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煤焦油蒸馏处理的塔顶缓冲罐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煤焦油蒸馏处理的塔顶缓冲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焦油蒸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煤焦油蒸馏处理的塔顶缓冲罐。


背景技术:

2.煤炭干馏时生成的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简称焦油,煤焦油按干馏温度可分为低温煤焦油、中温煤焦油和高温煤焦油,在焦炭生产中得到的煤焦油属于高温煤焦油,它是粗煤气冷却过程中冷凝、分离出来的焦炉煤气净化产品之一。
3.在对煤焦油提炼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蒸馏,但是在蒸馏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因蒸馏瞬间压力过大得不到缓冲而发生爆炸事故,此时就需要对蒸馏过程进行缓冲作用,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煤焦油蒸馏处理的塔顶缓冲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煤焦油蒸馏处理的塔顶缓冲罐。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煤焦油蒸馏处理的塔顶缓冲罐,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耐压底筒,且筒体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盖,耐压底筒和顶盖的形状均为半球形,筒体的顶部圆周外壁与底部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顶盖的底部圆周外壁与耐压底筒的顶部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外壁与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顶盖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且顶盖的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气管,耐压底筒的底部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进料管,筒体的一端外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管。
7.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圆周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且底板的顶部外壁开有通气孔。
8.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密封粘接有气囊,且气囊的材质为耐压耐高温弹性材质。
9.优选的,所述筒体的顶部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底环,底环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于筒体的圆周内壁。
10.优选的,所述底环的顶部外壁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圆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滑槽,密封圈的圆周内壁密封粘接有顶板,顶板的底部外壁与气囊的顶部外壁相接触。
11.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圆周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环板,且环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压力表,筒体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支撑架。
12.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负重块。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设置的筒体、顶盖、进气管、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进料管和气囊,当工作人员在使用此装置时,可以直接将惰性气体从进气管充入筒体中,当筒体中的惰性气体接近饱和时,可以控制第二出气管将筒体中的惰性气体排出部分,实现了筒体中的惰性气体平衡,此时煤焦油蒸馏时产生的大量废气在通过进料管进入筒体底部时,会直接冲进气囊中,造成气囊膨胀,但是由于筒体上半部分充有惰性气体,因此筒体受到的瞬间压力并不是很大,从而起到了在煤焦油蒸馏过程的缓冲作用,当气囊在受到的压强减小时,会进行收缩,从而保持蒸馏过程中的气压平衡,蒸馏结束时,筒体下半部分的废气可以直接从第一出气管排出,操作方便。
15.2.通过设置的压力表、限位杆、密封圈和顶板,当工作人员在使用此装置时,气囊在膨胀过程中,会直接顶起顶板以及密封圈,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气囊对筒体上半部分惰性气体的增压,增加了装置整体的压强平衡性能,当工作人员在对进气管中充惰性气体时,可以直接通过压力表检测惰性气体的含量,从而更方便工作人员对充气时间的把握,结构简单。
16.3.通过设置的负重块,当气囊在收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收缩力不足的情况,此时顶板无法完全下移,可能会对充气产生影响,此时通过负重块,可以辅助顶板进行下移,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用于煤焦油蒸馏处理的塔顶缓冲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用于煤焦油蒸馏处理的塔顶缓冲罐的气囊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用于煤焦油蒸馏处理的塔顶缓冲罐的负重块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筒体、2固定环、3支撑架、4进料管、5第一出气管、6压力表、7第一连接板、8第二出气管、9顶盖、10进气管、11限位杆、12密封圈、13底环、14气囊、15底板、16滑槽、17顶板、18负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3.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1
26.参照图1

2,一种用于煤焦油蒸馏处理的塔顶缓冲罐,包括筒体1,筒体1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耐压底筒,且筒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盖9,耐压底筒和顶盖9的形状均为半球形,筒体1的顶部圆周外壁与底部圆周外壁均焊接有第一连接板7,顶盖9的底部圆周外壁与耐压底筒的顶部圆周外壁均焊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7的一侧外壁与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外壁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顶盖9的一端外壁焊接有进气管10,且顶盖9的另一端外壁焊接有第二出气管8,耐压底筒的底部外壁中间位置焊接有进料管4,筒体1的一端外壁底部焊接有第一出气管5。
27.其中,筒体1的圆周内壁底部焊接有底板15,且底板15的顶部外壁开有通气孔。
28.其中,底板15的顶部外壁密封粘接有气囊14,且气囊14的材质为耐压耐高温弹性材质。
29.其中,筒体1的顶部圆周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限位杆11,且限位杆11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底环13,底环13的圆周外壁焊接于筒体1的圆周内壁。
30.其中,底环13的顶部外壁放置有密封圈12,且密封圈12的圆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滑槽16,密封圈12的圆周内壁密封粘接有顶板17,顶板17的底部外壁与气囊14的顶部外壁相接触。
31.其中,筒体1的圆周外壁顶部焊接有环板,且环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压力表6,筒体1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焊接有固定环2,固定环2的底部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支撑架3。
32.工作原理:使用时,当工作人员在使用此装置时,可以直接将惰性气体从进气管10充入筒体1中,当筒体1中的惰性气体接近饱和时,可以控制第二出气管8将筒体1中的惰性气体排出部分,实现了筒体1中的惰性气体平衡,此时煤焦油蒸馏时产生的大量废气在通过进料管4进入筒体1底部时,会直接冲进气囊14中,造成气囊14膨胀,但是由于筒体1上半部分充有惰性气体,因此筒体1受到的瞬间压力并不是很大,从而起到了在煤焦油蒸馏过程的缓冲作用,当气囊14在受到的压强减小时,会进行收缩,从而保持蒸馏过程中的气压平衡,蒸馏结束时,筒体1下半部分的废气可以直接从第一出气管5排出,操作方便,当工作人员在使用此装置时,气囊14在膨胀过程中,会直接顶起顶板17以及密封圈12,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气囊14对筒体1上半部分惰性气体的增压,增加了装置整体的压强平衡性能,当工作人员在对进气管10中充惰性气体时,可以直接通过压力表6检测惰性气体的含量,从而更方便工作人员对充气时间的把握,结构简单。
33.实施例2
34.参照图3,一种用于煤焦油蒸馏处理的塔顶缓冲罐,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顶板17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负重块18。
35.工作原理:使用时,当气囊14在收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收缩力不足的情况,此时顶板17无法完全下移,可能会对充气产生影响,此时通过负重块18,可以辅助顶板17进行下移,操作方便。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