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建设中,在人行道、车行道、广场、仓库等常采用混凝土铺地砖进行铺设。这种铺地砖也叫砖铺路面,它是以水泥和集料为主要原材料,经加压、振动加压或其他成型工艺制成的。混凝土路面砖表面具有多种色彩、凹凸线条或图案,可拼出多种不同的图案,并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和抗冻性。
3.在路面铺地砖时要考虑下雨时,路面发生的积水问题,要求地砖要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但是现有的地砖透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砖透水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包括上砖体、下砖体和多个块体,所述上砖体与所述下砖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砖体的上方,所述上砖体与所述下砖体组合形成砖块,所述砖块的侧壁上设置有缺口,所述上砖体上具有多个镂空槽,所述块体与所述下砖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块体置于对应的所述镂空槽内,每个所述块体的上端面具有导流槽,所述下砖体的上表面具有延流槽。
6.当雨水滴落在所述上砖体上时,部分雨水会通过所述缺口渗入至泥土中,部分雨水会进入至所述导流槽中,通过所述导流槽流入到所述下砖体,之后通过所述延流槽将雨水排入至泥土中,以此提升所述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的透水性。
7.所述块体还具有侧流槽,所述侧流槽位于所述块体的两侧,且所述侧流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流槽和所述延流槽连通。
8.通过所述侧流槽的设置,能够使得从所述导流槽流出的水沿着所述块体的侧壁流入到所述延流槽中,从而将雨水排入至泥土中,以此提升所述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的透水性。
9.所述下砖体具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下砖体上。
10.当雨水过大时,雨水可能会从所述延流槽溢出,渗入至所述上砖体与所述下砖体的连接处,此时多个所述过水孔的设置,能够将渗入至述上砖体与所述下砖体的连接处的雨水排出,起到更好的透水效果。
11.所述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还包括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与所述上砖体固定连接,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镂空槽之间。
12.所述纵向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增加所述砖块的整体结构强度。
13.所述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还包括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与所述上砖体固定
连接,且所述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纵向加强筋呈十字形结构设置。
14.所述横向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增加所述砖块的整体结构强度。
15.所述横向加强筋上具有槽体,且所述槽体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导流槽连通。
16.雨水滴落至所述槽体后会将雨水导流至所述导流槽内,之后通过所述延流槽排出。
17.所述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还包括多个耐磨块,多个所述耐磨块分别与所述上砖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砖体的上表面。
18.所述耐磨块的设置,能够增加所述砖块的整体防滑效果。
19.每个所述耐磨块上具有多条防滑纹,多条所述防滑纹均匀分布在所述耐磨块上。
20.多个所述防滑纹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所述砖块的整体防滑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当雨水滴落在所述上砖体上时,部分雨水会通过所述缺口渗入至泥土中,部分雨水会进入至所述导流槽中,通过所述导流槽流入到所述下砖体,之后通过所述延流槽将雨水排入至泥土中,以此提升所述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的透水性。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的俯视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的仰视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28.1-上砖体、11-镂空槽、2-下砖体、21-延流槽、22-过水孔、3-块体、31-导流槽、32-侧流槽、4-砖块、41-缺口、5-纵向加强筋、6-横向加强筋、61-槽体、7-耐磨块、71-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30.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包括上砖体1、下砖体2和多个块体3,所述上砖体1与所述下砖体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砖体2的上方,所述上砖体1与所述下砖体2组合形成砖块4,所述砖块4的侧壁上设置有缺口41,所述上砖体1上具有多个镂空槽11,所述块体3与所述下砖体2固定连接,且所述块体3置于对应的所述镂空槽11内,每个所述块体3的上端面具有导流槽31,所述下砖体2的上表面具有延流槽21。
31.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雨水滴落在所述上砖体1上时,部分雨水会通过所述缺口41渗入至泥土中,部分雨水会进入至所述导流槽31中,通过所述导流槽31流入到所述下砖体2,之后通过所述延流槽21将雨水排入至泥土中,以此提升所述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的透水性。另外所述导流槽31能够对落入至所述块体3上的杂质起到导流作用,减小了被堵塞的概
率。
32.所述块体3还具有侧流槽32,所述侧流槽32位于所述块体3的两侧,且所述侧流槽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流槽31和所述延流槽21连通。
3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侧流槽32的设置,能够使得从所述导流槽31流出的水沿着所述块体3的侧壁流入到所述延流槽21中,从而将雨水排入至泥土中,以此提升所述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的透水性。
34.所述下砖体2具有过水孔22,所述过水孔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水孔22均匀分布在所述下砖体2上。
35.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雨水过大时,雨水可能会从所述延流槽21溢出,渗入至所述上砖体1与所述下砖体2的连接处,此时多个所述过水孔22的设置,能够将渗入至述上砖体1与所述下砖体2的连接处的雨水排出,起到更好的透水效果。
36.所述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还包括纵向加强筋5,所述纵向加强筋5与所述上砖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镂空槽11之间。
37.所述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还包括横向加强筋6,所述横向加强筋6与所述上砖体1固定连接,且所述横向加强筋6与所述纵向加强筋5呈十字形结构设置。
38.所述横向加强筋6上具有槽体61,且所述槽体6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导流槽31连通。
3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纵向加强筋5和所述横向加强筋6呈十字形结构的设置能够增加所述砖块4的整体结构强度。通过所述槽体61的设置,雨水滴落至所述槽体61后会将雨水导流至所述导流槽31内,之后通过所述延流槽21排出。
40.所述渗水空隙防堵透水砖还包括多个耐磨块7,多个所述耐磨块7分别与所述上砖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砖体1的上表面。
41.每个所述耐磨块7上具有多条防滑纹71,多条所述防滑纹71均匀分布在所述耐磨块7上。
4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耐磨块7的设置,能够增加所述砖块4的整体防滑效果。多个所述防滑纹71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所述砖块4的整体防滑效果。
4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