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乙炔气体生产的反应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乙炔气体生产的反应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乙炔气体生产的反应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2.乙炔是化工生产的基础原料,国内目前的乙炔主要是由电石法生产的,电石颗粒在气体发生器中与水反应生产乙炔。目前,乙炔的制备主要采用湿法工艺,但是目前的湿法工艺在制备乙炔时,存在许多缺陷,如乙炔气体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渣,现有的乙炔发生装置废渣排出困难,且排渣过程需要停工,难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现有的乙炔发生装置用水量大,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废水处理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乙炔气体生产的反应发生装置,其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乙炔发生装置废渣排出困难,不能连续性生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乙炔气体生产的反应发生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用于盛装电石原料的套筒,所述套筒底部与所述反应釜底部连接,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套筒侧壁设置有通孔,所述套筒顶部设置有加料口和第一加液口,所述套筒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所述反应釜设置有第二加液口、排液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液口与所述第一加液口连通。
5.进一步,所述反应釜至少为两个,一所述反应釜的排液口与另一所述反应釜的第二加液口连通。
6.进一步,所述反应釜侧壁设置有液位测量仪。
7.进一步,所述排液口通过增压泵与所述第一加液口连通。
8.进一步,所述反应釜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渣口。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在反应釜内设置套筒,使反应釜内的溶液通过通孔进入套筒内与电石进行反应,同时套筒有利于电石反应后的废渣与溶液分离,降低反应发生装置内废渣的处理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附图标记说明:
12.1——反应釜
ꢀꢀꢀꢀꢀꢀꢀꢀꢀꢀꢀꢀꢀꢀꢀꢀ
11——第二加液口
13.12——排液口
ꢀꢀꢀꢀꢀꢀꢀꢀꢀꢀꢀꢀꢀꢀꢀ
13——排气口
14.14——第二排渣口
ꢀꢀꢀꢀꢀꢀꢀꢀꢀꢀꢀ
2——套筒
15.21——加料口
ꢀꢀꢀꢀꢀꢀꢀꢀꢀꢀꢀꢀꢀꢀꢀ
22——第一加液口
16.23——排渣口
ꢀꢀꢀꢀꢀꢀꢀꢀꢀꢀꢀꢀꢀꢀꢀ
3——搅拌装置
17.4——驱动装置
ꢀꢀꢀꢀꢀꢀꢀꢀꢀꢀꢀꢀꢀꢀ
5——增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乙炔气体生产的反应发生装置,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内设置有用于盛装电石原料的套筒2,所述套筒2底部与所述反应釜1底部连接,所述套筒2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连接有驱动装置4,所述套筒2侧壁设置有通孔,所述套筒2顶部设置有加料口21和第一加液口22,所述套筒2底部设置有排渣口23,所述反应釜1设置有第二加液口11、排液口12和排气口13,所述排液口12与所述第一加液口22连通。工作时,将电石原料通过加料口21加入套筒2内部,通过第二加液口11向反应釜1内加入溶液,溶液通过套筒2的通孔进入套筒2内与电石进行反应,驱动装置4驱动搅拌装置3转动,使搅拌装置3对套筒内的电石进行搅动,有利于电石充分反应,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通过排气口13排除后进行收集;排液口12与第一加液口22连通,可以将反应釜1内的溶液通过第一加液口22输送至套筒内,有利于电石与溶液充分接触,有利于反应的发生。当套筒2内的原料反应完后,需要排渣处理时,从排液口12将反应釜内的溶液排除后,将排渣口23打开,使废渣从排渣口排除。
20.所述反应釜1至少为两个,一所述反应釜1的排液口12与另一所述反应釜1的第二加液口11连通,采用多个反应釜1交替进行,有利于乙炔气体生产的连续性;在其中一反应釜进行排渣操作时,可以将该反应釜1内的溶液输送至另一反应釜中,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废水处理量。
21.所述反应釜1侧壁设置有液位测量仪,便于检测反应釜1内的溶液量。
22.所述排液口12通过增压泵5与所述第一加液口22连通,通过增压本5便于将反应釜1内的溶液输送至套筒2内部。
23.所述反应釜1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渣口14,反应釜1内的沉淀可以从第二排渣口14排除。
24.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乙炔气体生产的反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内设置有用于盛装电石原料的套筒(2),所述套筒(2)底部与所述反应釜(1)底部连接,所述套筒(2)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连接有驱动装置(4),所述套筒(2)侧壁设置有通孔,所述套筒(2)顶部设置有加料口(21)和第一加液口(22),所述套筒(2)底部设置有排渣口(23),所述反应釜(1)设置有第二加液口(11)、排液口(12)和排气口(13),所述排液口(12)与所述第一加液口(2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乙炔气体生产的反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至少为两个,一所述反应釜(1)的排液口(12)与另一所述反应釜(1)的第二加液口(1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乙炔气体生产的反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侧壁设置有液位测量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乙炔气体生产的反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12)通过增压泵(5)与所述第一加液口(2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乙炔气体生产的反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渣口(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乙炔气体生产的反应发生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用于盛装电石原料的套筒,所述套筒底部与所述反应釜底部连接,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套筒侧壁设置有通孔,所述套筒顶部设置有加料口和第一加液口,所述套筒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所述反应釜设置有第二加液口、排液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液口与所述第一加液口连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在反应釜内设置套筒,使反应釜内的溶液通过通孔进入套筒内与电石进行反应,同时套筒有利于电石反应后的废渣与溶液分离,降低反应发生装置内废渣的处理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敖正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谷城宏泰气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