提高成像品质。然而,不同折射率的透镜具有相异的物理特性。换言之,当温度或湿度等环境变化,或者长时间设置于高温高湿的环境时,透镜易因温度变化或吸收水气而产生膨胀或收缩,造成透镜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而影响成像品质。因此,发展一种可于温度或湿度变化的情况下维持透镜之间相对位置的成像镜头遂成为产业上重要且急欲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通过透镜之间的环状配合结构以于不同环境因素下保持透镜之间的相对位置,以维持成像品质。
5.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自物侧至像侧包含一第一透镜与一第二透镜,且一光轴通过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包含一第一锥面与一第二锥面,其中第一锥面设置于第一透镜面向第二透镜的一侧,并以光轴为轴心;第二锥面与第一锥面设置于相同侧,并与第一锥面同轴,且第二锥面较第一锥面靠近光轴。第二透镜包含一第一对应锥面与一第二对应锥面,其中第一对应锥面与第一锥面对应设置,且第二对应锥面与第二锥面对应设置。当环境温度为t1时,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实体接触,第二锥面与第二对应锥面间隔设置,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当环境温度为t2时,第二锥面与第二对应锥面实体接触,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间隔设置,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其满足下列条件:5k≤|t1-t2|≤200k。
6.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在垂直光轴且通过第一锥面、第一对应锥面、第二锥面及第二对应锥面的一截面上,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的最近距离为d,第一对应锥面与第二对应锥面的最短距离为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2μm≤|d-d|≤19.8μm。
7.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至少一者可还包含一外侧面,外侧面较第一锥面、第一对应锥面、第二锥面或第二对应锥面远离光轴,且成像镜头的一遮光层覆盖于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8.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可还包含一透镜载体,其收容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且可包含一内侧面,其中内侧面面向并环绕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其中一者与透镜载体间隔设置。
9.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可具有相异的线热
膨胀系数,第一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为e1,第二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为e2,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05≤|(e1-e2)/(e1+e2)|≤0.95。
10.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于平行光轴的一截面上的夹角为θ,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度≤θ≤90度。
11.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可还包含一承靠面,承靠面面向第二透镜且与光轴大致垂直。承靠面在环境温度介于t1至t2时与第二透镜保持实体接触。
12.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其中一者可包含至少一缩减面,缩减面自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其中一者远离光轴的一侧向靠近光轴的方向缩减。
13.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其中一者可为一反射透镜,反射透镜沿一成像光路依序包含一入光面、至少一反射面及一出光面,成像光路在反射面向一镜面方向转折。入光面与出光面中至少一者可包含一轴对称曲面,成像光路通过轴对称曲面,且轴对称曲面与第一锥面在光轴方向同轴设置。
14.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反射透镜的入光面、反射面及出光面可透过塑胶射出一体成型。
15.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反射透镜可还包含一反射面元件与一光学面元件,反射面元件形成反射面,光学面元件形成入光面与出光面中至少一者。
16.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反射透镜可还包含一胶体,胶体粘接反射面元件与光学面元件。
17.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沿一光轴自物侧至像侧包含一第一透镜与一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包含一第一锥面与一承靠面,其中第一锥面设置于第一透镜面向第二透镜的一侧,并以光轴为轴心;承靠面与第一锥面设置于相同侧,并与光轴大致垂直,且与第二透镜实体接触。第二透镜包含一对应锥面,其中对应锥面设置于第二透镜面向第一透镜的一侧,并与第一锥面对应设置。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时,第一锥面与对应锥面的间距随环境温度改变且可恢复,且承靠面与第二透镜保持实体接触;当环境温度为t1时,第一锥面与对应锥面间隔设置;当环境温度为t2时,第一锥面与对应锥面实体接触,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其满足下列条件:5k≤|t1-t2|≤200k。
18.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之间的任意温度时,在垂直光轴且通过第一锥面与对应锥面的一截面上,第一锥面与对应锥面的最短距离为d',且d'可不大于19.8μm;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时,第一锥面与对应锥面具有一最大的最短距离为d'max,且d'max可不小于0.2μm。
19.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可还包含一第二锥面,第二锥面面向第二透镜,且当环境温度为t1时,第二锥面与第二透镜实体接触。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在平行光轴的一截面上的夹角为θ,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度≤θ≤90度。
20.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至少一者可还包含一外侧面,外侧面较第一锥面、承靠面或对应锥面远离光轴,且成像镜头的一遮光层覆盖于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21.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可还包含一透镜载体,收容第一透镜与第二
透镜,且可包含一内侧面,其中内侧面面向并环绕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其中一者可与透镜载体间隔设置。
22.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其中一者可为一反射透镜,反射透镜沿成像光路依序包含一入光面、至少一反射面及一出光面,成像光路在反射面向一镜面方向转折。入光面与出光面中至少一者可包含一轴对称曲面,成像光路通过轴对称曲面,且轴对称曲面与第一锥面在光轴方向同轴设置。
23.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反射透镜可还包含一反射面元件与一光学面元件,反射面元件形成反射面,光学面元件形成入光面与出光面中至少一者。反射透镜可还包含一胶体,胶体粘接反射面元件与光学面元件。
24.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其中一者可包含至少一缩减面,缩减面自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其中一者远离光轴的一侧向靠近光轴的方向缩减。
25.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自物侧至像侧包含一第一透镜与一第二透镜,且一光轴通过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包含一第一锥面与一第二锥面,其中第一锥面设置于第一透镜面向第二透镜的一侧,并以光轴为轴心;第二锥面与第一锥面设置于相同侧,并与第一锥面同轴,且第二锥面较第一锥面靠近光轴。第二透镜包含一第一对应锥面与一第二对应锥面,其中第一对应锥面与第一锥面对应设置,且第二对应锥面与第二锥面对应设置。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实体接触的状况与第二锥面与第二对应锥面实体接触的状况不同时,且在垂直光轴且通过第一锥面、第一对应锥面、第二锥面及第二对应锥面的一截面上,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的最近距离为d,第一对应锥面与第二对应锥面的最短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0.2μm≤|d-d|≤19.8μm。
26.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至少一者可还包含一外侧面,外侧面较第一锥面、第一对应锥面、第二锥面或第二对应锥面远离光轴,且成像镜头的一遮光层覆盖于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27.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于平行光轴的一截面上的夹角为θ,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度≤θ≤90度。
