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一种稳定轻烃分离用抽提塔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稳定轻烃分离用抽提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轻烃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轻烃分离用抽提塔。


背景技术:

2.烃"就是碳、氢两种元素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系列物质。其中较轻的部分,就叫做轻烃。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c1甲烷,含少量的c2乙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是c3丙烷、c4丁烷,它们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叫气态轻烃。c5

c16的烃在常温常压下是液态,我们就叫它液态轻烃。液态轻烃中最轻的部分是c5、c6,饱和的c5、c6是鼓泡制气的最好原料,再重一点的部分就是汽油、煤油和柴油等。
3.现有的轻烃分离塔的分离工作较为繁琐,且分离效果较差,同时现有的轻烃分离塔不能更好的对冷凝的物料进行收集,使用不方便,现有的稳定轻烃分离用抽提塔存在轻烃不方便分离和不方便收集轻烃分离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定轻烃分离用抽提塔,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稳定轻烃分离用抽提塔,包括反应筒,所述反应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凝板,所述收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反应筒的内壁上,所述收纳板位于冷凝板的下端,所述冷凝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收纳筒,所述收纳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反应筒的内壁上,所述抽气装置出气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冷凝管,所述u 形冷凝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透气挡板,所述透气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管道阀门,所述u形冷凝管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管,所述u形冷凝管一端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表,所述u形冷凝管的一端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阀。
8.可选的,所述反应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9.可选的,所述抽气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
10.可选的,所述反应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环,所述加热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反应筒的中部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外表面开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表,所述进料管
的内部开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七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控制阀。
11.可选的,所述反应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反应筒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反应筒上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反应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器。
12.可选的,所述反应筒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位于冷凝板和收纳板之间,所述出液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管,所述反应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控制阀,所述反应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定轻烃分离用抽提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稳定轻烃分离用抽提塔,通过冷凝板、抽气装置和冷凝管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后,轻烃气化为气体,上升到冷凝板上,进而再次液化为液体,沿着冷凝板滑落到收纳板上,然后从出料管处流出,同时通过抽气装置中第二电机的转动,带动扇叶转动,进而将反应筒的气体抽取到冷凝管中,当气体中冷凝点较低的气体经过冷凝管的时,液化为液体,从第一引流管中流出到处料管中,从而起到轻烃分离与分类的作用,达到了方便收集轻烃的目的。
16.2、该稳定轻烃分离用抽提塔,通过加热环和搅拌杆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热环的环形加热使加热更为均匀,同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搅拌杆搅拌,使分离物料充分受热,从而起到了加速分离的作用,达到了提高分离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反应筒;2、冷凝板;3、收纳筒;4、收纳板;5、抽气装置; 501、外壳;502、第二电机;503、扇叶;6、u形冷凝管;7、透气挡板;8、管道阀门;9、第一引流管;10、第一压力表;11、第一控制阀;12、支撑架;13、第一电机;14、搅拌杆;15、加热环;16、控制器;17、进料管;18、第二压力表;19、第二控制阀;20、进水管;21、出水管;22、温度感应器; 23、显示器;24、出液管;25、出料管;26、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稳定轻烃分离用抽提塔,包括反应筒1,反应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箱,防护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4,通过加热环15和搅拌杆14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热环15的环形加热使加热更为均匀,同时通过第一电机13带动搅拌杆14搅拌,使分离物料充分受热,从而起到了加速分离的
作用,达到了提高分离效果的目的,反应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凝板2,冷凝板2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收纳筒3,收纳筒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气装置5,抽气装置5包括外壳501,外壳5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02,第二电机502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503,抽气装置5出气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冷凝管6,u形冷凝管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通气挡板,透气挡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管道阀门8,u形冷凝管6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管9,u形冷凝管6一端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力表,u形冷凝管6的一端开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阀11,通过冷凝板2、抽气装置5和冷凝管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后,轻烃气化为气体,上升到冷凝板2上,进而再次液化为液体,沿着冷凝板2滑落到收纳板4上,然后从出料管25处流出,同时通过抽气装置5中第二电机502 的转动,带动扇叶503转动,进而将反应筒1的气体抽取到冷凝管中,当气体中冷凝点较低的气体经过冷凝管的时,液化为液体,从第一引流管9中流出到处料管中,从而起到轻烃分离与分类的作用,达到了方便收集轻烃的目的反应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环15,加热环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16,反应筒的中部开设有第五通孔,第五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7,进料管17的外表面开设有第六通孔,第六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表18,进料管17的内部开设有第七通孔,第七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控制阀19,反应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0,反应筒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1,反应筒1上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22,反应筒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器23,反应筒1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24,出液管24位于冷凝板2和收纳板4之间,出液管2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管9,反应筒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25,出料管2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控制阀,反应筒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6。
24.使用时,转动第二控制阀19,通过进料管17向反应筒1中加入分离原料,添加完成后,然后通过控制器16,控制加热环15加热反应筒1,同时通过第一电机13带动搅拌杆14搅拌,使分离物料充分受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分离原料逐渐气化,当第一压力表10和的压力表上升到一定数值时,通过进水管20向冷凝板2的上表面添加冷凝液,同时在冷凝管的一端和出料管25的一端安装收集装置,当轻烃气体上升到冷凝板2上,经过冷凝液的降温,进而再次液化为液体,沿着冷凝板2滑落到收纳板4上,然后从出料管25处流出,同时通过抽气装置5中第二电机502的转动,带动扇叶503转动,进而将反应筒1的气体抽取到冷凝管中,当气体中冷凝点较低的气体经过冷凝管的时,液化为液体,当液化的液体液面高过冷凝管的直径时,在压强的作用下,液体向冷凝管的出口流动,在浮力的作用下,带动通气挡板滑动,从而使管道阀门8上移,将第一引流管9的管口露出,将液体从第一引流管9中流出到出料管25中,其他的轻烃气体从冷凝管的出气口吹出,从而对轻烃进行气液和收集,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显示器23监控反应筒1内冷凝液的温度以及压强,从而方便更换冷凝液护保护反应筒1。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该稳定轻烃分离用抽提塔,通过冷凝板2、抽气装置5和冷凝管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后,轻烃气化为气体,上升到冷凝板2上,进而再次液化为液体,沿着冷凝板2滑落到收纳板4上,然后从出料管25处流出,同时通过抽气装置5中第二电机502的转动,带动扇叶503转动,进而将反应筒1的气体抽取到冷凝管中,当气体中冷凝点较低的气体经过冷凝管的时,液化为液体,从第一引流管
9中流出到处料管中,从而起到轻烃分离与分类的作用,达到了方便收集轻烃的目的,通过加热环15和搅拌杆14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热环15的环形加热使加热更为均匀,同时通过第一电机13带动搅拌杆14搅拌,使分离物料充分受热,从而起到了加速分离的作用,达到了提高分离效果的目的。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