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果蔬废物青贮饲料制备方法及青贮机与流程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果蔬废物青贮饲料制备方法及青贮机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青贮饲料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果蔬废物青贮饲料制备方法及青贮机。


背景技术:

2.青贮饲料是以农作物的青绿秸秆为饲料原料经过青贮技术的运用加工从而制成畜禽适口性很强饲料食物,充分利用青绿秸秆原有的营养物质特性,加工成保鲜性能高的青绿饲料。
3.目前关于青贮饲料的研究较多,如中国专利申请201510623743.9中公开了一种青贮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通过采用复合菌与苜蓿捆绑发酵,获得青贮饲料。该方法可以阻碍有害好氧微生物的生长,促进乳酸菌的生长,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并为青贮饲料在水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对青贮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推广意义重大。
4.再如中国专利申请202010658583.2中公开了一种混合青贮饲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混合青贮饲料包括饲料混合物、饲料添加剂和青贮菌剂;所述饲料混合物包括薏苡秸秆、蔗梢、甜象草、麸皮、光叶紫花苕和饲用苎麻;所述饲料添加剂按照质量分数包括氨基酸、胆汁酸、食盐;所述青贮菌剂为乳酸菌发酵液。该发明中添加光叶紫花苕和饲用苎麻,能够实现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平衡,所述的青贮原料组合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廉价饲草资源制作优良青贮饲料;使用乳酸菌发酵液进行发酵,能够实现对饲料充分发酵,饲料适口性更好;饲料取材方便,配比合理,能够为牛羊等牲畜提供全面的营养,满足其生长所需;饲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可以最大程度保持饲料的营养成分。
5.但是现有的青贮饲料大多使用牧草进行制备,使用果蔬进行青贮饲料制备的确很少见,但是的果蔬在收获、运输、销售和加工过程中存在大量损失,其中损失的蔬菜约占蔬菜年产量的30%(约2.4亿吨),这些损失的果蔬便成为了果蔬废物,这些废物如果处置不当,会对废物处理系统造成更大的压力。同时,这些废弃物营养丰富,具有较大的资源回收价值,因此可以将其进行再次加工制备成青贮饲料,通过青贮可将果蔬垃圾转化为高营养价值、适口性好的优质饲料,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6.但是,经研究发现果蔬青贮饲料普遍存在果蔬废物含水率高、饲料方捆不易套袋、方捆难以密封等问题,限制了果蔬青贮饲料的制备和应用。
7.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果蔬青贮饲料的制备方法和青贮机,能够更好的降低果蔬废物含水率高,制备得到青贮饲料能够更好的套袋、方捆,使果蔬废物制备的饲料能够被更好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果蔬废物青贮饲料制备方法及青贮机,所述的青贮饲料包括果蔬废物和水分调节材料;所述的青贮机包括喂入装置,用于将切碎的果蔬废物与水分调节材料混合物送入方捆机;方捆机,用于将所述混合物压实,形成
方捆;套袋装置,用于将所述方捆套袋,并抽真空密封。能实现方捆的良好密封,保证青贮饲料的良好质量。
9.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0.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果蔬废物青贮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1)将水分调节材料和果蔬废物切碎,备用;
12.(2)将果蔬废物和水分调节材料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
13.(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通过青贮机压实、打捆后套入真空袋中,抽真空密封发酵,得到所述的青贮饲料。
14.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水分调节材料选自玉米秸秆和/或笋壳;
15.优选地,所述的水分调节材料选自玉米秸秆。
16.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果蔬废物选自菜叶类、瓜果类、根茎类、皮壳类和其他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17.所述的菜叶类选自白菜、青菜、甘蓝中的一种或几种;
18.所述的瓜果类选自西红柿、冬瓜、豇豆、茄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19.所述的根茎类选自胡萝卜、莴苣、萝卜、大葱中的一种或几种;
20.所述的皮壳类选自玉米壳、茭白壳中的一种或几种;
21.所述的其他类选自香菇、平菇中的一种或几种。
22.在制备过程中,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果蔬废物和水分调节材料,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水分调节材料100-300份,所述的果蔬废物700-900份;
23.所述的果蔬废物和水分调节材料的质量比为2.5-6:1;优选为2.6-5:1;再优选为2.7-4:1。
24.其中,所述的果蔬废物包括菜叶类360-500份、瓜果类30-120份、根茎类50-210份、皮壳类250-440份、其他类0-60份。