28.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可还包含一承靠面,承靠面与光轴大致垂直,且承靠面与第二透镜实体接触。
29.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其中一者可包含至少一缩减面,缩减面自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其中一者远离光轴的一侧向靠近光轴的方向缩减。
30.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其中一者可为一反射透镜,反射透镜沿一成像光路依序包含一入光面、至少一反射面及一出光面,成像光路在反射面向一镜面方向转折。入光面与出光面中至少一者可包含一轴对称曲面,成像光路通过轴对称曲面,且轴对称曲面与第一锥面在光轴方向同轴设置。
31.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反射透镜可还包含一反射面元件与一光学面元件,反射面元件形成反射面,光学面元件形成入光面与出光面中至少一者。反射透镜可还包含一胶体,胶体粘接反射面元件与光学面元件。
32.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包含至少一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
镜头。
33.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至少一前述实施方式的取像装置与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
附图说明
34.图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35.图1b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36.图1c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37.图1d绘示依照图1c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38.图1e绘示依照图1d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39.图1f绘示依照图1d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于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局部放大图;
40.图1g绘示依照图1c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41.图1h绘示依照图1g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42.图1i绘示依照图1g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于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局部放大图;
43.图1j绘示依照图1c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44.图1k绘示依照图1j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45.图1l绘示依照图1j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于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局部放大图;
46.图2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47.图2b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48.图2c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49.图2d绘示依照图2c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50.图2e绘示依照图2d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51.图2f绘示依照图2d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于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局部放大图;
52.图2g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透镜的示意图;
53.图2h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透镜的示意图;
54.图3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55.图3b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56.图3c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57.图3d绘示依照图3c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部分示意图;
58.图3e绘示依照图3d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59.图3f绘示依照图3e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60.图3g绘示依照图3e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于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局部放大图;
61.图3h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透镜的组合示意图;
62.图3i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透镜的示意图;
63.图3j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透镜与遮光片的组合示意图;
64.图3k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透镜的示意图;
65.图3l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透镜的另一示意图;
66.图4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中透镜的立体示意图;
67.图4b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透镜的示意图;
68.图4c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透镜与固定元件的示意图;
69.图5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五实施例中透镜的立体示意图;
70.图5b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透镜的示意图;
71.图5c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透镜的分解图;
72.图5d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透镜的光学面元件的示意图;
73.图6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六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74.图6b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75.图6c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再一示意图;
76.图6d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超广角取像装置拍摄的影像示意图;
77.图6e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中广角取像装置拍摄的影像示意图;
78.图6f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中望远取像装置拍摄的影像示意图;以及
79.图6g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中超望远取像装置拍摄的影像示意图。
80.【符号说明】
81.10,20,30,60:电子装置
82.11,21,31:电子感光元件
83.12,22,32:成像面
84.110,210,310:透镜载体
85.121,122,123,124,125,126,127,221,222,223,224,225,226,227,321,322,323,324,325,421,521:透镜
86.121a,122a,123a,221a,321a:第一锥面
87.121b,122b,123b,221b,321b:第二锥面
88.121c,122c,123c,221c,321c:承靠面
89.122d,123d,124d,222d,322d:第一对应锥面
90.122e,123e,124e,222e,322e:第二对应锥面
91.122f,123f,124f,222f,322f:对应承靠面
92.122g,123g,123h,124g,221g,222g,321g,322g:连接面
93.131,132,133,231,232,233,234,235,332:遮光片
94.134,135,333:空间间隔元件
95.136,236,331,334,431:固定元件
96.23,33:滤光片
97.211:内侧面
98.221h,222h,521h:外侧面
99.221i,222i,322i:光学面
100.240,540:胶体
101.250:遮光层
102.261,262,361,362,461,561:环状配合结构
103.321m,322m,521m:缩减面
104.321j,421j,521j:入光面
105.321k,421k,521k:反射面
106.321l,421l,521l:出光面
107.470,570:反射面元件
108.480,580:光学面元件
109.610:取像控制界面
110.611:影像回放按键
111.612:取像模块切换按键
112.613:对焦拍照按键
113.614:集成选单按键
114.615:变焦控制键
115.621,622:超广角取像装置
116.623:超望远取像装置
117.624,625:广角取像装置
118.626:望远取像装置
119.627:tof模块
120.628:微距取像装置
121.629:生物识别感测用取像装置
122.63:提示灯
123.64:电路板
124.641:连接器
125.65:单晶片系统
126.66:对焦辅助元件
127.661:发光元件
128.s:截面
129.r:反射层
130.x:光轴
131.x1:第一光轴
132.x2:第二光轴
133.t1,t2:环境温度
134.d:最近距离
135.d,d',d'max:最短距离
136.e1:第一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
137.e2:第二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
138.θ: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139.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具有一成像光路,且成像光路包含一光轴。成像镜头沿光轴自物侧至像侧包含一第一透镜与一第二透镜,且光轴通过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包含一第一锥面,其中第一锥面设置于第一透镜面向第二透镜的一侧,并以光轴为轴心。第二透镜包含一第一对应锥面(或可为对应锥面,后续统一以第一对应锥面进行说
明),其中第一对应锥面设置于第二透镜面向第一透镜的一侧,且第一对应锥面与第一锥面对应设置。
140.透过上述配置,使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受到环境变化时可维持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并可在环境恢复时保持配合,借以提高成像镜头对外来因素变化的抗性。所述的环境变化可为温度变化、湿度变化或长时间高温高湿环境,或者可进一步为抵抗落下冲击或震动外力。
141.第一透镜可还包含一第二锥面,其中第二锥面与第一锥面设置于相同侧且面向第二透镜,并与第一锥面同轴,且第二锥面较第一锥面靠近光轴。第二透镜可还包含第二对应锥面,且第二对应锥面与第二锥面对应设置。借此,可进一步减少透镜偏移的风险。
142.第一透镜可还包含一承靠面,其中承靠面与第一锥面设置于相同侧,承靠面与光轴大致垂直,且面向第二透镜并与其实体接触。透过承靠面可用以保持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的间距,以避免因第一锥面、第二锥面、第一对应锥面及第二对应锥面受到压力而产生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变形。
143.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至少一者可还包含一外侧面,外侧面较第一锥面、第一对应锥面、第二锥面或第二对应锥面远离光轴,且成像镜头的一遮光层覆盖于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遮光层可为一种具有遮光或吸光特性的胶体或涂层,且遮光层可遮蔽非成像光进入电子感光元件。借此,减少眩光的产生。
144.成像镜头可还包含一透镜载体,透镜载体收容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且包含一内侧面,其中内侧面面向并环绕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其中一者与透镜载体间隔设置。借此,可避免在膨胀收缩时透镜载体给予径向的压力造成透镜的挤压变形,以进一步提升成品良率。
145.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其中一者可包含至少一缩减面,其中缩减面自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其中一者远离光轴的一侧向靠近光轴的方向缩减。具体而言,缩减面与第一透镜的第一锥面相交或与第二透镜的第一对应锥面相交,故第一锥面或第一对应锥面呈现c字形。
146.必须说明的是,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可不完全环绕光轴,且缩减面可作为第一透镜或第二透镜于垂直光轴对正的标记,以提升组装效率。再者,缩减面可透过转印模具形成,或者可为第一透镜或第二透镜成型后二次加工的截面,且缩减面可进一步设置射出成型的注口。缩减面可使第一透镜或第二透镜于垂直光轴的投影上呈现非圆形,借以减少成像镜头于垂直光轴的方向的尺寸。
147.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中其中一者可为一反射透镜,反射透镜沿成像光路依序包含一入光面、至少一反射面及一出光面,成像光路在反射面向一镜面方向转折。入光面与出光面中至少一者可包含一轴对称曲面,成像光路通过轴对称曲面,且轴对称曲面与第一锥面在光轴方向同轴设置。轴对称曲面可为球面、非球面或自由曲面。据此,反射透镜可同时转折成像光路及改变像场,以减少光学零件并提高组装效率。
148.反射透镜的入光面、反射面及出光面可透过塑胶射出一体成型。进一步来说,反射面可进一步设置反射层,其中反射层可为一金属层或一高折射率镀层,但并不以此为限。借此,提高反射面的反射率。
149.反射透镜可还包含一反射面元件与一光学面元件,反射面元件形成反射面,光学
面元件形成入光面与出光面中至少一者。进一步来说,反射透镜可还包含一胶体,胶体粘接反射面元件与光学面元件。借此,可在固定反射面元件与光学面元件的相对位置的同时,避免产生灰尘夹层,以减少眩光。
150.当环境温度为t1时,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实体接触,第二锥面与第二对应锥面间隔设置,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或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间隔设置;当环境温度为t2时,第二锥面与第二对应锥面实体接触,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间隔设置,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或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实体接触;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时,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的间距随环境温度改变且可恢复,且承靠面与第二透镜保持实体接触,其可满足下列条件:5k≤|t1-t2|≤200k。
151.具体而言,透过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不同温度下的二次对正,成像镜头可减少透镜偏移的风险。并且,可透过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实体接触或第二锥面与第二对应锥面实体接触,避免干涉且影响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配合。另外,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k≤|t1-t2|≤100k。再者,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5k≤|t1-t2|≤50k。
152.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实体接触的状况与第二锥面与第二对应锥面实体接触的状况不同时(即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实体接触,且第二锥面与第二对应锥面间隔设置,或第二锥面与第二对应锥面实体接触,且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间隔设置),且在垂直光轴且通过第一锥面、第一对应锥面、第二锥面及第二对应锥面的一截面上,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的最近距离为d,第一对应锥面与第二对应锥面的最短距离为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2μm≤|d-d|≤19.8μm。透过控制上述的距离,可针对实际应用的状况做最佳化的设计。另外,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μm≤|d-d|≤9.8μm。再者,其可满足下列条件:2.0μm≤|d-d|≤3.5μm。
153.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可具有相异的线热膨胀系数,第一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为e1,第二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为e2,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05≤|(e1-e2)/(e1+e2)|≤0.95。当第一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与第二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符合上述数据范围时,可于温度变化时维持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位置。再者,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可为塑胶透镜或玻璃透镜,但并不以此为限。另外,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1≤|(e1-e2)/(e1+e2)|≤0.7。再者,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2≤|(e1-e2)/(e1+e2)|≤0.3。
154.具体来说,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第一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与第二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皆以293.1k(即20℃)的实验值为基准,且在可控的范围内,热膨胀的变化视为线性(即线热膨胀系数视为定值),本实施方式中未提及温度的情况下皆视为293.1k。