25.所述的菜叶类、瓜果类、根茎类和皮壳类的质量比为36-50:3-12:5-21:25-44。
26.优选地,所述的菜叶类、瓜果类、根茎类和皮壳类的质量比为40:9:14.4:29.5。
2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果蔬废物为质量比为40:9:14.4:29.5的甘蓝、西红柿、胡萝卜和玉米壳。
28.步骤(3)中所述的发酵方式为自发酵,通过控制含水率压实密度来进行发酵调控。
29.所述的含水率为65-75%,所述的压实密度为500-1200kg/m3;
30.发酵温度为25-35℃,发酵时间为30-50天。
31.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上述青贮饲料的青贮机,所述的青贮机包括喂入装置、方捆机和套袋装置;
32.所述的喂入装置包括送料装置和预混合装置;
33.所述的送料装置将水分调节材料输送至预混合装置;
34.所述预混合装置顶部设置有果蔬废物进料口,在预混合装置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所述的搅拌器将果蔬废物与水分调节材料均匀混合;
35.所述预混合装置内部还设置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与搅拌器之间通过隔板相分隔,当预混合装置内混合物混合均匀,活塞启动将混合物送往方捆机。
36.所述方捆机用于将所述混合物压实,打为方捆。
37.所述套袋装置包括置袋框、真空泵和封口机,所述置袋框用于放置塑料袋,以收纳所述方捆;所述真空泵用于将塑料袋内空气完全抽出;所述封口机用于将塑料袋封口,以防止空气进入。
38.其中,所述的混合物压实密度为500-1200kg/m3。
39.在工作过程中,当方捆落入固定于置袋框上的塑料袋时,封口机推杆从左至右将袋口收紧,右侧连接的真空泵开始工作,将袋中空气完全抽出,随后封口机上发热板升高至一定温度,完成密封。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异效果在于:
41.1.本发明采用水分调节材料和果蔬废物混合发酵制得的青贮饲料,通过控制两者的质量比,使得到的青贮饲料不仅适口性好,为动物所喜食,而且营养均衡,粗蛋白含量高,有效的提高了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了饲养成本;同时本发明所采用的果蔬废物为厨余垃圾,产量大,将其作为饲料原料与水分调节材料进行混合发酵制成青贮饲料,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而且其处理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4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果蔬废物青贮机,能够同时完成输送、打捆和套袋工作,保证青贮发酵质量的同时提高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43.图1为本发明的果蔬废物青贮机示意图
44.附图标记:1-送料装置;2-预混合装置;3-方捆机;4-封口机;5-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45.本发明中提到的上述特征,或实施例提到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本案说明书所解释的所有特征可与任意方法形式并用,说明书中揭示的各个特征,可被任何可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取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殊说明,所揭示的特征仅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
46.实施例1一种果蔬废物青贮饲料制备方法
47.包括如下步骤:
48.步骤1:将玉米秸秆和果蔬废物切碎,备用;
49.步骤2:将配方用量的果蔬废物和秸秆碎料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
50.步骤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通过饲料方捆机压实至密度为750kg/m3、打捆后套入真空袋中,抽真空密封25℃发酵30天,得到所述的果蔬废物青贮饲料;
51.所述步骤1中的果蔬废物分为菜叶类、瓜果类、根茎类、皮壳类及其他类。
52.所述步骤2中果蔬废物及玉米秸秆碎料按照重量份的配比为:果蔬废物800份、玉米秸秆200份,其中,果蔬废物各类按照重量份的配比为:甘蓝430份、西红柿67份、胡萝卜97份、玉米壳292份、香菇47份。
53.性能检测:
54.将发酵0天与发酵30天的混合青贮饲料进行采样、检测,检测指标为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通过在烘箱中以105度烘干测定,粗蛋白以凯氏定氮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以van soest法测定。
[0055][0056][0057]
实施例2一种果蔬废物青贮饲料制备方法
[0058]
包括如下步骤:
[0059]
步骤1:将玉米秸秆和果蔬废物切碎,备用;
[0060]
步骤2:将配方用量的果蔬废物和秸秆碎料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
[0061]
步骤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通过青贮机压实至密度为750kg/m3、打捆后套入真空袋中,抽真空密封35℃发酵30天左右,得到所述的果蔬废物青贮饲料。
[0062]
所述步骤1中的果蔬废物分为菜叶类、瓜果类、根茎类、皮壳类及其他类。
[0063]
所述步骤2中果蔬废物及玉米秸秆碎料按照重量份的配比为:果蔬废物750份、笋壳250份,其中果蔬废物各类按照重量份的配比为:甘蓝484份、西红柿46份、胡萝卜98份、玉米壳322份、香菇29份。
[0064]
性能检测:
[0065]