155.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于平行光轴的一截面上的夹角为θ,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度≤θ≤90度。借此,可控制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接触的受力方向,以避免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热膨胀时发生弯曲。另外,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5度≤θ≤60度。
156.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之间的任意温度时,在垂直光轴且通过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的一截面上,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的最短距离为d',且d'不大于19.8μm;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时,第一锥面与第一对应锥面具有一最大的最短距离为d'max,且d'max不小于0.2μm。
157.上述本揭示内容成像镜头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158.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包含至少一前述的成像镜头。
159.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至少一前述的取像装置与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
160.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161.<第一实施例>
162.请参照图1a至图1c,其中图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立体示意图,图1b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分解图,图1c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示意图。由图1a至图1c可知,电子装置10包含至少一取像装置(图未标示)与一电子感光元件11,其中取像装置包含至少一成像镜头(图未标示),且电子感光元件11设置于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12。
163.进一步来说,成像镜头具有一成像光路(图未标示),且成像光路包含一光轴x。成像镜头自物侧至像侧包含透镜载体110、透镜121、透镜122、遮光片131、透镜123、遮光片132、透镜124、遮光片133、透镜125、空间间隔元件134、透镜126、空间间隔元件135、透镜127及固定元件136,且透镜载体110收容透镜121、122、123、124、125、126、127、遮光片131、132、133、空间间隔元件134、135及固定元件136。透过遮光片131、132、133分别设置于透镜122、123之间、透镜123、124之间及透镜124、125之间,可遮挡非成像光进入电子感光元件11形成眩光。必须说明的是,透镜121、122、123、124、125、126、127可为塑胶透镜或玻璃透镜,且数量、结构、面形等光学特征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并不以此为限。
164.由图1c可知,成像镜头中相邻二透镜(即透镜121、122、123、124)分别包含环状配合结构(图未标示),其用以解决因环境因素变化(即温度、湿度)而产生的偏移问题。下述将针对透镜121、122之间的环状配合结构、透镜122、123之间的环状配合结构及透镜123、124之间的环状配合结构进行说明。
165.请配合参照图1d至图1f,其中图1d绘示依照图1c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局部放大图;图1e绘示依照图1d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局部放大图;图1f绘示依照图1d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于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局部放大图。由图1c至图1f可知,透镜121、122相对位于成像镜头的物侧与像侧,且光轴x通过透镜121、122,其中透镜121可作为第一透镜,透镜122可作为第二透镜。
166.第一透镜包含一第一锥面121a、一第二锥面121b及一承靠面121c,其中第一锥面121a设置于第一透镜面向第二透镜的一侧,并以光轴x为轴心;第二锥面121b与第一锥面121a设置于相同侧且面向第二透镜,第二锥面121b与第一锥面121a同轴,且第二锥面121b较第一锥面121a靠近光轴x;承靠面121c面向第二透镜且与光轴x大致垂直,与第一锥面121a、第二锥面121b设置于相同侧,并与第二透镜实体接触。
167.第二透镜包含一第一对应锥面122d、一第二对应锥面122e及一对应承靠面122f,其中第一对应锥面122d设置于第二透镜面向第一透镜的一侧,并与第一锥面121a对应设置;第二对应锥面122e与第二锥面121b对应设置;对应承靠面122f对应承靠面121c,并与第一对应锥面122d、第二对应锥面122e设置于相同侧。
168.必须说明的是,第一锥面121a、第二锥面121b及承靠面121c为第一透镜的环状配合结构,且第一对应锥面122d、第二对应锥面122e及对应承靠面122f为第二透镜的环状配合结构。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透过环状配合结构实体接触并对正。
169.由图1f可知,当环境温度为t1时,第一锥面121a与第一对应锥面122d实体接触,第
二锥面121b与第二对应锥面122e间隔设置,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由图1d与图1e可知,当环境温度为t2时,第二锥面121b与第二对应锥面122e实体接触,第一锥面121a与第一对应锥面122d间隔设置,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再者,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时,第一锥面121a与第一对应锥面122d的间距随环境温度改变且可恢复,且承靠面121c与第二透镜保持实体接触,其中承靠面121c可用以保持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x的间距,以避免因第一锥面121a、第二锥面121b、第一对应锥面122d、第二对应锥面122e受到压力而产生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变形。图1d至图1f中,t1为343.1k,t2为293.1k。必须说明的是,环境温度指的是成像镜头内部温度处于稳态时,成像镜头外部的环境温度。
170.具体而言,透过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不同温度下的二次对正,成像镜头可减少透镜偏移的风险。并且,可透过第一锥面121a与第一对应锥面122d实体接触或第二锥面121b与第二对应锥面122e实体接触,避免干涉且影响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配合。
171.由图1e可知,在垂直光轴x且通过第一锥面121a、第一对应锥面122d、第二锥面121b及第二对应锥面122e的一截面s上,第一锥面121a与第二锥面121b的最近距离为d,第一对应锥面122d与第二对应锥面122e的最短距离为d,第一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为e1,第二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为e2,第一锥面121a与第二锥面121b于平行光轴x的一截面(图未标示)上的夹角为θ,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一条件。
[0172][0173]
并且,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之间的任意温度时,在垂直光轴x且通过第一锥面121a与对应锥面(即第一对应锥面122d)的截面s上,第一锥面121a与对应锥面的最短距离为d',且d'不大于19.8μm;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时,第一锥面121a与对应锥面具有一最大的最短距离为d'max,且d'max不小于0.2μm。
[0174]
必须说明的是,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具有相异的线热膨胀系数,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可进一步具有相异的吸水膨胀率。
[0175]
请配合参照图1g至图1i,其中图1g绘示依照图1c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另一局部放大图;图1h绘示依照图1g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局部放大图;图1i绘示依照图1g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于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局部放大图。由图1c、图1g至图1i可知,透镜122、123相对位于成像镜头的物侧与像侧,且光轴x通过透镜122、123,其中透镜122可作为第一透镜,透镜123可作为第二透镜。
[0176]
第一透镜包含一第一锥面122a、一第二锥面122b、一承靠面122c及一连接面122g,其中第一锥面122a设置于第一透镜面向第二透镜的一侧,并以光轴x为轴心;第二锥面122b与第一锥面122a设置于相同侧且面向第二透镜,第二锥面122b与第一锥面122a同轴,第二锥面122b较第一锥面122a靠近光轴x,且第二锥面122b向第一锥面122a逐渐靠近;承靠面122c面向第二透镜且与光轴x大致垂直,与第一锥面122a、第二锥面122b设置于相同侧,并
与第二透镜实体接触;连接面122g自第二锥面122b近光轴x的一侧向光轴x延伸靠近并与第一透镜的光学面(图未标示)连接,光轴x通过光学面。
[0177]
第二透镜包含一第一对应锥面123d、一第二对应锥面123e、一对应承靠面123f及一连接面123g,其中第一对应锥面123d设置于第二透镜面向第一透镜的一侧,并与第一锥面122a对应设置,且第一锥面122a、第一对应锥面123d与光轴x大致平行;第二对应锥面123e与第二锥面122b对应设置,且第二对应锥面123e向第一对应锥面123d逐渐靠近;对应承靠面123f对应承靠面122c,并与第一对应锥面123d、第二对应锥面123e设置于相同侧;连接面123g自第二对应锥面123e近光轴x的一侧向光轴x延伸靠近并与第二透镜的光学面(图未标示)连接,光轴x通过光学面,且遮光片131设置于连接面122g与连接面123g之间。
[0178]
必须说明的是,第一锥面122a、第二锥面122b及承靠面122c为第一透镜的环状配合结构,且第一对应锥面123d、第二对应锥面123e及对应承靠面123f为第二透镜的环状配合结构。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透过环状配合结构实体接触并对正。
[0179]
由图1i可知,当环境温度为t1时,第一锥面122a与第一对应锥面123d实体接触,第二锥面122b与第二对应锥面123e间隔设置,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由图1g与图1h可知,当环境温度为t2时,第二锥面122b与第二对应锥面123e实体接触,第一锥面122a与第一对应锥面123d间隔设置,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再者,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时,第一锥面122a与第一对应锥面123d的间距随环境温度改变且可恢复,且承靠面122c与第二透镜保持实体接触,其中承靠面122c可用以保持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x的间距,以避免因第一锥面122a、第二锥面122b、第一对应锥面123d、第二对应锥面123e受到压力而产生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变形。图1g至图1i中,t1为343.1k,t2为293.1k。
[0180]
具体而言,透过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不同温度下的二次对正,成像镜头可减少透镜偏移的风险。并且,可透过第一锥面122a与第一对应锥面123d实体接触或第二锥面122b与第二对应锥面123e实体接触,避免干涉且影响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配合。
[0181]
由图1h可知,在垂直光轴x且通过第一锥面122a、第一对应锥面123d、第二锥面122b及第二对应锥面123e的一截面s上,第一锥面122a与第二锥面122b的最近距离为d,第一对应锥面123d与第二对应锥面123e的最短距离为d,第一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为e1,第二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为e2,第一锥面122a与第二锥面122b于平行光轴x的一截面(图未标示)上的夹角为θ,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二条件。
[0182][0183]
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之间的任意温度时,在垂直光轴x且通过第一锥面122a与对应锥面(即第一对应锥面123d)的截面s上,第一锥面122a与对应锥面的最短距离为d',且d'不大于19.8μm;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时,第一锥面122a与对应锥面具有一最大的最短距离为d'max,且d'max不小于0.2μm。
[0184]
必须说明的是,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具有相异的线热膨胀系数,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可进一步具有相异的吸水膨胀率。
[0185]
请配合参照图1j至图1l,其中图1j绘示依照图1c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另一局部放大图;图1k绘示依照图1j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局部放大图;图1l绘示依照图1j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于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局部放大图。由图1c、图1j至图1l可知,透镜123、124相对位于成像镜头的物侧与像侧,且光轴x通过透镜123、124,其中透镜123可作为第一透镜,透镜124可作为第二透镜。
[0186]
第一透镜包含一第一锥面123a、一第二锥面123b、一承靠面123c及一连接面123h,其中第一锥面123a设置于第一透镜面向第二透镜的一侧,并以光轴x为轴心;第二锥面123b与第一锥面123a设置于相同侧且面向第二透镜,第二锥面123b与第一锥面123a同轴,且第二锥面123b较第一锥面123a靠近光轴x;承靠面123c面向第二透镜且与光轴x大致垂直,与第一锥面123a、第二锥面123b设置于相同侧,并与第二透镜实体接触;连接面123h自第二锥面123b近光轴x的一侧向光轴x延伸靠近并与第一透镜的光学面连接。
[0187]
第二透镜包含一第一对应锥面124d、一第二对应锥面124e、一对应承靠面124f及一连接面124g,其中第一对应锥面124d设置于第二透镜面向第一透镜的一侧,并与第一锥面123a对应设置;第二对应锥面124e与第二锥面123b对应设置;对应承靠面124f对应承靠面123c,并与第一对应锥面124d、第二对应锥面124e设置于相同侧;连接面124g自第二对应锥面124e近光轴x的一侧向光轴x延伸靠近并与第二透镜的光学面(图未标示)连接,光轴x通过光学面,且遮光片132设置于连接面123h与连接面124g之间。
[0188]
必须说明的是,第一锥面123a、第二锥面123b及承靠面123c为第一透镜的环状配合结构,且第一对应锥面124d、第二对应锥面124e及对应承靠面124f为第二透镜的环状配合结构。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透过环状配合结构实体接触并对正。
[0189]
由图1j与图1k可知,当环境温度为t1时,第一锥面123a与第一对应锥面124d实体接触,第二锥面123b与第二对应锥面124e间隔设置,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由图1l可知,当环境温度为t2时,第二锥面123b与第二对应锥面124e实体接触,第一锥面123a与第一对应锥面124d间隔设置,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再者,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时,第一锥面123a与第一对应锥面124d的间距随环境温度改变且可恢复,且承靠面123c与第二透镜保持实体接触,其中承靠面123c可用以保持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x的间距,以避免因第一锥面123a、第二锥面123b、第一对应锥面124d、第二对应锥面124e受到压力而产生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变形。图1j至图1l中,t1为293.1k,t2为343.1k。
[0190]
具体而言,透过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不同温度下的二次对正,成像镜头可减少透镜偏移的风险。并且,可透过第一锥面123a与第一对应锥面124d实体接触或第二锥面123b与第二对应锥面124e实体接触,避免干涉且影响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配合。
[0191]
由图1k可知,在垂直光轴x且通过第一锥面123a、第一对应锥面124d、第二锥面123b及第二对应锥面124e的一截面s上,第一锥面123a与第二锥面123b的最近距离为d,第一对应锥面124d与第二对应锥面124e的最短距离为d,第一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为e1,第二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为e2,第一锥面123a与第二锥面123b于平行光轴x的一截面(图未标示)上的夹角为θ,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三条件。
[0192][0193]
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之间的任意温度时,在垂直光轴x且通过第一锥面123a与对应锥面(即第一对应锥面124d)的截面s上,第一锥面123a与对应锥面的最短距离为d',且d'不大于19.8μm;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时,第一锥面123a与对应锥面具有一最大的最短距离为d'max,且d'max不小于0.2μm。
[0194]
必须说明的是,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具有相异的线热膨胀系数,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可进一步具有相异的吸水膨胀率。
[0195]
具体而言,图1d至图1f的透镜121、122、图1g至图1i的透镜122、123及图1j至图1l的透镜123、124的环境温度范围相同,是用以模拟环境温均匀的情况。当成像镜头存在温度梯度,可配置对应环境温度的环状配合结构于成像镜头内。换言之,当环境温度快速增加或当热源来自特定方向时,成像镜头内的温度存在梯度变化,可透过配置对应不同环境温度范围的环状配合结构,以提升对正效果。
[0196]
<第二实施例>
[0197]
请参照图2a至图2c,其中图2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的立体示意图,图2b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的分解图,图2c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的示意图。由图2a至图2c可知,电子装置20包含至少一取像装置(图未标示)、一滤光片23及一电子感光元件21,其中取像装置包含至少一成像镜头(图未标示),滤光片23设置于成像镜头的像侧,且电子感光元件21设置于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22。
[0198]
进一步来说,成像镜头具有一成像光路(图未标示),且成像光路包含一光轴x。成像镜头自物侧至像侧包含透镜载体210、透镜221、透镜222、遮光片231、透镜223、遮光片232、透镜224、遮光片233、透镜225、遮光片234、透镜226、遮光片235、透镜227及固定元件236,且透镜载体210收容透镜221、222、223、224、225、226、227、遮光片231、232、233、234、235及固定元件236。透过遮光片231、232、233、234、235分别设置于透镜222、223之间、透镜223、224之间、透镜224、225之间、透镜225、226之间及透镜226、227之间,可遮挡非成像光进入电子感光元件21形成眩光。必须说明的是,透镜221、222、223、224、225、226、227可为塑胶透镜或玻璃透镜,且数量、结构、面形等光学特征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并不以此为限。