将发酵0天与发酵30天的混合青贮饲料进行采样、检测,检测指标为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通过在烘箱中以105度烘干测定,粗蛋白以凯氏定氮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以van soest法测定。
[0066]
检测指标发酵0天发酵30天(降低百分含量)干物质30%3.0%粗蛋白(以干物质计)14%3.7%中性洗涤纤维(以干物质计)32%4.3%酸性洗涤纤维(以干物质计)59%5.5%
[0067]
实施例3一种果蔬废物青贮饲料制备方法
[0068]
包括如下步骤:
[0069]
步骤1:将茭白壳和果蔬废物切碎,备用;
[0070]
步骤2:将配方用量果蔬废物和茭白壳碎料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
[0071]
步骤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通过青贮机压实至密度为750kg/m3、打捆后套入真空袋中,抽真空密封30℃发酵30天左右,得到所述的果蔬废物青贮饲料。
[0072]
所述步骤1中的果蔬废物分为菜叶类、瓜果类、根茎类、皮壳类及其他类。
[0073]
所述步骤2中果蔬废物及茭白壳碎料按照重量份的配比为:果蔬废物734份、玉米秸秆266份,其中果蔬废物各类按照重量份的配比为:甘蓝400份、西红柿90份、胡萝卜144份、玉米壳295份、香菇19份。
[0074]
性能检测:
[0075]
将发酵0天与发酵30天的混合青贮饲料进行采样、检测,检测指标为干物质、粗蛋
白、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通过在烘箱中以105度烘干测定,粗蛋白以凯氏定氮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以van soest法测定。
[0076]
检测指标发酵0天发酵30天(降低百分含量)干物质34%3.0%粗蛋白(以干物质计)13%3.6%中性洗涤纤维(以干物质计)31%4.0%酸性洗涤纤维(以干物质计)58%5.4%
[0077]
对比例1
[0078]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果蔬废物和水分调节材料的质量比为15:1,即果蔬废物940份、玉米秸秆60份,其中,果蔬废物各类按照重量份的配比为:甘蓝430份、西红柿67份、胡萝卜97份、玉米壳292份、香菇47份;其操作与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79]
性能检测:
[0080]
将发酵0天与发酵30天的混合青贮饲料进行采样、检测,检测指标为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通过在烘箱中以105度烘干测定,粗蛋白以凯氏定氮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以van soest法测定。
[0081][0082][0083]
对比例2
[0084]
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压实密度为250kg/m3,其操作与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85]
性能检测:
[0086]
将发酵0天与发酵30天的混合青贮饲料进行采样、检测,检测指标为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通过在烘箱中以105度烘干测定,粗蛋白以凯氏定氮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以van soest法测定。
[0087]
检测指标发酵0天发酵30天(降低百分含量)干物质30%10%粗蛋白(以干物质计)14%6%中性洗涤纤维(以干物质计)30%10%酸性洗涤纤维(以干物质计)56%13%
[0088]
对比例3
[0089]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为纯果蔬废物,即果蔬废物1000份、玉米秸秆0份,其中,果蔬废物各类按照重量份的配比为:甘蓝400份、西红柿90份、胡萝卜144份、玉米壳295份、香菇19份,操作与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90]
性能检测:
[0091]
将发酵0天与发酵30天的混合青贮饲料进行采样、检测,检测指标为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通过在烘箱中以105度烘干测定,粗蛋白以凯氏定氮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以van soest法测定。
[0092][0093][0094]
实施例4一种果蔬废物青贮机
[0095]
如图1所示,所述的果蔬废物青贮机包括一个喂入装置、一个方捆机和一个套袋装置,其中:
[0096]
所述喂入装置包括送料装置1和预混合装置2,所述送料装置1用于将将玉米秸秆等水分调节材输送至预混合室2;所述预混合装置2顶部设置有果蔬废物进料口,在预混合室内,搅拌器作用将果蔬废物与水分调节材均匀混合;所述预混合装置2设置有活塞,当预混合室内混合物达到一定密度、均匀混合时,打开隔板,活塞启动将混合物送往方捆机3。所述方捆机3用于将所述混合物压实,打为方捆。所述套袋装置包括置袋框、真空泵6、封口机5,所述置袋框用于放置塑料袋,以收纳所述方捆;所述真空泵6用于将塑料袋内空气完全抽出;所述封口机5用于将塑料袋封口,以防止空气进入。
[0097]
实施方式具体为:
[0098]
将切碎的玉米秸秆放置于送料装置1上,传送至预混合装置2内,同时果蔬废物从预混合装置2顶部进料口进入预混合室,在搅拌器作用下将果蔬废物与水分调节材均匀混合,隔板打开,活塞启动将混合物送往方捆机3,方捆机将所述混合物压实至密度为500-1200kg/m3时,打为方捆,并输送至套袋装置,当方捆落入固定于置袋框上的塑料袋时,封口机5推杆从左至右将袋口收紧,右侧连接的真空泵6开始工作,将袋中空气完全抽出,随后封口机5上发热板升高至一定温度,完成密封。
[0099]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