[0199]
透镜载体210包含一内侧面211,其中内侧面211面向并环绕透镜221、222,且透镜222与透镜载体210间隔设置。借此,可避免在膨胀收缩时透镜载体210给予径向的压力造成透镜222的挤压变形,以进一步提升成品良率。
[0200]
由图2c可知,成像镜头中相邻二透镜(即透镜221、222)分别包含环状配合结构261(如图2g所示)、262(如图2h所示),其用以解决因环境因素变化(即温度、湿度)而产生的偏移问题。下述将针对透镜221、222之间的环状配合结构261、262进行说明。
[0201]
请配合参照图2d至图2f,其中图2d绘示依照图2c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的局部
放大图;图2e绘示依照图2d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的局部放大图;图2f绘示依照图2d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于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局部放大图。由图2c至图2f可知,透镜221、222相对位于成像镜头的物侧与像侧,且光轴x通过透镜221、222,其中透镜221可作为第一透镜,透镜222可作为第二透镜。
[0202]
第一透镜包含一第一锥面221a、一第二锥面221b、一承靠面221c及一连接面221g,其中第一锥面221a设置于第一透镜面向第二透镜的一侧,并以光轴x为轴心;第二锥面221b与第一锥面221a设置于相同侧且面向第二透镜,第二锥面221b与第一锥面221a同轴,且第二锥面221b较第一锥面221a靠近光轴x;承靠面221c面向第二透镜且与光轴x大致垂直,与第一锥面221a、第二锥面221b设置于相同侧,并与第二透镜实体接触。
[0203]
第二透镜包含一第一对应锥面222d、一第二对应锥面222e、一对应承靠面222f及一连接面222g,其中第一对应锥面222d设置于第二透镜面向第一透镜的一侧,并与第一锥面221a对应设置;第二对应锥面222e与第二锥面221b对应设置;对应承靠面222f对应承靠面221c,并与第一对应锥面222d、第二对应锥面222e设置于相同侧;连接面221g与连接面222g间隔设置。
[0204]
必须说明的是,第一锥面221a、第二锥面221b及承靠面221c为第一透镜的环状配合结构261,且第一对应锥面222d、第二对应锥面222e及对应承靠面222f为第二透镜的环状配合结构26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透过环状配合结构261、262实体接触并对正。
[0205]
请配合参照图2g与图2h,其中图2g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透镜221的示意图,图2h绘示依照图2a第二实施例中透镜222的示意图。由图2d至图2h可知,第一透镜还包含一外侧面221h、一光学面221i及一胶体240,第二透镜还包含一外侧面222h与一光学面222i。
[0206]
光轴x通过光学面221i、222i,连接面221g连接光学面221i与环状配合结构261,且连接面222g连接光学面222i与环状配合结构262。外侧面221h、222h分别自环状配合结构261、262远离光轴x的一侧延伸,且较第一锥面221a、第一对应锥面222d、第二锥面221b或第二对应锥面222e远离光轴x。外侧面221h、222h与透镜载体210的内侧面211对应设置,且胶体240设置于第一透镜的外侧面221h与透镜载体210的内侧面211之间。进一步来说,胶体240可用以吸收非成像光,并可以用以固定第一透镜。
[0207]
连接面221g、222g及外侧面221h、222h可进一步为消眩光面或设置消眩光结构,可减少非成像光进入电子感光元件21,借此减少眩光并提升成像品质与提高成像镜头的解像力,其中消眩光结构可为粗糙化表面、低反射涂层、可消眩光的凸起、可消眩光的凹陷、遮光涂层或减光涂层,但并不以此为限。由图2d至图2f及图2h可知,成像镜头的一遮光层250覆盖于第二透镜的外侧面222h的至少一部分、第一透镜的连接面221g及第二透镜的连接面222g,其中遮光层250可为一种具有遮光或吸光特性的胶体或涂层,且遮光层250可遮蔽非成像光进入电子感光元件21。借此,减少眩光的产生。
[0208]
由图2d与图2e可知,当环境温度为t1时,第一锥面221a与第一对应锥面222d实体接触,第二锥面221b与第二对应锥面222e间隔设置,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由图2f可知,当环境温度为t2时,第二锥面221b与第二对应锥面222e实体接触,第一锥面221a与第一对应锥面222d间隔设置,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再者,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时,第一锥面221a与第一对应锥面222d的间距随环境温度改变且可恢复,且承靠面221c与第二透镜保持实体接触,其中承靠面221c可用以保持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x的间距,以避免
因第一锥面221a、第二锥面221b、第一对应锥面222d、第二对应锥面222e受到压力而产生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变形。图2d至图2f中,t1为273.1k,t2为293.1k。必须说明的是,环境温度指的是成像镜头内部温度处于稳态时,成像镜头外部的环境温度。
[0209]
具体而言,透过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不同温度下的二次对正,成像镜头可减少透镜偏移的风险。并且,可透过第一锥面221a与第一对应锥面222d实体接触或第二锥面221b与第二对应锥面222e实体接触,避免干涉且影响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配合。
[0210]
由图2e可知,在垂直光轴x且通过第一锥面221a、第一对应锥面222d、第二锥面221b及第二对应锥面222e的一截面s上,第一锥面221a与第二锥面221b的最近距离为d,第一对应锥面222d与第二对应锥面222e的最短距离为d,第一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为e1,第二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为e2,第一锥面221a与第二锥面221b于平行光轴x的一截面(图未标示)上的夹角为θ,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四条件。
[0211][0212]
并且,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之间的任意温度时,在垂直光轴x且通过第一锥面221a与对应锥面(即第一对应锥面222d)的截面s上,第一锥面221a与对应锥面的最短距离为d',且d'不大于19.8μm;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时,第一锥面221a与对应锥面具有一最大的最短距离为d'max,且d'max不小于0.2μm。
[0213]
必须说明的是,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具有相异的线热膨胀系数,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可进一步具有相异的吸水膨胀率。
[0214]
<第三实施例>
[0215]
请参照图3a至图3c,其中图3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的立体示意图,图3b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的分解图,图3c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的示意图。由图3a至图3c可知,电子装置30包含至少一取像装置(图未标示)、一电子感光元件31及一滤光片33,其中取像装置包含至少一成像镜头(图未标示),滤光片33设置于成像镜头的像侧,且电子感光元件31设置于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32。
[0216]
进一步来说,成像镜头具有一成像光路(图未标示),且成像光路包含一第一光轴x1及一第二光轴x2。成像镜头自物侧至像侧包含固定元件331、透镜321、遮光片332、透镜322、透镜323、透镜载体310a、透镜载体310b、透镜324、空间间隔元件333、透镜325及固定元件334,其中透镜载体310a收容透镜321、322、323、固定元件331及遮光片332,透镜载体310b收容透镜324、325、空间间隔元件333及固定元件334。透过遮光片332设置于透镜321、322之间,可遮挡非成像光进入电子感光元件31形成眩光。必须说明的是,透镜321为塑胶透镜,透镜322、323、324、325可为塑胶透镜或玻璃透镜,且数量、结构、面形等光学特征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并不以此为限。
[0217]
请配合参照图3d,其图3d绘示依照图3c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的部分示意图。
由图3d可知,成像镜头中相邻二透镜(即透镜321、322)分别包含环状配合结构361(如图3i所示)、362(如图3k所示),其用以解决因环境因素变化(即温度、湿度)而产生的偏移问题。下述将针对透镜321、322之间的环状配合结构361、362进行说明。
[0218]
请配合参照图3e至图3h,其中图3e绘示依照图3d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的局部放大图;图3f绘示依照图3e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的局部放大图;图3g绘示依照图3e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于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局部放大图;图3h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透镜321、322的组合示意图。由图3c至图3h可知,透镜321、322相对位于成像镜头的物侧与像侧,且第二光轴x2通过透镜321、322,其中透镜321可作为第一透镜,透镜322可作为第二透镜。
[0219]
第一透镜包含一第一锥面321a、一第二锥面321b、一承靠面321c及一连接面321g,其中第一锥面321a设置于第一透镜面向第二透镜的一侧,并以第二光轴x2为轴心;第二锥面321b与第一锥面321a设置于相同侧且面向第二透镜,第二锥面321b与第一锥面321a同轴,且第二锥面321b较第一锥面321a靠近第二光轴x2;承靠面321c面向第二透镜且与第二光轴x2大致垂直,与第一锥面321a、第二锥面321b设置于相同侧,并与第二透镜实体接触。
[0220]
第二透镜包含一第一对应锥面322d、一第二对应锥面322e、一对应承靠面322f及一连接面322g,其中第一对应锥面322d设置于第二透镜面向第一透镜的一侧,并与第一锥面321a对应设置;第二对应锥面322e与第二锥面321b对应设置;对应承靠面322f对应承靠面321c,并与第一对应锥面322d、第二对应锥面322e设置于相同侧;连接面321g与连接面322g间隔设置。
[0221]
必须说明的是,第一锥面321a、第二锥面321b及承靠面321c为第一透镜的环状配合结构361,且第一对应锥面322d、第二对应锥面322e及对应承靠面322f为第二透镜的环状配合结构36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透过环状配合结构361、362实体接触并对正。
[0222]
由图3g可知,当环境温度为t1时,第一锥面321a与第一对应锥面322d实体接触,第二锥面321b与第二对应锥面322e间隔设置,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由图3e与图3f可知,当环境温度为t2时,第二锥面321b与第二对应锥面322e实体接触,第一锥面321a与第一对应锥面322d间隔设置,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对正。再者,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时,第一锥面321a与第一对应锥面322d的间距随环境温度改变且可恢复,且承靠面321c与第二透镜保持实体接触,其中承靠面321c可用以保持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第二光轴x2的间距,以避免因第一锥面321a、第二锥面321b、第一对应锥面322d、第二对应锥面322e受到压力而产生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变形。图3e至图3g中,t1为373.1k,t2为273.1k。必须说明的是,环境温度指的是成像镜头内部温度处于稳态时,成像镜头外部的环境温度。
[0223]
具体而言,透过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不同温度下的二次对正,成像镜头可减少透镜偏移的风险。并且,可透过第一锥面321a与第一对应锥面322d实体接触或第二锥面321b与第二对应锥面322e实体接触,避免干涉且影响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配合。
[0224]
请配合参照图3i与图3j,其中图3i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透镜321的示意图,图3j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透镜321与遮光片332的组合示意图。由图3b、图3c、图3i及图3j可知,第一透镜为一反射透镜,第一透镜用以使成像光路沿第一光轴x1的方向进入第一透镜,并反射成像光路沿第二光轴x2进入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沿成像光路依序还包含一入光面321j、至少一反射面321k及一出光面321l,成像光路在反射面321k向一镜面方
向转折。进一步来说,入光面321j具有一曲率半径,且在近轴处为一凸面,反射面321k与出光面321l皆为平面,其中入光面321j的曲率半径为17.13mm。
[0225]
入光面321j包含一轴对称曲面,成像光路通过轴对称曲面,且轴对称曲面与第一锥面321a在第二光轴x2方向同轴设置,其中轴对称曲面可为球面、非球面或自由曲面。据此,第一透镜可同时转折成像光路及改变像场,以减少光学零件并提高组装效率。
[0226]
由图3i可知,第一透镜的入光面321j、反射面321k及出光面321l透过塑胶射出一体成型,且反射面321k可进一步设置反射层r,其中反射层r可为一金属层或一高折射率镀层,但并不以此为限。借此,提高反射面321k的反射率。
[0227]
请参照图3k与图3l,其中图3k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透镜322的示意图,图3l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透镜322的另一示意图。由图3h、图3k及图3l可知,第一透镜还包含至少一缩减面321m,第二透镜还包含一光学面322i与至少一缩减面322m,其中第二光轴x2通过光学面322i,且连接面322g连接光学面322i与环状配合结构362;缩减面321m、322m分别自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远离第二光轴x2的一侧向靠近第二光轴x2的方向缩减。具体而言,缩减面321m与第二透镜的第一对应锥面322d相交,缩减面322m与第一透镜的第一锥面321a相交,故第一锥面321a与第一对应锥面322d呈现c字形。
[0228]
必须说明的是,第一锥面321a与第一对应锥面322d可不完全环绕第二光轴x2,且缩减面321m、322m可作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垂直第二光轴x2对正的标记,以提升组装效率。再者,缩减面321m、322m可透过转印模具形成,或者可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成型后二次加工的截面,且缩减面321m、322m可进一步设置射出成型的注口。缩减面321m、322m可使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垂直第二光轴x2的投影上呈现非圆形,借以减少成像镜头于垂直第二光轴x2的方向的尺寸。
[0229]
由图3f可知,在垂直第二光轴x2且通过第一锥面321a、第一对应锥面322d、第二锥面321b及第二对应锥面322e的一截面s上,第一锥面321a与第二锥面321b的最近距离为d,第一对应锥面322d与第二对应锥面322e的最短距离为d,第一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为e1,第二透镜的线热膨胀系数为e2,第一锥面321a与第二锥面321b于平行第二光轴x2的一截面(图未标示)上的夹角为θ,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五条件。
[0230][0231]
并且,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之间的任意温度时,在垂直第二光轴x2且通过第一锥面321a与对应锥面(即第一对应锥面322d)的截面s上,第一锥面321a与对应锥面的最短距离为d',且d'不大于19.8μm;当环境温度介于t1到t2时,第一锥面321a与对应锥面具有一最大的最短距离为d'max,且d'max不小于0.2μm。
[0232]
必须说明的是,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具有相异的线热膨胀系数,且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可进一步具有相异的吸水膨胀率。
[0233]
<第四实施例>
[0234]
请配合参照图4a与图4b,其中图4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中透镜421的立体示意图,图4b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透镜421的示意图。由图4a与图4b可知,成像镜头具有一成像光路(图未标示),且成像光路包含一第一光轴x1及一第二光轴x2。成像镜头(图未绘示)自物侧至像侧包含透镜421与一第二透镜(图未绘示),且第二光轴x2通过透镜421与第二透镜,其中透镜421可作为第一透镜。
[0235]
具体而言,第一透镜包含一环状配合结构461,其中环状配合结构461包含一第一锥面(图未标示)、一第二锥面(图未标示)及一承靠面(图未标示)。具体而言,第一锥面设置于第一透镜面向第二透镜的一侧,并以第二光轴x2为轴心;第二锥面与第一锥面设置于相同侧且面向第二透镜,第二锥面与第一锥面同轴,且第二锥面较第一锥面靠近第二光轴x2;承靠面面向第二透镜且与第二光轴x2大致垂直,与第一锥面、第二锥面设置于相同侧,并与第二透镜实体接触。
[0236]
第一透镜为一反射透镜,且第一透镜用以使成像光路沿第一光轴x1的方向进入第一透镜,并反射成像光路沿第二光轴x2进入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沿成像光路依序还包含一入光面421j、至少一反射面421k及一出光面421l,成像光路在反射面421k向一镜面方向转折。进一步来说,入光面421j与出光面421l分别具有一曲率半径,入光面421j与出光面421l可为球面或非球面,入光面421j在近轴处为一凹面,出光面421l在近轴处为一凸面,且反射面421k为一平面,其中入光面421j的曲率半径为27.62mm,且出光面421l的曲率半径为14.55mm。
[0237]
入光面421j与出光面421l分别包含一轴对称曲面,成像光路通过轴对称曲面,且出光面421l的轴对称曲面与第一锥面在第二光轴x2方向同轴设置,其中轴对称曲面可为球面、非球面或自由曲面。据此,第一透镜可同时转折成像光路及改变像场,以减少光学零件并提高组装效率。
[0238]
请配合参照图4c,其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透镜421与固定元件431的示意图。由图4c可知,第一透镜还包含一反射面元件470与一光学面元件480,其中反射面元件470形成第一透镜的反射面421k,光学面元件480形成第一透镜的入光面421j与出光面421l。透过固定元件431将反射面元件470固定于光学面元件480。
[0239]
第四实施例中,反射面元件470的材质可为玻璃,光学面元件480的材质可为塑胶,而反射面元件470可具有较光学面元件480高的折射率。借此,入射光易于反射面421k发生全反射,以提高亮度。
[0240]
再者,第四实施例的第一透镜可应用于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且第一透镜与第三实施例的透镜322(即可作为第二透镜)可透过环状配合结构461与环状配合结构362实体接触并对正。
[0241]
另外,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其余的元件的结构及配置关系皆相同,在此将不另赘述。
[0242]
<第五实施例>
[0243]
请配合参照图5a与图5b,其中图5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五实施例中透镜521的立体示意图,图5b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透镜521的示意图。由图5a与图5b可知,成像镜头具有一成像光路(图未标示),且成像光路包含一第一光轴x1及一第二光轴x2。成像镜
头(图未绘示)自物侧至像侧包含透镜521与一第二透镜(图未绘示),且第二光轴x2通过透镜521与第二透镜,其中透镜521可作为第一透镜。
[0244]
具体而言,第一透镜包含一环状配合结构561与一胶体540,其中环状配合结构561包含一第一锥面(图未标示)、一第二锥面(图未标示)及一承靠面(图未标示)。具体而言,第一锥面设置于第一透镜面向第二透镜的一侧,并以第二光轴x2为轴心;第二锥面与第一锥面设置于相同侧且面向第二透镜,第二锥面与第一锥面同轴,且第二锥面较第一锥面靠近第二光轴x2;承靠面面向第二透镜且与第二光轴x2大致垂直,与第一锥面、第二锥面设置于相同侧,并与第二透镜实体接触。
[0245]
第一透镜为一反射透镜,且第一透镜用以使成像光路沿第一光轴x1的方向进入第一透镜,并反射成像光路沿第二光轴x2进入成像镜头,其中第一透镜沿成像光路依序还包含一入光面521j、至少一反射面521k及一出光面521l,成像光路在反射面521k向一镜面方向转折。进一步来说,入光面521j与出光面521l分别具有一曲率半径,入光面521j与出光面521l可为球面或非球面,入光面521j在近轴处为一凹面,出光面521l在近轴处为一凸面,且反射面521k为一平面,其中入光面521j的曲率半径为27.62mm,且出光面521l的曲率半径为14.55mm。
[0246]
入光面521j与出光面521l分别包含一轴对称曲面,成像光路通过轴对称曲面,且出光面521l的轴对称曲面与第一锥面在第二光轴x2方向同轴设置,其中轴对称曲面可为球面、非球面或自由曲面。据此,第一透镜可同时转折成像光路及改变像场,以减少光学零件并提高组装效率。
[0247]
请配合参照图5c与图5d,其中图5c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透镜521的分解图,图5d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透镜521的光学面元件580的示意图。由图5c与图5d可知,第一透镜还包含一反射面元件570与一光学面元件580,其中反射面元件570形成第一透镜的入光面521j与反射面521k,光学面元件580形成第一透镜的出光面521l。
[0248]
透过胶体540粘接反射面元件570与光学面元件580。借此,可在固定反射面元件570与光学面元件580的相对位置的同时,避免产生灰尘夹层,以减少眩光。
[0249]
第五实施例中,反射面元件570的材质可为玻璃,光学面元件580的材质可为塑胶,而反射面元件570可具有较光学面元件580高的折射率。借此,入射光易于反射面521k发生全反射,以提高亮度。
[0250]
由图5d可知,第一透镜包含四缩减面521m与四外侧面521h,其中缩减面521m自远离第二光轴x2的外侧面521h向靠近第二光轴x2缩减,且环状配合结构561与缩减面521m中二者相交,使环状配合结构561形成于第二光轴x2相对应的二c字形。
[0251]
再者,第五实施例的第一透镜可应用于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且第一透镜与第三实施例的透镜322(即可作为第二透镜)可透过环状配合结构561与环状配合结构362实体接触并对正。
[0252]
另外,第五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其余的元件的结构及配置关系皆相同,在此将不另赘述。
[0253]
<第六实施例>
[0254]
请参照图6a至图6c,其中图6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六实施例中电子装置60的示意图,图6b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中电子装置60的另一示意图,图6c绘示依照图6a第六
实施例中电子装置60的再一示意图。由图6a至图6c可知,电子装置60是一智能手机,其中电子装置60亦可以是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行车记录仪等,但不以此为限。电子装置60包含至少一取像装置、一电子感光元件(图未绘示)及一取像控制界面610,其中取像装置包含至少一成像镜头,且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图未绘示)。
[0255]
第六实施例中,成像镜头分别为超广角取像装置621、622、超望远取像装置623、广角取像装置624、625、望远取像装置626、tof模块(time-of-flight:飞时测距模块)627、微距取像装置628及生物识别感测用取像装置629,其中tof模块627及生物识别感测用取像装置629另可为其他种类的取像装置,并不限于此配置方式。具体而言,成像镜头可为前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的成像镜头,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
[0256]
详细来说,第六实施例中,超广角取像装置621、广角取像装置624、tof模块627及生物识别感测用取像装置629设置于电子装置60的正面,而超广角取像装置622、超望远取像装置623、广角取像装置625、望远取像装置626及微距取像装置628设置于电子装置60的背面。
[0257]
取像控制界面610可为触控屏幕,其用以显示画面并具备触控功能,且可用以手动调整拍摄视角。详细来说,取像控制界面610包含影像回放按键611、取像模块切换按键612、对焦拍照按键613、集成选单按键614及变焦控制键615。进一步来说,使用者透过电子装置60的取像控制界面610进入拍摄模式,取像模块切换按键612可自由切换使用超广角取像装置621、622、超望远取像装置623、广角取像装置624、625、望远取像装置626及微距取像装置628其中一者进行拍摄,变焦控制键615用以调整变焦,对焦拍照按键613于取好景且确定超广角取像装置621、622、超望远取像装置623、广角取像装置624、625、望远取像装置626及微距取像装置628其中一者后进行取像,影像回放按键611可让使用者于取像后观看照片,集成选单按键614用以调整取像时的细节(如定时拍照、拍照比例等)。
[0258]
电子装置60可还包含提示灯63,提示灯63设置于电子装置60的正面,且可用以提示使用者未读讯息、未接来电及手机状况。
[0259]
进一步来说,使用者透过电子装置60的取像控制界面610进入拍摄模式后,成像镜头汇集成像光线在电子感光元件上,并输出有关影像的电子信号至单晶片系统65的影像信号处理器(图未标示),其中单晶片系统65可还包含随机存取记忆体(ram)(图未标示)、中央处理单元(图未标示)及储存单元(storage unit)(图未标示),且可还包含但不限于显示单元(display)、控制单元(control unit)、只读存储器(rom)或其组合。
[0260]
因应电子装置60的相机规格,电子装置60可还包含光学防手震组件(图未绘示),进一步地,电子装置60可还包含至少一个对焦辅助元件66及至少一个感测元件(图未绘示)。对焦辅助元件66可包含补偿色温的发光元件661、红外线测距元件(图未绘示)、激光对焦模块(图未绘示)等,感测元件可具有感测物理动量与作动能量的功能,如加速计、陀螺仪、霍尔元件(hall effect element)、位置定位器、信号发射模块,以感知使用者的手部或外在环境施加的晃动及抖动,进而有利于电子装置60中成像镜头配置的自动对焦功能及光学防手震组件的发挥,以获得良好的成像品质,有助于依据本揭示内容的电子装置60具备多种模式的拍摄功能,如优化自拍、低光源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成像)、高解析4k(4k resolution)录影等。此外,使用者可由取像控制界面610直接目视到相机的拍摄画面,并在取像控制界面610上手动操作取景范围,以达成所见即所得的自动对焦功能。
[0261]
进一步来说,成像镜头、电子感光元件、光学防手震组件、感测元件及对焦辅助元件66可设置在一电路板64上,并透过连接器641电性连接影像信号处理器等相关元件以执行拍摄流程,其中电路板64可为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board,fpc)。当前的电子装置如智能手机具有轻薄的趋势,将成像镜头与相关元件配置于电路板上,再利用连接器将电路汇整至电子装置的主板,可满足电子装置内部有限空间的机构设计及电路布局需求并获得更大的裕度,亦使得其成像镜头的自动对焦功能通过电子装置的触控屏幕获得更灵活的控制。在第六实施例中,感测元件及对焦辅助元件66设置在电路板64及另外至少一个软性电路板(图未绘示),并透过对应的连接器电性连接成像信号处理元件等相关元件以执行拍摄流程。在其他实施例中(图未绘示),感测元件及辅助光学元件亦可依机构设计及电路布局需求设置于电子装置的主板或是其他形式的载板上。
[0262]
请参照图6d,其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超广角取像装置621、622拍摄的影像示意图。由图6d可知,超广角取像装置621、622的成像结果可具有比广角取像装置624、625大的视角及景深(depth of field),但常伴随着较大的畸变(distortion)。具体而言,图6d的视角为105度至125度,等效焦距为11mm至14mm。
[0263]
请参照图6e,其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中广角取像装置624、625拍摄的影像示意图。由图6e可知,以广角取像装置624、625可拍摄一定范围且兼具高像素的影像,具有高解析低变形的功能。具体而言,图6e为图6d部分放大图,图6e的视角为70度至90度,等效焦距为22mm至30mm。
[0264]
请参照图6f,其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中望远取像装置626拍摄的影像示意图。由图6f可知,望远取像装置626的成像结果可具有比广角取像装置624、625小的视角与景深,可用以拍摄移动目标,即电子装置60的致动器(图未绘示)可驱动望远取像装置626对目标快速且连续的自动对焦(continuous auto focus),使目标物不因远离对焦位置而模糊不清。具体而言,图6f为图6e部分放大图,图6f的视角为10度至40度,等效焦距为60mm至300mm。
[0265]
请参照图6g,其绘示依照图6a第六实施例中超望远取像装置623拍摄的影像示意图。由图6g可知,超望远取像装置623的成像结果具有比望远取像装置626更小的视角与景深,使得超望远取像装置623容易因抖动而失焦,因此致动器提供驱动力使超望远取像装置623对目标物聚焦的同时,可提供修正抖动的反馈力以达到光学防抖的功效。具体而言,图6g为图6e部分放大图,图6g的视角为4度至8度,等效焦距为400mm至600mm。
[0266]
由图6d至图6g可知,由具有不同焦距的成像镜头进行取景,并搭配影像处理的技术,可于电子装置60实现变焦的功能。必须说明的是,等效焦距为经过换算的估计值,与实际焦距可能会因成像镜头的设计与电子感光元件的尺寸搭配而有所差异。
[0267]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